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洪都中醫院本草植物園創建於2016年11月,共栽培了92個科、365種中草藥原植物,其中絕大部分取材於南昌本地,涵蓋具有解表、清熱、瀉下、補虛、溫裡、理氣、消食、祛風溼、活血祛瘀及抗腫瘤等功效的各種中草藥品種。經過精心設計,園內一步一景,處處如畫。自創建以來,該園已接待省內外甚至國外多批政要和遊客參觀,其科普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受到一致好評。
為了讓更多人學到中草藥知識,我們將陸續向大家推介園內的藥用植物,讓大家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之前我們曾經介紹了垂盆草,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長得很像垂盆草的植物——黃毛耳草。它小小的葉片沿著莖枝成雙成對的生長,不同的是垂盆草是肉質的,黃毛耳草的全身卻長滿了黃綠色的細長柔毛。中草藥歌訣裡講到:肉質性清涼,有毛便退黃,生毛能消風,止血。
我院本草植物園的黃毛耳草
黃毛耳草
身披細絨地蜈蚣,
舒筋活絡散血傷。
清熱利溼解毒中,
明目消腫退黃膽。
黃毛耳草
多年生草本,常呈鋪散匍匐狀,莖具角稜,纖弱,節上有鬚根。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2.5釐米,寬6~12毫米,先端尖,全緣,基部稍圓;託葉連合成鞘狀,膜質,邊緣鑽狀齒裂。花數朵簇生於葉腋,淡紫白色,稀為白色,蒴果,扁球形,長和寬均約2毫米,室背開裂;萼片宿存。種子黑棕色,細小。花期7月。果期9月。生於路邊、曠地、溪邊、山坡。分布江西、安徽、江蘇等地。
【別名】敷地兩耳草、銅眼獅、地坎風、鋪地蜈蚣(《廣西野生資源植物》),山蜈蚣、對葉寸節草(《浙江民間草藥》),腹瀉草(《中草醫藥經驗交流》)。
【來源】茜草科耳草屬植物黃毛耳草的全草。全年可採。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味歸經】苦,涼。
①《浙江民間草藥》:"性平,味微苦,無毒。
②《湖南藥物志》:"辛苦酸澀,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解毒消腫。用於腸炎,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小兒急性腎炎,乳糜尿,功能性子宮出血,咽喉腫痛;外用治毒蛇、蜈蚣咬傷,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疔瘡腫毒。
1、《中國藥植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勞傷出血,並有舒筋活絡的功能;搗爛敷患處,治無名腫毒及扭傷。"
2、《浙江民間草藥》:"散血治內傷。"
3、《湖南藥物志》:"行氣散瘀,清熱解毒,涼血,固齒,明目。"
4、《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利尿,平肝。"
【用法用量】25~10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採集】夏、秋採收,曬乾或鮮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專家
您身邊的家庭醫生
胡貴榮
副主任中醫師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3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草藥辨識。主攻心腦、肺脾、肝腎五臟虛損病,亞健康狀態體質辨識及調治。尤其擅長於肩、頸、腰、腿痛病,中醫內、婦、兒科疑難雜症及不孕不育症,腫瘤病。發表學術論文及科普文章16篇,主要著作有《現代中成藥》,《中醫臨床診療心悟》共計140萬字,主持並承擔江西省衛計委基金課題3項,市衛計委適宜推廣技術項目1項。所發明的「骨刺消痛液」獲國家發明專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