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 專家預計兩大新趨勢將為「內循環」按...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蘇詩鈺

7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介紹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她表示,統籌防疫和發展成效顯著,上半年國民經濟逐步復甦。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推進,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長3.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053億元,同比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172759億元,下降1.9%;第三產業增加值257802億元,下降1.6%。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3.2%,不僅實現由負轉正,更超出市場預期。這表明,在上半年政策託底、投資先行的主動應對之下,中國經濟「內循環」的運行已經基本修復。

具體來看,工業生產恢復較快,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實現增長。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5%和0.4%;其中6月份分別增長10.0%和9.7%。部分工程機械類和新產品產量增長較快。服務業降幅縮小,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5%、6.6%;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分別下降8.1%、26.8%,降幅比一季度分別收窄9.7個百分點、8.5個百分點。

同時,市場銷售逐步改善,網上零售較快增長;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明顯收窄,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回升;貨物進出口好於預期,貿易結構繼續改善;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下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實際收入降幅收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

劉愛華表示,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經濟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港股00001)穩步復甦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同時也要看到,一些指標仍在下降,疫情衝擊損失尚需彌補。當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擴散,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衝擊將繼續發展演變,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壓力。

展望下半年,程實表示,兩大新趨勢或將為「內循環」按下加速鍵。內需層面,此前一度落後的消費引擎預計將提速回暖,助力經濟增速向長期中樞水平回歸。與之聯動,通脹溢價的調整以及產業盈利改善的遷移,將引領大類資產配置結構的再優化。

政策層面,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降準、降息工具或將從三季度開始以小幅度、多頻次的方式逐步落地。兩大趨勢交匯之下,下半年中國經濟的韌性優勢預計將成為全球市場的稀缺資源,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由此將維持高位,國際資本的長期流入有望延續。

相關焦點

  • 國民經濟「中考」成績單出爐 專家:兩大新趨勢將為「內循環」加速
    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 專家預計兩大新趨勢將為「內循環」按下加速鍵本報記者 蘇詩鈺7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介紹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她表示,統籌防疫和發展成效顯著,上半年國民經濟逐步復甦。
  • 轉正!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由負轉正 大金融異動,多隻銀行股創歷史新高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19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 中國、越南、新加坡、吉爾吉斯斯坦的2020年二季度GDP增速分享
    來源:南生今世說截止到2020年7月16日,已經有中國、越南、新加坡、吉爾吉斯斯坦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數據了。其中,咱們中國的GDP同比實際增速「由負轉正」——實際增長3.2%,暫時處在前列。
  • 【重磅】多個「由負轉正」!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全球前列
    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全球前列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中國經濟運行數據,多項主要指標增速由負轉正10月1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內循環是什麼?「內循環」「雙循環」主要內容
    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布局「內循環」是會議的重要亮點之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當前正處於「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計劃制定時期,「內循環」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布局。  「內循環」概念並非首次提出,今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社零季度增速由負轉正 國家發改委:將鼓勵老舊汽車置換 促進限購向...
    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9%,季度增速首次由負轉正。 孟瑋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針對消費提振過程中遇到的堵點和難點問題,不斷加強統籌協調和政策聯動,加快補齊消費軟硬短板,穩定重點領域消費,挖掘消費新增長點,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 GDP增速哪家強?二季度中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經濟簡介
    來源:南生今世說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全球各大國的經濟增速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咱們中國在一季度經濟實際下降6.8%,增速低於美國、德國、法國等。但二季度,中國經濟「由負轉正」,率先開啟經濟復甦之路。
  • 廣州二季度經濟增速轉正 新業態快速增長
    新華社廣州7月27日電(丁樂、張詩欣)根據廣州市統計局數據,廣州2020年二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地區生產總值比第一季度提高7.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全面正增長;尤其新興產業佔GDP的比重超1/4,高技術製造業發展提速,新產品、新業態模式快速增長。
  • 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出爐: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降轉升 主要指標增速...
    值得關注的是,三季度經濟增速穩定回升,特別是9月份主要指標得到明顯改善,究其原因,劉愛華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和國內外複雜嚴峻的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地推動了生產生活恢復。總體上,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降轉升,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主要的特點可以從三方面來看:第一,主要指標的增速由負轉正。
  • 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中國GDP將破100萬億
    2015年,我國GDP為688858億元;2019年,這一數字為990865億元,接近100萬億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經濟總量佔世界比重達16%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
  • 「中國經濟站穩2020」GDP增速由負轉正 彰顯強大韌性
    編者按: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六穩」「六保」,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增速轉正 順德前三季GDP增長3%
    該項目建成後年產值將達23.64億元。利潤預計同比增長超過20%,實現了逆勢增長。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顯示,順德地區生產總值2556.52億元,同比增長3%,增速由負轉正,走出了喜人的上揚曲線。「該項目建成後達產年將實現年銷售收入約15億元。」   疫情發生以來,順德區堅持疫情防控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兩手抓、兩不誤」,政企同心抗疫情、促發展,全力推進加快建設新時代廣東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驗區,推動高質量發展。
  • 中國經濟下半場:「復甦」仍是關鍵詞 GDP增速有望大幅反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中國經濟下半場:「復甦」仍是關鍵詞 GDP增速有望大幅反彈⊙記者 梁敏 ○編輯 林堅機構普遍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將加速修復,增速有望回到疫前水平。內需改善為經濟穩步上行提供動力源,預計下半年投資和消費將協同發力。
  • 中國前三季經濟增長由負轉正,銀行券商異動拉升,機構解讀
    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 2021年GDP預測:美國增速3.1%,日本增速1.9%,那麼我國呢?
    2020年全球經濟和以往有很大不同,今年出現了「黑天鵝」事件,多國經濟指標下跌,美國還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美股數次熔斷,二季度發達經濟體普遍出現GDP大跌的情況,就連一向GDP高速增長的印度也按下「暫停鍵」,經濟大幅下滑,四季度也不樂觀。
  • 雙11: 一個觀察消費產業發展趨勢的小切口_要聞_科技頻道首頁_財經...
    這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和蔓延,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和社交生活,也為許多社會活動按下了暫停鍵。但局勢也正在好轉,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速由負轉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季度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首次由負轉正。中國經濟穩步走出疫情影響。消費領域的大活動可以作為觀察回暖現象的一個小切口。
  • 2020年前三季度gdp城市排名 27個省前三季度gdp公布
    廣東經濟增速強勢反彈  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前三季度,廣東增速終於「轉正」並追平全國水平了。  廣東省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前三季度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78397.07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追平全國水平,比上半年同期提高了3.2個百分點,呈現強勢反彈態勢。
  • 8月全國經濟數據三項經濟指標轉正
    國家統計局9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8月,工業生產累計增速回升到0.4%,實現由負轉正。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5%,實現年內首次正增長。另據海關總署此前公布的數據,今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出口11.05萬億元,增長0.8%,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外貿出口總值首次實現正增長。
  • 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轉正,GDP增速四季度還有望繼續修復!
    安信證券、興業證券、中銀國際、上海證券、銀河證券等機構對四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值達到6%及以上。11月16日,10月經濟運行數據出爐,主要指標延續回升趨勢。其中,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轉正,服務業增速首超工業增速。那麼,第四季度經濟增長能否繼續加快?
  • 政企同心共克時艱,增速由負轉正背後的「順德作為」
    在疫情和國際形勢多重複雜因素疊加之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順德經濟頂住壓力,呈現出強勁的復甦態勢——今年前三季度,順德地區生產總值2556.52億元,同比增長3%,增速由負轉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出口總額等多項經濟指標累計增幅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