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到2010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女足校隊隊員亞歷克斯·摩根憑藉67場45球的優異發揮,高居學校歷史射手榜第三,獲得了多個大學聯盟獎項的提名,並獲得國家隊徵召徵戰世界盃,成為了女子校園足球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從校園足球到世界盃決賽,從校隊核心到國家隊支柱,自然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足球生涯,一定是很多足球女孩的夢想。
誠然,相較於男子足壇多渠道、多建制的大金字塔體系,各方面資源受限的女子足壇,不僅選材模式單一,可以提供的平臺和載體也極為有限。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一個較為完善、不放棄教育職能的校園足球體系,自然是各國女子足球挖掘人才、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2015年夏天,《中國教育報》曾在光州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閉幕後發表了觀察文章——《校園足球不能落下女足》。文中表示:「北京開展女子足球的高校有數十所,但中小學開展女子足球的學校卻不足10所,不僅不能為高校輸送後備人才,連打比賽都很難組織⋯⋯」北京師範大學體育運動學院副院長郎健坦言,校園裡沒有多少女孩踢球的現狀非常值得關注。
開展校園女子足球運動至少有以下益處:一是足球作為體育必修課,人人參與學習、鍛鍊,達到在女生中普及足球的目的;二是中小學階段男生女生差異不大,一起練球可以相互促進,加快女足技能提升;三是在校園開展女足有利於女生一邊學習文化知識一邊鍛鍊足球技能,為她們今後的就業、謀職以及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最近幾年,伴隨著足球改革的不斷深入,足球進校園戰略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女孩,開始成為校園足球的一員。包括全國大學生女足錦標賽、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大學女子超冠杯,還有各省市的中小學生運動會校園足球聯賽,都成為了她們的賽場。
作為國內校園女子足球隊的傑出代表,成立於2006年2月的海南省瓊中中學女足,於2019年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殊榮。這支由學校和體育足球教練肖山共同推動組建的球隊,是海南省第一支業餘女子足球隊。球隊中大多數球員來自貧困縣,在薄弱的訓練場地設施和物質保障條件下,隊員們不畏艱苦,認真投入每一次訓練、全力打好每一場比賽,成就了一段中國女子校園足球的佳話。
2009年,瓊中女足在全國U-16錦標賽獲得季軍,一年後又拿到U-18組別的第四名。2015到2017年,她們又先後在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拿到了一屆U-12和兩屆U-14的冠軍。《新聞聯播》對瓊中女足取得的優異戰績予以特別報導,讓廣大中國球迷知曉了這支從校園裡走出的冠軍之隊。
不久前,為備戰2021年亞洲女足青年錦標賽預選賽,最新一期U-19國家女足集訓隊的名單中,來自海南瓊中的王靜怡和王慧敏榜上有名,曾於2013年共同加入瓊中女足的她們,又一次得到了為國效力的機會。
倘若校園足球是一部青春養成系的小說,可能再也沒有什麼情節,能比從校隊邁入國家隊、走出國門更令人心嚮往之了。熱血、自由、夢想、成長、歷練、友誼,所有美好的集合,都在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