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血管堵塞也同樣如此!
之所以中老年人容易出現血栓疾病,就是因為早期不重視血管健康,血管內廢物逐漸增多、血液流速相對減慢,最終形成了血栓。
引發各類心腦血管疾病,比如長期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吸菸、喝酒等,都是血栓出現因素。
血栓看似是突然爆發的疾病,但在這之前早已有症狀出現,如果腿部有以下四個表現,那很可能是血管堵塞已經找上了你!
1、經常感覺腿腳麻木
通常情況下,在久蹲或久坐之後,我們就能感受到腿部的明顯麻木,甚至是類似於螞蟻在皮下爬過一般的感覺,但通過適量運動後就能緩解,這正是因為我們壓迫到了下肢血管,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而引發的情況;
但是,如果在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卻仍舊感覺腿腳麻木,那就很可能和血管堵塞有關。血栓出現後,影響到了下肢血液回流和循環,從而導致下肢組織缺血,腿麻情況因此出現。
2、走走停停,下肢疼痛
如果最近在走路或運動的過程中,突然出現腿腳的異常疼痛,讓你無法行走,甚至出現跛行的情況,那就是典型「血管堵塞」的表現。
因為下肢是我們血液循環最終到達的地方,當血管被堵塞或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時,就會對下肢血液循環造成影響;
在走路一段時間後,受血液供給不足的影響,肌肉和各組織也處於缺氧狀態,從而出現明顯刺痛、麻木感,雖然經過休息後會有所緩解,但再次運動時症狀又會出現。
3、下肢的異常冰涼
現在已經徹底邁入了冬季,若不注意下肢保暖的話,很容易出現雙腿發涼的情況。
但如果保暖工作足夠好,且天氣溫暖時仍然有該症狀出現,那就是血液循環異常的表現,特別是突發下肢靜脈血栓後,就會有該症狀出現。
4、腿部的異常變化
當下肢血管出現血栓後,由於局部組織長期處於缺血氧狀態,就會導致潰瘍、壞疽的情況出現。
在早期病發時,患者還會出現腿毛減少、皮膚顏色發紫、靜脈曲張等症狀。
想要避免血栓找上自己,做好以下三件事很有必要!
1、避免久坐
久坐不僅是頸椎、腰椎疾病出現的原因,同時對下肢血液循環也會造成影響!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大量脂類物質在靜動脈中堆積,就容易導致血栓的出現。
所以,建議每坐一小時左右,就起來活動一會,以此來促進血液循環。
2、避免熬夜
長期熬夜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衡,在機體興奮的刺激下大量分泌出腎上腺素,促使血管突然收縮,從而引發血壓升高、血液流通減慢等症狀出現。
如果長期熬夜的話,更會使血壓、心率調節呈高負荷狀態,是血栓和眾多心腦血管疾病的突破口。
3、避免長期吸菸
長期吸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出現的一大因素,煙中的多種有害物質看似是進入了肺內,但其會和血液中的氣體進行交換,從而到達血管。
這不僅會干擾脂類物質的代謝,同時還會破壞血管彈性,誘發動脈粥樣硬化、血栓等問題出現。
除此以外,如果本身就已經存在高血壓、高血脂一類疾病,那對這類疾病的控制也十分必要,只有將原發疾病控制在合理範圍內,才能避免給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