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廣告 想對你說不有點難

2021-01-14 中國青年網

視覺中國供圖

歷時近一年的「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終於有了結果。近期,江蘇消保委向法院主張的智能電視開機廣告必須擁有「一鍵關閉」功能,得到判決支持。電視的廣告終於可以關了,但是一些APP的廣告依然無法一鍵關閉。

微信朋友圈會推送個性化廣告,而且根本找不到關閉選項,有些APP還會強迫用戶在使用前「欣賞」長達幾十秒的廣告,讓人不勝其煩。

12月16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上海市消保委連續15個月對1600個不同類型的APP進行廣告監測後發現,APP廣告「關不掉」、個性化廣告推薦「不可選擇」等問題較為突出,部分APP廣告還存在違規獲取用戶信息、未經用戶允許就私自下載新APP等問題。

獲取用戶信息完成廣告推薦

技術專家指出,APP廣告多為精準推送型廣告,大量APP廣告後臺還採用競價交易模式,這種投放模式都以獲得消費者的大量信息為前提。

「現在有畫像和追蹤的技術,完全可以做到知道你想買什麼或猜到你想買什麼。」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專家何延哲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業內專家表示,直接或間接獲取用戶數據、完善用戶畫像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見的用戶數據來源依然是用戶的個人資料和瀏覽數據,包括搜索記錄、在各個頁面的停留時長、從哪個頁面進入哪個頁面等,從而為用戶建立起一套包含多個標籤的畫像,比如「男性、研究生畢業、40歲、收入偏上、已婚、有一子、養寵物等」。

更不易被察覺的是嵌入在APP內的SDK(軟體開發工具包)。它是APP內提供特定功能或服務的插件,比如廣告、支付、地圖等。SDK的意義在於,當開發者需要調用某項功能時,不需要從頭自行開發,只需要接入SDK即可。

專家解釋,當甲、乙兩款APP都採取了同一家廣告SDK時,那麼甲和乙收集的數據都可能上傳至這一個SDK上,甲和乙之間天然形成了數據共享。用戶在甲上的搜索記錄和使用習慣有可能就會被反映在乙上。

確實,近年來,由第三方SDK引入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不容小覷。12月22日,南方都市報發布的《個人信息安全年度報告》顯示,其對60款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情況進行測評分析發現,平均每款APP使用11.3個SDK。而對20款頭部SDK測評結果顯示,有三成SDK實際獲取的權限超出其在官方文檔中聲明獲取的權限,有隱瞞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嫌疑。

APP廣告想關掉確實不易

你可以給我推送廣告,為什麼我就不能關閉呢?這也是APP廣告的最大槽點之一。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提出,可以給用戶畫像,推送廣告,但用戶有知情權、控制權、刪除權。」何延哲說。

根據廣告法,「以電子信息方式發送廣告的,應當明示發送者的真實身份和聯繫方式,並向接收者提供拒絕繼續接收的方式」。可《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對600款APP的廣告行為進行深度分析後發現,58%的APP含有廣告,其中69.7%的廣告沒有「關閉鍵」。同時,針對600款APP相關功能設置測試發現,僅有14.5%的APP可以找到個性化廣告推薦關閉入口。

找到關閉入口,也並不那麼容易關掉廣告。有媒體報導,記者在專家的指點下,通過「我—設置—關於微信—《微信隱私保護指引》—騰訊《隱私政策》—廣告—關於廣告—如何管理您看到的廣告—管理—個性化推薦廣告—登錄」等足足10多個頁面,才關閉了微信朋友圈個性化廣告推薦功能。但微信同時提醒,關閉該功能後「您仍然會看到廣告,但相關性會降低」;而且用戶主動選擇關閉個性化廣告推薦的有效期只有6個月。之後若不重複以上操作,微信朋友圈又會自動推薦個性化廣告。

要給用戶一個說不的機會

至於APP廣告發布平臺出於什麼目的不賦予消費者關閉廣告的權利,何延哲分析,這與免費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有關,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在網際網路上免費獲得信息,但商家總要贏利,廣告無疑是一種好的支撐方式。如果大家都把廣告關閉了,這種商業模式就無法支撐。

何延哲本人其實並不太反感網際網路跨平臺的廣告,因為他知道這中間傳遞的信息是針對設備的用戶畫像,而不是個人可識別的信息,比如手機號、身份證號、住址。「我們不是要完全禁止個性化廣告,如果不存在個性化廣告,那就只能回到傳統媒體的廣告時代了。」何延哲說,但商家推送廣告也要適度,並且給用戶一個關閉的權利。

何延哲認為,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廣告邏輯不夠透明。一定要讓消費者清楚,APP收集了哪些個人數據,這些數據的用途是什麼,我能否禁止別人使用這些數據。

比如,在谷歌上,用戶可以看到系統基於個人使用偏好生成的一系列標籤,包括教育背景、家庭收入、婚姻狀況、寵物等,這樣人們對於谷歌可能推送的內容也能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谷歌用戶還可以選擇一鍵關閉個性化推送。

所幸的是,針對這種廣告亂象,相關部門已經開始重拳出擊。今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通知》,重點聚焦APP和SDK違規處理個人信息、設置障礙、頻繁騷擾用戶、欺騙誤導用戶以及應用分發平臺落實責任不到位等問題。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國內市場檢測到的APP數量超過350萬款。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12月24日表示,截至目前,已經對52萬款APP進行了技術檢測工作,發現了一批有問題的APP,責令1571款違規APP進行整改,公開通報了500款,對整改不到位的及拒不整改的直接下架,涉及120款。

「只有標準化,才能實現監管檢測的自動化、智能化。」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說。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範》10項標準。對於消費者特別關心的「最小必要化」等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原則,也制定了相關系列標準,涉及通信錄、錄音、人臉、位置、圖片、軟體列表、設備、錄像等信息收集使用規範等。

同時,嚴守廣告及廣告主的合規性,也是守護消費安全的重要防線,業內專家表示,APP發布者要盡到對廣告內容審核的義務,為消費者「把好關」。

「APP一直想數據變現,卻忽略了數據應該是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只有轉變成這樣的觀念,才能變得更好用、更安全,才能更有前景。」何延哲強調。

相關連結

APP偷聽我們談話? 技術上可行商業上沒必要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談話中涉及到什麼東西,很快就會接到相應的廣告推送。以至於很多人都懷疑,APP是不是偷聽了我們的談話,要不怎麼會如此精準呢?

何延哲說,APP偷聽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只要打開手機的錄音權限,就可以實現錄音。不過,手機作業系統會針對錄音權限設置開關和提醒,這樣就很容易被發現,讓錄音變得不太容易隱蔽。

「一旦被發現,就會形成實錘,未經用戶允許收集個人敏感信息會觸犯法律。冒如此大的風險,去推送一條廣告,對商家來說得不償失。」何延哲說,而且偷聽會形成大量的語音信息,這些語音信息要存儲起來,再去篩選、提取,成本很高。

至於很多人為什麼會產生APP偷聽我們談話的錯覺,何延哲舉例說,你走進一家耐克店,發現朋友圈推送了一條耐克的廣告,就覺得會有問題。但事實上可能是耐克給全國10億網民都推送了這條廣告,只不過恰好你在店裡而已。

何延哲表示,他們在對用戶常用的千餘款APP進行檢測時,還沒有發現哪一款APP偷聽。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受不了手機上的廣告嗎?5個app讓你杜絕煩人廣告!
    這些程式可以幫你擋掉開啟safari時出現的廣告,提供大眾一個不受幹擾的瀏覽模式,但對那些媒體公司來說,就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了:因為廣告是他們收入的一大來源,Google看起來也要跟著擔心了,畢竟他們是許多手機廣告程式的最大開發者。
  • 什麼app看小說全免費-沒有廣告免費的小說app推薦
    什麼app看小說全免費?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的在手機上看小說,不僅能打發時間還能豐富知識,但是現在有許多小說軟體需要付費才能看,有沒有不要錢的小說軟體免費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出沒有廣告免費的小說app推薦,快來爪遊控下載觀看吧。
  • 無需安裝app手機去廣告
    多數人已是機不離手,然而手機總是有煩人的廣告。許多朋友都想屏蔽這些廣告。通常的辦法是在手機上安裝 adguard、廣X管家這類app。這類app往往要開啟開機自啟動如此則費電耗內存。有沒有不用安裝app就可以屏蔽廣告的辦法呢? 今天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巧用私人dns去廣告。在這之前,首先要講一下DNS的概念。
  • 人民日報評「APP廣告難關閉」:給用戶一個說不的機會
    近日,上海消保委測試的600款APP中58%含有廣告,其中69.7%的廣告沒有「關閉鍵」,《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日前發布的這一數據,戳中了許多人的痛點。當注意力成為資源,植入廣告、流量變現成為許多應用程式盈利的重要手段。商業的本質是共贏,好的商業模式必然要尋求盈利目標和用戶感受的平衡;廣告更是人心的生意,想把流量轉化為財富,不僅要合法,更要得人心。讓用戶沒得選,抑或是為取消廣告設置重重門檻,把植入廣告做成了人人生厭的「牛皮癬」,如此霸王做法顯然不是上策。
  • app推廣選擇廣告聯盟的優勢和好處!
    選擇廣泛不管是對於廣告主還是是聯盟上面的個人站長和渠道來說,廣告聯盟上面的選擇多樣,合作形式非常豐富。廣告主們可以根據聯盟平臺上的聯盟會員的網站流量、用戶屬性來選擇適合自己app廣告的網站進行推廣;而聯盟平臺上的聯盟會員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網站的定位和廣告布局來選擇適合的app廣告。
  • 手機自動點擊跳過開屏廣告App
    自動跳過是款功能很強大的小工具,界面的整體布局是很簡潔的,其實也沒有什麼界面,無廣告,主要是幫你跳過一些應用啟動時在界面的廣告問題
  • 這些APP被點名!想關閉朋友圈廣告?
    大家會不會碰到下面這種情況好好地刷著微信朋友圈卻時不時看到平臺推送的廣告想關閉?管理個性化廣告的入口非常難找騰訊廣告表示,即使關閉了朋友圈個性化廣告,也不能屏蔽廣告上海市消保委認為,APP廣告相對於傳統廣告、網際網路搜索類廣告而言,特點鮮明:廣告多為「信息展示-點擊購買」閉環型廣告,消費者如果看了感興趣就能直接點擊連結下單購買
  • 央視曝光新聞App等假貨廣告
    不標「廣告」、標題誇大其辭、擅用新聞報導截圖包裝…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多家商業新聞資訊App違法刊登廣告,甚至充斥大量假冒產品。記者點擊某新聞App廣告,跳轉至境外售表網站,所售「頂級名表」都是高仿貨!然而投訴後,廣告依然存在。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網絡騙局也越來越多。
  • APP廣告怎麼就關不掉?
    有人只是點擊微信廣告右上角的「不感興趣」,這只能屏蔽單條廣告,要想關閉朋友圈廣告,還要經歷更加複雜的步驟。   在上海市消保委的提示下,記者昨天也測試了一下如何通過至少11個複雜步驟方式來關閉微信個性化廣告推送。
  • 手機上的去廣告神器,只推薦這款免費的app
    「本期內容標籤」安卓 iOS 電腦 小程序 網站 遊戲 教程昨天說的電腦上的去廣告瀏覽器插件而手機上的去廣告需求則清晰了好多,剛需就是去除視頻app的片頭廣告,而對於網頁廣告則看的比較開。小編也體驗了三款app,分別是收費的adguard、免費的淨網大師和樂網,最終小編還是選擇樂網這款免費好用的app,安卓和iOS均支持,那麼今天就來說說吧。
  • APP內置廣告,用戶有權說「不」
    打開應用程式,先看幾秒廣告;瀏覽信息時,不小心就點進廣告,如今應用程式內置廣告越發常見。日前,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顯示,測評的600個App 58%含有廣告,其中69.7%的廣告沒有「關閉鍵」。
  • 現在MIUI廣告99%都可以關閉,為什麼大家還放不下成見
    你們怕是沒見過金立手機那廣告,我叔拿他手機問我,你看我這手機微信一直響,有沒有什麼辦法關掉,我拿他手機一看,好傢夥,全是廣告推送,行吧,找找推送app吧,居然全是系統應用在發。怎麼說呢,就像中了病毒全屏跑廣告,手機卡到沒法用。這種情況一般怎麼解決?想辦法root,卸載那些系統應用。不會root?黑域知道嗎?冰箱知道嗎?ADB呢?都不會?
  • 手機去廣告神器,只推薦這款app
    相信你最近也有去廣告的煩惱吧?是不是優酷廣告過濾又失效了?又或者是騰訊、愛奇藝的。
  • 華為和榮耀手機用戶的福利,兩款手機刪除部分APP裡的開屏廣告
    今天老王給大家講一下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的一個小福利,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前些日子有微博博主爆料,說華為部分手機打開部分app沒有廣告。老王因為自己是華為手機,就自己試了試。(無廣告必須是在華為應用市場版本的app。)
  • 雙子座:想說愛你不容易,我只是有點孩子氣~
    提到雙子座,你首先想到了什麼?雙子座,堪稱是星座界的頂級奇葩,典型的人格分裂,精神病患者的代表患者。小編都懷疑雙子是孫悟空的後代,分分鐘給你展示七十二變絕技。雙子座的人反應十分靈敏,而且口才超好,是個天生的說客,即使他胡編亂造也會說得不著痕跡,你很難抓住他的狐狸尾巴。他會一面說謊一面對你曉以大義,再加上甜言蜜語,說的可謂是有聲有色。如果雙子想騙你一起去旅行,山上的花花草草也會被他說的活靈活現,仿佛你已置身於仙境(陷阱)!除了你還有誰?
  • AdTrap:可以屏蔽網頁和app上的幾乎一切廣告
    120美元的盒子:有了它,你的手機、電腦上不再有廣告,網頁上、音樂流、app上不會再有推銷信息,多美妙。該產品已經到了原型階段,預定或者在Kickstarter上支持他們的籌資活動都可以為你獲得優先試用的權利。如果在12月8日之前籌到了15萬美元,這個創業團隊就可以把產品推向市場。AdTrap就是一個在Linux系統上運行的小計算機,它能識別大部分形式的廣告並屏蔽之。
  • 「關掉」App廣告,怎麼這麼難!看看央視如何說→
    伴隨網際網路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移動廣告領域迎來的蓬勃發展,移動終端廣告業務佔比愈發擴大,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其將佔到總體網絡廣告的84.3%。隨之而來的是,過度頻繁的彈屏、推送、信息流等形式的移動終端廣告也引起了部分APP用戶的反感。
  • 個人學英語和健身必備的app,只能說太有用了,你覺得呢
    上到大學大一差不多荒廢了一年,然後英語可以說一竅不通的那種感覺,詞彙量極速下滑。最後經過對一些英語學習app的摸索,終於在大二的時候過了四級。現在正在備戰六級的路上。極光單詞app這是一款專門用於記單詞的app,很多考研講師都在推薦,這裡集齊四六級考試高頻詞彙,主要是比較簡潔,說白了就是用來更來的記單詞,別說挺高效的。
  • 為什麼很多app打開時都會出現廣告,影響速度,不能立法禁止嗎?
    許多APP在啟動時都會首先加載一段廣告,這樣既會影響APP的打開速度,也會使得手機中的垃圾緩存數量增多。那麼關於app的這些啟屏廣告,國家是否可以立法禁止呢?答案是分情況而論,並且這些app的啟屏廣告也是可以關閉的。
  • 手機也能跳視頻廣告!不要再為垃圾廣告浪費時間了!
    雖然我覺得這個開場白有點老套,但還是 Adguard 那檔事。我發現大家真的被廣告搞到怕了,一個去廣告的軟體能延伸出這麼多的問題。有同學在 Adguard 的評論下留言說,在安卓平板上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能讓它變成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