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歷史書上可能會了解到,柏林圍牆建立於1961年冷戰時期, 這堵牆曾經把德國分割成了兩個國家, 一個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也就是東德, 另一個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也就是西德。 而德國之所以會被一分為二, 主要是因為在二戰結束的時候, 德國作為戰敗國, 被蘇聯等大國佔領, 後來幾個國家佔領的區域主動合併在了一起, 也就是西德, 而蘇聯佔領的區域也就是東德, 所以西德和東德的對立, 實際上也就是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的對立。 直到1990年的時候, 受國際因素以及客觀要求的影響, 德國統一, 但是1990年時, 蘇聯尚未解體, 而且東德附近還有蘇聯的50萬大軍, 可是蘇聯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 任由東德和西德再次合併在一起, 原因是什麼? 因為蘇聯已經是自顧不暇。
蘇聯最終解體的時間是在1991年, 雖然1990年的時候還沒有正式解體, 但是國內的種種跡象已經表明, 這個國家正在走向崩盤。 經過長時間的軍備競賽, 蘇聯的經濟已經快被美國拖垮了, 美國家大業大, 經得住耗, 但是蘇聯不一樣, 發展到這個時候, 產業不平衡的弊端已經越發明顯, 蘇聯的經濟狀況越來越不好。 加上蘇聯統治者錯誤的決定, 導致蘇聯政府的統治力被大幅度削弱, 國內的矛盾被進一步激化, 整個國家可以說是搖搖欲墜。 在這種情況下, 那50萬大軍, 就算想打仗, 拿什麼去打? 蘇聯根本連自己國內的顧不過來了, 所以就算心裡不情願, 也只能放任東德與西德合併。
你可能會說, 哪怕不採取實際措施進行阻止, 起碼蘇聯也得發表一下聲明什麼的, 象徵性阻止一下吧? 再怎麼說, 蘇聯都還沒有正式解體, 難道就這麼眼睜睜看著東德被西德併入? 原因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其實西德和東德重歸統一這件事情對蘇聯是有好處的。 因為西德在戰爭結束以後發展速度非常快, 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時候的西德已經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經濟狀況比起蘇聯可以說是好多了, 所以西德表示, 可以在經濟上幫助蘇聯, 因此蘇聯到最後也就選擇了對這件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 那時候的蘇聯的確是衰弱了, 而且這種衰弱是其他國家都能看得出來了, 如果把時間再到回個幾年, 可能就沒有人敢挑戰蘇聯的權威了。 德國最終走向統一, 我們其實能夠從中得到更深刻的感觸和教訓,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 經濟發展才是一切的基礎, 完善而又平衡的產業結構非常重要, 如果連基石都搭不牢, 就算能發展起來, 也最終會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