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美美,黑龍江鶴崗人,因模仿老師的視頻而在網絡上走紅。 後來因大量下架視頻,傳言被約談。直到寶泉嶺農墾管局教育局趙老師稱,當地教育局沒有跟鍾美美本人聯繫過,學校發現後,聯繫到鍾美美,當地教育局表示希望從正面引導孩子,去拍一些正能量作品。
可能這只是一個初中生出於「童心」而進行的創作,是一種比較純粹的私人表達, 成人世界沒必要為其賦予諸多複雜的符號意義與過度解讀。對於這種未成年人的娛樂化創作,只要不違法,無涉公序良俗,我們的教育就應該給予充分的尊重。 一個足夠自由、足夠包容的教育氛圍,應該容得下甚至鼓勵這種不受拘束的自由表達。
說實話,有些老師,不僅習慣於這樣的表達方式,更是打壓式教育的擁躉, 雖然他們心底也是愛學生的,但「心善嘴惡」的對話方式,卻可能將孩子原本的自信快樂變成自卑敏感,甚至讓部分承壓能力小的孩子產生應激反應。這也是很多網友看過鍾美美視頻後,感覺「重回讀書時噩夢」的原因。
這些來自孩子視角的誇張表演,提供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視角,熟悉在於, 我們都經歷過,都有感覺。陌生在於,孩子看在眼裡、留在心裡、卻不會跟大人去表達。成年人主導的話語空間中,孩子們是缺席的。每年兒童節的時候,一個孩子視角的段子都會刷屏:為什麼大人們從不挑食?——因為大人們只買自己喜 歡吃的東西,挑著買,吃的時候當然不挑食。前幾天看到另外一個段子也很有意思:孩子,你也不小了,我想和你聊聊性教育的事情。好的,爸,你有啥不懂得儘管問。——當然,這些都是成人編的,卻在提醒著一個我們陌生的、他者角度的存在。
在我看來教育部門和學校不應該過於敏感,應該欣賞孩子的表演天賦。青年導演苗九齡也評價道,鍾美美是「節奏感小天才」,「信念感小天才」,吐字重音比許多中戲本科藝考考上來的,又有兩三年表演訓練的表演系學生要強。鍾美美的天賦不僅得到廣大網友認可,也受到專業人士高度肯定,充分證明了他具有模仿表演的天賦特長,他想考北電學表演的想法也是值得我們為他點讚的。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