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到底是選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呢?這個問題從前年身邊的朋友給她兒子選學校開始,我也一度陷入了思考當中。
一個朋友是普通家庭,自己從生完孩子幾乎就是一直全職在家照顧,先生在外地工作大概年收入幾萬塊,他們還有每月還房貸一千多點。她是從孩子春季開學就一直糾結選哪個學校,直到秋季孩子報名上了一年級才算心理稍微舒坦一點,才算結束了這長達幾個月的「煎熬」她是這樣給我說的「煎熬」。當時想想還有兩三年我是不是也會這樣呢
另外一個朋友是一位醫生單親媽媽,她一開始就很明確的決定選私立學校,因為自己要上班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照顧孩子,而且私立學校的教學質量更好,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教學形式多樣化,還有外教和豐富的課外活動等等
那麼我的孩子到底選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呢?我就去詢問了更多的不同的人,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青少年宮培訓班的老師告訴我,孩子小完全沒有必要選私立學校,
一 ,費用高
二 ,孩子小,生活自理能力還不夠,住校起來不容易
三,小學階段公立教學也完全可以,沒問題的,等小學4,5年級開始或者初中了可以考慮去私立學校
有些已經在上私立學校孩子的家長告訴我,他們孩子同樣每天接送回家住,因為孩子哭鬧想回來住,在學校不習慣,而且晚上被子蓋不好容易生病等
再後來我問了一閨蜜,她們家兩個兒子,兩個都很聰明,而且還同一個老師教過,大兒子是開始小學成績很好,快到初中成績就逐漸下滑,還和外面的打架,天天網吧打遊戲等!老二是小學畢業被當地私立學校邀請免學費錄入的,高中也是被學校提前籤約免學費,還補發生活費錄入的,而且整個初高中全面發展,不僅是班幹部,班上家長會也是由他主導來開,閨蜜告訴我,孩子小學階段,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特別重要,習慣培養好了,孩子自己就會成長得很好,那麼到時候學校會爭著要的,是金子哪裡都會發光,公立學校也可以培養出很優秀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全身心的陪伴和交流特別的重要,帶老大時不懂這些,天天忙生意沒有管他,所以後來兩個孩子不一樣,老大走了很多彎路,當時以為給他好的吃穿就可以了,其他的交給學校,現在想想真是耽誤了老大
再後來我又去問,我那個單親媽媽醫生朋友,她家的孩子在學校適應得怎麼樣?她說很好啊,孩子適應得很快,生活自理能力更好了,她也很省心,孩子成績也不錯,最重要的是在學校生活規律,作息也很規律,一放假她就儘可能安排多的時間來全身心陪伴孩子,她經常帶孩子去戶外,城市周邊玩耍
慢慢的我就發現我心裡有譜了,有時間陪孩子的話那就儘量的陪她一起成長,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畢竟孩子需要我們陪伴的時間不是太長,而且並非公立學校就教不出好的孩子,關鍵還是看父母怎麼引導。
《超越原生家庭的養育》中曾說,父母陪伴孩子所需的精力,是呈逐漸遞減的趨勢,剛出生時,需要花80%的精力;當孩子12歲時,我們要花40%的精力;當孩子滿十七歲時,我們只要花10%的精力
如果覺得孩子從小陪伴比較多,孩子又比較獨立,群居生活能力較強,父母工作太忙,經濟上也很寬鬆,那就去私立學校吧,有一群小朋友和老師陪伴成長,放假時候父母也可以抽出時間全身心的陪伴孩子,這樣大家都開心,父母也有了更多的時間用於工作,孩子也感覺到父母的重視和愛!
無論在哪裡,願天下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長成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