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醫院王賢華:戰友、戰友,親如兄弟

2021-01-08 中國軍網

人物簡介:王賢華,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產科一病區護士長,援利抗埃醫療隊隊員,自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1月22日在賴比瑞亞執行援非抗埃任務。隊友們在她發熱的時候關懷備至,每個戰友都親如兄弟。

2014年11月14日,我和163名戰友登上了飛往賴比瑞亞的航班,執行抗擊伊波拉的任務,直到登上飛機客梯的那一刻,我的內心仍然無法平復,這是真的要出發了!既興奮又緊張、既期待又恐懼,興奮和期待是因為作為一名軍人,我還從來沒有參加過什麼應急救援任務,就連抗震救災都沒有去過,這次執行任務是到大洋彼岸的非洲,覺得非常難得,是組織對我的最大榮譽、最大信任,也是對自己的最大挑戰。

緊張和恐懼是因為我們即將面對這個人類已知最可怕的病毒,沒有任何有效疫苗,死亡率極高,能不能活著回來?誰的心裡都沒有底。想著想著,飛機已經在跑道起飛,離地面越來越遠,我坐在座位上,感覺很疲憊,這兩天都在為出發做準備,收拾行李、出徵儀式、從重慶飛北京、現在又從北京飛賴比瑞亞,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忙碌而緊張,整個機艙都很安靜,大家跟我一樣,想利用這點時間休息一下。

不知道過了多久,安靜的機艙裡響起了乘務長標準而又有磁性的聲音,讓我從睡夢中醒來,「請袁小麗、吳昊、丁俊到前艙來!」大家聽到呼叫,都睜開眼睛互相張望,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這時,乘務組從前艙推出一個蛋糕,讓我和所有的戰友都驚呆了,在萬裡高空上出現蛋糕實在是太讓人意外了。

原來,在我們163名隊員中有三名隊員是今天過生日!在王雲貴副校長的帶領下,我們一百多人都自發的站起來,一起高聲歌唱生日快樂歌,大家唱得都很大聲,就像是在唱壯行歌一樣,從洪亮的歌聲中我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團結的力量,溫暖和幸福充斥著機艙。看著隊員們都忘記了疲憊,特別是三名過生日的隊員笑得合不攏嘴,我也被這樣的氛圍感動了。

後來,三名隊員一起在狹窄的過道上堅持把蛋糕分給每一個人,讓大家一起享受這份溫暖和幸福,品嘗著這一份特殊的生日蛋糕,一股暖流在我的心裡流淌,覺得這是我吃過的最甜的蛋糕。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點什麼,是的,這次遠赴賴比瑞亞抗擊伊波拉,不是我一個人的戰鬥,這是我們163人組成的醫療隊一同與病魔的抗爭。這個團隊裡,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老專家老教授,也有經驗豐富的一線護理人員,在伊波拉病毒面前,我們一定會緊緊的團結在一起,共同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深信,我們一定能消滅伊波拉,我和我的戰友們一定會平安歸來!

到達賴比瑞亞後,我們就立即投入收治病人的準備中,沒多久,我就因為不適應晝夜時差和炎熱的氣候,出現睡眠質量差、吃不下東西等現象,一直挨到第二周,一天早上我起來後感覺很不舒服,頭暈、全身酸痛、沒力氣,一測體溫37.4℃,我心裡咯噔一下,努力回想自己有沒有接觸病人的歷史。說心裡話,在賴比瑞亞疫區,「發熱」這個詞特別敏感,因為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早期症狀就是發熱!

周圍的隊友們卻不管這麼多,不僅沒有遠離我,還聞信趕來,將備好的感冒藥送到我的床前,叮囑我多喝水、多吃飯,還陪我到操場上散步,讓我多運動,鼓勵我爭取早日康復。看著隊友們關切的樣子,眼睛裡不自覺的噙滿了淚水。當天下午,我的體溫還在上升,劉丁主任、劉蕾主任拿出他們捨不得吃的奶粉和餅乾,李靜給我帶來了鄭建新專門給我煮的雞蛋面,這些稀鬆平常的東西,在物資匱乏的賴比瑞亞卻顯得那樣彌足珍貴。我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堅持住,不能倒下,要儘快好起來和大家一起戰鬥。

在賴比瑞亞,我們面對的是一種神秘而兇殘的病毒。看似平靜的病房,卻有著絕地的廝殺……在工作中,最關鍵最讓人頭疼的就是穿脫防護服。

每一次都需要穿戴護目鏡、口罩、防護面屏、內外手套、防護服、靴子、鞋套等11件防護用品,嚴格執行36道程序,在平時這些事情都可以一個人完成,但是在面對感染性極強的伊波拉病毒,36道程序都需要兩個人互相監督和協作才能完成,戴口罩需要隊友確認是不是完全和臉部貼緊,帶護目鏡需要隊友確認是不是沒有任何縫隙,連肩帽要包緊耳朵,連體防護服要遮蔽所有第一層衣物,穿隔離衣需要隊友協作系紐扣,我們的生命時刻都掌握在隊友的手中,稍有閃失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通力合作、共同奮戰、忠誠使命、不負重託,我們用自己的細心和認真,為戰友築起了一道守護戰友生命的屏障。聚是一團火,綻是滿天星。66天的異國戰鬥和生活,在這個遠離祖國的非洲大地上,我更深刻的理解了那句歌詞:戰友、戰友,親如兄弟!我們深厚的戰友情,就真真切切的體現在一句提醒、一句問候、一次幫助中!有這樣的戰友、有這樣的團隊,還有什麼是不可戰勝的呢?

在這場戰鬥中,我們院所醫療隊創造了很多個第一,我們治癒了第一批確診患者;李瑋、趙孝英、蔣小娟在中國ETU收治了第一個病人;王耀麗、張曉華接診病人數量第一;劉蕾主任培訓賴比瑞亞醫護人員數量第一…這些第一,都是我們這個團隊共同戰鬥的結果,我們緊緊的團結在一起,打了一場漂亮的抗擊伊波拉的戰鬥,實現了習主席「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我自豪,因為我是援利抗埃醫療隊的一員,因為我是大坪院所的一員,因為我是人民軍隊的一員!

相關焦點

  •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
    2015年1月26日 晴戰友,戰友,親如兄弟!熱!
  • 一聲戰友,一輩子的兄弟,不當兵永遠不懂得感情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在部隊中不管見到多大首長叫他愛人的時候一定是嫂子,那不是說你和首長們拉關係什麼,而是在部隊中都是兄弟,首長就是這個家中的兄長。一名軍校生為愛人補拍的婚紗兄弟們是一起摸爬滾打出來的,曾經的我也是一名軍人,和那些兄弟們一起同吃同住,一起玩樂,但是也有犯錯的時候,一起和戰友們接受懲罰。回想起來這些都是美好的回憶,來自五湖四海的一群誰都不認識對方的人,經過部隊的鍛造,變成的異姓的鐵兄弟,變成了可以將自己的生命交到對方手中的兄弟。
  • 唱響戰友之歌 珍惜兄弟情誼
    迷彩軍旅,摸爬滾打,一路走來,兄弟情深。戰友,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裡為我們送來溫暖。一起挨過練,一起握過槍,一起保家衛國,平日裡難免磕磕碰碰,危難時卻個個情深義厚。近日,武警貴州省總隊新兵四大隊隆重舉行「唱響戰友之歌,珍惜兄弟情誼」歌詠比賽,為大家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音樂盛宴。
  • 【一線傳真】戰友情,兄弟義!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好兄弟!
    【一線傳真】戰友情,兄弟義!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好兄弟! 警營裡有一種情,叫戰友情 有一種義氣,叫兄弟義 他們是相互陪伴的戰友
  • 難忘戰友兄弟情
    戰友戰友 親如兄弟難忘戰友兄弟情文/老兵當年入伍今難忘, 有了Q Q 和微信, 戰友距離又拉近。 上尉中尉和少尉,戰友一場無所謂。 就算職務不帶長, 進群都得鼓鼓掌。 戰友情深戰友戰友親兄弟,互幫互扶都樂意。
  • 【湖北救援日記】即將倒下那一刻,我被戰友情包圍
    新華網發 受訪者供圖  作者: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員、主管護師 冷秋菊  時 間:2020年2月18日  地 點:泰康同濟醫院宿營地  醫療隊接收泰康同濟醫院後,我被抽組到方艙醫院。方艙醫院現在已經收治了140多名患者,核酸檢測均為陽性,輕、重症患者都有,輕症患者佔多數。  為了讓夜班戰友按時下班休息,我們要提前一個小時接班。
  • 戰友情,感人至深!
    昨日解放軍報微信發布的稿件《下山採購還有「特殊任務」:幫戰友處理家事》溫暖了大家的心房陸軍某旅駐訓地沒有手機信號官兵和家人聯絡困難該旅七連上士李玉群去數十公裡外的鎮上採購駐訓所需物資途中幫20多位戰友處理了家事事務瑣碎但溫暖
  • 連隊教歌員|戰友之歌
    連隊教歌員|戰友之歌 戰友之歌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 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
  • 有一種兄弟,叫戰友;有一種情,叫戰友情
    那是去年八月份時候,村裡的一名幹部來到我家,說是我父親原來當兵時候的戰友通過各種聯繫方式聯繫到了我父親的下落,並且給留下了微信群號,一再囑咐一定在群裡聯繫。當我一進群的時候,有的喊哥哥,有的喊兄弟,有的喊老班長(父親那時候是班長)。
  • 唱響新時代戰友之歌
    原標題:唱響新時代戰友之歌 隨著士官制度改革的持續深入,基層部隊的士官特別是中高級士官比例不斷攀升,基層幹部與戰士年齡、軍齡、黨齡、崗齡倒掛的現象十分普遍,成為部隊建設管理面臨的一個新情況,基層帶兵人必須認真研究其特點規律。
  • 青年影像 | 李結義:我的戰友兄弟
    2016年12月,我的戰友劉軍輝在組織特戰隊員開展野外極限訓練。 軍旅十年,我身邊的戰友兄弟來了又走,走了又來,用不了多久我也將脫下軍裝,離開這綠色的軍營。總希望時光停留在某一刻,讓我能夠用力的去回味那些並肩戰鬥的時光。現在,我還是會經常懷念我第一次踏入軍營時的跌跌撞撞,有些記憶清晰卻又模糊。所以這些年,我想用影像記錄下他們,讓我在深夜回味時可以看到他。此為這組影像拍攝之目的。
  • 鐵道兵戰友「懷念戰友」徵文頒獎晚會
    如今的老鐵們,已經青絲漸灰,灰發蒼顏,甚至有的開始離去了,感慨的懷念之情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鐵道兵兄弟般的樸素情感,煥發著內心的寫作激情,飽含熱淚的描述著,親密的戰友,可敬的領導,慈愛的父母……。她濃縮著戰友們青春閃耀的歷史;她凝聚著兄弟間血火考驗的真誠,彰顯著彼此生死關連的大愛!這是一份令世人羨慕的情感,是一份值得紀念的情感,這,正是我們今年值清明來臨之際啟動本次徵文的初衷。感謝積極參與徵文的所有作者戰友!感謝本次網站徵文評選組的辛勤付出!感謝所有關注和支持這次徵文的戰友們!
  • 一曲《天邊兄弟》,一腔戰友情流淌不息
    這就是戰友情,一種源於同甘共苦的最真摯的情感。有人問什麼是戰友情,這首由王英濤作詞、王世超作曲、王筱海演唱的《天邊兄弟》,將駐守高原的戰友們之間濃厚的情誼表達得淋漓盡致。歌詞細膩,戰友之間友愛的點滴躍然眼前;歌聲渾厚,兄弟情誼淌淌流於耳邊。
  • 懷念戰友 作者:唐興斌(蘭州)
    懷念戰友作者:唐興斌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你來自邊疆雖然變成了孤家寡人,但是,防化連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多位兄弟成為我親密無間的戰友,不光有首長,還有老兵,也有新兵,遑論來自哪裡,畢竟一起訓練,一起睡覺,畢竟在一個鍋裡攪勺子,正如那首《戰友之歌》裡唱的那樣: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我們來自同一個鎮上的十一個戰友經常往來,相互鼓勵,刻苦訓練,掌握殺敵本領。
  • 戰友|戰「疫」面前有戰友
    接下來,我們一起認識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兵:戰友紅色志願突擊隊長馮建國。個子不高卻精神抖擻的這位老者,就是湖北戰友集團駐武漢優撫醫院志願突擊隊隊長馮建國。在這個收治院區,馮建國和志願突擊隊員們嚴陣以待。無論院區消殺還是物資配送,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 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戰友情
    但作為一名退伍的軍人,我想說我是幸運的,因為戰友之間蘊含著深情與愜意。作為一名2015年的退役軍人,前幾日,我們幾位老戰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共敘戰友情。這是我們退役幾年來不變的約定。觥籌交錯間,我恍惚間回到了當年一起胸前掛著大紅花、齊刷刷步入軍營的畫面。在那兩年裡,我們同吃同住、共同訓練,可謂是親如兄弟,卻勝似兄弟。
  • 《尋找戰友》86期
    ,電話13897O94978,看到請聯繫我            (601)2:尋找失聯的親密戰友蔣秀英(女,西藏軍區原第三醫院《六一四醫院》,她老家原是四川人。七一入伍到西藏拉薩三醫院(原部隊番號是六一四醫院)宣傳股放影組,我當時是甘肅省敦煌縣七十七團十五連。配屬西藏三醫院六一四,我和蔣秀英都是四川老鄉。比親妹還親,我現在也退休十多年了我很想與蔣秀英妹妹通過尋找戰友欄目編輯部給我尋找她,我想了解蔣秀英她現在過的好嗎?請與我聯繫。我姓韓。現住四川巴中市。聯繫電話必須先存我的姓才能與我聯繫通。
  • 戰友之間,向庸俗化說不
    戰友之間,向庸俗化說不 ——第78集團軍某旅依法引導純潔官兵關係的新聞調查 ■孟繁陽 馮 程 閆 石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部隊是個大家庭,官兵之間就該親如家人。這幾天,他準備將心得體會在旅強軍網論壇上曬一下,與戰友們共享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大餐」。 採訪中,筆者還遇到了休假歸隊的三級軍士長劉虎。他左手提包,右手提一袋書籍。「這是我愛人讓我帶給連隊報考軍校戰友們的特殊禮物。」他笑著說。 該旅移防前,劉虎的妻子梁靜芳曾擔任戰士文化補習「課外輔導員」。這次劉虎假期將滿,梁靜芳買了10多本高考複習資料,讓他歸隊時帶給準備考軍校的戰友。
  • 送戰友 踏徵程|期待再相逢 我的兄弟
    戰友寄語分離的,是我們的身影;牢系的,是我們的戰友情;回憶的,是我們的歡樂;憧憬的,是我們的重聚;祝福的,是我們的夢想!時光飛逝,今天就要和一起奮戰的戰友們說「再見」了。離別還記得他入伍來隊那天,也是這樣的場景,我們迎來了與我們朝夕相處,日夜奮戰的他,如今還是在這裡,我們歡送他踏上新的徵程。送戰友,踏徵程。看著一起奮戰四年的戰友即將啟程,我們心中充滿了不舍,互道珍重,互相祝福,到處瀰漫著依依不捨的戰友情誼。
  • 戰友情,別樣的情
    5年前,海濤娶兒媳婦,20個戰友拿10萬隨禮。現在,戰友們家孩子結婚。海濤每家給500元。海濤結婚沒幾年,遇車禍,腿落下殘疾,幹不了重活。生活緊緊巴巴,戰友幫他找些能幹動的工作,勉強維持生活。戰友們考慮到他還款能力有限,大家一商量,20個戰友隨份子拿了10萬。這10萬裡,有能力的拿的多,沒能力的出的少,沒有攀比,沒有攤派,純屬自願。海濤感動於戰友情,到他還禮,他感覺有些吃力。戰友孩子結婚,這個戰友當時拿了10000,海濤自己沒錢,也不想虧欠忒多,他找親戚借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