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國的國技,到如今成為名揚中外的武術文化,一問泰拳的點滴

2020-12-09 薇米筆記

自人類出現以來,通過與大自然的不懈鬥爭,形成了最早的徒手格鬥技能。後來這門技藝慢慢變成了今天的武術,在武術的大花園裡,泰拳絕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其他民族武術一樣,泰拳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而這一流傳百年的格鬥項目,又是如何一步步從單純的國術演變為風靡全球的"實戰"格鬥技藝的?也許今天的文章可以告訴你這其中的一些原因。

1.從"不入流"到一國國民技術

泰拳,從字面上解釋即起源於泰國(原名暹羅)的一種拳術,雖然其真正起源仍有爭議,但根據現代歷史考證,18世紀暹羅拳師奈克農東應該是泰拳的始祖。曾經是戰鬥中的奴隸,他用嫻熟的拳頭將對方的九個高手連在了一起,因此一戰成名,連對方的君主都不禁佩服他拳法的高強。

當時,軍隊中的一些士兵開始自學古拳,便於王公們在休戰期間娛樂。古拳的招式包括頭撞、咬、拳、踢、蹬、肩等多種技巧,而且招式兇狠,非常適合在實戰中使用。

當一些法院教官和戰士退伍回家後,人們才開始逐漸看到這套拳法的威力。1350年,泰國開始在全國推廣古拳技術。當地群眾逐漸認識到,拳擊不僅可以健身強體,還具有保家衛國的作用。因此,一時間,練拳成為當地群眾自發開展的一項民間體育活動。

為了進一步增強觀賞性,拳擊手從一開始的麻繩到後來的棉條,都用物品包裹拳頭,還把表面做得很粗糙,以增加殺傷力。所以當時的泰拳運動場面比較血腥,輸的一方往往會皮開肉綻,血流不止,看起來很可怕。

一戰結束後,古拳開始向西方推廣。最早接觸這項技藝是在法國,隨後這項運動開始在法國紮根。20世紀20年代,古老的拳術開始逐漸現代化,一些現代器械和項目開始引入泰拳比賽。1929年,特殊的手套首次在比賽中使用,以增加球員的安全性。

1936年,暹羅更名為泰王國,古老的拳法也正式擁有了"泰拳"的稱號,民間又稱"自由拳",以表達對這項運動的熱愛。

泰拳歷經百年演變,如今已有表演型、健身型、平民型、角鬥型、傳統型等多種泰拳。每個類別都有自己的流派,現在的泰拳主要以表演和競技場為主,對選手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1990年,女性首次被允許參加泰拳比賽,五年後,世界泰拳理事會(WMC)成立,泰拳成為其官方的、世界性的管理機構。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職業拳擊手,你需要從小進行殘酷的訓練。除了最基本的體能、體重和反應能力訓練外,最重要的是抗擊打能力,無論是用拳還是用腳,甚至用鋼釺,都會對拳手的耐力造成巨大考驗,因此遍體鱗傷或"身體掛彩"屢見不鮮。

現在泰拳比賽都是在專門的拳擊場地進行,參加比賽的拳手都要稱重後才能參賽。根據選手體重的不同,職業泰拳分為20個不同級別,選手必須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比賽時,泰拳手必須戴上有福有尊的吉祥戒指,脖子上掛著泰國傳統加蘭,大臂上戴著臂箍,腰間繫著符咒,穿著充滿古泰文和小乘佛教密碼的戰袍,以及半身短褲,雙方顏色必須明顯區分。和赤腳,不允許穿鞋進入拳擊場。

手套也要按照尺寸和重量要求佩戴,為了保護手和手腕,手套中必須使用手部繃帶,此外護齒和護襠也是拳擊手必不可少的安全裝備之一。外表上,不能留太長的鬍子,不能留尖尖的指甲,身上不能有太光滑或者讓你的對手感到不舒服的東西。

比賽前,兩位選手都需要跳起敬神舞,表達對戒神的敬畏和祈求護佑,同時也感恩培養自己師傅的辛苦。然後,選手們用合十禮向對手致敬,並在第一輪和最後一輪比賽前握手以示公平競爭。在職業比賽中,五輪比賽每輪3分鐘決出勝負,輪間休息2分鐘,不允許加賽。

比賽過程中,現場裁判將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判決法、KO勝利法和TKO勝利法宣布比賽結果。KO勝利法是指對手被擊倒後,如果10秒內不能起身或被裁判判定無法繼續比賽,則視為對手獲勝;TKO勝利法,代表在一局比賽中擊倒對手三次或在整場比賽中擊倒對手五次以上的實際情況,當對手因明顯劣勢無法繼續比賽時,將判定獲勝。

當雙方僵持不下或出現意外時,裁判也可以判定雙方以平局收場。泰拳在比賽中絕不容忍任何違反規則的行為:無論是咬、戳、頂撞、故意攻擊對手要害部位等不文明行為,還是消極比賽、假摔,泰拳都會對此類行為進行嚴厲處罰,情節嚴重者可能被禁止參加任何比賽。

在泰拳數百年的歷史中,湧現出了許多泰拳名家。比如20世紀的拳王乃彭帕巴靈,職業生涯創造了310場勝利,是泰拳的絕世高手。

上世紀70年代,來自泰國雅貢省的亞皮爾·包錫蘭代表了重級拳手的最高水平。其中,他的腿和腳的技術都非常好。他的連續蹬腿不僅動作兇狠,屢屢將強大的對手打彎,還專門攻擊敵人的防守薄弱地帶。無數名將拜倒在他的腳下。在他28年的泰拳生涯中,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泰重級、西洋拳冠軍,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上世紀70年代的泰拳NO.1。

現在說起泰拳,人們能想到的是兩位名人,播求班查明和託尼賈。作為泰拳第一高手,前者在420場泰拳比賽中取得了370場勝利,其中125場直接KO對手。他的腿法、膝法、肘法成為他在比賽中克敵制勝的利器。

除了泰拳表演,託尼·賈在多部好萊塢反映泰拳的影視作品和動作電影中,都將泰拳的力量和兇猛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不少觀眾直觀感受到泰拳的勇猛和戰鬥力。

泰拳作為武術流派之一,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經過多次融合和演變,成為風靡世界的武術格鬥技巧。這些技藝也將泰拳文化提升到了一定的新高度,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推崇。

4.最好的Krav Maga——泰拳

相關焦點

  • 從一國的國技,現如今成為名揚中外的武術文化,探尋泰拳的點滴
    後來這一技能慢慢成為了現在的武術,在武術的大花園中,泰拳絕對是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和其它民族的技擊項目一樣,泰拳也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而這項流傳了百年的格鬥項目,是如何一步步從簡單的國技演變為風靡全世界的"實戰"格鬥技能的呢?或許今天的文章能夠告訴你這當中的一些原因。
  • 弘揚中華武術文化 武林龍鬥士中外拳王爭霸賽濟寧站開戰
    賽事旨在傳承和弘揚一體多元的中華武術文化比賽當天一共8場中外拳手對抗賽,為濟寧人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搏擊盛宴!,23歲的趙猛上演一場中外壓軸大戰,趙猛登臺便引爆全場,雖然雙方都是大級別賽,但是趙猛的競技狀態保持的非常好,場上動作明顯比之前出場的選手質量要高,開始不久的一記高掃直接將對手踢翻在地,來自俄羅斯的選手「卡斯洛夫」也在進行反擊,但是動作大多落空,隨之換來的是趙猛重拳的還擊,整場比賽趙猛多次將對手逼到繩角連續不斷地出擊。
  • 武術與泰拳試比高 誰將成為真的英雄?
    "中國武術-泰拳對抗賽"9月8日將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拉開戰幕。武術究竟勝算幾何?這是一個見仁見智而又著實讓人捏一把冷汗的問題。隨著大戰一日日的臨近,這一懸念的答案越來越扣人心弦!根據以往小範圍交流的經驗,搏擊運動員在使用散打規則,即允許抱摔、不用膝肘時,多能取得好成績;而雙方使用泰拳規則時,散打選手多處於劣勢。這說明因為地域、文化及傳統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技術標準和風格,而這又直接影響到比賽時的技戰術發揮和結果。因此,中泰雙方在對此達成一致認識的基礎上,已經本著能最大限度發揮各自技術特點的原則開始重新擬訂新規則。
  • 燃到爆!溫州小夥拿下亞洲武術冠軍,如今又迷上泰拳
    泰拳教練王代平轉身,卸下搏擊手套,收斂搏擊時的勇猛氣場,朝著也在練拳的7歲小學員微微一笑。作為亞洲武術錦標賽冠軍,王代平顯得內斂、謙和。「站在領獎臺上,看起來風光無限,但許多獲獎者卻流下眼淚,因為那一刻,他們會想起自己付出的種種艱辛。」王代平是溫州蒼南人,今年32歲。回憶起自己的習武初衷,是受了電影的影響。
  • 日本武術有柔道,韓國有跆拳道,泰國有泰拳,俄羅斯有什麼?
    現今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傳統武術,,比如咱們中國,地大物博,奇人輩出,誕生了少林武術、詠春拳、太極、洪拳、內家拳、雙截棍、形意拳、八卦掌等等,還有很多種,就不一一說明了。好像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有著如此之多的武術門類。
  • 武術與泰拳決一死戰 中泰之戰將帶來什麼?
    9月8日,北京工人體育館將上演一場武術與泰拳的世紀大戰。這不僅揭開了中泰兩國國粹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而且對武術與泰拳今後的發展將產生深遠的意義。  ■提高警界搏擊能力  已有500多年歷史的泰拳以兇狠凌厲名聞天下,素有"打遍天下無敵手"之稱。
  • 《泰拳簡史》:從泰拳發展歷史看中泰武術之優劣
    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武術,中國的功夫、日本的空手道、韓國的跆拳道、泰國的泰拳、巴西的卡波耶拉等等,並且不同的武術之間還經常會被人拿出來相互比較,從技擊理念的新舊,到技擊手法的高低,再到起源時間的先後……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哪種武術更能打」這一點上,不同利益相關的人們各執己見,或擺事實講道理,或收集整理數據
  • 江西「最無奈」的城市:名揚中外,但如今還是四線城市
    說到江西省,我相信大家都知道。 這個省以前不太好,但這幾年真的發展很快, 這一點大家都有目共睹,特別是在旅遊資源方面非常豐富,但是我們今天說的不是江西省的旅遊勝地,而是江西省的城市,而且是江西省最無力的城市,其實這個城市很有名,國內外有名,但經濟不太好,現在也是四線城市。
  • 學泰拳到廣州泰拳俱樂部
    2、學泰拳到廣州泰拳俱樂部,在廣州泰拳俱樂部職業班學滿一年畢業後,如果水平好,將被收為俱樂部職業拳手,成為中國K-O隊成員,並在俱樂部任教;也可選擇進入國家泰拳隊,一躍成為國內外炙手可得的拳王明星!截止至今已成功舉辦參加300多場商業拳賽,積累了大量運作實戰經驗;l 2013年本部開始又與世界泰拳聯盟、泰王國國家旅遊局、泰王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泰中文化推廣中心、中外媒體等機構聯合開展第二輪泰拳推廣二五規劃;l 2014年本部作為中國泰拳推廣大使,應泰國國家旅遊局邀請參加世界泰拳拜師儀式大會;l 2015年本部創建全球首個搏擊賽事平臺《拳賽之都》,助力打造
  • 泰拳是一種世界公認的強大搏擊術請問泰拳的優勢何在?
    總之,泰拳手之所以在站立式競技擂臺上威風八面,主要是其訓練的刻苦殘酷、賽事的頻繁錘鍊及對比賽規則的適應。泰拳是泰國的國技,有著悠久的歷史。泰國的窮人家裡的孩子從小練拳,用打拳掙錢,所以在拳壇上,泰國職業拳師視泰術為自己的生命!以拼死精神相搏!既然走進拳擊臺,視生死於肚外,拼命三郎!這就是泰拳精神!我們的武術應該學習之。
  • 《人體武器》暹羅國技·泰拳
    泰國古稱暹羅國,關於泰拳的起源,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古暹羅王所創造。據傳,公元1560年(泰國佛曆2103年),緬甸與暹羅發生戰爭。在一次戰鬥中,暹羅王那尼遜被俘。緬王知道暹羅王是一位著名的搏擊高手,於是提出讓暹羅王與緬甸的拳擊冠軍比武,如能獲勝可被釋放回國。結果暹羅王用兇狠的膝撞、腳踢、肘擊等招法擊敗對手取得。暹羅王回國受到英雄凱旋船的歡迎。
  •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案——教學指導
    3.增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教學重點:1.認識「擇、宮」等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籠、乘」。教學難點:增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這幅畫有八九百年的歷史,早已名揚中外,現在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
  • 泰拳是世界上最好的搏擊術嗎?我們中國武術和泰拳相比較呢?
    泰拳技術中拳腿膝肘都可以用於攻擊,經過艱難訓練的泰拳手一個個都是鋼筋鐵骨,打法兇悍,又經過了長期的擂臺檢驗,所以泰拳敢號稱「五百年不敗」,大家都知道泰拳是比較容易入門的擊技,步法招式並不複雜,當然職業泰拳選手通過刻苦訓練把這些練習到了極致。
  • 太極雷雷直言,柔道和泰拳都是中國武術,不要崇洋媚外
    泰拳本來就是中泰邊境的昂拳,被泰國人學走的。如今都成了人家的國粹。沒點武術發展史的底子,還老想顯擺顯擺!」雷雷認為天下功夫出少林,中國傳統武術博大精深,日本的柔道和泰拳,都是來自中國武術。雷雷非常痛恨徐曉冬,徐曉冬練了幾年MMA格鬥,就看不起傳統武術,雷雷認為這是典型的崇洋媚外,對於自己的文化不夠自信。
  • 多場KO引爆中國泰拳職業聯賽暨世界功夫搏擊爭霸賽
    本次賽事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主辦,廣東華體武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本次賽事採用國際通用的泰拳競賽規則,力求與世界職業賽事接軌。除了聯賽的賽程之外,主辦方還精心挑選了來自俄羅斯、法國、蒙古等多個國家的8位世界泰拳高手,與中國泰拳隊代表組成中外對抗賽一較高下。賽事無論從水準、水平、規格在中國都屬於最高水平,其他商業賽事難於望其項背。
  • 世界十大防身術,截拳道僅排第六,泰拳第三!
    值得一說的是,菲律賓棍王伊魯山度就十分精通這項武技,而他的好友李小龍也從他那裡學習了不少相關的技法。在電影《龍爭虎鬥》中,李小龍就大秀棍術,幹倒一大片壞蛋。在《死亡遊戲》中李小龍還和伊魯山度來了場大PK。
  • 拳擊VS泰拳,哪種武術更好?你需要了解的一切
    拳擊和泰拳,哪種格武術更厲害?啊,這個古老的問題!「哪種格鬥術更強?」如果每次有人問我對「哪種武術更好」的看法時,都能得到一塊錢就好了。不論是從事武術業多年或是一個初學者,如果認真思考並試著自己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都能學到和領悟很多東西。事實上,大多數武術都是有用的,它們沒有什麼可比性,就像拿橘子和蘋果比較一樣。
  • 中國武術比搏擊好在哪?老梁:拳擊泰拳把人打傻,練武術能養生
    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瑰寶,千百年來一直為國人乃至全世界推崇。然而隨著近幾年「傳武大師」們橫空出世,他們耐不住寂寞紛紛登上搏擊擂臺去挑戰現代搏擊選手,結果無一例外全部被暴打慘敗,徹底搞臭了中國武術的名聲,人們對待武術的態度發生了120度的大轉變,各種批判和質疑之聲此起彼伏,讓傳統武術面臨著空前危機。
  • 中國武術比搏擊好在哪?老梁:拳擊泰拳把人打傻,練武術能養生
    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瑰寶,千百年來一直為國人乃至全世界推崇。然而隨著近幾年「傳武大師」們橫空出世,他們耐不住寂寞紛紛登上搏擊擂臺去挑戰現代搏擊選手,結果無一例外全部被暴打慘敗,徹底搞臭了中國武術的名聲,人們對待武術的態度發生了120度的大轉變,各種批判和質疑之聲此起彼伏,讓傳統武術面臨著空前危機。
  • 古惑仔也撐不起香港搏擊文化,泰拳第二興盛地是如何衰落的?
    很多人說香港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一個例子,因為大陸有很多東西是從香港學回來的,比如「炒樓花」的賣房模式,比如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雖然這些年的香港有衰落趨勢,但對於70、80一代,香港的地位又實在太特殊——當年看的電視劇,聽的歌曲,看的電影漫畫,崇拜的明星,都以香港為最。從李小龍到金庸再到徐克,香港重要的文化輸出就是武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