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站穩2020」GDP增速由負轉正 彰顯強大韌性

2020-12-18 央廣網

編者按: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六穩」「六保」,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經受住疫情考驗的中國經濟,延續了穩定復甦的發展態勢,並為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和動力。經濟之聲特別推出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央廣網北京12月17日消息 海南三亞,冬日暖陽,海灘、酒店、免稅店,人群熙熙攘攘。中國在統籌疫情防控的同時,經濟穩步復甦,消費快速回升。

上海黃浦江畔,3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0家外資研發中心獲得證書,落戶上海。疫情在全球蔓延,外資依然對投資中國的前景充滿信心。

商貿之都義烏,「義新歐」中歐班列迎來外運高峰。貨櫃卡車排起長隊,一眼望不到頭。

一個個同頻共振的場景,彰顯著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復工復產以來,中國經濟以全球意想不到的速度恢復,一步步向上攀爬。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經濟學家樊綱,把這個過程比作V字形反轉。樊綱表示:「這個優美曲線不是一個U字形,是一個V字形,迅速反彈,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多麼不容易!多麼振奮人心!中國經濟增速因何能夠迅速實現由負轉正?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一語道破其中的深層原因。劉元春說:「全面轉正證明了我們疫情阻擊戰、經濟保衛戰這些戰略和政策的正確性,顯示了中國顯著的制度優勢,同時也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先後作出相同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國點燃了全球抗擊疫情、重獲發展的希望。世界貿易組織發言人羅克韋爾觀察中國貿易和經濟近20年,2020年是他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年。羅克韋爾說:「中國經濟已經實現復甦,中國過去幾個月的經濟表現確實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是什麼賦予中國經濟如此強大的韌性?又是什麼積蓄了中國經濟不斷向上的動能?

2020年,各地大力穩投資,重大項目密集開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偉說,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速轉正功不可沒。劉偉表示:「中國經濟反周期能力強,抗擊打能力強,還是投資這一塊作用大。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的發展階段,我們現在處於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加速成長期。」

2020年,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越來越多的行業企業克服困難,穩步復甦。

安徽一家紡織廠的車間裡,生產設備24小時運轉。企業訂單激增。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從9月份以來,訂單量和訂單客戶不斷地增加。」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源源不斷的訂單來了,中國製造和供應鏈的巨大優勢,就是「金剛鑽」,就能夠成為國際市場的穩定器、壓艙石。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眼中,製造業是中國經濟韌性的最大來源之一。姚洋說:「我們國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工業分類裡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因為中國生產能力太強大了,這是中國經濟目前來看最大的韌性。」

記者:呂紅橋 馮雅 楊曦

播音:鴻昊

製作:劉勤力

相關焦點

  • 視評:「三個轉正」再次證明中國經濟韌性
    在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國民經濟數據中,有「三個轉正」非常亮眼: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累計利潤同比增長0.7%,首次由負轉正;前10個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年內首次轉正;1—11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 賈晉京:核心指標轉正彰顯中國經濟強大韌勁
    來源:人大重陽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日前出爐,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民間投資增長0.2%,三大核心指標年內增速首次轉正。
  • 轉正!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由負轉正 大金融異動,多隻銀行股創歷史新高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19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 【智庫思享】賈晉京:核心指標轉正彰顯中國經濟強大韌勁
    文|賈晉京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日前出爐,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民間投資增長0.2%,三大核心指標年內增速首次轉正。
  • 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 專家預計兩大新趨勢將為「內循環」按...
    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推進,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長3.2%。
  • 社零季度增速由負轉正 國家發改委:將鼓勵老舊汽車置換 促進限購向...
    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9%,季度增速首次由負轉正。 孟瑋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針對消費提振過程中遇到的堵點和難點問題,不斷加強統籌協調和政策聯動,加快補齊消費軟硬短板,穩定重點領域消費,挖掘消費新增長點,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 「微笑曲線」展現中國經濟強大韌性潛能
    在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走出一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能。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停工的企業,封閉的道路,冷清的機場……年初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按下了「暫停鍵」。
  • 【重磅】多個「由負轉正」!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全球前列
    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全球前列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中國經濟運行數據,多項主要指標增速由負轉正10月1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2020年英國GDP增速預測 300年來英國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4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預計,2020年英國經濟同比可能萎縮6.5%。  在這一假設下,OBR預測在2020/21財年,公共部門淨債務規模或超過相當於GDP的100%,但最終水平或達到約相當於GDP的95%。危機爆發之前,OBR曾預測2020/21年度債務水平將為相當於GDP的77%。
  • 由負轉正 持續向好 ——2020年湖南經濟工作回眸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歷經考驗、迎來豐收的一年。   一年來,湖南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強大動力,聚焦「六穩」「六保」,抓落實、強擔當、求實效,有效推動全省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9780.59億元,同比增長2.6%,增速居全國第5。在全國經濟總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湖南經濟增速位居首位。
  • 由負轉正 持續向好——2020年湖南經濟工作回眸
    一年來,湖南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強大動力,聚焦「六穩」「六保」,抓落實、強擔當、求實效,有效推動全省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向好。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9780.59億元,同比增長2.6%,增速居全國第5。在全國經濟總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湖南經濟增速位居首位。
  • 四川gdp各市排名2020 四川前三季度各市gdp排名出爐
    前三季度成都GDP12876.5億元  成都市統計局10月25日於其網站發布消息稱,前三季度成都市經濟社會發展回穩向好勢頭持續向好,經濟發展韌性和活力持續增強。  消息稱,根據市(州)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876.5億元,同比增長2.6%。
  • 2020 「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
    這一年,中國經濟扛住壓力測試,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全球經濟貢獻了積極力量,顯示了中國經濟韌性足、活力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特點。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濟復甦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運行新意十足、亮點頻現,折射出中國經濟蘊含的潛力和底氣。
  • 世界各國GDP排名2020預測 IMF預測中國GDP排名世界第幾?
    近期,IMF對今年各個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做了預測,其中預測2019年美國經濟將下降5.9%,歐元區19國在2019年經濟將整體下降7.5%,其中義大利的經濟下降9.1%,西班牙經濟下降8%,法國經濟下降7.2%,德國經濟下降7%;日本經濟將下降5.2%,韓國經濟將下降1.2%。
  • 中國、越南、新加坡、吉爾吉斯斯坦的2020年二季度GDP增速分享
    來源:南生今世說截止到2020年7月16日,已經有中國、越南、新加坡、吉爾吉斯斯坦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數據了。其中,咱們中國的GDP同比實際增速「由負轉正」——實際增長3.2%,暫時處在前列。
  • 增速轉正 順德前三季GDP增長3%
    在疫情大考之下實現逆勢增長,順德企業推動了順德經濟穩中向好。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顯示,順德地區生產總值2556.52億元,同比增長3%,增速由負轉正,走出了喜人的上揚曲線。>經濟研究部部長楊緒珍分析,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地區乃至全國來看,疫情影響下順德逆勢而上取得如此亮麗的成績,展現出了順德經濟的韌性、活力和潛力,體現出順德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和夯實新動能發展根基,反映了順德人奮力實幹的精神,凸顯了順德發展的內在實力。
  • 經濟運行穩定恢復 發展韌性持續彰顯
    工業率先恢復,服務業跟進復甦,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轉正,5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實現正增長。投資率先恢復,消費接續改善,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當月增速轉正,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恢復正增長。上遊行業率先恢復,下遊行業復甦步伐逐漸加快,4月份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轉正,9月份規模以上消費品製造業增加值同比由降轉升。
  • ...區域研究」各地經濟修復加速,多數省份增速轉正——2020年區域...
    從經濟恢復情況來看,除湖北、上海、遼寧、內蒙古和黑龍江五省外,其餘25個省份均實現GDP增速均由負轉正,其中有22個省份的GDP增速跑贏全國。分區域看,由於基數較低和受疫情衝擊相對較小,西部地區省份恢復較快,除內蒙古外,其他省份均實現了GDP正增長。
  • 「轉正」「轉型」「轉強」——透視2020中國經濟運行高頻詞
    臨近歲末,「十三五」收官,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  -6.8%、3.2%、4.9%……前三季度國民生產總值的同比增速走出了一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餐飲零售到汽車建材,「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也是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如何看待當前今後中國經濟走勢?評論員解讀: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這一系列經濟數據來看,如何看待和理解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的走勢?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修復能力特約評論員 楊禹:最新發布的數據讓我們看到中國經濟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持續的這樣的修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