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娜
中國人愛存錢是世界聞名的,家庭儲蓄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與中國居民對儲蓄的熱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人的過度消費觀念。中國人喜歡在銀行存錢以備不時之需,而美國人則是有錢就要花光,選擇儲蓄的家庭少之又少。
當然,這就是中國人一直以來的省錢方式。如果我們看看美國,他們不是。美國人不喜歡儲蓄是因為他們覺得利率太低了,還跟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所以大多數美國人喜歡花錢,而且花錢超出自己的能力。美國人真的不喜歡省錢,如果你經常看一些電視連續劇,你會發現他們的生活與我們不同,他們經常外出旅遊、度假、周年紀念活動。
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美國的福利很好。美國的最低生活津貼約為800美元,即5000元左右的人民幣。
2自從美國成為最大經濟體以來,享受當下的想法就根深蒂固。
3、他們雖然不省錢,卻購買各種社會保險,這些社會保險的回報相當可觀。
分期付款和信用消費在美國流行已久,以至於改變了一代人的想法。這些就是他們不儲蓄的根本原因。當生命可以被保證的時候,有時候生活需要一些其他的東西來調整。消費永遠是獲得滿足的最快方式。美國人不儲蓄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掙錢,只意味著財富流動更快。除非每個人都在做現金交易,否則錢還在銀行裡。
而且我們會發現,美國人更多選擇用信用卡消費。他們只是對信用卡比較放心,反正最後還是用自己的錢還清。此外,在美國,個人儲蓄並不是銀行最大的資本來源。公司才是。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富人和富人公司。今年美國經濟爆炸式增長時,很多人失業,沒有收入,沒有儲蓄,大多數人生活在相對貧困的狀態,高消費水平開始下降。
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數據顯示,3月份儲蓄率較上月上升5.1個百分點,至13.1%,已經創下歷史新高。在美國,儲蓄率多年來一直低於10%,要想儲蓄超過10%並不容易。一向揮金如土的美國人突然開始儲蓄。
事實上,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容易理解,主要是受疫情影響,美國失業人數激增,目前美國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已超過4000萬。沒有工作意味著沒有收入來源,這對喜歡超支的美國人來說不是件好事。
美國的經濟也在遭受打擊。政府一直在印鈔補貼窮人,但程度有限。為了保證更好的家庭生活,美國居民只能選擇省錢,減少消費頻率。雖然存款利率不是很高,但手頭有一定的應急資金,萬一遇到特殊情況,可以更好地處理。
當然,也有人想賣掉自己的資產,但現在很多美國家庭缺錢,即使想賣掉一些固定資產,也不容易,要麼買不起,要麼想低價買。在中國,由於疫情的影響,許多人也失去了收入,生活艱難。然而,許多人有一些積蓄。他們雖然要依靠基本生活必需品,但至少可以享受穩定的社會保障和充足的溫飽。
美國居民以前確實不喜歡儲蓄,但在美國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妥協,開始向中國「學習」。這種時候也就體現出中國居民熱愛儲蓄的好處了,無論何時手中存有一定的應急資金,還是能夠給予我們一定「安全感」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4月份將利率降至零,這意味著即使美國人開始儲蓄,他們也不會享受到任何收益。降息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穩定美國經濟,其次是為了穩定就業。在美國經濟陷入螺旋式下滑的情況下,美聯儲自然希望通過降息來安撫市場。
這樣一來,美國居民存入銀行的錢幾乎成了金融機構的「免費使用」。即便如此,美國家庭選擇將錢存入銀行的事實表明,他們應對風險的能力有多差。
畢竟,說到風險,有錢比什麼都可靠。因為即使物價上漲,家庭也會需要更多的東西,這時候手中沒錢的話,什麼都等於白說。即便銀行利息「跑不贏」通脹,銀行存款依舊備受群眾歡迎,這就足以證明儲蓄的重要性了。那麼你覺得儲蓄重要嗎?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