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廣告把我給坑了。」近日,山東青島市民曲先生向本報青島記者站反映,他因輕信電視上播出的「舒筋健腰丸」藥品廣告,花數千元買了4個療程的藥,卻根本沒有取得廣告中宣稱的療效。
吃4個療程腰還疼
家住青島市嶗山區的曲先生今年剛過40歲,在一家企業工作,孩子上幼兒園,妻子待業在家,家裡的主要收入就是他每月三四千元的工資。2010年,他經常感覺腰疼難忍,經醫院檢查確診,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並椎管狹窄」,這給原本經濟就不寬裕的小家庭罩上了一層陰霾。
「這兩年,什麼重活都幹不了,為了治病,大醫院也去了,小診所也去了,止疼藥吃了不少,膏藥也貼了一堆,一直保守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9月6日上午,曲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年初,當地電視節目播出的一則舒筋健腰丸藥品廣告讓他動了心,其中宣稱該藥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專用藥」,「獨含骨腎素BNT,4—5個療程可治癒腰椎間盤突出,快治腰突不復發」。廣告中還有專家現身說法,稱該藥「是足以讓我國中醫驕傲的奇蹟,得到了國際上的骨傷醫學聯合會的認可」。
曲先生告訴記者,或許是有病亂求醫的心理作祟,今年4月下旬,他撥打了廣告上公布的熱線電話,按照對方提供的地址到該市中瑞堂大藥房購買了4個療程的舒筋健腰丸,一共花了3160元。
一個療程為一個月的時間,第一個療程還沒有結束,曲先生就後悔了。「廣告上說3天快速止疼,可我吃完第一個療程了,腰還是疼。後來打廣告上公布的專家諮詢電話,他們讓繼續吃,沒想到,吃完了4個療程,腰照樣疼。」曲先生向記者提供了其於8月9日在當地醫院進行檢測的報告單,檢測結果仍然是「腰椎間盤突出並椎管狹窄」。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還有不少消費者也有類似遭遇。
「專家」宣傳有功效
記者發現,當地電視節目已經停播了該廣告,但在某視頻網站上仍然能看到該廣告。
在舒筋健腰丸視頻廣告中,一位主持人開場就邀請一男一女兩位「專家」、「教授」給大家講授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識,介紹舒筋健腰丸的功效和優點,並推薦患者使用。此外,主持人還讓一些自稱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病症並吃過舒筋健腰丸的患者,講授該藥效果如何如何好。
廣告視頻中的所謂專家和患者信息不詳,記者也無法進一步考證其身份。然而,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查詢得知,媒體播放的舒筋健腰丸廣告內容和經過該局審批過的廣州白雲山陳李濟藥廠有限公司生產的舒筋健腰丸廣告內容明顯不同。
經過審批的舒筋健腰丸廣告,內容簡潔明了,只有對話和旁白。「男中音唱:腰腿疼痛怎麼辦?」「演員1和演員2說:舒筋健腰丸!」「男中音唱:腰腿疼痛怎麼辦?」「演員3和演員4說:舒筋健腰丸!」「男中音唱:腰腿疼痛反覆發作到底該怎麼辦?」「演員5和演員6說:舒筋健腰丸!」而在媒體播出的廣告中,「演員」成了「專家」和「教授」。
該藥廣告批准的功能主治是「補益肝腎、強健筋骨、驅風除溼、活絡止痛。用於腰膝酸痛」。媒體廣告卻宣稱,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專用藥,專治腰椎間盤突出症及其引發的坐骨神經痛、椎管狹窄、腰椎骨自增生、腰肌勞損等各種症狀」。
記者撥打曲先生提供的舒筋健腰丸「康復手冊」上標稱的廠家即廣州白雲山陳李濟藥廠有限公司的諮詢電話,對方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曾多次被查處
記者通過網上查詢得知,2007年至今,舒筋健腰丸廣告發布方多次因虛假宣傳被各地執法機關查處。如2007年,因虛假宣傳,被浙江省省藥監局查處;2011年8月,因8次違法播放廣告,被廣東省食藥監局查處;2011年,因擅自發布廣告,被新疆食藥監局查處。
根據《廣告法》和《藥品廣告審查辦法》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的內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藥品廣告不得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或者保證,不得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不得利用醫藥科研單位、學術機構、醫療機構或者專家、醫生、患者的名義和形象作證明。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文劍南律師分析指出,媒體上刊播的舒筋健腰丸廣告,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的廣告內容不一致,大部分內容都超越了上述法律及法規「劃定的紅線」。按照《藥品廣告審查辦法》規定,經批准的藥品廣告,在發布時不得更改廣告內容。篡改經批准的藥品廣告內容進行虛假宣傳的,由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立即停止該藥品廣告的發布,撤銷該品種藥品廣告批准文號,1年內不受理該品種的廣告審批申請。對任意擴大產品適應症(功能主治)範圍、絕對化誇大藥品療效、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違法廣告,省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一經發現,應當採取行政強制措施,暫停該藥品在轄區內的銷售,同時責令違法發布藥品廣告的企業在當地相應的媒體發布更正啟事。
記者發稿前獲悉,曲先生已經向山東省青島市食藥監局舉報了舒筋健腰丸廣告涉嫌違法的情況。本報對此事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