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從口入,我們人類已知的大多數疾病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每個國家、地區、民族的飲食習慣不同,其疾病的發生率也會有所不同。可以看得出,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
好的飲食習慣不僅能夠預防疾病還能夠治療疾病,而不良的飲食習慣除了能誘發疾病也能夠加重疾病,以下這4類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大家能少吃則少吃,能戒則戒。
不想身體垮掉,這4類食物請「住口」,少吃一口,都值得鼓勵!
醃製食物
亞硝酸鹽是一類致癌物,它在攝入人體後可轉變成亞硝胺,從而對身體產生危害,如誘發食道癌、胃癌等。而亞硝酸鹽主要存在於哪些食物呢?沒錯,就是醃製食物,常見的如鹹菜、醃肉、酸菜等,這些食物常常因為醃製原因而存在著超標的亞硝酸鹽,除此之外醃製食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高鹽,而長期攝入大量的鹽分,同樣對人體危害巨大,如誘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
黴變食物
黃麴黴素同樣是一類致癌物,它的毒素是砒霜的68倍,而且這種毒素耐高溫,即便經過高溫蒸煮依然具有活性。而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黴變的食物當中,如黴變的花生、大米、豆類等,長期攝入黴變食物,會對肝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久而久之很容易誘發肝癌的產生。
除了黴變的糧食之外,廚房也是黴菌高發地,如切菜板,筷子,油壺等,這些東西在平常一定要做好清潔工作,而且要做到勤更換。
高脂食物
高脂食物確實很誘人,但也確實不健康。高脂食物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以及超高的熱量。長期食用很容易誘發肥胖,而肥胖是各種疾病的罪魁禍首,其中包括數10種癌症。高脂食物中所含的飽和脂肪很容易在血管內堆積,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長此以往可導致血管硬化,血液黏稠度增加,從而誘發心血管疾病。
過熱的食物
無論是在和親戚朋友還是同事聚餐期間,總有人會「好心」的勸你,趁熱吃,趁熱喝。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國人的一種飲食習慣,但是不得不說,這樣做對身體的危害巨大。
由於人體口腔食道的黏膜異常嬌嫩,能夠耐受的溫度極限是65攝氏度,一旦食物接近或超過這個度數,很容易導致口腔以及食道黏膜被燙傷,雖然這些黏膜能夠自行修復,但是長期保持吃燙食的飲食習慣,會導致這些黏膜反覆損傷,從而誘發癌變。
世界衛生組織也將65攝氏度以上的食品或飲品列入了一類致癌物名單。
最後:雖然現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並不是什麼好吃吃什麼,什麼貴吃什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保持合理的飲食結構,保持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的飲食習慣,在此基礎上保證飲食的多樣化,食物的顏色越豐富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