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到底是政治結盟,還是純粹江湖哥們義氣?

2020-12-17 小南史

其實追本溯源的話,桃園三結義是出於政治需要以及人民的渴望才出現的。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當中,桃園三結義是著名的故事,也是後來許多精彩橋段的基礎。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想到他們祭告天地,焚香而拜,結為異姓兄弟的故事。那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詞至今還流傳在中原大地,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後來中國社會流行的結拜異姓兄弟的風俗,在磕頭換帖「義結金蘭」的誓詞中,總少不了桃園結義中的這兩句話。可見,劉、關、張生死與共的深情,已深深地根植入中國人的心中。

歷史上真有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一事?

雖然人們把劉關張三人立為結拜的榜樣,但是歷史上的三人並沒有結義。三人結義其實是《三國演義》作者根據民間傳說以及小說情節內容所需出來的。

一:《三國志》、《資治通鑑》等正史中從未提過此事。

《三國志·關羽傳》上記載,劉備在鄉裡聚合徒眾時,關羽、張飛就已投其門下,劉備後為平原相,與關、張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人多的地方),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關羽還說了一句話:「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

從以上可以看出劉、關、張確實是十分密切,患難相攜。關羽、張飛二人對劉備忠心耿耿,在人多的地方終日侍立在劉備左右,保駕護航,不避艱險。但此句只說三人「恩若兄弟」,未見得是結拜兄弟的關係。關羽那句話進一步確定,三人未結拜,因為他稱劉備為「劉將軍」,而並沒有稱之為「大哥」。

《三國志·張飛傳》也記載:張飛年輕時和關羽一起事奉劉備,「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其中,只提到張飛把關羽當兄長一樣看待,未提劉備。而把比自己年長的人當做哥哥來看待,稱呼某人為「哥哥」並不見得就是拜把子兄弟。

《三國志·劉曄傳》記載: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東吳人殺害後,魏文帝曹丕問群臣劉備會不會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侍中劉曄回答說:「劉備和關羽『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被殺害,如果劉備不能為他報仇,對關羽的恩義就不算全始全終了。」劉曄形容他們的私人關係為「恩猶父子」,連「兄弟」二字都未用。

以上記載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劉關張三人關係親密,就像兄弟、父子一樣;第二,沒有史料記載證明三人曾經結拜為兄弟。

二:年齡排序有誤,如果結義,應是關劉張,而不是劉關張。

《三國演義》第一回中寫到,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當時劉備「年已二十八歲矣」。隨後,他在同一天先後認識了張飛、關羽兩位豪傑,彼此都有相見恨晚之意,於是次日,三人便舉行了膾炙人口的「桃園結義」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當時「年已二十八歲」其實是有錯誤的。根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劉備卒於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時年六十三」。由於古人計算年齡都算虛歲,照此逆推,劉備應生於161年。那麼,中平元年他應該不到二十五歲。

再看關羽。史料記載關羽生年不詳,死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元代學者胡琦經過考證,認為關羽大概生於159年的,要比劉備大兩歲。

清朝康熙年間,有人在關羽的故鄉解州(山西運城市)掘井時,掘到了關羽祖墓的墓碑,上面鐫刻有關羽的家世。當時有個叫朱旦的官員據此寫了一篇《關侯祖墓碑記》,文中稱關羽生於漢延熹三年(160年)。按照這種說法,關羽也比劉備大一歲。

張飛的年齡相對比較好界定。據《關公年譜》記載,張飛小劉備四歲。

綜合上面的信息,可以得出結論,劉關張三人中,關羽最長,劉備次之,張飛最小,假如真有桃園結義,應該是「關劉張」,而非「劉關張」。

由於「桃園結義」不但無太多的歷史依據,且有漏洞,因此不可全信。民間之所以有桃園結義的傳說,可能是對史書中「恩若兄弟」的想像與附會。至於民間傳說和《三國演義》要稱劉備為大哥,是因為劉備是君,關張是臣,從行政級別上看,劉始終大於關、張。

「桃園結義」的歷代演變

《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橋段是作者根據民間傳說,配合小說情節需要而編造出來的,在這部小說成書之前,其實關於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的故事已經在民間就已經流傳很久了。

宋元時期成形

在宋朝,民間就開始流傳「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宋末元初赫經在《重建廟記》中就有。「初,王(關羽)及車騎將軍飛(張飛)與昭烈(劉備)為友,約為兄弟」的說法。到了元朝,這故事越來越完備,並且出現了不同的版本。下面舉兩個有代表性的版本。

元雜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中對該故事是這樣描述的:

蒲州州尹臧一鬼欲謀自立,請關羽為帥。關羽殺死此人,隨後逃往涿州範陽。此時張飛正在當地開肉店。這天,張飛外出,故意在店前用千斤巨石壓住一把刀,告訴夥計,如果有人能從巨石下取出刀,就將肉送給他,分文不取,並讓夥計記住他的住處。不久,關羽路過此店,聽說此事,輕鬆地搬開巨石,從石下取出刀,卻拒絕要肉。張飛回店後得知消息,專門去到關羽入住的客店相訪,並拜關羽為兄長。二人後來又遇到劉備,二人見劉備長相非凡,便邀其一起喝酒。劉備大醉而臥,只見有赤鏈蛇鑽進劉備七竅之中,關羽覺得「此人之福,將來必貴」,於是又共拜劉備為兄長。三人在城外桃園殺牛宰馬,祭告天地,並立誓「不求同日而生,只求同日而死」。

元代《三國志平話》中的「桃園三結義」描寫得更為真實:

關羽是平陽蒲州解良人,生得神眉鳳目,虯髯,面如紫玉,身長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傳》,每每看到亂臣賊子,就心生怒氣。後來,因本縣官員貪財好賄,殘害黎民,關羽一氣之下將縣令殺了,而後亡命逃遁,跑到涿郡。

涿郡有一本地人,姓張名飛,身長九尺餘,聲若巨鍾,是當地大富人家。這天,他正站在自家門前,恰逢關公走過。張飛見這個漢子生得狀貌非俗,於是向前施禮問候。關公便把自己的事告訴了張飛,聽了關公一席話,張飛覺得關公有大丈夫之志,於是邀其到酒店共敘。二人把盞相歡,言語相投,好像老朋友一樣。

這時,恰逢劉備在街上賣草鞋,賣完後也來酒店中買酒吃。關、張二人見劉備生得狀貌非俗,有說不盡的福氣。於是,關公向劉備敬一杯酒,這劉備也不客氣,一飲而盡。聊了幾句之後,三人乾脆坐在一個桌子上了。喝了一會兒,張飛說此處說話不方便,請劉、關二人去他家中一敘。在張飛家的後桃園內,三人在亭內擺酒暢飲。席間,三人各序年甲:劉備最長,關公為次,張飛最小。於是,三人結為兄弟,大者為兄,小者為弟,又宰白馬祭天,殺烏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三人同行同坐同眠,誓為兄弟。

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達到頂峰

毫無疑問,是《三國演義》把桃園結義這個故事發揚光大,並推上了道德的最高峰。時間進入明代,桃園結義的故事在民間已經流傳甚久,且版本眾多。羅貫中將歷代的「結義故事」去粗留精,刪除了一些荒誕的成分,寫出了「桃園三結義」的經典版本。在《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人在國難當頭,欲投軍破賊、保國安民、共舉大事這個目標一致的大前提下結為兄弟。這樣一來,故事的立意較其他版本要高,朋友關係也拔高了一截。再加上,《三國演義》本身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它的背景是真實的,因此,「桃園結義」也更加令人信服了。

「桃園三結義」為什麼會在民間被人們津津樂道

在《三國志》為主的正史中,曹操其實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而以劉備為首的劉、關、張、諸葛亮等也並不是正義、忠義的化身,而僅僅是當時三方政權割據中的一方而已。

但在其後的幾個朝代中,這兩方的形象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曹操逐漸變成了奸雄,劉備一方成了正義的化身,尤其是關羽和諸葛亮更是被逐漸神化,被賦予了和皇帝平級甚至高於皇帝的地位。直至今日,我國各地的關帝廟有幾千座,比孔廟還多。這個戲劇化的逆轉主要是在唐、宋時期發生的,南宋時期是主要的轉折點。

北宋末年,在經歷了「靖康之恥」後,北宋政權被金兵所滅,其殘餘勢力無力抗戰,偏安一隅,在臨安(杭州)建立了首都。當時,南宋人對佔據北方的金人恨之入骨。在三國時代,曹操的魏國佔據的就是北方,蜀國和吳國佔據的是南方,因此,在南宋時期,凡是提及三國故事時,曹操就成了人們的假想敵。無能的政府和無辜的人民都一致把對金人的痛恨轉移到了曹操身上。因此人們也就更加拔高劉、關、張的正義的形象。

另外,中國人向來推崇忠義、道義思想,而劉、關、張三人的故事正好滿足了這個心理需求。加之,中國歷史上向來把劉備作為正統的漢室宗族,曹操則被看作是篡權的奸雄,所以,人們也願意讓劉備有兩個武功高強,赤膽忠心的兄弟。而《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明顯是支持劉備而貶低曹操的。

相關焦點

  • 三國中有桃園三結義嗎?桃園三結義的意義有哪些?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一段盪氣迴腸、催人淚下的劇情。劉關張三人偶然結識,因為同樣的政治抱負三人走到一起,義結金蘭,從此關羽張飛對劉備生死相隨,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但是在正史中,沒有桃園三結義的記載。那麼,羅貫中先生寫桃園三結義的意義何在呢?
  •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三國演義》第一回 ·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明確地說「桃園三結義」是在涿縣。那麼,三國時代的涿縣,目前在哪裡呢?涿縣,古時為涿郡,後改範陽郡、範陽縣,現在是河北省涿州市。
  • 從「恩若兄弟」到「桃園三結義」,劉、關、張結拜,原來是這樣的
    他們之間的政治、軍事鬥爭持續了數年,最後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奪魏國,改國號為晉的故事。僅僅看故事簡介,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在三國這一特殊歷史時期,時代日新月異,社會矛盾激化。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動蕩的三國時期,自然湧現出一大批英雄。《三國演義》在歷史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大批特色鮮明的人物,包括曹操、諸葛亮等。
  • 讀懂了江湖義氣,你就讀懂了中國人
    我們請到最近剛出版《中國人的義氣:詩化江湖及其政治經驗》的中國人民大學講師馮慶,為我們細細講述中國人如何製造「江湖」和「義氣」,而它們又如何改變了中國人。本文為講座文字稿,經主講人審閱後發布於硬核讀書會平臺。
  • 桃園三結義是真的嗎?
    嗱,今天的問題來了,所謂的「桃園三結義」,到底是不是確有其事呢? 咱們這一期,就來掰扯掰扯。 話說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創下了西漢、東漢四百年的基業。因本地有豪強仗勢凌人,關某一怒將其殺了,只好亡命江湖,已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 玄德聽後大喜,便提起與張飛兩人俱有此意。雲長聽後大喜。 酒後,三人決定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 在張飛莊上,三人越談越投機,張飛便道:「我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
  • 《CF》火麒麟桃園三結義活動怎麼玩 火麒麟桃園三結義活動地址
    穿越火線預定在9月5日迎來兄弟節,開啟近期展開相關活動,活動包括了9月5日獲取到金蘭結義日的好禮,提供了火麒麟桃園三結義等驚喜,九遊小編CF火麒麟桃園三結義獲取活動入口分享... CF義結金蘭日預熱入口在哪?
  • 《三國演義》從桃園三結義開篇,你不了解的權謀考量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浩浩蕩蕩的歷史卻從不起眼的小事,桃園結義結義拜把子開始!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我們仔細讀了《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那些參與創作《三國》的說書藝人,文人雅士,都脫不了兩個字,一個是忠,一個是義。
  • 三義廟︱桃園三結義,千載真兄弟
    且無論是在香火、修繕方面,還是在方志的描述上,三義廟受重視的程度比起關帝廟來也不遑多讓。關於三義廟的起源,山東沂州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記載:三義廟,在沂州南門甕城內,萬曆十六年建。原奉祀武安王,神不欲獨祀,忽憑卒語,欲劉、張共之。遂塑三像於其中。意思是說:這個廟原為關帝廟,有一天,關公突然不忍心獨自享受人間的香火,就附體到守廟人身上,告知大眾,要和自己的兄弟一起接受供奉。
  • 一場專訪毀掉郭柯王「桃園三結義」!智商157的柯文哲白忙活了?
    郭臺銘、柯文哲、王金平中國臺灣網8月16日訊 外傳本周日(18日)將上演郭臺銘、柯文哲、王金平的「桃園三結義」,郭柯王會將共謀臺灣地區2020大選(領導人及民意代表選舉)。不過,16日播出的柯文哲媒體專訪節目引發連鎖反應——郭臺銘幕僚劉宥彤先表示,郭臺銘出席可能性不高;王金平表示,「怕高鐵會誤點,去的可能性非常少」,「桃園三結義」確定破局。為何至此?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負責專訪柯文哲的廣播節目主持人黃暐瀚表示,柯文哲「心內話」有點講得太多太白了。網友也笑看柯文哲一場專訪毀掉「桃園三結義」,恐非智商157的柯P所能預料。
  • 南靖的桃園三結義文化園
    其大門豎聯:自古桃園三結義,而今世間萬戶尊。埕地前一對石柱豎聯:佳境勝地懸日月,山巒秀水播春秋。與時俱進,近年來,十八家村佳山堂分期在廟宇斜對面的佳山的山上建設一座桃園結義文化園,將一塊天然石頭雕刻劉備、關羽、張飛之像;在桃園結義文化園種植桃花,綠化文化園區,修建文化園區道路。
  • 「桃園三結義」中的桃園在什麼地方?竟是在「土豪」張飛的後花園
    說起三國肯定就會想到桃園三結義,就是因為桃園三結義讓三個男人綁在了一起,成就了一番偉業。「桃園三結義」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磕頭結拜的地方。那這個桃園在什麼地方那?大家都知道劉備是個沒落的皇族,後稱劉皇叔,我認為劉備八成不是什麼皇族,只是姓劉而已。
  • 桃園三結義,為什麼是劉備當大哥?
    《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劉備為大哥,關羽為二哥、張飛最小,稱三弟。關、張二人是在劉備招兵買馬時加入的,因作戰勇敢,且都是萬人敵,重義氣,劉備與關、張二人在創業早期一直是同床起臥,關係非同一般。為了體現這層關係,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天才般地安排了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並讓劉備當上了大哥,那為什麼要讓劉備當大哥呢?一般情況下,結義時以年長者為大哥。
  • 從《投名狀》中學到的真理寧學桃園三結義,不信瓦崗一爐香
    而所謂的「投名狀」,就看納的人信不信了,跟三國演義裡的桃園三結義很類似,結為異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過話說回來,這種儀式只在相互都信任的人那裡才行得通,比如劉關張。要是遇到瓦崗寨那幫人,基本上就完蛋了。而龐青雲就是如此,在他眼裡,所謂「投名狀」,就是扯淡,拜完了也並不影響他睡嫂子殺兄弟。在他這裡,投名狀就是瓦崗寨的那爐香罷了。
  • 劉備的一生:成敗興衰千古事,誰識桃園三結義
    比如陳勝武廣起義時,把寫有「陳勝王」的絲帛事先塞進魚肚子裡,放出陳勝可稱王的消息。 吳廣又在夜裡潛入古廟學狐叫「大楚興陳勝王」,於是人們更加深信不疑,跟著陳勝吳廣揭竿起義。 漢劉邦演繹了一個「斬白蛇而起義」的故事,讓人們認為他是君命神授,於是籠絡一批苦難農民兄弟打下了大漢江山。
  • 「郭柯王」結盟破局?柯文哲:順其自然
    「郭柯王」原定18日在桃園合體,不料在最後時刻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和「臺立法機構前負責人」王金平先後喊停,「桃園三結義」宣告破局。//////////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郭柯王3人原訂18日共同出席在桃園舉辦的活動,最後僅有柯文哲參加,外傳郭、王2人不滿柯文哲頻頻對外放話,而郭王絕對會合作,將先見面達成共識,即2人不選,由柯文哲出馬角逐2020。
  • 桃園結義全是戲,張飛殺死關羽全家老小,為何劉備坐視不理?
    話說,劉備和關羽、張飛相遇,在桃園三結義,準備上山落草為寇。江湖之中,結義之後講究一個「義氣」,兄弟為最大。劉備、關羽、張飛等人起事後佔據了「興劉寨」為根據地,主要將領有黃忠、馬超、姜維、龐統和軍事諸葛亮等人,兵馬10萬,戰將2000。劉備沒有家室,而關羽和張飛都有家室。
  • 桃園三結義時,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
    桃園三結義時,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 B站可以說是彈幕文化最早火起來的地方,在很多的影視劇當中,都有了網友們的各種彈幕吐槽,在B站上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自從四大名著的影視劇上線B站之後,網友們經常會在影視劇中笑到肚子疼,就比如說《三國演義》當中,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三結義時,就有很多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
  • 【粵語】桃園三結義- 聽檸檬姐姐講三國
    桃園三結義河北涿縣有個叫劉備的人,字玄德,原是漢景帝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因父親早死,家境日益貧困,只能靠賣草鞋和織蓆子為生,用攢來的錢奉養母親。他少言寡語,性情溫和,但素有大志。這一年,劉備剛滿二十八歲,他站在招兵布告前看了一陣子,不僅長籲短嘆。忽然,身後傳來一個大嗓門的聲音:「大丈夫不去前線為國效力,站在這兒嘆什麼氣!」
  • 星太奇三人解鎖「桃園三結義」新玩法,和奮豆大神結拜風險太大!
    星太奇三人解鎖「桃園三結義」新玩法,和奮豆大神結拜風險太大!大家都知道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盪氣迴腸人人傳頌,今天星太奇三人就要效仿一回經典,乍看之下還以為三人是不想露臉,沒想到這回還真的是導演的鍋,論角度拍攝的重要性,雖然從某種程度來說,還是挺契合的。
  • 桃園三結義時,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
    自從四大名著的影視劇上線B站之後,網友們經常會在影視劇中笑到肚子疼,就比如說《三國演義》當中,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三結義時,就有很多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