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東德重歸西德,蘇聯為何一言不發?原因其實很簡單

2020-12-12 大國將令視頻

大家在歷史書上可能會了解到,柏林圍牆建立於1961年冷戰時期, 這堵牆曾經把德國分割成了兩個國家, 一個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也就是東德, 另一個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也就是西德。 而德國之所以會被一分為二, 主要是因為在二戰結束的時候, 德國作為戰敗國, 被蘇聯等大國佔領, 後來幾個國家佔領的區域主動合併在了一起, 也就是西德, 而蘇聯佔領的區域也就是東德, 所以西德和東德的對立, 實際上也就是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的對立。 直到1990年的時候, 受國際因素以及客觀要求的影響, 德國統一, 但是1990年時, 蘇聯尚未解體, 而且東德附近還有蘇聯的50萬大軍, 可是蘇聯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 任由東德和西德再次合併在一起, 原因是什麼? 因為蘇聯已經是自顧不暇。

蘇聯最終解體的時間是在1991年, 雖然1990年的時候還沒有正式解體, 但是國內的種種跡象已經表明, 這個國家正在走向崩盤。 經過長時間的軍備競賽, 蘇聯的經濟已經快被美國拖垮了, 美國家大業大, 經得住耗, 但是蘇聯不一樣, 發展到這個時候, 產業不平衡的弊端已經越發明顯, 蘇聯的經濟狀況越來越不好。 加上蘇聯統治者錯誤的決定, 導致蘇聯政府的統治力被大幅度削弱, 國內的矛盾被進一步激化, 整個國家可以說是搖搖欲墜。 在這種情況下, 那50萬大軍, 就算想打仗, 拿什麼去打? 蘇聯根本連自己國內的顧不過來了, 所以就算心裡不情願, 也只能放任東德與西德合併。

你可能會說, 哪怕不採取實際措施進行阻止, 起碼蘇聯也得發表一下聲明什麼的, 象徵性阻止一下吧? 再怎麼說, 蘇聯都還沒有正式解體, 難道就這麼眼睜睜看著東德被西德併入? 原因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其實西德和東德重歸統一這件事情對蘇聯是有好處的。 因為西德在戰爭結束以後發展速度非常快, 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時候的西德已經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經濟狀況比起蘇聯可以說是好多了, 所以西德表示, 可以在經濟上幫助蘇聯, 因此蘇聯到最後也就選擇了對這件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 那時候的蘇聯的確是衰弱了, 而且這種衰弱是其他國家都能看得出來了, 如果把時間再到回個幾年, 可能就沒有人敢挑戰蘇聯的權威了。 德國最終走向統一, 我們其實能夠從中得到更深刻的感觸和教訓,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 經濟發展才是一切的基礎, 完善而又平衡的產業結構非常重要, 如果連基石都搭不牢, 就算能發展起來, 也最終會坍塌。

相關焦點

  • 蘇聯當年在東德駐軍15萬,為何卻眼睜睜看著東德併入西德?
    而在德國統一過程中,為何這15萬軍隊卻眼睜睜看著東德併入西德呢?其實原因沒那麼簡單。在冷戰開始後,東德就成為蘇聯在歐洲最重要的棋子和前沿陣地,為此,蘇聯長期在東德駐紮大軍,建立了很多軍事基地。最開始軍隊多達幾十萬,此後基本上穩定在15萬左右,包括6萬精銳和9萬的其他軍人和軍屬。此外蘇聯還部署了機械化裝備,各種先進武器,飛彈等,之所以如此,就是預防東德發生的各種變故。
  • 為何1990年德國統一是東德併入西德?
    1990年10月3日0時,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獲得統一,東德以5個州集體加入西德。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1、蘇聯集團的失敗導致了東德的被動作為一個小國,在國際舞臺上難以有自己的自主權,他們的命運,掌握在世界大國的手中,這種情況在二戰後的冷戰時期尤其明顯。
  • 1990年德國統一時,蘇聯50萬大軍為何按兵不動?原因就四個字!
    1990年10月3日,德國重新統一,結束了自1945年以來的長期分裂局面。德國的分裂是由美國和蘇聯造成的,要不是有二戰結束後的冷戰局面,恐怕也很難造成分裂。出乎人意料的是,東西兩德竟然在闊別幾十年後合併了,重要的是那時候的蘇聯還存在。
  • 東西德合併,為何蘇聯沒有出兵幹涉?真實原因有三點
    二戰後,在蘇聯和美國兩大超級大國的冷戰下,德國被分成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也被稱為東德和西德,原本是一家變成了相互的仇敵,軍事對抗,持續了半個世紀
  • 東德軍隊比西德雄壯,經濟卻為何不如西德呢?原因其實有些無奈
    東德和西德,是冷戰時代兩個相互對立的政權。有人說:「西德除了鐵十字,什麼都沒繼承;東德除了鐵十字,什麼都繼承了。」這句話雖然略有誇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德和西德的特徵。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東德軍隊「武德充沛」,其軍隊軍容相當威武;而西德軍隊「費拉不堪」,其軍隊展現出一番自由、散漫的狀態。不過,東德雖然軍隊比西德威武,但經濟卻不如西德。有些資料估計,東德人均GDP僅為西德的1/4,職工收入為西德的1/3,勞動生產率僅為西德的30%,進出口貿易為西德的1/10,科技水平落後於西德20年。
  • 德國統一為何是東德併入西德,而不是西德併入東德?
    【歷史】1990年10月3日,東德正式併入西德,分裂了40多年的德國再次實現了統一,成為上個世紀的一件重大歷史性事件。但是,有些人就比較好奇,當時德國實現統一,為何是東德併入西德,而不是西德併入東德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一、西德經濟發展水平高,先進帶動落後。
  • 1990年兩德統一,蘇聯為什麼不反對,不是不想,是力不從心
    1990年8月,東德人民議院決議東德加入西德,10月3號,正式統一。這個從二戰就就分裂了近半個世紀的國家終於統一了。二戰結束後,德國被英國、美國、法國、蘇聯分區佔領,之後,英法美三個國家佔領的地方合併成一個。每兩年,雙方分別成立新的國家,就是東德、西德。在冷戰的影響下,雙方一直都是互相敵視的。
  • 1990年東德和西德統一方式雖然好,但付出的代價非常大
    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正式結束。而發動戰爭的德國也遭到了處罰。當時的德國被英國、法國、蘇聯、美國四個國家分開佔領。首都柏林也被四國分開佔領。1949年5月,美、英、法3國佔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蘇聯佔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
  • 前西德官員:西德曾欲花巨資向蘇聯買兩德統一
    據新華社電 上世紀冷戰時期,聯邦德國政府一度打算向蘇聯政府支付大筆金錢,換取兩德統一。一名時任西德官員披露,路德維希·艾哈德1963年至1966年出任西德總理時,制訂一項計劃,打算10年內每年向蘇聯政府支付20億美元,換取與民主德國、即東德統一,總額相當於1000億西德馬克。 德國《明鏡》周刊10月1日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解密文件顯示,德方打算經美國方面向蘇聯政府提出這一計劃。
  • 假如1990年西德和東德的統一沒有成功,會對後來世界產生哪些影響
    1990年10月3日,曾分屬於東西方兩大陣營(美國領導下的北約集團與蘇聯主導下的華約集團)的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在克服重重困難後,終於實現了歷史性的統一。這也是德國歷史上的第三次統一。西德與東德假如1990年西德和東德的統一沒有成功,會對後來世界產生哪些影響?
  • 兩德統一時,蘇聯為何不果斷制止?30多萬駐德蘇軍精銳在幹什麼?
    在經互會的大框架下,東德和蘇聯之間形成了緊密的經濟聯繫,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當時波蘭人、東德人都曾開玩笑說:「不怕蘇聯坦克,就怕蘇聯關閉石油管道」。由此一來,蘇聯依靠經貿手段,對東德的影響進一步加深。但即便如此,當東德於1990年併入西德時,擁有強大軍力和雄厚國力的蘇聯,也是無力回天。
  • 西德統一了東德後,為何要遷都到東德的柏林?
    因為二戰的原因,被人為分裂的國家需要一個能代表東德和西德共同利益的首都二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英法美蘇四國分區佔領,由於柏林是德國的首都,雖然處於蘇聯的佔領分區,但是柏林作為一個特殊地區,還是被分為了東柏林和西柏林,分別由四國分開佔領。
  • 德國分裂了40年,東西差異已很明顯,卻為何仍能在1990年統一?
    冷戰的序幕拉開後,蘇聯和美國這兩個超級大國,基本主導了德國的秩序。在蘇、美對峙的歷史背景下,德國在1949年分化為東德、西德兩個政權,繼而成為了冷戰的前線。在此後的大部分時間裡,德國是蘇、美軍事對抗的「前沿基地」。在冷戰大環境的影響之下,東、西兩個德國之間也出現了較明顯的差異。
  • 西德統一了東德後,為何要遷都到東德的柏林?其實和錢有關
    很多人都想問,德國在1990年再次實現大一統之後,為什麼敢明目張胆的首都從波恩遷到柏林呢?難道不怕周邊國家猜忌嗎?原來波恩的市民又怎麼願意首都離自己而去呢?實際上,德國能再次過成一家是整個國際環境促成的,英法蘇波等國都得到了好處,波蘭和當時苟延殘喘的蘇聯也都得到了德國不再提出領土訴求的承諾,對德國遷都柏林不會產生大家以為的那種猜忌。至於說波恩捨不得自己的家鄉從首都將為普通市,人口只有30萬的小城有誰會在乎呢?
  • 30年前,蘇聯從東德撤軍,1年後蘇聯解體;上周,這段歷史重演?
    雅爾達會議但是鐵幕政治並不被一般的市民所認同,整個50年代,從東德非法越境進入西德的人數,記錄在案的就超過了270萬(1990年兩德合併時東德人口只有1900萬左右)。為了禁止更多的人逃往,1961年東德政府修築了象徵鐵幕封鎖的柏林圍牆。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捲入阿富汗泥潭的蘇聯逐漸衰弱,到80年代末,被海外戰爭和國內經濟拖累的蘇聯已經無力繼續維持軍事行動,所以選擇從阿富汗撤軍。此時兩德的局勢也出現了臨界點,東德局勢失控,而西德則主張乘勢完成統一。
  • 東歐劇變,兩德統一後,民主德國建立的蘇聯式德軍去哪了?
    1955年,西德加入北約,並建立了聯邦國防軍,此舉打破了二戰後德國不擁有部隊的規定。於是東德在加入華約後,也著手建立武裝力量。1956年,在蘇聯指導下,在東德人民警察的基礎上,建立了國家人民軍,建軍初期只有9萬多人。這支軍隊按照蘇式軍隊打造,其體制與軍制與蘇聯軍隊相似。國家人民軍實行志願兵役制,1961年改為義務兵役制。
  • 西德年輕人駕機入侵蘇聯,直接降落在紅場,受到蘇聯民眾熱烈歡迎
    而這件大事,甚至波及了整個蘇聯軍方高層,一度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熱門話題。魯斯特於1968年6月1日出生在西德的霍爾斯坦州,他的人生履歷並不算特別出眾——沒有名校學歷、沒有高貴血統……不過,他是一個飛行員,同時還是一個用飛機震驚了全世界的飛行員。1987年5月13日,剛剛拿到飛行執照、還沒滿19歲的魯斯特決心去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駕駛飛機前往莫斯科。
  • 蘇聯解體時,異文異種的中亞五國,為何不願脫離蘇聯?原因很簡單
    在以東斯拉夫三國為核心的蘇聯集體中,中亞五國在民族、習俗和文化上都顯得格外迥異。不過,當80年代蘇聯走向衰落時,中亞五國的民眾,卻並不希望蘇聯覆滅。1991年3月17日,蘇聯高層就「是否保留蘇聯」這一議題,而舉行了公投。這次投票共有9個加盟共和國、1.48億人口參與,相對而言比較體現民意。
  • 看看東德和西德的差距,就知道為什麼是西德統一德國了
    為此,西德總理科爾當政期間與東德籤訂了一系列的經濟、貿易、文化、交通等領域的協議,旨在全方位的密切雙方的關係,為了將來的統一做準備。這一天並沒有等太久,八十年代末東歐劇變,蘇聯經濟形勢也是糟糕透頂。西德利用這天賜良機,經過艱苦的努力與談判,東德解散政府與軍隊併入西德,兩德最終在1990年末實現了統一。
  • 蘇聯和南斯拉夫都解體了,為何卻無法解體中國呢?原因很簡單
    從世界歷史來看,毀滅或者打擊一個國家最好的方式,並不是簡單的戰爭打敗,而最強的方式,那是直接使得國家解體,四分五裂,這樣就徹底削弱,一蹶不振了。 最典型西方幹倒蘇聯和南斯拉夫就是如此,直接讓蘇聯解體,直接讓南斯拉夫解體,蘇聯分成15個國家,南斯拉夫分成7個國家,徹底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