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神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入役後,繼續建設新的航空母艦是沒有爭議的事。後期的新航母,很大可能採用平直甲板、電磁彈射等技術,與軍事強國的差距將縮小。但在艦載戰鬥機上,卻似乎仍是殲15飛鯊。彌補這一差距,是一件大事。現在,好消息似乎來了。
在近日的「航空工業」微博上,發布了一則消息:多型飛機求職簡歷曝光,海軍航空裝備申請上艦,請收下我們的簡歷。在這則微博的「九宮圖」上,出現了眾多機型,比如殲10戰機,殲11戰機,殲轟7戰機,轟6戰機,教練10戰機,教練9戰機,空警500預警機以及運7運輸機。最醒目的,當屬處於九宮格最中心位置的一款戰機模型圖像。在這款戰機的圖像上還打上了一個白色的問號。這無疑指的是下一代主力艦載機。
在航空工業這則微博上展示的眾多機型中,像轟6轟炸機以及殲11戰機、殲10戰機,都屬於「亂入」,它們不會再上艦了。處於眾星捧月地位的神秘艦載機,特長是「過於先進不宜公開」。但網友們一看,就猜是殲31。
提起殲31戰鬥機,軍迷們耳熟能詳。這是沈飛自籌資金研發的新型隱身戰鬥機,屬於一款中型第5代戰鬥機。它採用了雙發設計,DSI進氣道。其外傾的雙垂尾與美軍F22戰鬥機非常相似,但是DSI進氣道與美軍F35戰機簡直如出一轍,殲31戰機更像是一款整合了F22戰機和F35戰機優點的一款新型戰鬥機。目前,公開試飛的殲31戰鬥機有兩架,當然一般情況下還會有一架用於靜力實驗,因此殲31戰機應該有3架。
雖然殲31戰機是一款先進的第5代戰鬥機,但殲31戰機與殲20戰機截然不同。殲31戰機不像殲20一樣,常年處於聚光燈下,而且發展非常迅速,現在已經開始批量列裝了。殲31戰機可謂坐了多年的冷板凳,如今也還沒有修成正果。航空工業的這則微博,暗示著殲31戰機研發的腳步越來越急切了。
為何要發展下一代的隱身艦載機?原因就在於美軍已經發展了隱身版的艦載機F35B/C。大家知道,隱身戰機與非隱身戰機之間形成代差,戰鬥力截然不同。美軍在各類演習中已經證實,隱身戰鬥機相對於非隱身戰鬥機具備碾壓性的優勢。美軍F35戰機在與F16戰機進行演習對抗時,甚至達到了40:1的巨大空中優勢。
F16戰機作為一款非隱身戰機,在空中根本找不到F35戰機,還沒發現對手就被幹掉了。因此,發展隱身戰鬥機才是王道。而在航空母艦上,即使殲15艦載機是一款重型艦載機,但是在面對F35B或者F35C艦載機時,也將與F16戰機一樣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還未發現對方就會被對方擊落。因此,發展我國的隱身艦載機是勢在必行的。
專業軍迷會發現,為什麼美軍選擇F35這樣的單發中型尺寸戰鬥機,而我國也似乎選擇了殲31這樣的中型艦載機,很明顯是抓住了隱身戰機這個特點。由於在隱身戰機的攻擊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隱身優勢,發射完飛彈攻擊完畢之後,還能夠全身而退。如果需要進行飽和攻擊,則只需要在航空母艦上起飛數量夠多的艦載機,就可以達成目標。
在維護方面,中型隱身艦載機比重型隱身艦載機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選擇中型艦載機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在加油技術,甚至是隱身無人加油機技術具備可行性的今天,採用中型隱身艦載機是最佳選擇。
有很多人擔心,殲31戰機與美軍F35戰機在作戰能力上有差距,這個擔心是多餘的。殲31戰機最大起飛重量可達28噸左右,而F35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在31噸左右,兩者相差並不太遠。況且F35戰機強化對地攻擊能力,體型相對比較肥碩,高機動性能和空戰能力相對比較糟糕,價格又非常昂貴。而殲31戰機雖然沒有巨大的彈倉和內部油箱,但是它更偏重於空戰設計,具備非常好的超音速機動性能,空戰能力比F35戰機更強,與F35戰機有得一拼。
所以,兩者的定位有所區別,並不能簡單地認為殲31戰機比F35戰機要弱。從殲31戰機的定位上來看,它更像一把利劍向前進行空中攻擊,而不是偏重對地攻擊。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是不是更有意思呢?
最後需要強調,殲31戰機上的「秘密武器」,是WS-19發動機。採用雙發設計的殲31戰鬥機,已經有了WS-19這款御用發動機,它將拋棄冒著黑煙的RD-93發動機。換裝新型發動機之後,殲31戰機會煥然一新,為這款先進5代戰機補上最後一塊短板,讓它成為一款真正的中型第5代隱身艦載機。
想像一下,如果在航母對決時,殲31戰機是不是更加有用呢?況且我國並沒有說要退役殲15艦載機,這兩款艦載機都可以在航空母艦上並肩戰鬥。殲31戰機主攻對手航空母艦的艦載機,而殲15艦載機可以利用其重型戰機特有的載彈量較大的特點,進行對地攻擊。
雙劍合璧,無論是在同一艘航空母艦上進行搭載,組成特混編隊,或者是兩艘航空母艦相互配合,各自配備殲31艦載機和殲15艦載機,都可以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