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慢跑6公裡用了30分鐘,算慢嗎?
一般來說,非競賽的跑步的速度應該是與從前的自己做比較,只要比自己以前的速度快,自己覺得足夠努力,那就已經算很快了,但適當的與身邊人比較,也能明白自己的大概水平,可以更合理的規劃下一步跑步目標。
三十分鐘跑了六公裡,平均每公裡用時五分鐘。這個速度與距離,是絕對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要強很多!
如果與有跑步習慣的人比較,不考慮年齡,這個速度能輕鬆超越80%的女生、50%的男生。再加上年齡的限制,在同齡人中,這樣的跑步能力,能妥妥的達到前20%的強者小分隊裡了。
總結,配速五分鐘,絕對不算慢了。上面的數據雖然只是一個大概,但也八九不離十了,大家都可以結合自己身邊人跑步情況做出更準確的比較。
當我們跑步的配速能達到每公裡五分鐘這個程度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情呢?
特別需要注意的:千萬別過度跑步
跑步新手期時,配速從8分鐘提升到6分鐘、距離從1公裡提升到3公裡,這樣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但強度的提升越往後,身體需要適應的時間就越長,特別粗略地說5公裡與5分鐘配速這兩個標準點之後,一般都會脫離跑步新手期。
也就是說,在這以後,再也不能每個禮拜多跑一公裡、再也不能輕鬆地提升配速了。如果非要勉強自己,壓榨肉體的機能,雖然有可能達到不合理的目標強度,但一定是以身體付出代價才能達到的效果。不要沉浸在自己能越跑越遠越跑越快的幻想中去,要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跑步後,一個小時內沒辦法緩過來,一般都是過度跑步的證明,一定要適當降低跑步強度,然後放棄原本不合理的跑步提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