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五億探長」呂樂去世 曾貪5億巨款被通緝34年
在溫哥華墓園的靈堂,中間放有棺木,靈堂照與被廉署通緝多年的「五億探長」呂樂攝於1970年代的相片極為相似。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中新網5月21日電 香港明報援引加拿大《明報》消息,1960年代叱吒香港警界及黑道的「五億探長」、被稱為「四大華探」之首的呂樂已去世,2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殯。出殯墓園禮堂外花圈寫有「呂樂先生千古」等輓聯、靈堂遺照相信是70年代拍攝的呂樂照片。香港廉政公署表示,暫未能證實呂樂的死訊,需要時間向有關方面求證,目前呂樂仍在通緝名單上。
呂樂生於1920年,於1940年加入香港警隊,1956年當上新界區總華探長,在1959年至1968年將巨款以父母的名義,先後在香港各區以現金購入合共300多萬港元(當時市值)物業,包括一口氣買下整幢大廈,其中位於筲箕灣道的一幢舊樓,現時市值過億港元。
根據資料,呂樂被廉署通緝前曾舉家移居加拿大,後恐被引渡回港,與妻再潛逃至臺灣定居,子女則多留在溫哥華。至於呂樂是在臺灣死後遺體送到加國出殯,還是在加國死去,則暫未能證實。據了解,如廉署最終證實呂樂已死,廉署向他發出長達34年的通緝令也會隨之終止。
加拿大溫哥華《明報》日前接獲「香港華探長呂樂5月20日星期四在XXXX墓園出殯」的消息,記者前往有關墓園查看,發現確有一名與「呂樂」中英文名字皆相同的人設靈,舉行道教儀式,禮堂前的一個告示牌寫有「Mr Lok Lui下午6時在此設靈」,多個花圈上的輓聯寫上「呂樂先生千古」、「呂翁千古」、「樂兄千古」等字句。靈堂正中央的照片中人年紀不算大,長相和笑容與70年代的呂樂極為相似。
墓園的職員證實,昨日一名呂姓華人出殯,記者向一名在現場準備親友瞻仰儀式的道長查詢,他婉轉透露﹕「呂先生在香港很有名,大家都知道他。」又說呂樂的法事屬道教儀式,據悉呂樂先生享年90歲。現場所見,家人準備的紙紮品有婢女、樓房、汽車、電話和音響等。儀式開始前,靈堂外一名中年男子不願說明自己與「呂樂」的關係,只說此時他們不想被打擾。
呂樂早在廉政公署向其發通緝令前提早退休,帶同妻子和7子1女移居加拿大,由於香港與加拿大之間已籤訂有引渡條例,呂樂隨即潛逃到與香港不設引渡條例的臺北定居,一住就30年。
6年前有香港傳媒到當地與他接觸,當時80多歲的他每周要接受物理治療,但精神尚算不俗,不時到酒樓與其它潛逃當地的探長飲茶敘舊。據說貪汙了5億元的他一直很小心,從不談及自己的資產,但早被廉署凍結資產的他在訪問中揚言,「他們(廉署)邊凍結得這麼多」,又聲稱早已把灣仔的麻將館出售。
直至年前,傳出他遷居加拿大的消息,但始終不獲證實,不過呂樂的7名兒子一直在加拿大留學工作,故此年事已高的呂樂想辦法與兒孫團聚絕不為奇。
廉署消息稱,署方之前確沒收到呂樂逝世的消息,直至記者昨日查詢才知悉。一般而言,署方在沒有實證指某通緝犯已死的消息之前,不會取消相關通緝令,署方會嘗試向海外執法部門查證。消息人士強調,廉署從沒放棄追捕呂樂,一直鍥而不捨追緝他。消息人士解釋,香港廉署發出的通緝令會經國際刑警傳送給各國執法機構,理論上以正途入境也會被截獲,然而要入境也非絕無可能,例如改名使用另一人的身份入境。
當年曾處理「四大探長」貪汙案的廉署前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說,呂樂當年操控極大的貪汙集團,「見光的資產有一半已好彩」,他說,以香港與臺灣和加拿大的關係,想尋找一個人並不難,「問題是想不想找,還是想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