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詠梅遭「婚變」含淚傾訴:「媽,我什麼都聽你的,結果比你還慘!」

2020-12-14 騰訊網

我是位全職媽媽,

我離婚了。

前夫說,我多年無業,脫離社會,孩子的撫養權要給他。

我想要孩子,想要財產,想要證明自己作為妻子的付出。

我回家告訴媽媽,

媽媽氣得犯了高血壓。

媽媽說,算了吧!你是新時代女性,你有大學學歷,你怎麼能哭鬧呢?

你怎麼能那麼在乎一個男人,你要顧及你的體面……

我曾是一個灑脫的女子,喜歡風、喜歡樹、喜歡地質和巖石。

媽媽說,女孩還是乖點好。

就這樣,大學畢業後,我成了一名會計。

媽媽說,我只有你了,你一定要嫁個好人家。

就這樣,我去了婚戀市場,認識了丈夫。

結婚後,我的工作一直很穩定,很快迎來升遷的機會。

但有一天,女兒生病發燒了。

看著女兒紅撲撲的臉蛋,丈夫衝我發火。

他說,回家吧,照顧好孩子,賺錢有我呢。

於是,我回歸家庭,成為家庭主婦。

可我卻換來了丈夫的出軌。

爸爸在外面也有女人。

我是知道的。

媽媽是知道的。

媽媽沒跟爸爸離婚。

她說,爸爸在家族面前顧及了她的體面。

只是,她會在浴室裡開著水龍頭,偷偷地哭泣。

我終於跟她一樣了。

我也會在浴室裡,打開水龍頭,混著水聲哭泣。

媽媽為了體面,守著殘破不全的婚姻。

如今,我離婚了。

她又要用「體面」,讓我延續她的痛苦。

這是最新一期《聽見她說》裡的,

詠梅飾演的一位中年離婚女人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裡,女人一直聽媽媽的安排。

做什麼樣的人、上什麼學、找什麼對象結婚,就連離婚都要聽媽媽的。

女人,活得很痛苦。

女人什麼都聽媽媽的,結果比媽媽過的還慘!

美國心理學家尼娜.布朗把這樣的媽媽,稱之為「自戀型母親」。

什麼意思呢?

母親做的一切,看似是為孩子好,實際上是從自己的需求出發的。

母親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孩子的真實想法。

就像女人的媽媽,在自己的婚姻遭遇背叛時,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女人身上。

實際上是為了彌補自己人生的遺憾。

然而,女人滿足了媽媽的意願,自己卻活得不開心。

在《母愛的羈絆》這本書裡,作者卡瑞爾.麥克布萊德說:

自戀型母親會把女兒,看作自我的反映和延伸。

而不是具有獨特個性的他者。

自戀的母親永遠不會,因為女兒按自己的意願行事而稱讚她!

跟這樣的母親在一起,女兒無法成長成自信的女性。

女兒還會為了得到母親的肯定,費盡心力地跟母親建立真誠的關係。

可即使事事聽從母親的,依然不能得到母親的肯定。

這是女兒渴望愛的表現,但她又無法從母親自戀的行為裡得到愛。

她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自我價值觀也很低。

時間久了,便呈現出兩個極端。

要麼自暴自棄,要麼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無論哪種,活得都很辛苦。

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媽媽。

包括我自己,就擁有一位「自戀型」特質的媽媽。

我們的相處模式,就是控制與被控制。

不管我做什麼事情,必須聽她的,如果有一絲反對意見,她的情緒會瞬間爆發。

記得小時候,去買衣服。

我挑中一款粉色的蓬蓬裙。

媽媽偏要我選擇黑色的,她說黑色的耐髒。

我不喜歡那個顏色,但為了讓她高興,我還是選擇了黑色。

長大後我才知道,她喜歡黑色,不是因為耐髒。

在她的意識裡,女孩應該保守本分,粉色過於招搖,不適合穿在身上。

她無意識的,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我。

以至於我成年後,都不穿那些能暴露身體的裙裝、短褲。

然而,我內心是很渴望的。

這大概,就是我性格壓抑的最大原因了。

母親自戀,並不是有意行為。

她的成長經歷、情感的貧乏和強烈的自我關注,都會讓她陷入自戀中無法自拔。

她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以隱秘的方式傳遞到女兒身上的。

心理治療師卡瑞爾.麥克布萊德說:「自戀母親的愛,是一種扭曲的愛,它作為一種痛苦的遺產,會代代相傳。」

所以,無論是女兒還是母親,一定要從這種錯誤的行為裡走出來。

以下是自戀型母親跟女兒的互動日常,來源《母愛的羈絆》。

測一測,你和媽媽是不是「自戀型」母女關係?

1、你發現自己常常想得到愛、注意和讚許,卻從來沒法取悅母親

2、 母親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事情讓你感覺如何

3、媽媽會嫉妒你

4、媽媽並不支持你進行健康的自我表達,尤其當這些表達和她自己的需要相衝突,或威脅到她的時候

5、在家裡,所有的事都圍著母親轉

6、你的母親沒有同情心

7、你母親沒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8、母親愛挑毛病,指責別人

9、你媽媽把你當朋友,而不是女兒對待

10、你在媽媽面前沒有界限,沒有隱私

如果跟母親的日常互動是上面的那些選項,母親有自戀特質,而女兒成長為母親時,也會延續母親的「自戀」特質。

想要終結這種遺傳,就要打破,如何打破、治癒呢?

《母愛的羈絆》,這本書的作者,給出3個建議。

1、看見自己的痛苦,放下對媽媽的期待。

《聽見她說》這個短片裡的離婚女人,

在經歷痛苦、撕裂後,

終於下決心不再任由媽媽擺布。

她要遵從內心的想法,搜集丈夫出軌的證據,

把財產掌握在自己手裡,奪回女兒的撫養權。

她說:「這不是報復,是找尋丟失的自我。」

這個離婚女人,

通過運動釋放自己的痛苦,感知痛苦,

最終找到痛苦源頭在媽媽,

才做出自己想要的決定。

如果經常受媽媽控制,很難一下轉變自己的觀念,

會習慣性地討好母親,讓她認可自己。

而媽媽又看不到女兒的需求,這就是女兒痛苦來源。

所以,放下對媽媽的期待,

不要指望她能滿足我們的「自我評價」。

2、丟掉消極的自我暗示。

這是能獲得獨立人格的最佳途徑。

自戀型母親給女兒帶來的消極暗示,

比如我不值得被愛、我做得不夠好、我無法信任自己,

這些產生內化,形成自我形象,

經常左右我們的判斷。

如何丟掉呢?

作者卡瑞爾.麥克布萊德說:

我們要想想自己平時是怎樣做決策的?

在做決策時,一旦產生消極觀念立馬做出反駁,

並指出錯誤,以此往復,直至形成新的觀念。

3、跟母親建立界限感,相信自己會成為好母親。

當我們對自我的評價不依賴母親時,

我們就沒有消極的情緒,這時真實的自我會顯現。

不過,習慣控制我們的自戀型母親,會阻礙我們的自愈。

所以,我們要跟母親有一定的界限感。

對母親的要求提出拒絕,

並堅定改變自己的立場。

等自己真正成長起來,自戀的影響就被終結,

不會影響下一代了。

女性成長,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我們是女兒,還是媽媽,

都要真正了解自己,懷著一種愛的感覺看待自己。

如果,我們總是無法做到這點,

也不要著急。

看看自己跟母親的互動,是否掉入「自戀」陷阱?

只有找到問題根源,才能解決問題。

母親,是一個偉大的詞語。

不管母親是否有「自戀」特質,

我們不能否認母親愛孩子的初心。

或許,她曾經也是一個不被愛的孩子。

所以,我們要心存感激的去治癒自己。

最後,願每一位女性,

不做被母親束縛的女兒,也不做束縛女兒的母親!

*本文圖片截圖自綜藝片《聽見她說》,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影后詠梅「婚變」無聲痛哭:過度付出是親密關係的「元兇」?
    《聽見她說》第四期《重塑》中,影后詠梅用她扎心的演技,講述著一名妻子的壓抑與不幸。老公對她說離婚的前一刻,一無所知的她,還在關心老公,茶怎麼樣,水夠不夠燙。一種是健康積極的付出,讓雙方都覺得幸福享受;另一種是過度消極的付出,付出者會覺得委屈,接受者覺得想要逃離。前者是親密關係的潤滑劑,後者則是親密關係的毒藥。簡單的說,「過度付出——習慣接受」的夫妻組合,幾乎都會變成一個拼命吶喊,一個裝傻充愣。就像《重塑》中說的:「你一直在笑,我以為你很高興。你一直沉默,我以為你很喜歡。」
  • 「雙料影后」詠梅,溫柔就像是她的代表詞,與欒樹的愛情羨煞旁人
    說起詠梅,不看照片大家能記起她嗎?詠梅是中國內地首位柏林電影節影后,從小養成了不爭不搶的性格專心演戲,出道數年都是戲紅人不紅,現在已經是「雙料影后」,相信看到照片的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偶然的機會進入演藝圈1970年詠梅出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家裡都是知識分子,受家庭影響,詠梅從小養成了不爭不搶,淡泊名利的性格,長著一種古典美人的樣子,看上起就很親切。詠梅的家庭教育很良好,剛開始一直專注學習,獨自一人來到北京上學。除了學詠梅還很喜歡聽音樂,經常去看一些演出活動。
  • 詠梅:名聲正旺時選擇隱退,拍《地久天長》又拿國內外影后
    雖然詠梅父親一開始答應下來,但是父親最終還是拒絕了,因為在詠梅父親眼中錢夠用就行,精神上的富足比什麼都重要。父親這樣的品行也影響了詠梅。1990年從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畢業後,詠梅開始了朝九晚五的白領生活。但日益枯燥煩瑣的工作很快便壓得詠梅喘不過氣,她說什麼都要打破這份循規蹈矩的生活,於是她去到了主持人許戈輝的工作室,開始兼職主持一檔《約會星期天》的節目。
  • 豆瓣評分8.0,王景春詠梅獲柏林影帝影后的影片,克制卻感人
    《地久天長》入圍今年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相比其他幾部入圍的國產電影來說,收穫頗豐,不止是金熊獎的提名,主演王景春、詠梅兩人雙雙斬獲銀熊獎影帝影后的殊榮。(三)先說一下片中演員的演技吧,表現都特別好,就連不被看好的王源,表現也不錯。
  • 詠梅 & 欒樹,很淡地活著,很酷地愛著
    許巍回陝西老家時,在家門口自彈自唱《永隔一江水》,經過的一名老漢聽了,用濃重的陝西口音問:「娃,你唱的是《兩隻鵝》嗎?」原來,這首歌在陝西還有一個版本,歌詞唱的是:我要哭,我要唱,我要歡樂,生活就是這樣。欒樹聽完,突然覺得《永隔一江水》像是找到了另一半。如果說「一江水」是一種哀傷的詢問,那麼「兩隻鵝」就是對生活的解答——這也讓欒樹自己豁然開朗。
  • 詠梅:洪流之下 欣然自若
    在劇中,有一場通過拳擊這種激烈的運動形式將情緒外化的發洩戲份,這場戲聽起來不難,但卻讓詠梅十分發愁。「我很反感拳擊,這種方式太激烈了。但是劇中需要這樣的形式,沒辦法替換,我只能找老師請教。」站在沙袋面前,詠梅就這樣盯著它,似乎找不到一個突破切口,無法將發洩情緒如此激烈表現。
  • 素人臉、長皺紋還直言不修圖,這位國際影后憑啥底氣這麼足?
    有人說2019年是詠梅之年,這麼多年的沉浮終於讓這顆金子開始發光了,在《地久天長》中的精湛表演讓她將銀熊獎盃收入囊中,成為柏林電影節史上第三位華人影后。還拿下了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地久天長》之後有記者問詠梅,會不會有壓力怕大家以後對你的期望值更高?她說道:「別人的預期我左右不了的,或者他預期,我要讓他預期,這都是我左右不了的事情,我就做我自己的事情,完成我自己對自己的希望和期許,這是我能做到的。別人的看法或意見、要求,我儘量不去讓它成為對我的幹擾。」
  • 如果不是《地久天長》揚名海外,誰會知道如此低調的詠梅?
    《卜算子·詠梅》【詠梅有多低調?在《地久天長》之前沒人關注,如同橫空出世】2020年11月28日,周冬雨憑藉《少年的你》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至此成為最年輕的華語電影三大獎(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的大滿貫影后。
  • 低調的詠梅:嫁王菲初戀,夫妻恩愛25年,做女配24年終成影后
    2019年,詠梅憑藉《地久天長》獲得第69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國內首位柏林影后。同時也獲得第32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雙喜臨門」的榮譽,對於詠梅來說是實至名歸!父親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像梅花一樣,不畏嚴寒,不爭奪名利,便給她取了「詠梅」的名字。從小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詠梅也喜歡上了讀書,也一直踐行著父親對自己的期許。1978年,詠梅考上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獨自一人來到北京求學,在業餘時間,就和同學一起去聽搖滾樂。
  • 這些40+的寶藏女演員,才不會上綜藝賣慘,只會用演技徵服你
    觀眾們想看的是演技,並不是聽他們哭訴自己的境況有多麼悽慘,更何況40+的女演員眾多,難道每位40+的女演員都接不到戲嗎?難道他們只能靠在綜藝中賣慘獲得資源嗎?要知道,一味賣慘只會取得反效果,倒了觀眾的胃口,甚至會讓部分人心生反感。
  • 傾訴:我要求媳婦辭職照顧我媽,她不僅不肯還大罵了我一頓
    我們家庭相處的其實還不錯,除了何琴和我媽有點不對盤。 2. 何琴對我媽有意見。 初結婚時,還相安無事。後來處著處著,就生了嫌隙。
  • 丁克、開馬場、嫁王菲初戀,中國式離婚後成老婆專業戶的柏林影后
    就在這一年,她在柏林電影節斬獲一尊銀熊,榮獲最佳女演員獎,成為柏林電影節史上第三位華人影后,中國內地第一個獲得柏林影后的女演員。年底,她又在競爭激烈的金雞獎上,以出眾的演技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女主角獎。當整個影視圈都在對中年女演員的窘境說三道四時,詠梅似乎在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另一種可能。
  • 三料影后詠梅:和陳道明成摯友,2億身價不求名分,嫁給王菲初戀!
    三料影后詠梅:和陳道明成摯友,2億身價不求名分,嫁給王菲初戀! 眾人皆知,老戲骨陳道明是圈內戲好、人好的多料演員,和妻子的婚姻也一直是圈內令人羨慕的一對模範夫妻。
  • 男人傾訴:我媽很慈祥,我老婆很賢惠,她們住一起後卻把我逼瘋了
    我們在外面重口味吃慣了,但我媽肯定不一樣啊,她本來口味就淡,這些年養生節目看的,那吃飯,簡直恨不得白水煮了就行。這個問題我老婆向我抱怨不是一次兩次了,不讓我媽做飯吧,她閒不住,但她一做飯,我們都不想吃。看我們食不下咽的樣子,我媽每次都不忘在旁邊嘮叨:「不知道這兩年你們過的什麼日子,盡吃那些垃圾食品了!這樣清清淡淡的才對身體好!」
  • 「滾,我媽沒義務給你一分錢」鳳凰男霸氣護母,離婚後卻迎來報應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請坐穩小板凳,我講#情感#給你聽。前幾天聽說我以前待過的那家公司倒閉了,很感慨,很惋惜,我不想落井下石,但從過程和結果來看,很明顯是老闆的問題。
  • 「我媽是長輩,她說的話你都要聽」「她在逼我離婚,你離不離」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為了孩子可以傾其所有,但人心是複雜的,有些人總喜歡把孩子當成私有物,哪怕在他們成家立業後,依舊不願放手,總喜歡摻雜他們的生活,以至於矛盾不斷,最終還影響到孩子的婚姻。徐琳和王韜結婚三年,婚前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彼此聊得來,性格又相近,愛好又相同,談戀愛的時候幾乎沒鬧過任何矛盾,可是直到步入婚姻後,一切卻都變了,由於經濟原因,結婚後兩個人並沒有搬出去,而是和公婆同住。
  • 我有多少想要傾訴的話,但卻沒有多少可以傾訴的人。我猜你也一樣
    ,在夜間的小路上想著心底的句子,仿佛所有的話都已在舌尖打轉,可一開口,就成了無言的寂寞。不是什麼話都可以傾訴,也不是什麼傾訴,都有人聽。我們都習慣了抱怨,所以找人傾訴的時候,只是說明了,我在煩心……Not everything can be confided, and not everything can be listened to.
  • 欒樹被兄弟竇唯傷害後,卻成了模範丈夫:替妻子煲粥,為詠梅留燈
    5月4日,詠梅參與「中國群星閃耀時」活動,以全新的視角重新領讀了楊絳和錢鍾書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如傾如訴、如怨如慕。扒姐聽之,感慨萬千。感動之餘,我又不由得想起了欒樹和詠梅的愛情故事,輾轉反側、久不能寐,遂爬起,寫此文 。
  • 50歲影后詠梅太美了!穿樸素白襯衫似路人,氣質卻純情如「初戀」
    鮮少在社交平臺露面的詠梅,最近又更新了自己的動態,50歲影后詠梅真的太美了!穿樸素白襯衫似路人,氣質卻純情得如同「初戀」!這或許就是她氣質裡的獨特之處,太成熟容易老氣,太稚嫩容易俗氣,她的氣質裡既有成熟典雅,眉眼中卻又有少女般的柔情,尤其是穿白襯衫留長髮的時候,雖然白襯衫搭配黑色打底都是基礎款,平平無奇,沒什麼亮點,不過她憑藉自己獨特的氣質,倒是用這種簡約將自己身上的那種純情給激發出來了,僅僅一個側臉,就很有「初戀的感覺」!
  • 我媽不讓我跟女朋友結婚,我乖乖聽話分手了,現在悔得腸子都青了
    ,你要乖哦~人生中有很多事,都需要自己做主,旁人的意見和建議可以參考,但最終需要你自己做決定。而事實上,他不僅後悔了,而且悔得腸子都青了:『我真傻,真的,我明知道自己作為婚姻當事人,在面對婚姻時應該多一些自己的主見,可最後還是接受了我媽的慫恿,弄丟了一段長達5年的愛情。我不知道我媽到底是希望我結婚,還是不希望我結婚,總感覺她對我不懷好意。如果真的想讓我娶個她自己滿意的兒媳,就不能提前跟我透露一些關鍵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