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帝疆先生詩文二十一篇
安興《鞏氏家譜》「大宗圖」記載:「鞏帝疆,字慎封,號虎泉,乾隆辛卯科舉人,欽賜國子監典薄,配宋氏、李氏、溫氏、耿氏,生一子,嗣一子。」清折遇蘭本《正寧縣誌》釋注有:鞏帝疆,清正寧人。字慎封,拔貢生。有夙慧,讀書過目成誦,少時人號曰「神童」。既長,才益淹貫,所為文鏤空繪影,脫盡時蹊,古文詩賦諸體無不工,著有《南中記》、《雲寂山房詩集》,癸未知縣折遇蘭延入羅川書院。
折遇蘭本《正寧縣誌》當為折遇蘭任上編纂,安興《鞏氏家譜》則為晚清編修,而兩史記載,鞏帝疆生卒均無考。作為乾隆辛卯(1771年)科舉人,帝疆無論是多少歲中舉,都算得康乾盛世。1771年是渥巴錫回歸入覲的國隆年代,是四方來賀的開明盛世。鞏帝疆畢竟不是平常的書生,《南中記》與《雲寂山房詩集》的散佚,亦不足毀滅他的神童之譽和文字功底。他的智慧,他的空靈,他對故鄉故土的真情寫意並未完全的毀滅。安興鞏氏族譜內「虎泉傳」一篇,依然有所保留地收錄了他的二十餘首詩作。
現將鞏帝疆的二十多首詩文摘錄下來,品味祖輩的感知和時代的縮影,就像站在故土清晨的黃土塬畔,靜聽四聲杜鵑咕咕啼鳴中的歷史痕跡。正寧蕞爾小縣的歷史是世界的歷史,世界的歷史是無數正寧的歷史,恰如鞏帝疆有限而有形的詩文,把小小的景象用千年的文化雕琢,把樸素的生活用赤子的心血拜祭。他的這些詩文雖然無法錄入世界的經典,卻為正寧這方黃土地上生活的人們保留了歲月的痕跡。我們腳下的土地,是神奇的土地。我們的先輩,不僅是用犁鋤耕作,還讓我們自歲月的閒隙走近歷史,切近故人,共同來品味這方黃土地曾經的餘音與畫意。(文 鞏世洲)
1、中秋書院同諸子雨中待月
才有胡床興,忽增良夜嘆。
月先諸子待,光借一宵難。
笛哭關山暗,樓高風雨寒。
此時千裡道,能得幾回看。
2、琴峰古洞
古調由來迥莫攀,瑤池雅韻出煙鬟。
巖前風舞雪中曲,指外弦青雨後山。
月冷碧岑思大雅,聲希玉洞叩禪關。
仙人一去無消息,雲自悠悠鶴自還。
3、泰山拱翠
秀拱山城兀露雄,晴嵐疊翠入遙空。
苔封古壁層巖迥,虹斷危橋一線通。
虯殿影涵秋水碧,殘霞光射遠天紅。
清暉處處繞佳境,盡在夕陽落照中。
4、靈湫喬松(其一)
帝遣神工鑿碧湫,山深廟古樹千秋。
參天黛色寒煙罩,入耳濤聲夾岸流。
雲裹時巢雙白鶴,池邊臥老兩青牛。
靈龍歲歲為霖雨,自爾祈年盡滿篝。
5、靈湫喬松(其二)
雪封澗底自年年,為傍靈池老碧天。
黛洗寒潭侵夜月,濤飛鐵幹弄朝煙。
塵陰暗共碑陰透,釵影翻隨鶴影旋。
彈壓山河憑勁節,好將風雨護龍泉。
6、溫泉夜月
冰輪淡蕩瀉清秋,色映澄潭媚更遒。
洲渚平分函玉鏡,蟾蜍倒掛落金鉤。
半天風暈深更靜,一點空明暖氣浮。
靈液原來即月窟,探幽何事問龍湫。
7、羅山兔穴
可是投廬未肯還,猶留古穴在人間。
星殘玉界沉秋水,月照寒株動碧山。
藥草千年留絕塞,風雲終古護元關。
懸知盛世多祥應,赤瑞行將取次攀。
8、雲寂孤峰
一峰秀起控山村,嶺際危嵐鎖石門。
崖斷翻忘飛鳥度,松高不礙宿雲噴。
更殘午夜空塵界,月湧中天淨寶幡。
信是清涼美境別,幾時高臥養靈根。
9、五掌山形
五峰排列勢崢榮,掌上江山入攬清。
一點芙蓉擎碧落,千秋風雨護根莖。
脈通吳嶽輝秦甸,秀比關門拱帝城。
屈指滄桑知幾變,煙霞笑撫自縱橫。
10、支當古渡
岸花堤柳媚前汀,面面雲山靄翠屏。
波臥長橋橫塞雨,煙沉古渡失荒亭。
孤燈漁火依沙白,石經疏林落照青。
天際孤舟識何處,心翻寸寸寄飄萍。
11、雲寂寺
古剎凌雲山幾盤,僧房斜掛壁崖間;
頑碑殘刻猶存舊,老樹悽雅不記年;
曾道泥牛耕月璧,常聞牧馬駕風鞭;
西方佛氏流來還,自後無人續正傳。
12、雲寂書院
設帳雲峰為愛禪,借僧香積究義編;
書聲莫讓雞聲早,燈影還同月影偏;
映案呈興桃李秀,隔簾舒翠竹松妍;
碧紗他日籠詩面,勝地芳名自此傳。
13、自嘲
道我作詩非做詩,只緣消遣偶拈思;
戲將五字聯成句,強把七言綴作詞;
省卻之乎連著也,少些夫且與然而;
管他六代三唐甚,一味白填興到時。
飄寒琴劍似飛蓬,學也何嘗祿在中;
力作由來多歲稔,筆耕到底少年豐;
誰知勞力心猶苦,豈意為農士更窮;
方信有恆能作聖,到今始覺兩無功。
14、煎茶坪(其一)
煎茶一縱目,縹緲棧雲通;
密樹爭峰疏,奔流弱石雄;
人行鳥道外,天在水聲中;
可惜春還淺,繁花未放嚴。
15、煎茶坪(其二)
回互峰巒遠,縱橫澗壑紛;
蟻緣千仞壁,馬踏半空雲;
鳥影垂鞭看,林風隔水聞;
險夷無定勢,憂喜亦平分。
16、四川山
最怕過偏橋,還愁上碧宵;
亂峰斜剌眼,從莽直齊腰;
野色陰常存,春風凍不消;
漢陽何處在,隨路問山樵。
17、雞頭冠
不度雞頭險,誰知鳥道難;
千尺仰絕壁,百丈俯危湍;
亂石排雲出,危峰帶雪寒;
晚來煙樹滿,何處是長安。
18、過青羊鋪(三首)
其一
徑轉千峰亂,泉飛百道寒;
野花香細細,老樹碧漫漫;
茅屋雲邊店,危橋柳外灘;
只因貪勝樂,行路不知難。
其二
兩過苔逾滑,風多暑氣清;
天邊驅馬出,樹梢見人行;
倚澗峰疑落,懸崖路欲傾;
棧中隨處險,不必問山名。
其三
崎嶇難自主,行止豈由身;
怪石頻驚馬,飢鳥不避人;
山光遙接蜀,江勢欲吞秦;
拙性鴆奇僻,何須憚苦辛。
19、定軍山諸葛墓
定軍山下水流東,水綠山青兩結愁;
死後一杯乾漢土,生前二蜀失降候;
風雷八陣猶趨魏,草木千行尚識劉;
馬上遙看空落淚,無人提劍斬焦周。
20、春興(八首)
其一
正是春風鼓太和,誰教陰氣滿林阿;
無邊急雪紛紛舞,不盡黃雲慘慘過;
日暮空階鳥雀噪,天寒絕塞虎狼多;
少陵心事何人識,猶自相看醉笑歌。
其二
遙望慈雲琴岫飛,椒盤柏酒寸心違;
啼鶯繞枝椿蔭盡,芳草遮門萱影稀;
風發南山驚短夢,灰深爐火冷庭闈;
舉頭紅日空思愛,筍又新抽魚正肥。
其三
才罷酒杯日又斜,春來春去惜韶華;
金垂圍柳徐徐綠,香吐寒梅漸漸花;
童冠於今羞竹馬,衰殘行自類匏瓜;
湮磨才試身先世,月照寒林隱暮鴉。
其四
山村空自號安興,卻每求安總未能;
才喜床頭病婦罷,復憐膝下瘦兒恁;
玉梁糗就唇常懶,華寶燈懸看不曾;
最是春光可惱處,營營門外有青蠅。
其五
布袍歲歲走風塵,到處逢誰話苦辛;
暗裹饑寒妻子病,畫中飽暖雀鴉嗔;
囊羞兼恐謀醫藥,金盡翻思問鬼神;
有眼可憐春恨早,洛陽仍是舊蘇秦。
其六
百葉千條得氣新,我生猶自又沉淪;
也知來歲曾逢卯,卻奈今春已是寅;
一卷陰符心未死,幾天雲路恨無因;
愁看舍南兼舍北,欲度難槎博望津。
其七
回首長安事已非,途窮何計可相依;
簫吹楚市顏曾赧,瑟鼓齊門興易違;
風動花魂空故故,春深燕子自飛飛;
當年陶令原高節,寄傲田園得所歸。
其八
閒閒十畝可消貧,沒世長甘隴上民;
野老呼名情不厭,牧童招飲趣偏親;
蝌蚪最喜當春日,赤腳何妨歷刺榛;
莫道農家甘遁隱,邵平原是種瓜人。
21、先父食餼,廿九年不貢,詩以志感
箕裘獨對淚沾襟,惆悵音容不可尋,
半世功名存蠹簡,百年燈火嘆青衿。
黃河久隔乘槎信,羅水猶懸釣渭心,
爾日明經盡廖落,孤墳草木尚餘馨。
歡迎關注鞏氏網
微信公眾號:zhgslyh
編輯:139-0537-9276
會長:171-9037-5276
鞏氏QQ群:682400816
鞏氏專用QQ號:1712592179
鞏氏官方網站:www.gongshi.org.cn
鞏氏家族聯誼會專用郵箱:gsjzlyh@126.com
愛我中華,愛我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