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洪都中醫院本草植物園創建於2016年11月,共栽培了92個科、365種中草藥原植物,其中絕大部分取材於南昌本地,涵蓋具有解表、清熱、瀉下、補虛、溫裡、理氣、消食、祛風溼、活血祛瘀及抗腫瘤等功效的各種中草藥品種。經過精心設計,園內一步一景,處處如畫。自創建以來,該園已接待省內外甚至國外多批政要和遊客參觀,其科普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受到一致好評。
為了讓更多人學到中草藥知識,我們將陸續向大家推介園內的藥用植物,讓大家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中醫自古就有「藥食同源」的說法,即食物和藥物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分界。中藥名稱中常帶「菜」字的,在兼具藥效的同時也可做菜餚食用。風輪菜就是中藥藥食同源的具體體現。
風輪菜,作為食料,在義大利最為風靡,常作為香腸或烹調魚的材料和香料,香味特殊。其花有收斂和殺菌作用,用於漱口水以及油性皮膚的蒸臉護膚。
我院本草植物園的風輪菜
風輪菜
多年莖直葉腎形,
寒冬油綠花風輪;
疏風清熱療瘙癢,
解毒止痢療疔瘡。
風輪菜
多年生草本,高7~25釐米。莖方形,光滑或有微柔毛。莖初生時匍匐於地面,長大後直立,略有粗毛;葉對生,葉片小,卵形,先端較鈍,基部圓或廣楔形,邊緣呈鋸齒狀;小花呈輸狀排列,上層與下層密接,整個花序上小下大,宛如寶塔,花冠唇形淡紅色。葉倒腎形,葉對生小堅果倒卵形,淡黃色,光滑。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於路邊、山腳下、荒地。分布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別名】落地梅花、九塔草、紅九塔花、熊膽草、野涼粉草、苦刀草
【來源】唇形科風輪菜屬植物風輪菜以全草入藥。5~9月採收,鮮用或紮成小把曬乾。
【性味】辛、苦,涼。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解毒止痢,止血。用於感冒、中暑、痢疾、肝炎;外用治疔瘡腫毒、皮膚瘙癢、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患處,或幹葉研粉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專家
您身邊的家庭醫生
胡貴榮
副主任中醫師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3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草藥辨識。主攻心腦、肺脾、肝腎五臟虛損病,亞健康狀態體質辨識及調治。尤其擅長於肩、頸、腰、腿痛病,中醫內、婦、兒科疑難雜症及不孕不育症,腫瘤病。發表學術論文及科普文章16篇,主要著作有《現代中成藥》,《中醫臨床診療心悟》共計140萬字,主持並承擔江西省衛計委基金課題3項,市衛計委適宜推廣技術項目1項。所發明的「骨刺消痛液」獲國家發明專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