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是日本經濟走向泡沫的主要原因嗎?

2020-12-18 懂經濟

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房產泡沫,股市泡沫產生的原因和後果,我們會步他們的後塵嗎?本文以邏輯分析來解開答案,日本政府有意幹預外匯市場確實是造成的原因之一。

美國和日本籤訂廣場協議,規定日本政府要主動調整,讓日元逐步升值。在這個信號下,大量的熱錢一下子湧入日本,想要賺取這個無風險套利的機會。因為市場知道日本政府要出手幹預外匯市場,讓日元升值,那麼現在一美元換兩百日元,後面要是日元升值後,變成一美元換一百日元,只要把這兩百日元再換回美元,就可以換成兩美元了,相當於賺了百分百的利潤。

只要市場存在套利的機會,熱錢就會大量湧入,做多日元。這就使得日本市場的錢到處流動,尋找投資機會,除了錢多還是錢多,沒處去,沒處花。就把日本資產的價格不斷往上推高,其中最標誌性的就是房市和股市不斷創下新高。那個年代,只要你膽子夠大,只要有地方借錢,隨便買房,買股票,完全不用擔心會虧錢,因為房價是一路上漲,股價一路向上。全民都是股神,炒房客,賺得盆滿缽滿。那個年代辛苦做實業的人,一年下來的收入,還不如炒房客隨便一套房賺的零頭。股神們賺錢太容易,整個市場充滿紙醉金迷的氣息,隨處可見股神和炒房客大把大把花錢,毫不心疼。

日元確實也在不斷的升值,這增加了熱錢流入的數量。而真正的實體經濟,外貿出口由於日元升值,而且不斷升高的人工成本,使得利潤率不斷降低,異常艱難。由於日元升值後,日本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下降,出口額不斷減少,終於很多公司把工廠搬到國外其它國家生產,以避開在日本不斷上升的成本,在別的國家降低成本,獲得更大的競爭力。當時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很多日本的製造業就是搬到中國的,因為那個時候中國的各種成本都很低,優勢相當明顯。

當日本的製造業不斷地搬走後,日本的貿易順差有一天出現拐點,變成了貿易逆差。這時真正的災難降臨了,日元升值到頂點後,轉而貶值。日本的外匯不斷的流失,熱錢不斷地往外流出,而且日本中央銀行也意識到資產泡沫的危害,也不斷加息以刺破泡沫,讓經濟回歸正常。在貿易逆差,實業受到極大破壞後,日本央行加息成為刺破泡沫的最後一根稻草。日本市場的錢從到處泛濫成災,變成處處缺錢,這就像從發洪水時水滿為患,突然變成連續乾旱,對於實體經濟的破壞無疑都是災難的,農業的發展需要風調雨順,才能保持豐收,大澇大旱都會變成顆粒無收,經濟的發展也一樣,需要適當的流動性,不要多也不要少,剛剛好為宜,流動性過多容易變成泡沫,流動性不足,經濟也無法正常運轉。

泡沫一旦失去熱錢,就快速的破滅,股價斷崖式下跌,房價不斷腰斬再腰斬,銀行也大面積倒閉。哭聲一片,驚天動地,那段時間,炒股炒房破產的人,自殺率不斷上升,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當實體經濟搬出國外,國內的經濟就剩下股市和房市的泡沫支撐著的時候,那顯然是個傻子都知道不正常的,熱錢賺到錢後,也跑出了日本,所以日元從升值高點,變成了不斷的貶值,剩下的一地雞毛留下來讓日本人自己承受。直到現在日本的股市和房市還沒恢復到那個曾經的最高點,就像喜瑪拉雅山一樣遙不可及。

嚴格來說日元升值,使得大量熱錢流入日本催生泡沫,還降低了日本出口企業的競爭力,使得實業經營困難,搬到國外,讓日本產業空心化,使得日本產業經濟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壞。一個國家失去了實體經濟後,那麼所有的繁榮都只是泡沫,過去的繁華都恍如浮夢。

相關焦點

  • 日本媒體為何會對《廣場協議》不寒而慄?
    這主要是日本之前與以美國為代表的四國存在著較大的貿易順差,為了縮小日本與西方過高的貿易順差,西方國家希望通過日元的升值,來降低商品出口競爭力。就在日本籤了《廣場協議》之後,各國開始讓日元逐步進入升值的通道之中。美元兌日元起初時是1美元兌換240日元,而到了1990年經濟泡沫高峰期時就是1美元兌換120日元。
  • 日本當年為何要迎合美國籤署《廣場協議》,從而使自己經濟崩潰?
    "廣場協議"的背景協議籤訂後,五國央行開始拋售美元,導致美元匯率大幅度貶值。這麼做的後果是,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解決了,而日元對美元匯率出現了大幅度升值。日本政府為了防止經濟衰退,採取了增加貨幣供給和降低基準利率的政策,導致國際投機資金流入日本,使日本出現了嚴重的泡沫經濟。
  • 被誤解的廣場協議,日本究竟是如何把自己玩「死」的?
    於是,5個國家一起籤訂了《廣場協議》,日本和美國各自打著自己的小九九,開始了他們的經濟改革之路。《廣場協議》《廣場協議》讓日本經濟跌入深谷原本滿心歡喜的日本人,在開始了《廣場協議》之後,開始變得憂愁起來。原本以為日元就算升值,如果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對國內經濟不會有太多的影響,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 幾個發達國家都籤訂了廣場協議,為何只有日本崩盤了?
    但最終應對「廣場協議」不力,陷入長達二三十年的平庸增長期。在日本有人甚至把廣場協議稱為,第二次戰敗,也就是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又一次失敗。把廣場協議和二戰相提並論,可見後果是那麼的慘重。事實,果真如此嗎?一個最致命、簡單的事實是:同樣籤署了廣場協議,為什麼德國經濟仍然欣欣向榮,並成為歐洲發展的中流砥柱?
  • 日美貿易戰下日元匯率升值2.6倍:中國會重蹈覆轍嗎?_新財富網
    日元升值的主要背景和原因1987年至1989年廣場協議之後日本銀行採取低利息策略,衍生出大量的低息借款需求,加上房地產和股市泡沫愈演愈烈,大量的熱錢湧入進一步推升了日元的需求。歐洲貨幣動蕩以及美國降低利率增加了日元吸引力。
  • 泡沫經濟學4:日本大泡沫的深入剖析
    日本的房價上漲遠遠超過了收入的增長速度,這主要跟日本80年代後期的金融放鬆有很大關係。利率從83年的5%,一路下調到了87年的2.5%,到了87年,日本看到了經濟景氣度很高,本來計劃在9月開始上調利率,但是很快遇到了美國的黑色星期一股災,於是日本政府又害怕經濟危機捲土重來,利率上調的事就被擱置了,加上廣場協議後日元快速升值,為了對衝出口的不利影響,直到1989年都沒有提高利率,前怕狼後怕虎的優柔寡斷,讓日本的資產泡沫在1987年之後,快速拉升。這就為危機埋下了種子。
  • 揭秘泡沫經濟的始末,日本泰國該何去何從
    有的國家曾發生過很多次繁榮衰退,起起落落的經濟現象。日本繁榮過也衰退過,泰國也經歷過這個現象。1985年,假如日本沒有籤訂廣場協議,那麼日本會不會就不會導致經濟倒退很多年?1997年,假如泰國不加息,那麼泰國的泡沫經濟會不會就不會被戳破?
  • 貨幣大升值:日本「失落的20年」,德國順勢而起,今人民幣如何?
    1985年9月,美-英-日-法和聯邦德國五國財長在美國的曼哈頓廣場,籤署了著名的「廣場協議」,協議裡確定了日元和馬克的升值義務,以挽救日漸衰敗的美元。頗為神奇的是,日元和馬克的升值開頭一樣,但是兩國的結局卻完全不同。
  • 廣場協議背後:不可一世的日本經濟,差點將美國買下
    1985年9月,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等五個發達工業國家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PlazaHotel)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幹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地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這一事件史稱「廣場協議」(PlazaAccord)。
  • 日本真的是被迫才籤訂了「廣場協議」?當時的日本為什麼不拒絕?
    咱們協議一下,法郎升值,法國子民心歡喜,但是出口優勢沒了,出口到美國的蒼蠅拍合20美金一個,於是美國小民只能被迫購買15美元的本地蒼蠅拍。其實呢,要知道,籤訂《廣場協議》的國家可不止美國和日本兩國,還有英國、法國和西德。
  • 廣場協議35周年:德國如何避免「日本化」?
    為了確保西方陣營的團結與穩固,日德法英四大國除了配合美國對本幣進行升值以外,別無他法。從籤訂《廣場協議》的第二天起,在市場上大把拋售美元的日本銀行(即日本央行)和大藏省開啟了日元升值的漫漫長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內,美元兌日元從1:240一路攀升至1:210,順利完成了《廣場協議》中規定的升值目標。
  • 管濤談匯率浮動:美元泡沫與日本資產泡沫的教訓
    這成為1985年9月,西方五國籤署廣場協議、協調幹預美元貶值的重要背景。這也是浮動匯率合法化後,主要國家首次再度就匯率政策進行國際協調。此輪美元指數下跌,最低跌至1992年9月1日78.22(其間因為1990年海灣戰爭引發了第三次石油危機),下跌了52%(見圖4)。
  • 拜託,以後千萬不要再說「美國逼日本籤廣場協議」了好嗎?
    就在這麼一個言論自由的日本,筆者在2010年左右開始動筆寫《大泡沫·一切從廣場協議開始》的時候,很驚異地發現日本幾乎找不到批判廣場協議的資料。會不會有人以為因為美國是日本的老大所以日本人不敢批判美國?這麼簡單的邏輯,有不少讀者留言,一開口就是「你知道《廣場協議》嗎?」。對不起,筆者還真知道《廣場協議》,都寫過專著了,您說知道不知道?
  • 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房價15萬一平,實體業或許才是「硬道理」!
    假設,如果美國經濟完全崩潰,美元大幅貶值,那麼超過1:1的匯率就可能發生。這樣一說,就足以想像那時候日本泡沫經濟下出現的日元一度瘋漲,經濟極度回升的瘋狂現象。這可謂是日本曾在經濟巔峰狀態下取得成績,雖然在短暫過後,又急劇下降,落下神壇,跌入低谷,但在此之前取得的這成就也不容忽視。
  • 日本房價是怎麼跌下來的?
    1985年籤訂的《廣場協議》被很多人認為是美國為了打壓日本競爭力而迫使日元升值,最終導致日本經濟泡沫化,然後泡沫破裂……經歷過如此的大起大落,日本經濟再也沒有能力挑戰美國……但是你想過沒有:(1)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日本經濟大蕭條真的是美國策劃的嗎?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日本經濟大蕭條真的是美國一手策劃的嗎?當年日本人有錢到什麼地位,號稱僅東京的房價總和就可以把整個美國買下來,日本人也是組團到歐洲購物買買買,櫃員們只要看到是日本人進店,那就是遇到財神到了。當時美國人都被嚇著,日本是要和平佔領美國了,那後來日本經濟又怎麼會出現大蕭條呢?是不是美國一手策劃的呢?
  • 黃有光:日本經濟停滯,為何國民卻更加快樂?
    日本從1990年到現在的三十年的經濟停滯,在中國,很多人認為罪魁禍首是1985年美國與日本等國籤訂的《廣場協議》,使日元升值。真的是這樣嗎?上海財經大學經濟系餘智(2018)教授論證,「《廣場協議》不是美國針對日本的『陰謀』或打壓,日本過去20多年的經濟低迷是《廣場協議》之外的其他原因造成的;《廣場協議》既是合理的,也對籤署各國包括日本有顯著的積極作用」。餘教授說,「儘管中國有很多人認為《廣場協議》及其所帶來的日元升值,是日本後來經濟長期低迷的原因,但日本國內主流觀點並不這麼認為。
  • 美國的「狼子野心」,為啥希望人民幣升值?有啥壞處?
    美國同樣也希望人民幣升值,但我國對於人民幣升值異常謹慎,美國有這麼好心讓我們變得更有錢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讓人民幣升值的背後,包藏著美國的鐮刀,90年代的日本就曾被日元升值坑慘過,至今影響都未消除,為什麼貨幣升值反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先來聊聊90年代日元是怎麼升值的,升值之後又讓日本付出了哪些慘痛的代價。
  • 圍獵開始,狼群環伺:日本經濟為何會一步步走到泡沫破裂的絕境?
    一場對於日本的圍剿開始了。 那麼是不是說廣場協議籤署之後,日本就徹底從巔峰跌落呢?日本就徹底一無所得,徹底潰敗呢?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最開始的時候,日本不但沒有失去什麼,反而是所有日本人都是獲得了一些利益的,因為廣場協議的籤署之後,日元的瘋狂升值,讓日本的泡沫經濟進入到了那個著名的瘋狂時刻
  • 美國會因疫情走向衰落嗎?
    美國在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通過美國《獨立宣言》,它標誌著英國在北美的十三個殖民地和英國正式分家,走向獨立建國的道路!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力大增,一舉成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霸權」超級大國。在成為世界一哥之後,行事風格比較霸道。在家經濟上一直以來都是奉行打壓老二的經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