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熱吃」要不得!常州大爺平時吃太「燙」導致食道損傷

2020-12-14 江蘇新聞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無論是雞湯、茶水、火鍋還是咖啡,我們都會聽到暖心的提醒,「趁熱吃」或「趁熱喝」,尤其到了冬天,熱乎的飲食會讓全身暖暖的。為此,很多人都會趁熱吃,但其實,長期飲食過燙,對身體的傷害很大。

這兩天,68歲的常州市民王先生突然發現自己不能好好吃飯了。意識到不對勁,王先生的家人趕緊將他送往了醫院。經過檢查發現,王先生的食道出現了嚴重的損傷。

王先生告訴記者,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喜歡吃熱食燙食。其實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他就覺得自己吞咽的時候有點不舒服 ,但是沒有引起重視。直到近日已經無法忍受,才不得不來就醫。專家提醒,在日常飲食上需要注意食物的溫度,不可以吃過燙的食物,否則對健康會造成不利,而且過燙飲食是導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發生的重要原因。飲食過熱,會損傷、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長期刺激下將誘導組織惡變。

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馬劍認為,辛辣的食物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少吃;過燙的食物也不是不能吃,也要少吃。我們的生活習慣稍微做一些改進,就會有很大的益處。

江蘇臺/田遠 胡超 常州臺/耿銘澤 米先華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別再趁熱吃當心食管癌變 日常飲食不能吃太燙太快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愛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吃飯時還喜歡「趁熱吃」。比如愛喝功夫茶的潮汕人,衝茶的溫度要超過90℃,只有滾燙的時候喝才叫「趁熱」,而據統計,潮汕是食管癌的六大高發地區之一。不僅喝熱茶如此,吃剛出鍋的美食,一邊吹氣一邊吃看似很香,殊不知一口下去不僅燙嘴,還有可能致癌。中國是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其發病率居我國各類惡性腫瘤第五位,屬於高發病例。發病原因也有很多,其中飲食習慣是增加食管癌風險的因素之一。
  • 東西「趁熱吃」不是好習慣易引發食道疾病
    自幼家境貧寒,老人養成了趁熱吃的習慣今年68歲的市民老趙平日裡最愛吃燙的東西,老趙覺得,趁熱吃總比放涼了強。沒想到,老趙堅持多年的習慣竟然引發了食道癌。老趙出生在揚州市的郊區,年幼時家境十分貧寒。為了能夠吃飽飯,他吃飯速度快,也喜歡吃熱的燙的食物。
  • 別再勸我「趁熱吃」了,超過這個溫度會致癌!快轉給爸媽
    從小到大,應該有不少人都聽過父母念叨過「趁熱吃,涼了不好」。坊間關於「趁熱吃」,也出現了兩個流派:那麼問題來了:究竟什麼是食管癌?為什麼趁熱吃會傷食管?今天一起來看看。食管癌是什麼?食管癌有什麼症狀?食管癌早期臨床症狀不明顯,往往容易被忽視。
  • 「趁熱吃」危害多,請客時,別再勸人趁熱吃了,你可能是在害他
    中國人有著民以食為天的說法,也熱情好客,吃東西都喜歡「趁熱吃」,覺得食物趁熱吃是最好吃,口感最好的,但是趁熱吃就真的好麼?2、過熱的食物對牙齒會有損傷過熱的食物進入口腔之後,會提高口腔的溫度,導致牙齦腫痛,過敏性牙痛。我們的牙齒其實也是很嫩的,雖然是用來咀嚼食物用的,但是其實是經受不了過高的溫度的。
  • 火鍋、麻辣燙、關東煮、燒烤……趁熱吃可能會吃出問題
    到醫院檢查發現,林女士的食道中下段全是潰瘍,表面布滿膿苔,胃糜爛,十二指腸也有很多小潰瘍。這一個案例告訴我們,心急真的吃不了熱豆腐!「趁熱吃」一時爽,背後卻危機四伏。長期進食過燙食物或喝過燙熱茶,會損傷了食管黏膜。受到損傷的食管黏膜上皮就會反覆修復、增生,長此以往會誘發黏膜質的變化,以致癌變。」
  • 「狼吞虎咽」導致食道裂開7釐米…當心!其實你也常這麼吃!
    一位常州的李先生由於吃飯狼吞虎咽導致食道破裂。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由於繁忙的工作、學習,吃飯時不得不「速戰速決」。然而像李先生這樣的例子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再忙,吃飯也要細嚼慢咽,小心無妄之災!一種是像小任一樣野蠻處理,「這些做法容易使異物在食道滑行時刺破食道壁導致穿孔,而且越陷越深增加拿取難度。還會增加食道局部壓力導致食道撕裂。若不慎劃破血管則危及生命。」另一種則是拖延治療。
  • 食道疼痛真的是食道癌嗎?無需過度恐慌,或許只是食道炎
    2、發病原因不同食道癌的出現與遺傳因素有關係,與黏膜損傷有關係,與缺乏微量元素有關係,與生活習慣不好有關係。食道炎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受到化學刺激而引起的,比較常見的有胃酸反流、十二指腸反嘔膽汁,還有可能是經常抽菸喝酒等刺激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為某些物理原因所導致的,比較常見的有吃滾燙的食物或者飲料,或者刺激性的食物。
  • 原來吃太燙的食物危害這麼多,以後再也不敢了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其實這也是一種飲食觀念,倘若匆忙進食過燙的食物,便會把口腔和食道黏膜燙傷,影響繼續進食,為保證健康,不要急於吃太燙的食物,當食物過燙時應稍微放涼一些再食用人體對溫度有最適範圍,口腔也是如此1.生命在進化中都有自身最適合的溫度,進化程度越高,要求的最佳適宜溫度越嚴格,在37℃左右時代謝活動處於最佳狀態,另外人體細胞對高溫的耐受性比低溫差
  • 世衛組織公布致癌清單:除了中式鹹魚,這3種食物也要少吃
    根據顧女士平時的飲食作息習慣,醫生判斷,這可能是由顧女士不恰當的飲食習慣引起的,因為鹹魚中含有致癌物質N-亞硝胺,早就被證實是導致鼻咽癌最直接的危險因素之一。二、鹹魚竟然也致癌?2、太燙的食物很多人吃東西的時候,喜歡「趁熱吃」,不是說等到食物剛好到可以入口的溫度,而是剛出鍋就吃,美名其曰,趁熱的食物才好吃。但是你知道嗎?
  • 不想身體垮掉,這4類食物請「住口」,少吃一口,都值得鼓勵!
    好的飲食習慣不僅能夠預防疾病還能夠治療疾病,而不良的飲食習慣除了能誘發疾病也能夠加重疾病,以下這4類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大家能少吃則少吃,能戒則戒。不想身體垮掉,這4類食物請「住口」,少吃一口,都值得鼓勵!
  • 頭髮受損吃什麼?什麼食物能緩解頭髮染燙損傷?
    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那在日常生活中,什麼食物可以改善染燙後頭髮的損傷呢? 黑芝麻中含有大量油酸、葉酸、蛋白質、棕櫚酸、維生素E以及鈣質等眾多護髮所需的營養成分,改善脫髮之餘,也能修復染燙帶來的頭髮乾燥問題,起到防脫髮的作用。
  • 喉嚨老是感覺不舒服,別大意,也許是食道遇上大麻煩,需儘早檢查
    對於喉嚨產生的不適感,還是應該給予關注的,極有可能是身體在提示你,食道出現了重大問題,要趕緊去檢查了。食道和喉嚨是有直接關聯的,因此,喉嚨有不舒服的感覺,不能忽視,不能只是單純的以為是咽喉有問題,儘早查出原因,也能降低給身體帶來大的損傷。喉嚨有哪些感覺要小心食道出問題?
  • 養胃從嘴開始,忌口4物,多吃4黃,或能讓胃部少「受傷」!
    多數人胃部疼痛都會習慣性的吃藥,但是吃藥只能夠緩解一時的不舒服,所謂治標不治本,吃藥只會損傷肝臟,從而傷害到胃黏膜。所以說胃不好的話,飲食一定要記住,也不能夠只顧著嘴巴不管胃,想要養胃就應該要從管住嘴開始。養胃從嘴開始,忌口4物,多吃4黃,或能讓胃部少「受傷」!
  • 世衛組織:3種食物或可導致肝癌,常吃1素,清理肝毒,修復損傷
    肝膽腫瘤科病房裡,李大爺躺在病床上全身無力,面色蠟黃,讓疾病已經折磨得不成樣子了,李大爺之所以這樣全都是由於肝癌的導致。這就要從李大爺的生活習慣談起了,在平常吃飯的時候喜歡喝酒,天天喝,口比較重愛吃個醃製品,鹹菜,閒魚之類的,殊不知這些東西沒有營養,長期食用還對身體有損,特別是我們的肝臟,促使肝臟病變。甚至加速患肝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