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羅曉汀
最新一期《歌手·當打之年》(以下簡稱《歌手》)中,身在上海、正自我隔離的周深,在沒有專業場地的情況下,獨自測試調整鏡頭燈光並完成錄製,這正是疫情下應運而生的「雲綜藝」標準錄製方式。湖南衛視推出的《嘿!你在幹嘛呢?》《天天雲時間》兩檔「居家雲綜藝」取得不錯效果後,不少綜藝選擇跟進,但也遭遇技術和可看性等多方面挑戰,《歌手》等「聲音競演」節目更是遭遇「公平性」質疑。當疫情過去,雲綜藝是「曇花一現」,還是會繼續火下去?
「雲錄製」水平不一
已經上線的幾檔「居家雲綜藝」頗受好評,但這一形式迎來的最大挑戰來自本周上線的《歌手》和《聲臨其境》。《歌手》前兩期均錄製於春節前,若不進行後續錄製將面臨「空窗期」,《聲臨其境》也面臨同樣問題,疫情下的「雲錄製」其實是無奈之舉。
從錄製方式看,《歌手》從第三期節目開始線上錄製。其中,國內歌手大多在錄音棚或家中錄製,日本歌手MISIA在東京錄音棚完成錄製。主打「配音秀」的《聲臨其境》同樣採用了「錄音+網絡連線」模式。包括主持人周濤、杜海濤在內,胡軍、何冰等「聲音大咖」也悉數開啟「雲錄製」模式。
除了錄製方式,《聲臨其境》還調整了節目模式,採用全民「雲配音」模式,實現與觀眾的「雲互動」。除了固定陣容之外,國內著名配音團體淮秀幫也參與其中,還有大批民間配音達人在節目中獻上他們的配音作品。
與其他雲綜藝相比,以高規格為看點的綜藝採取「雲錄製」後,原本的優勢所剩無幾,例如《歌手》。該節目之所以能成為延續8季的長壽綜藝,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節目擁有專業舞臺和音效等一流音綜現場製作水平,而如今節目「雲端化」後在設備、技術方面都面臨不小挑戰。
嘉賓在錄音棚或家中錄製時,不同嘉賓的硬體條件相差較大,無法像現場錄製一樣統一客觀條件。沒有了高規格,節目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對節目的競爭公平性也有影響。
「雲打分」引發質疑
《歌手》節目分別在北京、上海、東京、臺北、長沙五座城市連線錄製,500位大眾聽審團線上投票,通過「雲打分」產生比賽結果。需要把分散在不同城市的主持人、歌手統一在節目流程中,要確保多地錄製不同競演歌曲的呈現效果,還要保證評分公平,追求多方面協調難度較大。另外,500位不同年齡段的大眾評審將採取線上觀看、線上投票,但如何保證所有評審不錄屏、不錄音,相關音視頻不提前洩露則是節目組所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一旦出現洩露,不僅會對節目組造成很大的損失,也牽涉到節目組和歌手的版權。
另外,目前已經有網民質疑,「大眾評審的視聽設備不同,歌曲呈現方面也會有差距,節目如何保證公平性」。第二期節目中,此前被看好的歌手毛不易被黃霄雲奇襲成功後遭淘汰,這在網上引發「評審團不專業」等吐槽。節目採取線上打分後,這種質疑聲可能被進一步放大。也有觀眾稱,雲錄製也有可能削弱節目的現場魅力,例如看不到觀眾被歌曲感動得淚流滿面、手舞足蹈的「名場面」了。
為綜藝發展提供新思路
《聲臨其境》同樣帶有比賽性質,作為一檔「配音秀」欄目,對硬體設備和現場環境的要求更高。相比之下,注重「生活分享」類雲綜藝沒有引起太多爭議,普遍受到好評。例如《嘿!你在幹嘛呢?》中,主持人和嘉賓以VLOG(視頻博客)形式分享宅在家中時的生活。雖然錄製環境粗糙,但內容和節目效果都保持了較高「綜藝感」。還有些節目另闢蹊徑,例如文化綜藝《見字如面》推出了抗疫特別製作版,挑選與抗疫戰鬥有關的感人至深的書信,邀請明星在家朗讀並完成錄製。
有網民稱,「雲綜藝」既能給自己帶去陪伴感,也能舒緩抗疫時期的焦慮,從早到晚被雲綜藝安排得明明白白「雲綜藝」為綜藝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關於做飯、健身等類型的雲綜藝今後可能在春節等特殊節日持續推出。有娛評人稱,「雲綜藝」不只是簡單地從錄影棚內轉移到線上,更需要結合節目風格和大環境,推出更有價值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