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中的桃園在什麼地方?竟是在「土豪」張飛的後花園

2021-01-09 蜂鳴古今

說起三國肯定就會想到桃園三結義,就是因為桃園三結義讓三個男人綁在了一起,成就了一番偉業。「桃園三結義」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磕頭結拜的地方。那這個桃園在什麼地方那?

大家都知道劉備是個沒落的皇族,後稱劉皇叔,我認為劉備八成不是什麼皇族,只是姓劉而已。靠著一雙巧舌如簧的嘴,也是為了招攬買他草鞋的顧客,硬生生的把自己說成沒落皇族。其實是一個靠編賣草鞋為生的窮人罷了。再說一下關羽,關羽在當時就是一個隱姓埋名的殺人逃犯,全國各處的流亡,平時也就是打些零工賺點生活費,也是在溫飽線來回遊蕩的窮人。這樣來說劉備和關羽能結識的話就一點不奇怪了,關羽打零工時比較廢鞋,鞋壞了就去能說會道的劉備那裡買草鞋,一來二去肯定能相熟。

要說劉備和關羽他倆是窮人的話,那張飛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張飛就相當於暴發戶了,那為什麼有錢的張飛能和劉備關羽二人結識那?那當然就是劉備的三寸不爛之舌了,劉備在集市上到處宣傳自己的貴族身份,在當時的那種社會向張飛這樣的暴發戶不管是沒落貴族還是強大的貴族都看不起暴發戶商人的,就在這時候劉備向張飛拋出了橄欖枝,張飛一看有貴族搭理自己就屁顛屁顛的跟了劉備混。

張飛是個「暴發戶」他是有多有錢那?當時張飛名下有一座「酒店」和一個連鎖肉鋪,還有良田及大院。大院之中不僅有質量上乘的房屋還有一個花園,花園之中載滿桃樹(估計也是要賣錢吧),當劉備每天和他們灌輸自己的宏圖大業時,兩個人都對劉備產生了深深的崇拜,劉備也看出他們各自的優點,於是三人就在「暴發戶」張飛的桃樹林裡豎上三炷香,擺上三個碗,呈上張飛家的豬頭肉,三人一起說出流傳千古的: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誓言。並拜了關聖人。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拜之後,劉備就提議我們想要幹大事的話怎麼能沒有殺人武器哪?於是張飛就拿出錢財打造了一副雌雄雙股劍、一柄青龍偃月刀、一桿丈八蛇矛。後來有到處招兵買馬,招兵買馬的錢前期都是張飛出的,可見張飛的家底之厚。再後來就是靠劉備的一張巧嘴拉來的贊助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三國演義》第一回 ·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明確地說「桃園三結義」是在涿縣。那麼,三國時代的涿縣,目前在哪裡呢?涿縣,古時為涿郡,後改範陽郡、範陽縣,現在是河北省涿州市。
  • 三國中有桃園三結義嗎?桃園三結義的意義有哪些?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一段盪氣迴腸、催人淚下的劇情。劉關張三人偶然結識,因為同樣的政治抱負三人走到一起,義結金蘭,從此關羽張飛對劉備生死相隨,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但是在正史中,沒有桃園三結義的記載。那麼,羅貫中先生寫桃園三結義的意義何在呢?
  • 桃園三結義是真的嗎?
    玄德聽後大喜,便提起與張飛兩人俱有此意。雲長聽後大喜。 酒後,三人決定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 在張飛莊上,三人越談越投機,張飛便道:「我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不如明日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異姓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大事可圖,如何?」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 南靖的桃園三結義文化園
    該廟宇供奉著劉備、關羽、張飛等雕像,被譽為閩南海拔最高的關聖帝君廟,也是閩南罕見的同時供奉劉備、關羽、張飛的廟宇。其大門豎聯:自古桃園三結義,而今世間萬戶尊。埕地前一對石柱豎聯:佳境勝地懸日月,山巒秀水播春秋。
  • 「桃園三結義」到底是政治結盟,還是純粹江湖哥們義氣?
    其實追本溯源的話,桃園三結義是出於政治需要以及人民的渴望才出現的。《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當中,桃園三結義是著名的故事,也是後來許多精彩橋段的基礎。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想到他們祭告天地,焚香而拜,結為異姓兄弟的故事。
  • 桃園三結義中,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
    桃園三結義只存於三國演義中,因此以三國演義為背景來分析。關於桃園三結義,如果以三國演義中的原文記載來看,劉備是老大,因為三國演義中是這樣記載三人的位次: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桃園三結義先說張飛,張飛在三國演義中的介紹是涿郡的富戶,以賣酒和殺豬為生,家中有些田產,以家庭背景來看的話,張飛的背景比劉備還要好,要知道劉備當時只不過是以編織草蓆和販賣草鞋為生,
  • 從《投名狀》中學到的真理寧學桃園三結義,不信瓦崗一爐香
    而趙二虎和姜午陽這兩個土匪頭子,也受夠了在夾縫中生存,於是決定給自己找一條出路。但是,和一個和自己相識很短時間,自己不甚了解的人出去闖天下,這般風險是很大的。於是他們想到了納「投名狀」。 而所謂的「投名狀」,就看納的人信不信了,跟三國演義裡的桃園三結義很類似,結為異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過話說回來,這種儀式只在相互都信任的人那裡才行得通,比如劉關張。
  • 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兄弟的結局都怎麼樣了?
    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兄弟的結局都怎麼樣了?要說檢測人世間的情感是否真的情比金堅,在亂世中的情感就尤為珍貴了。在耳濡墨染的患難之情無疑是在三國時期的桃園三兄弟,相結於落魄時期,但三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忍耐,最終在三人相輔相成的幫助下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這三人在桃花盛開的園林之中,義結金蘭,舉杯對天,共飲酌酒,立下有苦同受,富貴同為的生死狀語,一起實現心中的豪情壯志,共創美好的生活與未來。而這三人就是劉備,關羽和張飛。
  • 《這一拜》——故事中的桃園三結義
    《這一拜》,由劉歡老師演唱,是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第一集中,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義時的背景音樂,也是第十九集片尾曲。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最初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裡記載的故事,講述了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著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 「桃園三結義」被誤讀千年,它的真相你必須要知道
    群雄逐鹿的三國時代,在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中緩緩拉開帷幕。公元188年三四月的一天,在一片灼灼盛開的桃花林中,端放著一黑漆案桌,桌上擺滿了烏牛白馬等祭禮,案前有三人正莊重地焚香跪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並且,這只是一個故事。因為歷史上,「桃園結義」之事並沒有發生過。
  • 桃園三結義時,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
    桃園三結義時,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 B站可以說是彈幕文化最早火起來的地方,在很多的影視劇當中,都有了網友們的各種彈幕吐槽,在B站上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自從四大名著的影視劇上線B站之後,網友們經常會在影視劇中笑到肚子疼,就比如說《三國演義》當中,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三結義時,就有很多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
  • 《三國演義》從桃園三結義開篇,你不了解的權謀考量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浩浩蕩蕩的歷史卻從不起眼的小事,桃園結義結義拜把子開始!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我們仔細讀了《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那些參與創作《三國》的說書藝人,文人雅士,都脫不了兩個字,一個是忠,一個是義。
  • 《CF》火麒麟桃園三結義活動怎麼玩 火麒麟桃園三結義活動地址
    穿越火線預定在9月5日迎來兄弟節,開啟近期展開相關活動,活動包括了9月5日獲取到金蘭結義日的好禮,提供了火麒麟桃園三結義等驚喜,九遊小編CF火麒麟桃園三結義獲取活動入口分享... CF義結金蘭日預熱入口在哪?
  • 桃園三結義時,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
    B站可以說是彈幕文化最早火起來的地方,在很多的影視劇當中,都有了網友們的各種彈幕吐槽,在B站上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自從四大名著的影視劇上線B站之後,網友們經常會在影視劇中笑到肚子疼,就比如說《三國演義》當中,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三結義時,就有很多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
  • 《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論生死弟兄和軍師的區別
    桃園三結義,劉備道:「我觀二位皆非常人,目下黃巾猖獗,天下大亂,朝廷無力,群雄並起,不知二位壯士有何打算?」張飛:「俺是個殺豬的,不知什麼天下大事,你說吧,讓俺怎麼幹?」劉備痛哭流涕:「我想招募鄉勇,討賊安民,只恨財力不足。」
  • 【粵語】桃園三結義- 聽檸檬姐姐講三國
    桃園三結義河北涿縣有個叫劉備的人,字玄德,原是漢景帝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因父親早死,家境日益貧困,只能靠賣草鞋和織蓆子為生,用攢來的錢奉養母親。他少言寡語,性情溫和,但素有大志。這一年,劉備剛滿二十八歲,他站在招兵布告前看了一陣子,不僅長籲短嘆。忽然,身後傳來一個大嗓門的聲音:「大丈夫不去前線為國效力,站在這兒嘆什麼氣!」
  • 【蜀地風情】忠義店見證下的「桃園三結義」
    此廟坍毀後,人們又在樓桑村西北方向十二裡處另建「漢昭烈廟」(又稱樓桑廟)以示紀念。漢昭烈帝廟建於唐乾寧四年(897年),佔地五十畝。廟內古柏參天,風光幽雅。廟宇以宮殿式建築為基調,巍峨宏大,富麗堂皇,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山門上有」敕建三義宮」石刻匾。進山門後,有二馬房,內塑劉備坐騎的盧馬和關羽坐騎赤兔馬。廟內主要建築有前後兩殿。前殿稱劉備殿,正中是劉備像,東、西偏殿各是關羽、張飛像。
  • 從「恩若兄弟」到「桃園三結義」,劉、關、張結拜,原來是這樣的
    《三國演義》開頭,講述了劉備、關羽、張飛在涿郡張飛莊後祭告天地,燒香結成異姓兄弟的故事。雖然姓氏不同,但兄弟倆,為了共同的理想和抱負,同心協力。當然,這樣的一個故事是存在於小說中的。歷史上劉、關、張的關係到底如何?
  • 桃園三結義,為什麼是劉備當大哥?
    《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劉備為大哥,關羽為二哥、張飛最小,稱三弟。結義後,三人招兵買馬,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開啟了草根逆襲之路,最終劉備在關張等的幫助下佔有了益州、漢中及荊州部分地區,建立了能與魏、吳相抗衡的蜀國,關羽、張飛因功勳卓著也分別被封為蕩寇將軍漢壽亭侯、徵虜將軍新亭侯。三人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光耀千秋。歷史上沒有記載劉、關、張三人是否結義。
  • 劉玄德宴桃園三結義
    劉玄德宴桃園三結義劉備攥著兩位紅黑大漢的兵器杆兒向兩邊輕輕一聳。那紅臉、黑臉的大漢各向後退了三步,原地又兜了三個圈子,這才收住了步子。兩人不禁大驚,嘿呀,這賣草鞋的,身體打扮的給要飯吃花子一樣。竟然武功這麼了得?但是這兩個人都是性情孤傲之人。輕易那肯向一個陌生的賣草鞋的人服輸?那黑炭頭大漢喊著,你個賣草鞋的,算哪棵蔥。敢來關我們的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