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經濟學4:日本大泡沫的深入剖析

2020-12-23 老牟的讀書圈

泡沫經濟學4日本大泡沫的深入剖析

讀書投資大腦,思維改變人生。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老牟的讀書圈。上一節我們列舉了歷史上的幾大著名泡沫,泡沫在變,人性的貪婪和瘋狂始終不變!今天我們就詳細的講一下,日本泡沫是怎麼發生的。

1987年,美國發生了著名的黑色星期一,當天股價暴跌了22%。當時很多人驚呼,這是美國的大蕭條重現,如果美國掉下去了,日本的時代就來了,於是日本股市不但沒跌,反而漲上去了。日本的地價跟股市幾乎同時開始上漲,1983年東京都率先拉升,當年漲幅13.3%,1984年是24%,1985年是44%,漲幅不斷擴大,而隨後大板圈在1988年才開始上漲,名古屋圈的快速上漲,則還要晚一些。大概在1990年前後,此時距泡沫破裂只差了一年時間。這是否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一線城市率先上漲,在中後期二線城市啟動接力,在泡沫破裂的前一兩年,三線城市也開始暴漲。如果就看前半段的話,我們現在跟日本簡直一模一樣。

日本的地價上漲,直接影響了房價,當時的解釋是,由於土地購入成本的增加,所以房價就肯定會越來越高。作者做了當時的收入對比,在80年代中期,在東京圈,房價是普通人收入的5倍左右,而在大阪和名古屋,差不多在4倍,但是到了1990年,東京圈的房價已經是收入的10倍,大阪名古屋也超過了7倍。在東京圈的核心地區,差不多是收入的20倍。如果貸款一半去買房,那麼你每年光利息,就佔到年收入的一半。

作為比較,我們可以算一下咱們這,按照白領收入平均去算,這個比城市居民平均收入只高不低,北京上海深圳,白領收入過萬,但房價已接近6萬,平均房價基本500萬,夫妻雙方,一年就算稅後拿到20萬,買一套房也得25年不吃不喝。如果按照貸款30年,貸款300萬的話,未來的30年中,每月還款15000元,一年還18萬,佔到收入的90%。那麼在北京上海深圳,年稅後收入20萬的家庭有多少呢?數據統計大概連10%都不到。

日本的房價上漲遠遠超過了收入的增長速度,這主要跟日本80年代後期的金融放鬆有很大關係。利率從83年的5%,一路下調到了87年的2.5%,到了87年,日本看到了經濟景氣度很高,本來計劃在9月開始上調利率,但是很快遇到了美國的黑色星期一股災,於是日本政府又害怕經濟危機捲土重來,利率上調的事就被擱置了,加上廣場協議後日元快速升值,為了對衝出口的不利影響,直到1989年都沒有提高利率,前怕狼後怕虎的優柔寡斷,讓日本的資產泡沫在1987年之後,快速拉升。這就為危機埋下了種子。

作者說日元升值和利率寬鬆都不是問題,而到了該緊縮的時候,卻沒有緊縮,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等泡沫吹大了,又開始被迫快速升息,從89年5月開始,日本把利息一下就從2.5%升到了3.25%,而一年後,也就是90年的8月,利息已經漲到了6%,這麼短而急促的加息,如同一把尖刀,直接刺破了資產泡沫。

伴隨著地價和股價的上漲,日本人口流動發生了向東京集中的現象,所以租金漲幅也是相當大的,樓房租金增長率,一開始只是6%,到了1986年以後,一下跳升到了10%,然後1987年更是達到了27.6%,此後一直保持兩位數,國際金融業務全部都向東京集中。所以才有了一種說法,商業活動頻繁,才促進了地產繁榮,而地價上漲,房價上漲,是預示了日本經濟未來將持續增長。這種說法成為了社會共識,於是一切泡沫,也就都變成了正常現象。在泡沫膨脹的時候,總有各種說法去找藉口。其實這些說法,只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1987年,作者就已經提出了泡沫論,所用的指標就是租金回報率和租金房價比,也分析了人口,利率和產業方面的情況,從而得到了結論,在首都圈以外,還好一點。而首都圈的地價,則已經出現了泡沫。但可想而知,當時的作者一定會被罵成狗的。

但是他不甘心,在1990年的時候進一步做了分析,得到的結論是三大城市圈,經過這幾年的連續上漲,已經全部出現了泡沫的情況。但批評者就說了一句話,八嘎,東京房價永遠漲,皇軍是不會讓房價跌的。還有人恬不知恥的說,房價上漲是因為經濟越來越好,引發的實際需求增加。至於租金回報低,他們認為不是問題,未來租金漲上來就好了。還有的人反駁了作者的這種理論,日本就是日本,不能拿國際標準來比較,日本有很強的特殊性,比如當時的稅制就跟美國不一樣,所以考慮到稅制因素,現在的房價就是合理的。大家注意,這番論戰的時點,已經到了1990-1991年,死鴨子也就剩嘴硬了。

接下來我們看股市方面的爭論,1987年日本股市的總體市盈率超過了50倍,已經是英美國家的3倍,有經濟學家發出預警,股市已經過熱了。但也有一種說法解釋,雖然股市的市盈率很高,但是他淨資產倍數,也就是市淨率並不高,主要是因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在不斷膨脹,而這個資產的核心部分就是土地,所以土地升值是造成股市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日本股市即使存在泡沫,也是合理的泡沫。

所以我們看到了日本經濟的兩條曲線,先是土地價格猛漲,然後到了88年股市開始猛漲,89年股市開始見頂,90年開始崩盤, 91年緊接著樓市崩盤。作者引入了一個基本公式,那就是資產價格=收益/利率,在收益基本恆定的情況下,利率下降,資產價格就會上升,而當日本央行開始急速加息,那麼資產價格就會開始暴跌。為了做個參照物,經常用資產價格乘以利率之後,去跟GDP去比較,所以如果資產的價格變動,超出了GDP和利率的關係,那麼一定就形成了泡沫。

我們下面看第五章,關於宏觀政策和資金面,大家都知道當時日本籤訂了廣場協議,日元開始升值,這樣抑制了日本的出口,為了克服這種經濟壓力,日本用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到了1987年,日本經濟基本穩定,開始強勁的增長,企業收益也從1987年大幅改善,股票市場活躍,融資成本降低,大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以及公司債,可轉債,開始大量融資。籌措了巨額資金,再加上低利率環境,這就讓流動性更加泛濫。

另外金融自由化開始發展,1985年導入了市場利率浮動型儲蓄,之後定期儲蓄利率實現了自由化,這也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企業只要發行低成本的商業票據,然後把融到的錢放到無風險的大額定期儲蓄,就可以輕鬆實現無風險套利,這就意味著,企業賺錢的途徑,並不只有做實業一條了,慢慢的更多企業發現,金融套利比幹實業爽多了。一開始大家用剩餘資金做套利,後來甚至主動籌措資金去做套利,更有甚者把企業正常的業務也停掉了,然後專門去做金融套利。

表現在統計數據上就是快速的企業脫媒,也就是脫離銀行的體系自己融資,特別是上市大企業,他們自主籌措資金的比率從1984年0.51,上升到了89年的0.85,這一期間,銀行的生意越來越差,不得不把目光轉向製造業之外的企業,以及中小企業。這其中26%的銀行貸款都流向了房地產。而這個比例在6年前,只是8%。這就證明當時的銀行跟房地產開始勾結在了一起。

企業的貸款持續的增加,槓桿率也是不斷的提升。隨之而來的抗風險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差。特別是房地產,1985年到1991年,房地產行業累計增加了28.7萬億日元貸款,1991年的時候,銀行對不動產的總貸款已經達到了45萬億日元。注意這只是銀行丟給房地產的錢,還不算銀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機構。日本大藏省有個統計,非銀金融貸款的4成都給了房地產,大概又是10萬億日元。

這麼多錢的湧入,造成了土地價格的上漲,只漲不跌的土地,隨後會發生什麼呢?自然是吸引更多的買家入局,於是經營企業紛紛轉做開發商,1985年到1990年之間,土地淨購入70萬億日元,其中大企業佔了3成,小企業佔了7成。銀行把錢給了小企業,但是大部分中小企業,轉手就去買了土地。因為土地在不斷升值,所以每次倒手,都會增加企業的價值,賣出的企業得到了現金,而買入的企業則得到了淨資產。這期間日本企業購入的土地,根本不是用於生產經營,就是單純的投機

與此同時,日本正在去槓桿,削減政府債務,國債佔GDP的比重從1986年的42.7%降低到了90年代末的38.1%。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少了國債這種投資工具,不得不改變資金運用的方式,增加貸款的比重,才能夠保持盈利。作者做了個測算,如果沒有去槓桿,國債規模沒有下降,那麼國債應該比實際情況多出20萬億,這個額度剛好跟不動產貸款的增加額相當。所以基本可以得出結論,金融機構把要買國債的錢,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錢,都投給了房地產。

所以日本的財政重建,本來是要去槓桿的,但最後卻引發了一個巨大的泡沫。所以這個政策從結果上來看,無疑是錯誤的,另外,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長期保持寬鬆,也是資產泡沫膨脹的因素,在87年沒有儘快回到緊縮,從而形成了之後不可收拾的結果。作者說,日元升值就升值吧,其實沒必要採取寬鬆對衝,你出口受限,進口還得到了好處,資本輸出也得到了好處,這種事本身就已經形成了利好對衝,你降低了利率反而進一步加強了資本的膨脹,讓企業更受益,讓居民更受損。那麼日本政府就真的面對泡沫坐以待斃嗎?其實不是,明天我們就來看看,日本做了哪些經濟調整。

泡沫經濟學1:泡沫的瘋狂,30+年的代價!

泡沫經濟學2:泡泡是如何被吹起來的?

泡沫經濟學3:泡沫在變,人性的貪婪與瘋狂卻始終不變!

相關焦點

  • 我親歷的5次經濟泡沫
    我問:「那麼大的工廠,怎麼破產了?」 老師說:「嗨!都是一個貪字。(19)86年香港股市瘋了,我看不少人賺錢,我這個學金融的雖然知道股市風險大,但還是忍不住進去了,結果越炒越大,最多一天賺一千萬,我把工廠也抵押給銀行借錢炒股,哪承想(19)87年股災一來,我的資金一下子轉不動,房子和工廠都給了銀行。」
  • 揭秘泡沫經濟的始末,日本泰國該何去何從
    有的國家曾發生過很多次繁榮衰退,起起落落的經濟現象。日本繁榮過也衰退過,泰國也經歷過這個現象。1985年,假如日本沒有籤訂廣場協議,那麼日本會不會就不會導致經濟倒退很多年?1997年,假如泰國不加息,那麼泰國的泡沫經濟會不會就不會被戳破?
  • 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都市生活是怎麼樣?是日本一場漂浮雲端美夢
    昭和末年平成初年所經歷的泡沫經濟時代,是日本一場漂浮雲端美夢。 日本傳統歷史上女性的地位,在泡沫經濟年代出現了質的飛躍,社會上甚至出現了女性完全無需花錢,自然有追求者爭搶買單的情況。日本人對那個年代的印象是——女尊男卑。
  • 2020全國房價下跌日本泡沫後哪些最保值?
    房地產業針對大家國家經濟發展而言是十分重要和關鍵的,也一直全是大家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因而房價針對大家國家的經濟發展及其一般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言,也是十分關鍵的,因為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預測分析2020年全國房價會下挫,那麼,2020全國房價下跌嗎?日本泡沫後哪些最保值?2020全國房價下跌?
  • 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是日本經濟走向泡沫的主要原因嗎?
    股神們賺錢太容易,整個市場充滿紙醉金迷的氣息,隨處可見股神和炒房客大把大把花錢,毫不心疼。日元確實也在不斷的升值,這增加了熱錢流入的數量。而真正的實體經濟,外貿出口由於日元升值,而且不斷升高的人工成本,使得利潤率不斷降低,異常艱難。
  •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什麼意思 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低迷
    「失去的二十年」是日本哀兵之策  張季風  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長期低迷。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經濟「失去了十年」的提法就見諸報端。  誠然,過去20年日本經濟增長率偏低、財政狀況不斷惡化、通貨緊縮長期化、個人顯性工資沒有增長,特別是低收入人群中的年輕人收入明顯減少,地區差距、收入差距有所擴大以及日本經濟國際地位相對下降、人口迅速老齡化……同時,由於日本完成了追趕任務,與歐美發達國家站到同一起跑線,後發優勢消失。
  • 泡沫經濟學1:泡沫的瘋狂,30+年的代價!
    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老牟的讀書圈,我們在剛剛讀過的低欲望社會這本書裡,最後提到了日本90年代的大泡沫,並且說到了資產泡沫的殺傷力是巨大的,日本經濟的分水嶺,就是這次的資產泡沫破裂,之後就失去了創新的動力,世界老二的地位也被我們佔了,日本製造走下了神壇,後來還錯過了整個的網際網路高科技時代。直到現在30年了也沒有緩過勁來。
  • 日本房地產泡沫過後,出現了什麼行業?
    在分析了日本的房地產泡沫之後,出現了哪些行業?無非是努力利用外部資源,使中國的經濟發展更加健康,儘快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夢想。。1、日本房地產泡沫主要來自銀行的低息貸款,這些貸款使日本人變得富有,甚至購買了美國的洛克菲勒中心。。
  • 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房價15萬一平,實體業或許才是「硬道理」!
    假設,如果美國經濟完全崩潰,美元大幅貶值,那麼超過1:1的匯率就可能發生。這樣一說,就足以想像那時候日本泡沫經濟下出現的日元一度瘋漲,經濟極度回升的瘋狂現象。這可謂是日本曾在經濟巔峰狀態下取得成績,雖然在短暫過後,又急劇下降,落下神壇,跌入低谷,但在此之前取得的這成就也不容忽視。
  • 管濤談匯率浮動:美元泡沫與日本資產泡沫的教訓
    此輪美元指數下跌,最低跌至1992年9月1日78.22(其間因為1990年海灣戰爭引發了第三次石油危機),下跌了52%(見圖4)。1980年代後半期日元升值期的日本資產泡沫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本資本瘋狂擴張的腳步,令美國人驚呼「日本將買下美國」。
  • 繁榮下的隱憂:日本股市長出新泡沫?-虎嗅網
    三鬼商事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疫情影響下,中小企業的業績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續租辦公司,「空置率遲早要突破4%」。日本股市和實體經濟的背離,不禁讓人回想起當年的泡沫經濟盛景。三菱UFJ摩根史坦利證券駐東京首席投資策略師藤藤德宏認為,日本經濟復甦的預期基本寄托在疫苗的研發上:「一旦疫苗的研製和上市過程出現任何挫折,都將拖累股市。」
  • 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的產物,依舊不過時?重金打造的豪宅什麼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天洋房姐姐要帶大家看兩棟日本泡沫時期的別墅。1989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的前夜,一個被稱作「千葉100山莊」的豪華別墅項目,在東京都東面的千葉縣正式開售。那時的日本正在衝擊著欲望和狂妄的頂點,這個頂級的豪宅社區曾經喊出這樣的口號:「西方世界有比弗利山莊,東方世界有千葉100山莊。」
  • 鬱金香:一塊引發經濟泡沫的球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時候的鬱金香的球根已經高漲到遠遠超出了其實際的真正的價格,並且引發了與實體經濟脫軌的經濟泡沫。諷刺的是,剛剛說過,以高價交易的碎色鬱金香的名稱,用英文直接翻譯過來,意思就是破碎。這種情況,就像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一樣,經濟泡沫總會破裂,消失的無影無蹤,再怎麼象徵著財富終究不過是一種花的球根而已。價格不可能永遠的永無止境的上漲。
  • 中國房地產是不是存在泡沫?如果有泡沫,為什麼房價還如此堅挺?
    什麼是泡沫?按照經濟學上的定義,所謂泡沫指的是一種資產在一個連續的交易過程中陡然漲價,價格嚴重背離價值,在這時的經濟中充滿了並不能反映物質財富的貨幣泡沫。泡沫經濟的兩大特徵是:商品供求嚴重失衡,供給量遠遠大於需求量;投機交易氣氛非常濃厚。房地產泡沫,是指由於房地產投機引起的房地產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市場價格脫離了實際使用者支撐的情況。
  •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為什麼日本痛定思痛,主動刺破房地產泡沫?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過房地產泡沫,而且這個房地產泡沫都給所在國的經濟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以至於人們談起它都會有談虎色變的感覺。房地產泡沫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就像胎兒分娩是孕婦的陣痛,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科學、冷靜去對待,完全可以走過危機,迎來新生。我們不妨看看當年的美日是如何對待氣勢洶洶的房地產泡沫的。
  • 樓市充滿泡沫!不看不知道,房地產泡沫破裂或由此開始
    房地產泡沫是指由於虛擬需求的過度膨脹導致價格水平相對於理論價格的非平穩性上漲。很多人都說國內的樓市存在很嚴重的房產泡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中國房產泡沫有多嚴重,中國為何不敢刺破房地產泡沫以及日本泡沫後什麼最保值等相關問題。
  • 日本平成時代:「繁榮」泡沫破滅的那些年發生了啥
    來源:解放日報資料圖:日本自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裂後,「無家可歸者」數量激增。圖為一名「無家可歸者」穿上由日本社會公益組織為其提供的衣物。(圖源:新華社)1989年1月7日,日本天皇裕仁駕崩,長達64年波瀾起伏的昭和時代結束了,皇太子明仁登基,年號由昭和改為平成。
  • 泡沫時代沸騰的日本:東京地價超越整個美國,大學生被企業哄搶,連...
    這幾年有一個非常火爆的PS遊戲《如龍》,許多就是以日本的泡沫經濟為背景,展現了瘋狂時代中的那些最真實的人性行為。我們都知道,日本的泡沫經濟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1986到1992年的泡沫誕生和亢奮期。這時候有許多上海人去日本打工,雖然做的是藍領工人,但收入並不比做辦公室的一些日本人差,而當時日本的泡沫經濟也需要大量的年輕勞動力。
  • 泡沫經濟下日本房價崩盤,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一時之間,日本的經濟突飛猛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經濟奇蹟,日本也在一時之間也成為了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一躍成為了當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當時的第一經濟大國美國。日本人也開始變得有錢,他們的消費能力突飛猛進。
  • 寒蟬日本混血歌姬 與你相遇Indie提名《泡沫冬景》
    《泡沫冬景》:人間浮華下的你我,格外渺小《泡沫冬景》是由旅人計劃發行的一款文字遊戲,它還原日本泡沫經濟前夕的繁榮和奇怪的社會現象,延續了片岡智一貫的在平凡中尋求共鳴的風格,171張精緻CG印象,25首風多變的主題曲,中日合作創作的背景,更給作品增添了別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