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行業在衛生事件後逐步復甦,全球產業鏈企業加速融合。展望2021年,國內更具產品力的新車型加速投放,補貼政策和碳排放新規驅動歐洲電動化率在提高,特斯拉繼續引領全球電動智能浪潮,我們判斷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將繼續提升。從全球視野看,中國電動化供應鏈快速發展、最為完善,龍頭企業已經供應海外,作為全球優質製造資產的價值凸顯。推薦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優質企業,尤其是特斯拉(TSLA.US)、大眾MEB、LG化學、寧德時代供應鏈等。
國內:2020年下半年景氣回升,預計2021年持續向上。
受衛生事件衝擊,2020年Q1/Q2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59%/-27%;Q3行業景氣明顯向好,銷量同比轉為+41%,預計2020全年實現銷售115萬輛,同比-5%。展望2021年,行業景氣有望回升,運營市場恢復,眾多新車型驅動市場需求。我們判斷2021年國內銷量有望達到178萬輛,同比+55%,從供給端看,預計主要增長包括:特斯拉Model Y 10萬輛、大眾MEB等合資車型10萬輛、造車新勢力10萬輛、比亞迪10萬輛以上、上通五菱等其他自主傳統車企20萬輛。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方向,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550萬輛,滲透率接近20%。
海外:歐洲電動化延續,特斯拉引領全球。
2019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售55萬輛,在補貼政策和碳排放新規驅動下,2020年前三季度銷量達73萬輛,同比+93%,預計2020/2021銷量分別為110萬輛/150萬輛,同比分別為+100%/ +36%。2021年預計特斯拉持續擴產,中國工廠二期、歐洲、美國德州新工廠將陸續投產,Model Y將在中國交付,Cybertruck將在美交付。我們認為特斯拉在電動智能車產品的競爭力突出,其增長確定性高,預計2020/2021年全球產量有望達到55萬輛/87萬輛,將推動全球電動化邁向新臺階。
供應鏈:龍頭格局強化,全球配套開啟放量。
中國電動化供應鏈在全球最為完善,尤其鋰電池及關鍵原材料(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細分龍頭格局已經清晰,2020年伴隨歐洲市場放量,相關重要環節的頭部企業加速走向海外,分享全球電動化紅利。我們認為,頭部企業已經在海外本地產能、全球優質客戶、領先的專利技術等多方面布局。2020年,鋰電產業鏈多家上市企業合計完成募資預計將超400億元,龍頭企業資金優勢明顯,行業龍頭格局進一步強化,優勢企業正逐步成為全球龍頭。
重點關注特斯拉、大眾MEB、LG化學、寧德時代的供應鏈,尋找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
中國電動化供應商,尤其是鋰電池產業鏈最為完善且具備全球競爭力,有望在全球汽車電動化過程中率先受益。整車環節的特斯拉、鋰電池環節的LG化學和寧德時代增長確定性高,對其上遊供應鏈增長貢獻明確,其供應鏈多為各領域具備競爭力的領先企業,短期充分享受配套的業績彈性,中長期看產品壁壘高、示範效應強,擁有更大的成長空間,值得重點關注。
風險因素:
新能源汽車銷量不達預期,終端價格競爭加劇,成本降幅不達預期,新能源汽車政策波動,技術進步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衛生事件對產業鏈景氣影響時間較長風險,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及安全的問題。
投資策略:
衛生事件後期行業穩步復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恢復,需求逐步釋放,新車型逐步投放刺激市場需求。歐洲市場繼續爆發增長,行業長期增長趨勢明確。中國供應鏈具備全球競爭力,最為受益,未來成長空間巨大。推薦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優質企業:
1)電池環節的寧德時代、比亞迪(01211)(A+H)、欣旺達、鵬輝能源;鋰電供應鏈的恩捷股份、德方納米、璞泰來、新宙邦等;
2)上遊設備及鋰資源:杭可科技、先導智能、贛鋒鋰業(01772);
3)特斯拉零部件供應鏈:三花智控(熱管理)、銀輪股份(熱管理)、拓普集團、宏發股份、華域汽車。建議關注:國軒高科、科達利、杉杉股份、當升科技。
(編輯:張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