幼兒教育家:在六歲之前,抓住五個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2020-12-17 錦春育兒經

諾貝爾獎得主James Heckman,這位經濟學家進行了持續35年的研究調查,發現早期教育投資回報率高達1:7以上,所以越是精英家庭,對於兒童早期的教育越重視。

提到早期教育,就不得不提到第一所「兒童之家」的創辦人瑪利亞·蒙臺梭利,來自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她還曾被提名195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

瑪利亞蒙臺梭利是義大利的第一位女醫學博士,她最開始從事的職業是幫助學習有障礙的兒童去鍛鍊大腦,幫他們回歸正常生活。

後來她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正常兒童的教育工作,她提出了敏感期的概念,並且創立了蒙氏教育法,致力於幫孩子開發潛能,讓孩子成為智商、情商雙高的人。

很多名人小時候都是接受蒙氏教育的,比如蟬聯13界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西亞·馬爾克斯、英國王室成員威廉王子等等。

為何名流對於蒙臺梭利的教育如此熱衷?這不得不提到,蒙臺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概念:

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特定知識和行為,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時期即稱為「敏感期」。

尤其在孩子六歲之前,父母若是能抓住這五個重要的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一、0-6歲的感官敏感期

我聽過的,我忘記了。我看過的,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蒙臺梭利

在孩子的生命之初,沒有語言的時候,他們使用感官去和這個世界建立聯繫,孩子通過用嘴嘗、用手觸摸、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去認識自己和世界。

你會發現你對一個百天的孩子,笑著去說話他也會衝你微笑;但你生氣地對白天孩子去說話,就算是誇獎的詞彙,孩子卻表現出哭鬧和不安。

這就是最明顯的感官敏感期,他們雖然聽不懂語言,但是他們的感覺更敏銳。在感官敏感期的時候會經歷口、手、眼、腿的敏感期等等。

你會發現孩子喜歡啃東西、撕東西、到處爬,這都是孩子探索的表現,所以教育家蒙臺梭利主張讓孩子去探索,多給孩子來自五感的刺激。

刺激越多大腦神經元建立的越多,孩子越聰明。比如聽覺刺激,讓孩子欣賞名曲、模仿聲音;視覺刺激可以讓孩子玩找不同、區分顏色、找變化;

針對味覺刺激,可以讓孩子閉著眼睛感受食物、分辨鹽水和糖水、猜蔬菜;培養孩子的嗅覺能力可以讓孩子聞水果、分辨調料、聞花香等等。

二、0-6歲的動作敏感期

老話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這是孩子動作發展的規律,其實是孩子大腦正在飛速發展的體現,與左右腦的開發有密切關係。

從拍打到學會抓撓,再到扔東西、撿東西。再到左右手配合傳遞東西,這是精細動作的發展,也是左右腦的配合。

蒙氏教育的理念,是讓孩子多去體驗!我們很多家長經常會跟在孩子屁股後面餵飯,這在蒙氏教育裡是不提倡的,完全可以讓孩子用手抓,來訓練手部動作,發展大腦。

三 、2歲半-6歲的社會行為敏感期

孩子到了2歲半以後,進入了社會行為敏感期,孩子開始有意識地去模仿他人,開始想要和他人去交往,想要擁有同伴。

有研究顯示,在這個階段形成的社交能力對於成年之後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影響。此時父母一定要做好示範的角色,給孩子足夠的社交體驗。

在蒙氏教育中,在生活能力培養這個科目中,有一項是專門讓孩子認識社會,學會交往。先讓孩子學會家庭的常識,比如家裡都有什麼人?家裡人都怎麼稱呼?

學稱呼其實是為了孩子日後社會交往活動奠定基礎。平時可以陪孩子玩拍手、分享、分析情緒卡的遊戲,讓孩子理解他人感情,便於日後社交。

四、0-6歲的語言敏感期

蒙特梭利瑪利亞:「兒童學習語言的心理機制,是在完全無意識的狀態下開始的。發展完成之後,就成為了大腦的一部分。」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的概念和方法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語言!所以語言的發展關於孩子的思維和大腦的發展。

不僅如此語言可能表達孩子內心的世界和情緒,這是從直覺形象思維到抽象概括思維發展的一大步。所以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發展語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兒。

蒙氏教育理念中,在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方向,通過學會聽、跟著說、看圖說話、學著讀、動手寫這些方式來發展。

學會聽是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可以通過聽聲辨物、辨方向、聽詞拍手等等遊戲來鍛鍊孩子學會聽的能力。

接下來是讓孩子學著說,比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說出簡單的上、下、左、右,尤其在玩捉迷藏的時候,最有效果。之後的看圖說話、學著讀就不在這裡過多解釋。

五、2-6歲的數學敏感期

蒙臺梭利指出,很多孩子數學不好,很大程度上與抽象思維沒建立起來有很大關係。而這種思維的建立在2-6歲正確引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蒙氏教育的數學培養方法中,通過遊戲讓孩子學會分類、排序、比較、計數、計算、認識圖形。

蒙特梭利認為,孩子應該花費長時間去學習分類,這樣能夠讓孩子注意物體間的不同,提前為複雜的概念做好準備。

蒙特梭利還表示,教孩子數數是一種無意義的模仿行為,真想激發孩子的數學思維,就應該將數字運用到具體的場景和遊戲教孩子手口一致的數數

上述的遊戲和方法,皆是出自《蒙特梭利教育鉑金版》這套書,家裡有6歲前的孩子,建議可以一看。

我想如果我們做家長的,真能幫孩子抓住每個敏感期,進行正確的引導,何愁培養不出「雙商高」的孩子呢!

相關焦點

  • 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認字1000並不難!這3個方法父母快收藏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白白地讓孩子錯失了認字的好機會。
  • 抓住寶寶的感官敏感期,重視「感官飢餓」,養出耳聰目明的孩子
    所以,孩子在小的時候,六歲之前,如果缺少感官刺激,會讓孩子的智力受到很大的威脅。這裡就要提到一個原理,感官飢餓。那麼什麼是感官飢餓呢,它就是孩子在六歲之前的感官敏感期,沒有強烈的感官刺激,例如家長的關心,出去遊玩的活動,導致孩子的感官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長時間下去們就會形成感官飢餓。
  • 《別錯過孩子英語學習敏感期》:一本書指導你抓住孩子英語敏感期
    《別錯過孩子英語學習敏感期》的作者常青藤爸爸(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創建微信公眾號「常青藤爸爸」,給父母們分享科學育兒知識,推薦優質教育資源)和張湘君博士(美國喬治亞大學英語教育博士,撰述過多部兒童英語教學著作,已出版的有《跟小小孩唱英文》套書、《跟小小孩說英文》套書、《跟全班說英文》套書、《英文繪本創意教學》幼兒版/小學版等。)
  • 想要孩子「雙商高」,出生頭三年是關鍵,這3點父母要做到位
    所謂「雙商」,包括情商和智商,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贏在未來。而「雙商」的高低,與孩子出生頭三年的教育培養,關係密不可分!父母的教育到位,更容易養出「雙商高」的孩子。
  • 如果你家娃臉上有4個特徵,多半會「長大十八變」,將來醜不了
    在上午十一點鐘,醫生抱出一個七斤八兩的小姑娘,菲菲醒來後看到孩子,整張臉皺巴巴,眼皮腫脹、嘴唇乾癟,只看了一眼,菲菲皺眉說,「怎麼能這麼醜,這是我的孩子嗎?」周圍的人都被菲菲逗笑了,一位上年紀的老年人說:「這個孩子不會醜,你看看這高鼻梁、高顱頂,長大了保準是個美人。」
  • 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你家寶寶也行
    而每個人的語言發育是在幼兒時就開始的,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們變得更加優秀。朋友前幾天在群裡發了一個小視頻,視頻內容就是她6歲的女兒在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口語非常標準,並且語言表達很流利。
  • 孩子亂扔東西,多半是進入「動作協調敏感期」,家長要加以引導
    而且孩子做出扔東西這樣的舉動,多半是進入了動作協調敏感期,我們應該用更好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才是。孩子進入「動作協調敏感期」家長要加以引導1.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孩子從一歲半到6歲的時候,會先後經歷6個敏感期。
  • 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李玫瑾: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高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雙商很高。這絕不是空話,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
  • 想培養「語言小天才」,父母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錯過就晚了
    因為孩子的成長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的孩子發育的快慢也不同,所以同齡孩子之間有差距也是正常的。但是知道了孩子表達能力弱不是因為生理問題,也不代表著父母就可以什麼都不用管了,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好好對孩子進行引導和鍛鍊。什麼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3歲的王恆屹參加了央視節目《了不起的孩子》,表現出驚人的天賦,閱讀了3000多首,背了三四百首古詩,背了世界上180多個國家的國旗和數千個音樂圖書館,被稱為「神童」。當時他獲得了很多粉絲。今年他參加了《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讓他雙喜臨門!3歲的神童知道3000個單詞:處於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在《開講了》節目中提出:身處於幼年期的孩子,特別是"雙商(情商、智商)較高"的孩子,總是會出現一些壞毛病,而這些"壞毛病"僅是孩子大腦發育速度較快,更加完整的表現之一。父母不要急於去給孩子改正,但是,也不要盲目的去訓斥,以防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孩子身體正常發育。
  • 哈佛最新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特質,將來一定大有出息哈佛大學在十幾年前做過研究調查,重點選擇了1000位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針對他們的小時候的性格進行分析研究。調查研究得出結果,假如孩子在六歲之前有這些性格特點,那麼在今後成才的可能性會很高,只擁有一個也會很優秀。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佔了幾個?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5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每個父母都想自家孩子將來有出息,有成就,但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也都是十幾年後的事,誰也說不好,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3歲看到老」,意思是從孩子3歲的性格特徵,就知道其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北大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種表現,長大更容易成功。
  • 一位合格的媽媽,利用這3點,培養出「雙商」高的孩子,令人敬佩
    3、養成積極的心理雙商高的孩子,學習成績好,自然會獲得老師的關注和同學們的羨慕,更是容易形成正向的積極心理。情商也高,會獲得更多的鍛鍊機會,因此,整個的成長會越來越順利,心裡充滿了前進的正能量,膽子也會越來越大,成功的機會就會更多一些。
  • 蒙特梭利:兒童9個「敏感期」,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脫胎換骨」
    蒙特梭利在20世紀初提出了兒童「9大敏感期」的概念。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有助於抓住兒童健康成長的生命發展規律。如果家長能夠了解並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就能激發孩子內在生命力;如果家長錯過了孩子的敏感期,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心靈和人格的發展。每一個敏感期來臨,都是一次教育孩子的絕好機會!一開始就做對,勝過後期最努力的彌補!
  • 孩子不說話,你覺得是貴人語遲?抓住語言敏感期,寶寶金句頻出
    其實不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自身情況不一樣,說話會有早晚之分,而且通常女孩比男孩說話要早,所以家長不要過於擔心,一般4-6個月的差異都是正常範圍,但如果滯後時間太長,建議家長們要及時就醫。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除了一部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另一部分就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時,家長是否有進行正確引導。
  • 4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影響以後嗎?育兒專家:抓住語言敏感期
    孩子表達能力差的表現 在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之前,先一起來分析,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1、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蒙特梭利認為3歲是孩子語言敏感期的關鍵。抓住這個敏感期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 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孩子學不好英語都難
    現在很流行自然拼讀法,但也只是對3歲以後的孩子才開始有效,但其實0歲開始就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如果就這樣錯過那麼真的太可惜了,但很多爸爸媽媽都不知道小嬰兒該怎麼開始教英語,畢竟孩子還聽不太懂。抓住語言敏感期,孩子才會給你驚喜我妹妹凱琳出生以後因為父母工作忙,就請了菲傭照看她,家裡還有外公外婆一起。菲傭是妹妹24小時的看護者,而且她只會說英文。但是外公外婆連標準的普通話都不會,只會方言,偶爾帶著幾句普通話。因此,在凱琳的成長環境中,夾雜了好幾種語言,方言,英語和普通話。
  • 抓住孩子的「塗鴉敏感期」,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家長要做好3點
    當孩子喜歡在牆上或者是其他地方亂寫亂畫時,家長其實不用太過於緊張孩子會把家裡的東西全部破壞了,這只是孩子進入了一個「塗鴉敏感期」。01「塗鴉敏感期」孩子的塗鴉敏感期一般是在1.5歲——3.5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隨處塗抹,不管是潔白的牆上,還是木製的沙發,還是光滑的地板
  • 怎麼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抓住語言敏感期,英語記得又快又牢
    這些明星的寶貝年紀雖小,但英語水平卻都那麼高。印象最深的就是當Neinei吃早飯時不小心把花生醬塗到了手上後,說的那句:"I accidentally touched the peanuts just now."就這句英語的語法,估計現在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