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日丨50歲年齡70歲膝蓋,拿什麼拯救逐漸退化的膝關節

2020-08-09 新京報

資料圖片

許多人步入中老年階段,身體上會出現一些不易察覺的變化:上下樓時出現不明原因的腿痛,膝蓋處不動不痛,一按就痛等症狀似乎成為常事兒,跑步、爬山、遊泳……這些運動就更不用說了。據統計,50歲的人膝關節退化的比例約佔30%,60歲比例激增到60%,到80歲幾乎就是百分之百了。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北京中關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小兵就來給大家講講如何減緩膝關節退化的速度,避免出現「50歲的年齡,70歲膝蓋」的狀況。

關節負重過大、摩擦頻繁會引發關節炎

張小兵介紹,膝關節由三塊骨頭組成,連著上面大腿的是股骨,連著下面小腿的是脛骨,中間則是髕骨。走平路時,身體的負重主要從股骨下傳到脛骨,中間的髕骨彎曲度小,負重比較輕,所以並無痛感。上下樓梯時,膝關節要克服身體重力和運動衝擊力,再加上關節活動角度大,反覆地彎曲、伸直,髕骨負重明顯增加,並且也會加重磨損。

「原本人們的關節面有光滑的軟骨保護著,並且有一些起潤滑作用的關節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軟骨逐漸變得毛糙,且關節液減少。此時如果關節負重過大且摩擦頻繁,不僅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疼痛,還會因為長期的摩擦導致骨質增生(骨刺)的出現,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退行性改變,引發關節炎。」張小兵解釋道。

遊泳和散步等可減少關節負重鍛鍊韌帶

張小兵指出,人們在進行不同運動時,膝關節所受的力也是截然不同的,經常做使膝關節負擔加重的運動,就會加速它的磨損。

「通常來說,田徑運動員、喜愛登山徒步的人以及超重人群,膝關節的負擔相對普通人更重,往往也會加速其磨損老化。此外,經常蹲、跪、坐矮板凳的人群,也會出現膝關節提前老化的情況。」張小兵提醒,膝骨關節病患者,應儘量少上下樓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因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張小兵建議,膝骨關節病患者可適度進行遊泳和散步等運動,這兩項運動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可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鍊。

「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疼痛,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治療。臨床上的治療方法包括中西藥、理療、外科手術等。」張小兵提醒。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全民健身日丨50歲年齡70歲膝蓋,拿什麼拯救逐漸退化的膝關節
    資料圖片許多人步入中老年階段,身體上會出現一些不易察覺的變化:上下樓時出現不明原因的腿痛,膝蓋處不動不痛,一按就痛等症狀似乎成為常事兒,跑步、爬山、遊泳……這些運動就更不用說了據統計,50歲的人膝關節退化的比例約佔30%,60歲比例激增到60%,到80歲幾乎就是百分之百了。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北京中關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小兵就來給大家講講如何減緩膝關節退化的速度,避免出現「50歲的年齡,70歲膝蓋」的狀況。
  • 愛上健身的70歲「硬核奶奶」火上央視
    由於她膝蓋不好、體重偏重,還有脂肪肝,一位跑友便建議她先調整好身體狀態,再慢慢參與跑步,做有氧運動。就這樣,陳奶奶鼓起勇氣,第一次走進了閔行區沁春路上的一家健身房。她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是2018年12月29日。
  • 那些加速膝關節退化的動作,很多人竟然天天做!
    40歲之後,很多人就會開始出現膝蓋疼的情況了,如果去醫院,聽到最多的就是「膝關節退行性改變」這個診斷名詞。▲ 膝關節構造膝關節的表面有一層非常光滑的關節軟骨,當我們年輕時,即使經常上下樓、跑跳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軟骨就會逐漸出現磨損和剝脫
  • 膝關節退化是運動造成的?
    身體各大關節中,膝蓋是最常出狀況的關節之一。 有骨科名醫說爬樓梯是最笨的運動,因為膝蓋會承受體重四倍的重量。 這句話反映出「膝蓋是一種機械」的概念,越常或越用力使用它,都會使其磨損。 究竟運動會不會造成膝關節退化呢?我們又怎麼才能進行預防?什麼是退行性膝關節炎?
  • 40歲的年齡,60歲的膝蓋,什麼在傷害你的膝蓋。
    爬樓梯、爬山容易磨損膝關節爬樓梯和爬山都屬於負重運動,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當我們向上抬腿走路的時候,身體的重量就會壓在腰以下的關節,尤其是膝關節受力最多,膝蓋的負擔會瞬間增大為平時的4倍之多。有人這樣打比方,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平時走路,兩邊膝關節承重60公斤,當爬樓梯或爬山時,膝關節瞬間負重變成240斤,相當於左右膝蓋各扛了一架鋼琴,而且,速度越快,對膝蓋壓力就越大。這麼一比方,突然覺得膝關節真是太辛苦了。
  • 40歲後膝關節開始退化,不想膝蓋提前「報廢」,勸你改掉這些行為
    這是一種非炎症性退化性骨性關節炎,而我們的膝關節在40歲之後就開始明顯的退化,所謂的人老膝先衰。再三提醒:人老膝先衰,這些行為可能會讓膝蓋提前「報廢」根據調查顯示,多數年輕人出現了老寒腿多半都是「凍」出來的,尤其是女性朋友患者居多,在寒冷的天氣為了穿上漂亮的衣服,將腳踝和膝蓋往往都會露在外面,另外長期穿高跟鞋也會對膝關節造成一定的影響,久而久之很多年輕人就出現了老寒腿的情況。
  • 膝關節過早退化出現問題?保護膝關節你應該注重這些
    正常膝關節的壽命在60~70年,而黃金期只有15年左右,如果膝關節過早退化,就會出現疼痛。要防止這種情況出現,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膝關節的情況,並及時保護。 每個年齡段,膝關節的狀況是怎麼樣的?1~15歲:隨著身體的發育,膝關節也處於發育階段,一些青少年在青春期因為生長過快,在膝關節處會出現生長痛。15~30歲:膝關節的「最佳時間段」,這時膝關節能不知疲勞的運作。
  • 膝關節退行性變是45歲後的一道坎,如何才能避免膝關節退化性變?
    一旦出現這個問題,也就意味著膝蓋要「退休」了,腿腳會因此變得不好,那麼我們正常的行動會受到限制,將會給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所以為了45歲後的生活質量,我們應該提高預防這個問題,以免它的出現。那麼,要怎麼做,才能夠預防它,不讓膝蓋提前「退休」呢?首先,大家可以先做個判斷,看看自己的膝關節有沒有退化?如何判斷呢?
  • 中老年人膝關節老化、退化是怎麼回事?膝關節軟骨退化怎麼辦?
    中老年人膝關節老化、退化是怎麼回事?膝關節軟骨退化怎麼辦? 人老腿先老,絕不是一句空話,膝關節承受全身重量,最容易受到損傷,據統計:目前全世界關節炎患者有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過關節炎。
  • 是不是所有的膝關節痛都是關節炎?老年人膝蓋疼痛怎麼辦?
    是不是所有的膝關節痛都是關節炎?老年人膝蓋疼痛怎麼辦? 膝蓋痛是60歲以上老人最常見的問題。大多數老人面臨這一症狀,首先選擇忍耐,實在忍受不了,就打聽有什麼靈藥,只有少數人會及時就醫,更是怕要做手術。骨科專家提醒,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老化是不可避免的。
  • 那些正在悄悄加速膝關節退化的動作,很多人竟然天天做!
    對於膝關節疼痛的患者,在醫院聽到最多的診斷就是「膝關節退行性改變」。何為膝關節退行性改變?其實說的就是膝關節老化。可是自己明明才四、五十歲,膝關節怎麼就老化了?據統計,50歲的人有膝關節退化的比例大約佔30%,60歲比例激增到60%,到80歲就幾乎是百分之百了。
  • 54歲男子每天健身鍛鍊,沒想到膝蓋卻壞了,究竟哪裡做錯了?
    54歲的張先生最近體檢出有&34;,在妻子的督促下,走進了健身房健身,他每天在跑步機上跑一個半小時,大約5~6公裡路程,本以為&34;症狀會得到緩解,沒想到1周後竟出現左側膝關節內側疼痛,反而不能正常行走,到醫院拍X線片後骨質未見異常,醫生檢查後診斷為膝關節脛骨內側髁炎,需要休息並採用中醫治療。
  • 上海70歲奶奶健身3個月減重28斤
    來自上海閔行的陳繼芳奶奶今年70歲,近日在央視《越戰越勇》節目中亮相,令網友直呼:老奶奶,您太勵志了!當前時代下,全民健身蔚然成風,有越多的老人加入了「健身團」,選擇正確的健身方式,適量的運動有益身心健康。0170歲,為何會愛上「擼鐵」?
  • 50多歲夫妻雙雙要換膝蓋,原因竟是長期進行這種運動
    現在國家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很多老百姓也是參與其中,逐漸提高了自身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多的把業餘時間花在運動上,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現象。我們運動醫學的醫生經常說的一句話叫運動是良醫,可是其實還有後半句,運動講方法。
  • 50多歲夫妻雙雙要換膝蓋,原因竟是長期進行這種運動。
    現在國家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很多老百姓也是參與其中,逐漸提高了自身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多的把業餘時間花在運動上,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現象。我們運動醫學的醫生經常說的一句話叫運動是良醫,可是其實還有後半句,運動講方法。
  • 50歲後,膝蓋容易壞,骨科醫生教你護膝方法,讓膝蓋多用十幾年
    膝關節是人體內最大的關節,位置又在中間,基本上只要用得上腿的運動,都要膝關節的配合與參與,用得多了,負荷大了,關節退化的速度就會加快,出現問題的機率也會升高。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鈣質會流失,本身就會加速關節老化,如果平時再過度鍛鍊,體重超重,關節更容易受損了。
  • 這些加速膝蓋退化的情況,你中了幾個?
    人的每個器官都有自己的壽命,膝關節也不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在長期承受重力下,關節軟骨也漸漸磨損,軟骨下硬骨增厚,關節變形,失去彈性,患者者常因關節疼痛和變形,無法蹲踞、無力上下樓梯,只要活動或站立太久,就會馬上感覺當膝蓋疼痛酸軟,苦不堪言。
  • 50歲的許晴這樣練臀肌,不傷膝蓋和腰椎翹臀,證明性感與年齡無關
    50多歲的臀部依然可以挺翹性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女性,長期久坐、疏於運動、生孩子等原因,許多30歲不到的年紀,臀部就肥碩下垂、扁平鬆弛、外擴、胯大!許多人一說起訓練臀肌和如何翹臀,第一印象就是「深蹲」、「硬拉」,但對於許多40歲以上的女性,特別是一直以來因為工作久坐、照顧小孩疏於運動的女性來說,肌肉骨骼退化、平時不恰當的姿勢,導致膝關節、髖關節和腳踝關節不穩定或疼痛。
  • 對話70歲硬核奶奶:最近拉25磅加重片,能動一天就動一天
    直到2018年,當時68歲的她參加了小區裡的一次體檢,脂肪肝、高血脂、膝蓋退化等一堆「毛病」闖入了她的生活。醫生建議她要適當參與運動,慢慢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不然只會越來越差」。一句「警醒」,讓陳奶奶決定行動起來,先從晨跑開始。由於她膝蓋不好、體重偏重,還有脂肪肝,一位跑友便建議她先調整好身體狀態,再慢慢參與跑步,做有氧運動。
  • 對話70歲硬核奶奶:最近拉25磅加重片,能動一天就動一天
    直到2018年,當時68歲的她參加了小區裡的一次體檢,脂肪肝、高血脂、膝蓋退化等一堆「毛病」闖入了她的生活。醫生建議她要適當參與運動,慢慢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不然只會越來越差」。一句「警醒」,讓陳奶奶決定行動起來,先從晨跑開始。由於她膝蓋不好、體重偏重,還有脂肪肝,一位跑友便建議她先調整好身體狀態,再慢慢參與跑步,做有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