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電影觀感CID時期叱吒風雲的四大探長

2021-01-07 大軍映畫視點

CID,是原皇家香港警隊刑事偵緝處的英文簡稱,成立於1923年,解散於1973年。之後其相關的刑事偵查職能劃到當時行動處的刑事部,也就是今天香港警隊總部刑事及保安處下設的刑事部。解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香港警察及市民仍習慣沒用舊時稱呼CID,時至今日,由於警隊內部警種劃分的進一步明確及確定了各自英文簡稱,這一稱呼已經成為歷史。

現今很多的香港電影作品,會反映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至廉政公署成立前香港警隊尤其是CID權力的如日中天。當時的香港警隊,大體分為軍裝和便衣兩大類警種,軍裝主要從事巡邏職能,而便衣就是CID,從事的不僅僅是刑事偵緝職能,還有對社會面的綜合管理,比如對黃賭毒撈偏門的黑社會團體的制約和操控。

1991年,劉德華主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傳》大獲好評,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提名。翌年,李修賢、任達華等人主演的《四大探長》熱映,一時帶動了傳記類梟雄片的興起。近年來,王晶成功炒了冷飯,拍攝了同題材的《金錢帝國》。CID時代出名的華人探長不少,但香港電影卻成功固化了其中最為有名的四大探長,雖然故事進行了演義,但卻會讓觀眾了解到那段貪腐盛行的CID年代以及四大探長的叱吒風雲。

四大探長都有誰

四大探長按照資歷排序,先後是綽號「五億探長」的呂樂,綽號「無頭」的藍剛,綽號「肥仔B」的韓森,綽號「潮州老虎」的顏雄。前三位都做過鎮守港島、九龍、新界三大島的華人總探長,相當於封疆大吏,最後一位始終是探長,雖然位屬總探長之下,但一直在最有油水的西九龍油尖旺地區任職探長,最後任的是油麻地警署警長,影響力也非同一般。

四大探長任職期間,應該說哥幾個關係都不錯,以呂樂、藍剛為首的總探長與下屬探長之間都屬於華人警察之中的精英。雖然官職遠低于洋上司,但都是具體負責各區事務管理,與黑幫老大關係密切,是真正掌控社會面的實權派。所以,華人探長是位低權重,架空了洋上司,甚至新任警務處長第一件事就是要拜訪這些華人總探長。

1968年,由於反貪之風加劇,時任九龍總探長的呂樂審時度勢,48歲便提早退休,警隊內所有總探長和探長都出席了歡送會。1969年,時任港島總探長的藍剛也提前退休,兩年後時任新界總探長的韓森提前退休。1976年廉政公署對四大探長下達通緝令時,四人早已避逃至海外,其中呂樂和韓森潛逃到加拿大,藍剛和顏雄潛逃到泰國。由於臺灣與香港沒有引渡協議,後期呂樂和韓森以及警隊中的其他多數探長都逃避到臺灣。這批流亡的警長中,也包括現今的香港藝員曾志偉的父親曾啟榮,原為呂樂的部下。雖然流亡生活孤苦,但老哥幾個在臺灣喝個茶水打個麻將也算是愉快地度過了餘生。

(呂樂與曾啟榮流亡臺灣時照片)

(曾志偉在臺灣為父親曾啟榮祝壽)

時光荏苒,流亡的華人探長多已去世。四大探長中,唯有顏雄未有報導離世消息,仍定居在泰國。

《五億探長雷洛傳》:呂樂傳奇一生的寫意故事

之所以叫寫意故事,只是這個故事並非寫實。香港電影開頭好有一段話: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五億探長雷洛傳》的故事就是以呂樂為原型來寫的,有黑社會背景的向華強、向華勝兄弟組建的永盛電影公司為了能夠拍好這部電影,開拍前特意到臺北拜訪了呂樂,徵得本人同意。

呂樂是廣東海豐縣人,開始是軍裝警察,之後轉為便衣,在CID時被快速提拔。呂樂榮升總探長之後,建立了一套與警隊內部職級掛鈎的貪腐制度,所有這些真實史實在電影中都得以體現。有意思的是,呂樂本人在觀看電影之後,對電影虛構的一些故事提出不滿。一是電影中以探長顏雄為原型塑造的故事人物顏同,在電影中成為呂樂的同行競爭對手,而現實中的情況是顏雄一直在呂樂之下,遠不能與呂樂同日而語。二是電影中表現了軍裝警察在巡邏時用帽子裝接小商販上交的份子錢,有貶低警察之嫌。另外,劉德華飾演呂樂,從沒有到臺灣去拜訪過自己,讓呂樂也耿耿於懷,後生實在是不懂事。只是礙於與製作方向氏兄弟的親屬關係,也就不說什麼了。

《五億探長雷洛傳》以及之後拍攝的續集,表現了雷洛由一個軍裝警察一步步上升為CID總探長的奮鬥歷程,故事非常勵志。影片上映後獲得香港電影第十一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等八項提名,足見其受觀眾喜愛程度。

《四大探長》:共進共退以和為貴

與《五億探長雷洛傳》設計的雷洛與顏同兩大警長明爭暗鬥的故事主線不同,《四大探長》則將四個探長作了結義兄弟的處理。雖然開始時也存在一點利益之爭,但後期四個探長精誠團結共同進步,電影講了四個兄弟的奮鬥史。

為了增加電影的紀實性,故事中的四大探長除了名字與真實人物的名字有關連之外,就連綽號也是直接引用了真實稱呼。電影採取一種倒敘方式,開頭是三個探長到泰國參加「無頭」探長的遺體告別儀式,香港廉政公署人員也聞訊追至現場。在「無頭」探長的妻子與廉政公署人員對話時,以探長妻子的追憶將故事切到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主演李修賢、任達華、李子雄、鄭則仕都成功塑造了各自飾演的探長角色,分別對應的現實人物是藍剛、呂樂、顏雄、韓森,人物性格迥異,都演出了各自特點。比如鄭則仕飾演的何森,在人物造型和性情表現上追求與真實人物一致,現實中的韓森也確實是個胖子,綽號「肥仔B」,並且好色,擁有一妻兩妾以及眾多女朋友。

《四大探長》在時代的表現上比《五億探長雷洛傳》更能深刻一些,要了解那個時代的香港,通過這部電影可以窺見一斑。但電影終歸是編故事,時代造就了四大探長,但四大探長並不是今天香港警察的楷模。

《金錢帝國》:大名字小故事但有導演自身的一種情懷

距離《五億探長雷洛傳》上映後近二十年,2009年,王晶執導了以呂樂為原型的故事片《金錢帝國》。總覺得,這個片名有點譁眾取寵,起名起大了。

故事講述了梁家輝飾演的總華探長樂哥統率手下兄弟,享受著自己建立起來的貪腐帝國所帶來的滾滾財富。樂哥財大氣粗自然也驕橫跋扈,霸氣外露,不僅在自家客廳內將做毒品生意的四大家族之一的當家人用茶具當場打死,而且在新任警務處長的見面會上當眾羞辱處長。梁家輝塑造的樂哥形像過於臉譜化,缺乏智慧,完全是一個莽漢。這與之前兩部電影中塑造的探長形像相差太遠,四大探長都是人中精英,有勇有謀,豈能單靠一個狠字。

影片後半部分講了廉政公署成立以後針對警隊的調查以及與警隊之間的博弈,也是影片最為精彩的一部分。影片結尾,介紹了1977年警廉衝突的激烈情形,致使港督麥理浩頒布特赦,對1977年1月1日前犯貪汙罪未被檢控的警員不予追究,之後犯罪的才拘捕。警廉衝突終於平息,香港警隊從此走上了廉潔奉公的軌道。

導演王晶是《五億探長雷洛傳》的製片人,再次以呂樂為原型改編拍攝《金錢帝國》,雖然劇情不夠精彩,主題又不顯明,但能夠看出王晶對舊探長故事的喜好。另外,王晶在片中還飾演了樂哥身邊的跟班「豬油仔」,比起吳孟達在《五億探長雷洛傳》中飾演的「豬油仔」,人物更加趨炎附勢和狡猾,實在是過了一把戲癮。

相關焦點

  • 起底香港4大華探長,權傾黑白兩道,被拍成多部電影
    ★成為超人的星星達人: 在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四大華探長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特殊符號。
  • 70年代混亂的香港:四大黑幫與四大探長
    自 1949 年到上世紀 70 年代,香港黑幫有四大派系,分別是「十四K」、「和勝和」、「四大」、「潮州幫」。其中「義群」跟「新義安」又稱潮汕幫,「14K」 跟「和勝和」叫廣府幫(廣府幫主要指的是珠三角一帶)。
  • 香港紅與黑:杜月笙、四大探長、新義安、李嘉誠......
    1940年11月,有很多香港的年輕人應聘警員,其中有三位20多歲的年輕人,日後成為叱吒香港的風雲人物,他們就是呂樂、韓森、曾啟榮。呂樂,1920年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後來全家人偷渡到香港。他又叫呂務樂,江湖人稱lak哥、樂哥、阿叔,發跡後成為香港四大華人探長之首,也被稱之為「五億華人探長」。
  • 金錢帝國2:四大探長
    王晶在90年代也拍出了不少的經典電影,如賭神、賭俠系列,但在近些年為了圈錢,也拍出了不少的爛片,如今他和香港的五大影帝古天樂、梁家輝、林家棟、鄭則仕,以及喜劇演員吳孟達達叔,看來王晶這次不僅是想要擺脫他的爛片稱號,還想從新樹立他的導演地位。
  • 《追龍番外之十億探長》今日上線 四大看點揭秘香港傳奇往事
    電影《追龍番外之十億探長》今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影片由王晶編劇、監製,徐悅銘執導,王浩信、徐冬冬、雲千千、鄭則仕、李子雄主演,他們將共同見證小警員如何逆襲成長為一代總華探長。臨播之際,四大看點解鎖年前最值得期待王晶電影,陪觀眾一起熱鬧迎新年。
  • 叱吒風雲雄霸江湖香港九大梟雄片
    自資開拍自傳式電影《濠江風雲》,這些高調的行事作風亦成為後來法庭審判時的重要證物。《一代梟雄之三支旗》是由黃泰來執導,呂良偉、吳毅將、葉玉卿等領銜主演的喜劇片。影片講述了學警陳志超經過奮鬥升為新部門「三支旗」的總舵主的故事。人物原型陳志超,1940年從警隊畢業,是香港四大探長之首呂樂的同期同學。
  • 60年代稱霸香港的一代梟雄,四大探長都畏懼三分,最終結局如何
    上世紀,香港電影帶著它別具特色的現代版江湖義氣在大陸掀起極大的波瀾,「陳浩南」「山雞」「烏鴉」等聲名鵲起,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四大探長黑白通吃站在權力尖端」看過大量警匪片的人才知道,在上世紀中後期的香港有多亂。
  • '五億探長'雷洛,真實原型遠比電影裡精彩
    ,小編覺得此人是個梟雄,後來才知道20年前,也有一部電影叫做【五億探長雷洛傳】,就是描繪還原他當時在香港翻雲覆水的情形。電影中這個人叫做雷洛,由劉德華飾演。說起這部電影,上映已經20多年了,但如今還是熱度不減。其中雷洛的原型就是呂樂。說到此人,可能大家都比較陌生,但是他在60年代的香港,與電影中一樣,在生活和工作上是一個黑白兩道通吃的人。與當時的韓森、藍剛、顏熊並稱為四大華人探長。在擔任四大華人探長期間,呂樂在資歷、人脈、勢力操控的層面上都是四人之首。
  • 王晶新電影《四大探長》立項,疑似《金錢帝國》續集,陣容超大咖
    王晶新電影《四大探長》立項,疑似《金錢帝國》續集,陣容超大咖文/小雪這段持續了近半年的疫情,終於在我們的期盼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對很多影迷來說,這個年過的一年都不充實,因為每年都要有的儀式缺失了,那就是電影。這兩天,在國家電影局立項公示上面顯示,一部由王晶執導、編劇的電影《四大探長》正式立項,陣容超級大咖。古天樂、梁家輝、吳鎮宇、林家棟聯手出演,不得不期待一下。
  • 四大探長名不副實?14K超級元老:沒有呂樂,九龍城寨一塌糊塗
    最近,王晶的新電影《金錢帝國之巔峰之戰》即將殺青,馬上要跟觀眾見面了。該電影大概還是講述1974年,香港成立ICAC之後,與四大探長、犯罪分子鬥智鬥勇的故事,似乎與《五億探長雷洛傳之父子情深》的內容差不多。
  • 風雨飄搖之香港紅與黑:杜月笙、四大探長、新義安、14K、李嘉誠
    1940年11月,有很多香港的年輕人應聘警員,其中有三位20多歲的年輕人,日後成為叱吒香港的風雲人物,他們就是呂樂、韓森、曾啟榮。 呂樂,1920年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後來全家人偷渡到香港。他又叫呂務樂,江湖人稱lak哥、樂哥、阿叔,發跡後成為香港四大華人探長之首,也被稱之為「五億華人探長」。
  • 伍億探長呂樂晚年回憶:60年代香港黑社會遠沒有外界傳言那樣猖狂
    "伍億探長"呂樂1991年上映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就是一當時香港警察中的真實人物"呂樂"作為原型改編而來。呂樂,又被人稱作雷洛。原籍為廣東省潮汕道海豐縣新南村居民。適逢戰爭年代,呂樂全家為躲避戰火逃往香港謀生。呂樂成年之後,成為了香港的一名警察。
  • 香港前五億探長呂樂病逝_娛樂頻道_鳳凰網
    有「五億探長」之稱的呂樂由擦鞋、派報到成為普通軍裝警員,再獲擢升為統領刑警的總華探長,其一生就是一個傳奇故事。1960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風光一時,後因貪汙斂財達5億港元被廉署通緝30多年,留下一世汙名。呂樂傳奇一生曾被改編成電影《雷洛傳》,由劉德華飾演呂樂。
  • 五億探長雷洛傳中的總華探長其實有四個,第四個在電影中勢力最強
    20世紀50.60年代的香港還是屬於英國的殖民地,在當時社會治安狀況極其混亂不堪。各政府單位貪汙成風,其中警局貪腐現象最為嚴重。而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催生出了許多亂世中才有的歷史,而由劉德華主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傳主要就是講的那個時期的故事。
  • 香港「五億探長」呂樂去世 傳奇一生被拍成電影
    港「五億探長」呂樂去世 曾貪5億巨款被通緝34年圖片來源:香港明報中新網5月21日電 香港明報援引加拿大《明報》消息,1960年代叱吒香港警界及黑道的「五億探長」、被稱為「四大華探」之首的呂樂已去世,2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殯。出殯墓園禮堂外花圈寫有「呂樂先生千古」等輓聯、靈堂遺照相信是70年代拍攝的呂樂照片。香港廉政公署表示,暫未能證實呂樂的死訊,需要時間向有關方面求證,目前呂樂仍在通緝名單上。
  • 王晶導演《金錢帝國2:四大探長》六大影帝齊聚,驚嘆不已
    由王晶導演的《金錢帝國2:四大探長》,是一部有關香港六、七十年代的貪婪傳奇人物電影。這類電影在十多年前曾風靡一時,如《五億探長雷洛傳》、《跛豪》及《四大探長》等,均極受觀眾歡迎,導演王晶早在五年前著手準備,併網羅了適當多的內情材料,決議開拍電影;並得到黃秋生、梁家輝、陳奕迅及方力申等全力支持參加表演,陣型適當招引。
  • 「五億探長」真實原型呂樂,他的一生,遠比電影裡精彩!
    前些日子上映了一部電影叫做《追龍》,電影中有一個人被稱為五億探長,這個人的原型就是呂樂。說到此人可能大家比較陌生,但是還有一部關於他的電影叫做《五億探長雷洛傳》,這裡面的雷洛有劉德華飾演。說起這部電影,上映已經20多年了,那時候的劉德華還很年輕羞澀。
  • 」五億探長」雷洛的傳奇一生!
    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人探長",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人送外號「五億探長雷老虎」。如果非要在這一個系列中挑出最為經典的,我認為只有兩部,一部是1991年的《五億探長雷洛傳》一部是2009年王晶導演的致敬之作《金錢帝國》。
  • 香港經典電影之四大家族之龍虎兄弟
    香港又一根據真人事跡改編的電影,在香港五六十年代貪汙成風,黑社會猖獗,動亂的年代英雄梟雄輩出。比較知名的有《跛豪》《雷洛傳》《四大探長》等等,現在介紹的是馬氏兄弟,馬世豪和馬世海兩兄弟,也是潮州人,感覺當時的香港都是潮州人當老大。
  • 總華探長與一代毒梟:「跛豪與雷洛」的兄弟情,其實根本不存在!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吳錫豪還在服刑的期間,導演麥當雄還去獄中看望了他,並提出想要拍攝電影《跛豪》的事情,只不過這一次被吳錫豪拒絕了。但麥當雄後來還是拍了《跛豪》這部電影,而電影上映當天,恰好是吳錫豪剛被假釋不久,他也看了這部講述他一生的電影。1930年,跛豪出生在廣東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