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最想看的其實就是最後這幾張卡了,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
11. 招商銀行經典白金卡
這個時候我已經充分意識到白金卡的「神奇」之處,但是我手裡的白金卡卻少了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兌換裡程。這時飛客論壇上流行的「屌絲三白」恰到好處地進入了我的眼帘。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屌絲三白分別是:浦發銀行AE白、交通銀行白麒麟、招商銀行經典白。因下卡門檻較低,權益豐厚,年費可用積分抵扣,積分可以用很划算的比例兌換裡程等特點,被廣大持卡人所推崇。
鑑於招行給我發了人生中第一張信用卡,好感倍增,於是在進行了一番學習後我便決定從這張卡開始申請。可惜事與願違,網點填表和郵寄申請表的方式我都嘗試了,均因「綜合評分不足」而申請失敗。(當然,浦發AE白和交行白麒麟我也都申請過好幾次,結果……)
就在此時,上次那位安利我興業行卡悠的朋友又出現了,他跟我說:「這個卡我有辦法,搬50磚(即存50萬元理財),先開金葵花,再申經典白,三個月必下。」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也終於拿到了這張心心念念的經典白。
網上關於經典白的總結文章已太多,我就不再重複。比如這篇:視頻 | 敢於自稱經典,必有過人之處
辦卡時間:2017.11
使用場景:每年6次機場貴賓廳(主要用在了香港);每年免費一次體檢、一次洗牙;12次高爾夫球用過一次;裡程票都可以賠償的延誤險,每次買機票指定用它買,儘管到現在都還沒賠到過。同時已經兌換了10萬裡程,換出了這張明年去日本看櫻花的雙人機票:提前330天,我預訂了明年櫻花季的機票
值得指數:★★★★★
12. 招商銀行百夫長白金卡
招行的這張百夫長白金卡是許多人嚮往的「神卡」之一,同時,這也是一張在2018年信用卡屆引起軒然大波的信用卡。這場風暴我也「有幸」參與到了其中。
現在回顧這場風暴,簡單概括就是:曾經該卡可以以市面上最優渥的兌換比例每年兌換20萬裡程及SPG酒店值,而在4月的某一天,招行無任何緩衝期地將其改為5萬上限,從而引起了廣大持卡人的不滿。
我辦這張卡也是因為當時招行「放水」,只需要持有白金卡就可快速審批下這張原本門檻較高的高端白金卡。可惜的是,我還沒來得及享受它帶來的百夫長權益,就不得不選擇註銷這張卡(以避免每年3600元的年費)。
現在這張卡在我的抽屜裡躺著,不捨得剪卡,留著做個紀念吧~
辦卡時間:2018.2(已銷卡)
使用場景:給家人兌換用掉了卡裡的一次免費體檢
值得指數:來不及體驗了
13. 交通銀行優逸白金卡
這張交通銀行在2018年新發的優逸白金卡可謂卡界的當紅辣子雞,我在其上線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的進行了申請。誰叫白麒麟高攀不起吶。
而交通銀行信用卡最經典的保留項目就是它的境外超紅日活動:(在滿足一定的條件後)境外交易可享20倍積分,每個月最高50萬分!50萬分什麼概念,50萬分可以換27777亞萬裡程,折合一張上海-日本的往返機票還有多!用信用卡境外消費換來積分然後兌換下一次旅行的機票,這才是信用卡的正確玩法,不是嗎?
辦卡時間:2018.4
使用場景:參加了一次境外超紅獲得了近20萬分,但是這個活動馬上就改規則為4個月只能獲一次20倍積分了;兌換了一次免費的東南亞籤證(新加坡)
值得指數:★★★★☆
14. 中信銀行易卡
為了攢出更多的裡程帶Minamo出去玩,光靠一張經典白已經有點捉襟見肘。而攢積分光靠平時一塊錢一塊錢的刷,一年都攢不出一張機票。面對這種情況,唯有「多倍積分」可以加速你積分的累積。我的下一張目標來到了這張中信銀行的易卡(因為真的辦不下浦發AE白)。
易卡有個特點,在中信銀行存放5萬元理財,就可以獲得6倍積分;而存放20萬元,則可獲得9倍積分。再加上這是一張收取480元年費的白金卡,是可以以25:1的比例兌換裡程的(包括我最喜歡的亞萬裡程)。既然已經入了亞萬的坑,怎麼能少了這張卡呢?
除此之外,中信的市場活動做的也是相當出色,比如每周三、周六有半價飯票,比如每個月有一次9元觀影優惠(今年已經跟Minamo看了藥王、西紅柿,馬上要去看小偷),以及每個月3杯免費(9積分)的星巴克大杯。
哦對了,不得不提的是,在今年世界盃期間,中信銀行推出了積分競(du)猜(qiu)活動,我也充分體驗了從贏一點、贏更多、一把梭、輸光……的有趣經歷。
辦卡時間:2018.5
使用場景:日常線下消費基本交給他,每月3杯星爸爸,每個月一次看電影,再加各種半價美食。
值得指數:★★★★★
15. 北京銀行狗年生肖白金卡
最後辦的這張卡其實跟另一個故事有關。這張卡的特點在於最高可以以5.4:1的比例累積裡程,但是僅能兌換國航裡程。而過去的兩年我一直都在默默地累積國航裡程,為了某個很多人都知道的小目標。所以我便申請了這張信用卡。
可惜的是,還沒當我開始好好使用它來累積國航裡程,這個「小目標」就已經死亡了……下次我會有專門的文章來寫……所以這張北京銀行的卡也淪為了一張活動卡:每周有一些優惠券搶購活動,比如10元貓眼觀影券、25抵50元漢堡王、50抵100元綠茶等等。
積分用處過於單一,同時畢竟不是在這張卡的大本營北京,能享受到的活動福利少之又少,使我將這張剛辦下沒多久的卡就又放回了抽屜。
辦卡時間:2018.5
使用場景:天天都能搶購的電影票和飯票挺好用的,其他使用場景比較有限。
值得指數:★★☆☆☆
除了以上這些卡之外,我還辦了一些「輔助卡」,所謂輔助卡就是可以配合已有的卡片達到1+1>2功效。比如:
招行天津城市卡(1.5倍累積招行積分)
廣發留學生卡(將兌換裡程比例由25:1優化為20:1,但已於7/1日作古)
中信IHG聯名金卡(幫助完成IHG先行者任務,累積IHG積分)
建設銀行VISA卡+銀聯卡+JCB卡(建行境外返現活動按卡組織,4個卡組織就能拿到4倍返現)
浦發JCB日航聯名卡(開紅包積分可以導入JCB裡程,紅包開出飛機票不是夢)
工行Wehotel金卡(配合浦發酒店值,達到1667酒店值住錦江四星級酒店的效果)
但是我並不推薦大家像我一樣辦那麼多卡,一來是會把個人信報弄的又亂又花,二是難以管理——上個月我的交行卡就險些出現了逾期。
更何況我也只是剛剛入門信用卡,大家還是要根據自身的需求,理智辦理信用卡,並且爭取把幾張我辦不下來的好卡給收入囊中,一張好卡抵十張爛卡。
前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