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海坤: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影響力有望提升

2020-12-15 新華社客戶端

中信建投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 餘海坤

中國供應鏈對特斯拉Model 3成本降低的作用將引發深遠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將深度走向全球市場、融入全球市場,最終有望引領全球市場。

銷量增長迅猛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迅猛。數據顯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3年的38萬輛增至2019年的221萬輛,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4.1%。其中,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3年的1.76萬輛增至2019年的120.6萬輛,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2.3%。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銷量佔比達60%。

預計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00萬輛,含中國市場約150萬輛、歐洲市場約80萬輛、美國市場約40萬輛。國內市場方面,預計特斯拉和合資車貢獻25萬-30萬輛,自主純電動汽車貢獻75萬輛(約半數為營運用途)。

新能源汽車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產業扶持政策,補貼政策是產業發展初期的關鍵推動力。補貼退坡後,「雙積分」將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長期扶持政策。

看好國產特斯拉

特斯拉是全球智能電動車行業的先驅和領軍者,產品體驗佳,品牌深入人心。極致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研發與應用是特斯拉的本質,包括電驅動技術,電池管理技術,模塊化底盤技術、智能駕駛技術和在線升級技術等。

2019年1月初,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工建設,用於生產Model 3、Model Y等車型。上海工廠一期建設產能為15萬輛,全部建設完成後將達50萬輛。國產特斯拉下線將有力推動特斯拉在我國市場的銷量,同時對國內配套的供應鏈體系帶來訂單增量。

2020年1月,特斯拉Model 3生產2625輛。雖受疫情影響,特斯拉上海工廠已於2月10日復產。Model 3全年銷量將以其供給決定,供不應求節奏或貫穿全年。Model 3主打性價比,同時保留了科技和性能體驗,在國內市場極具吸引力。與同級別燃油車相比,Model 3與奔馳、寶馬、奧迪的傳統燃油B級車售價較接近,但免徵10%購置稅,同時擁有新能源牌照優勢。

特斯拉國產化給自主車企帶來巨大競爭壓力,但政策出發點在於引導汽車電動化。面對特斯拉這條「鯰魚」,國內車企早已行動起來。很多自主車企推出了優秀產品,設計感、續航等方面都取得長足進步,但智能化方面還有不少差距。未來3年-5年,特斯拉的產能需要爬坡,供應鏈需要打通,產品序列需要補充。這給自主車企發展留下時間,預計未來新能源主流自主車企不會超過5家。

今年開始,特斯拉零部件國產化率有望從30%轉變到近100%。國內多家企業進入特斯拉供應鏈,涵蓋動力電池及熱管理系統、電機電控、中控系統、BMS、底盤等。

國內供應鏈對特斯拉Model 3成本降低或引發深遠影響。其他海外車企龍頭開展新能源汽車業務將充分考慮中國供應鏈的積極作用。通過國產化方式降低成本,有利於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獲取更多市場份額。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將深度走向全球市場、融入全球,最終有望引領全球市場。

技術提升空間大

當前正處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爆發前夜,主要是液態離子電池技術的安全性、快充性、循環性等,電池材料端包括膈膜和電解液技術有極大的提升空間。車輛輕量化同樣處在產業爆發前夜。

汽車作為交通工具,續航裡程、耐用性、補能的便利、成本及安全性,決定其適用空間。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到現在,摸到了第一層「天花板」,技術進步帶來的價值彈性更大。

從技術路線看,增程式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發展潛力巨大。增程式純電動車補能速度快,綜合能耗低,且安全性相對較高,續駛裡程更長,耐用性較好,符合老百姓用車習慣,可能成為大幅替代傳統燃油車的技術路線。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未來銷量的預估都是從政策指引出發,很少能從需求端解釋清楚。要實現規劃目標,就必然面臨著對傳統汽車的替代。從目前的技術、基礎設施、成本、產品體驗上看,電動車很難對傳統車進行大範圍替代。這就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行業發展最終還要依賴於電池底層材料等技術的進步。

相關焦點

  • 中信證券:新能源汽車全球景氣提升,推薦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
    展望2021年,國內更具產品力的新車型加速投放,補貼政策和碳排放新規驅動歐洲電動化率在提高,特斯拉繼續引領全球電動智能浪潮,我們判斷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將繼續提升。從全球視野看,中國電動化供應鏈快速發展、最為完善,龍頭企業已經供應海外,作為全球優質製造資產的價值凸顯。推薦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優質企業,尤其是特斯拉(TSLA.US)、大眾MEB、LG化學、寧德時代供應鏈等。
  • 多方巨頭入局新能源汽車 長盈精密等供應鏈企業或持續獲益
    摘要 【多方巨頭入局新能源汽車 長盈精密等供應鏈企業或持續獲益】近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三方合資的高端純電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在上海中心正式籤約,首輪融資高達100億元,這使得新能源企業行業關注度再次提升。
  • 汽車行業:新能源汽車急速狂飆
    來源:財富動力網一、新能源汽車銷量從 2021 年起將恢復強勁增長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從 2015 年的 56.5 萬輛增加至 2019 年的 232 萬輛,其中乘用車銷量由 45 萬輛增至 210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我們預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在 2020 年同比下降約 20-25%至 158-170 萬輛, 增長勢頭將在 2021 年及之後持續。我們預測 2025 年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將達到 760-850 萬輛,複合年增長率 35-38%,約佔 2025 年汽車總銷量的 9-10%,高於 2019 年的 2.3%。
  • 新能源汽車集體狂飆!比亞迪市值再次突破5000億這隻股7天豪奪6漲停
    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退,車企產銷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強勁。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新能源汽車指數漲幅達到67%。就下半年來看,新能源整車指數下半年累計上漲68%,其中長城汽車7月以來股價累計上漲2.5倍以上,比亞迪、福田汽車均走出翻倍行情。又一造車新勢力誕生?
  • 解構特斯拉,管中窺豹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價值
    當前,在政策推動、車企加碼、科技巨頭入局等多方因素的推動下,智能汽車將人工智慧、網際網路、通信信息等新技術集於一身,有望成為全新的智能移動終端。 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銷售的王者,通過對其解構,從而管中窺豹,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
  • 穩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巨頭,上海華域汽車迎來行業紅利期
    欣喜跟失落過後,那麼再給大家聊聊跟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家上市公司,因為老李比較看重該行業的成長性和持續性。慧眼識珠華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二線藍籌+新能源汽車+特斯拉概念,擁有國內最為完善的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體系之一,獨特優勢在於通過與巨頭合資積累了優質技術及客戶,核心業務具備強大同步開發及集成能力。
  • 對話中汽協許海東: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增長40%以上
    近日,在新京報主辦的「智引未來 向心而生」第十六屆超級汽車論壇上,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戰略方向較為明確,通過高低兩端發力拉動,他預計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增長40%以上,達180萬輛。同時,他認為,補貼繼續退坡對新能源汽車發展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 新能源汽車行業價值分析 看這篇就夠了
    全球市場有望形成以 LG化學、寧德時代、松下、三星 SDI、 SKI、比亞迪等為首的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動力電池國內一超多強格局形成。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加速導入全球供應鏈,其中寧德時代已經進入了海外幾乎所有主流車企供應鏈,供貨份額有望逐步提升,客戶結構不斷優化,有望比肩 LG 化學等海外動力電池龍頭企業。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把握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供給端豐富度提升,新能源汽車滲透有望加速,行業競爭加劇。一方面,產品豐富度正在極大提升,符合消費者真實需求的 產品或將加速新能源汽車在低線城市的滲透。另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新賽道屬性或將給予國內品牌更多發展機會。降成本壓力驅動鋰電產業鏈延伸與滲透。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的發展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品力提升的重要 途徑。
  • 新能源汽車哥斯拉的到來對國內汽車公司來說並不全是壞事
    然而,與模型3相比,這些汽車在智能駕駛功能的完備性和性價比方面有著不小的差異。」王旭說道。 那麼,特斯拉的到來會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毀滅性打擊嗎? 王旭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非常大,能夠滿足不同車主從價格到性能的需求外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不足以撼動我國汽車市場。雖然特斯拉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相當大的優勢,但它並不是完全沒有競爭對手。
  • 新能源汽車的「哥斯拉」來了 這對國產車企來說也不全是壞事
    不儘是壞消息 相關企業迎來新機遇 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不會因為一家國外車企的進入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特斯拉的品牌影響力,勢必會對整個行業造成一定影響。 其中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國產新能源汽車想要衝擊高端市場將變得更難。
  • 新能源汽車迎來黃金年代 產業鏈相關公司或將持續受益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產業方向之一,近幾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2019年由於受到汽車市場整體低迷、補貼退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銷量略有波動。但據工信部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200萬輛,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達到25%,預計未來5年間新能源汽車銷量複合增速可達24.6%。與此同時,特斯拉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頭羊,國產化帶來產業鏈增量機遇。
  • 順多利力攻核心技術,進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國際巨頭供應鏈——渝企...
    被周繼群寄予厚望的這件小東西,叫電動壓縮機渦旋盤,是新能源汽車空調壓縮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作為重慶製造領域的「小巨人」企業,順多利搶佔風口,把企業未來發展的重心迅速轉向新能源汽車產業。「順大勢才能多利。
  • 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
    比亞迪的汽車業務包括傳統燃油車業務和新能源汽車業務。憑藉領先的技術、成本優勢及具備國際標準的卓越品質,公司的汽車業務實現高速增長,迅速成長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領軍廠商。作為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推廣的引領者,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和領先的市場份額,綜合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奠定了公司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行業領導地位。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景氣度持續上行
    據文件顯示,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車補貼375.85億元,其中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156.89億元,佔比41.74%;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218.96億元,包含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11.62億元,2017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63.63億元,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143.72億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報告:解析非電池零部件最強阿爾法
    2020年起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開始提速。短期受疫情衝擊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長期來看,國內市場政策開啟新一輪補貼周期,動力電池以高鎳三元、磷酸鐵鋰、CTP方案等多層次技術創新降本增效,推動下遊整車盈利恢復,而歐洲市場在最嚴碳排放及補貼激勵下有望放量並率先進入新平價周期,政策與技術良性互動有望促進銷量增長提速。
  • ...探索新能源汽車「瘦身」難題 2020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國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懷遠 淄博報導  新能源車每減重10%,其續航裡程可提升5%-6%,輕量化是新能源汽車節能、降耗、增加續航裡程最重要的技術路徑之一,是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為了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車的「瘦身」方案,10月22日,2020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國際論壇在淄博順利舉辦。此次國際論壇是「2020年國際先進車用材料創新應用峰會」的重要環節,峰會由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主辦,淄博高新區管委會、淄博市科學技術局、淄博先創區管委會、山東理工大學承辦,50餘名來自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領域的專家出席了此次論壇。
  • 今年汽車產銷2500萬輛左右 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提升至近70%
    原標題:今年汽車產銷2500萬輛左右,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提升至近70%   國家發改委
  • 特斯拉Model Y項目正式啟動,國產供應鏈有望充分受益丨牛熊眼
    方正證券認為,特斯拉引領新能源汽車大趨勢,堪比當年iPhone引領智慧型手機浪潮。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車龍頭,一舉開創了新能源車大趨勢,2019年全球交付36.75萬輛,同比大增50%,帶動股價大漲,同時給傳統車廠帶來壓力和動力。
  • 王玥:2021第一周,新能源汽車「乘風破浪」的深度意義
    2、在中遊零部件領域,長期看鋰電池產業鏈將長期受益於汽車電動化浪潮,看好進入全球電池供應鏈的公司;此外包括電機、電控、熱管理系統、車身輕量化以及汽車電子在內的核心零部件領域都有很好的投資機會。 3、在上遊原材料的環節,鈷鋰鎳等價格已在磨底中逐步回暖,相關材料價格仍有望延續上漲格局,因此相關的龍頭公司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