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稱霸香港的一代梟雄,四大探長都畏懼三分,最終結局如何

2020-12-14 不精準的人

「生亦當人傑,死亦為鬼雄」

不知道在大家小的時候播出的最火的電視劇是什麼,是神鵰俠侶?還是還珠格格?

上世紀,香港電影帶著它別具特色的現代版江湖義氣在大陸掀起極大的波瀾,「陳浩南」「山雞」「烏鴉」等聲名鵲起,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但是,「古惑仔」們再如何「義薄雲天」「兩肋插刀」,終究還是上不了臺面,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真正的香港梟雄是那些能夠「黑白通吃」的高人,他們「殺人鬧市不掩名,錦帶吳鉤載酒行。醒時枕劍醉妄言,誰家公子動洛京」在香港的社會上掀起巨大的腥風血雨。

其中有這麼一個「梟雄」,黑白兩道都要給他幾分薄面,他一發怒,整個香港可能都要抖一抖,但是隨著香港的回歸法制的健全,這些沾黑的「梟雄」也逃不出浸滅的結局。

「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四大探長黑白通吃站在權力尖端」

看過大量警匪片的人才知道,在上世紀中後期的香港有多亂。

在英國人的打理下,香港一片烏煙瘴氣,雖然表面上警察一直以「正義」面目示人,每天奔波於與「匪幫」的火拼之中,但是,在警局的內部卻有大量的人和「匪幫」做著噁心的勾當。

「黑白」兩道的勾結,註定了在當時正義沒有立錐之地。看過劉德華《廟街十二少》的人應該對當時坐在首席的四個人非常印象深刻吧,他們四個代表的是當時的香港警察的權力巔峰,也就是四大探長。

四個人分別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這幾個人是很多的警匪片中的原型比如說《雷洛傳》、《金錢帝國》,這四個人在香港手腕通天,翻雲覆雨與黑幫搞成一團收黑錢,草菅人命。

其中,權力最大的探長是呂樂,在很多電影中號稱「五億探長」,可見其能力之大。其次是藍剛,至於顏雄和韓森頂多算是前面兩人扶植起來的傀儡,與他們二人的權力比起來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顏雄還不是探長的時候就已經威名遠播,香港最大的勢力之一潮汕幫非常給顏雄面子,可見顏雄個人的能力過人,但是在他成為探長之後仍然只不過是呂樂的跟班,由此可見「大探長」呂樂有多恐怖。

雖然四大探長在當時的香港就是天,黑白兩道無所不能,但是卻對一個人始終保持著三分敬畏,大毒梟跛豪也對他有陰影,這個人就是陳志超。

「梟雄的崛起,警界的皇帝」

陳志超是怎樣崛起的呢?他在1957年的香港暴亂中成功鎮壓了大規模的打砸搶事件,讓香港重新回歸寧靜,這一件事讓他在一些上層眼中嶄露頭角。

很快他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三年後,香港警界成立了兩個新的部門國際掃毒組和犯罪調查科,並且還設立了「總華探長」的職務,這樣一來警察局的地位就降低了一籌,自然四大探長的地位也下降了。

更誇張的是,犯罪調查科的職權有點像現在的監察委員會,職能很高,在香港範圍內有權調查任何的犯罪活動,所有警察都要聽從犯罪調查科的派遣,協助他破案。

國際掃毒組和犯罪調查科統稱為「三支旗」,裡面的成員都是中國首席視察員的身份,而且他們的職務還要高於「總華探長」,一代梟雄陳志超就是「三支旗」的老大,所以在身份上來講陳志超的地位高出「四大探長」整整三個級別,四大探長見了他也要低下高傲的頭顱,陳志超一躍成為香港警察的最高領袖。

在陳志超的權力範圍內,只要人還在香港他想動誰就沒有人保得住他,因為他能夠隨時調動香港的所有警察,就算你一個探長或者大毒梟在面對幾千上萬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警察的時候一樣會發抖。

因此,陳志超成為了全香港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在《廟街十二少》有這樣一出描寫,當時的香港黑白兩道中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要在「超哥」的別墅中商量香港大事。

四大探長和四大黑幫家族分別坐在左右二側,中間簇擁的就是人人都要尊稱一句「超哥」的陳志超,他在香港的能量也就不用多說的了吧。

雖然陳志超在香港能夠一手遮天,但是為人卻十分低調。他一般不怎麼輕易露面,除非涉及到警界和黑幫開會的時候就會出來主持大局,其餘時間都保持著濃厚的神秘感,非常的謹慎,可是他又頻繁出沒於一些驚天大案之中,這一切的一切就引發了民間的猜想,從而塑造了這位香港皇帝。

陳志超不但有大智謀,還有大胸懷,可能這才是四大探長都畏懼他的原因。原本陳志超正春風得意之時,他並沒有像四大探長那樣勾心鬥角,而是主動將「總華探長」的職務交給了呂樂,自己退到了幕後……

最終,陳志超在幕後掌握著國際掃毒組和一般犯罪調查科兩大實權部門,成為了「白道」背後的那個男人。

「塵歸塵土歸土,涉黑終究被正義擊敗」

任憑陳志超再怎麼一手遮天,香港進入七十年代回歸以後,整個香港都流行起了「掃黑反腐」的潮流。

「廉政公署」的建立直接擊垮了以「四大探長」「陳志超」為首的涉黑警察勢力,在警界做了大清洗。

這些曾經處於權力巔峰的人死的死、抓的抓、逃的逃,最終都沒有好下場,一些運氣好逃出國的人這輩子都無法回到香港,因為他們註定被法律和正義唾棄,成為通緝令上的長期追捕人員。

即便是陳志超這樣手腕通天的人,最終也難以逃過法律的制裁,因此,永遠要畏懼法律、尊法守法,不能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因為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是終將會降臨。

相關焦點

  • 英殖時代的香港警界「一代梟雄」,其勢力凌駕於「五億探長」雷洛
    70年代的香港,在當時的港英政府下,滋生了很多特屬於那個年代的「特色產物」。黑社會盛行,包括現在的香港幾個大的社團,「新義安」「14K」「和勝和」等都是在那個年代發展壯大起來的。而這些社團的發展壯大全都要「歸功」於當時香港的社會背景。在腐敗的大環境下,警匪勾結下警為盾、匪為槍。有老人回憶「那個年代,警察收黑社會的保護費,黑社會收商販保護費,並且黑社會還要負責自己地盤上的治安」
  • 一代梟雄雷洛!廉政公署通緝最長的五億探長,掌握三萬香港警察
    一代梟雄雷洛!廉政公署通緝時間最長的五億探長,掌握三萬香港警察大家好大家好,我是影視小甜妞。去年有一部電影,稱的上是港片中的經典,是對那個英國統治下的香港形象的致敬。這部電影就是《追龍》。由主演劉德華和甄子丹主演。
  • 70年代混亂的香港:四大黑幫與四大探長
    自 1949 年到上世紀 70 年代,香港黑幫有四大派系,分別是「十四K」、「和勝和」、「四大」、「潮州幫」。其中「義群」跟「新義安」又稱潮汕幫,「14K」 跟「和勝和」叫廣府幫(廣府幫主要指的是珠三角一帶)。
  • 《追龍番外之十億探長》今日上線 四大看點揭秘香港傳奇往事
    電影《追龍番外之十億探長》今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影片由王晶編劇、監製,徐悅銘執導,王浩信、徐冬冬、雲千千、鄭則仕、李子雄主演,他們將共同見證小警員如何逆襲成長為一代總華探長。臨播之際,四大看點解鎖年前最值得期待王晶電影,陪觀眾一起熱鬧迎新年。
  • 《一代梟雄之三支旗》:雷洛、跛豪都要俯首稱臣的真正大佬
    想要了解香港六七十年代黑暗歷史的影迷們,肯定喜歡看《跛豪》《雷洛傳》《四大探長》《O記三合會檔案》《一代梟雄之三支旗》《四大家族之龍兄虎弟》等等。一般我們比較熟悉的大佬就是四大家族和四大探長,不過有一個人,要凌駕於他們之上,他就是華人探長陳志超。
  • 60年代香港「地下霸王」陳志超,到底真實存在還是虛構人物?
    90年代的香港電影,介紹了不少「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黑白兩道都有,例如跛豪、馬氏兄弟、呂樂藍剛等,尤其是所謂的四大探長中的呂樂,甚至被人稱為「五億探長」,不過這五億,是按照身家市值換算而來的,並非他真有五個億。
  • 地下霸王陳志超,60年代曾風靡一時,他是真的存在還是虛擬的梟雄
    香港電影在90年代,介紹了很多風雨兼可拿的風雲人物,黑白兩道都有,例如跛豪、馬氏兄弟、呂樂和藍剛等,特別是所謂的四大探長頭目呂樂,甚至被稱為「五億探長」,但這五億是根據他身家和其他綜合因素來劃定的,並不是他真的有五個億。
  • 《追龍番外篇之十億探長》揭梟雄往事 王浩信徐冬冬亂世結緣
    電影聚集了TVB視帝、香港影帝與內地宅男女神這些觀眾心目中熟悉的「老面孔」,他們將共同呈現英國殖民時期香港總華探長的逆襲成長史,影片將於2020年1月16日上線。亂世情結總難圓 難料世事如縹緲雲煙此次,TVB當紅小生王浩信出演總華探長徐樂,嘗試突破觀眾心目中一代梟雄呂樂權勢燻天、老辣狠厲的固有形象,展現其初入警界從平凡小警員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的傳奇經歷。片中,與徐樂搭戲的是《餘罪》中的大嫂徐冬冬、晶女郎雲千千。
  • 從香港電影觀感CID時期叱吒風雲的四大探長
    翌年,李修賢、任達華等人主演的《四大探長》熱映,一時帶動了傳記類梟雄片的興起。近年來,王晶成功炒了冷飯,拍攝了同題材的《金錢帝國》。CID時代出名的華人探長不少,但香港電影卻成功固化了其中最為有名的四大探長,雖然故事進行了演義,但卻會讓觀眾了解到那段貪腐盛行的CID年代以及四大探長的叱吒風雲。
  • 王晶導演《金錢帝國2:四大探長》六大影帝齊聚,驚嘆不已
    由王晶導演的《金錢帝國2:四大探長》,是一部有關香港六、七十年代的貪婪傳奇人物電影。這類電影在十多年前曾風靡一時,如《五億探長雷洛傳》、《跛豪》及《四大探長》等,均極受觀眾歡迎,導演王晶早在五年前著手準備,併網羅了適當多的內情材料,決議開拍電影;並得到黃秋生、梁家輝、陳奕迅及方力申等全力支持參加表演,陣型適當招引。
  • 叱吒風雲雄霸江湖香港九大梟雄片
    《一代梟雄之三支旗》是由黃泰來執導,呂良偉、吳毅將、葉玉卿等領銜主演的喜劇片。影片講述了學警陳志超經過奮鬥升為新部門「三支旗」的總舵主的故事。人物原型陳志超,1940年從警隊畢業,是香港四大探長之首呂樂的同期同學。《四大探長》是一部由林德祿執導的香港犯罪電影,由李修賢、任達華、李子雄、鄭則仕等主演。該電影主要講述了港警界的四名華人探長對抗貪汙勢力的故事。
  • 伍億探長呂樂晚年回憶:60年代香港黑社會遠沒有外界傳言那樣猖狂
    首批成為廉政公署打擊對象的便是以呂樂為代表的香港警界。當時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曾並稱為港界"四大探長"。但這所謂的"四大探長"長久以來都是香港廉政公署在籍的通緝犯。香港警界的"至暗時刻"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黑幫猖獗。
  • '五億探長'雷洛,真實原型遠比電影裡精彩
    ,小編覺得此人是個梟雄,後來才知道20年前,也有一部電影叫做【五億探長雷洛傳】,就是描繪還原他當時在香港翻雲覆水的情形。說到此人,可能大家都比較陌生,但是他在60年代的香港,與電影中一樣,在生活和工作上是一個黑白兩道通吃的人。與當時的韓森、藍剛、顏熊並稱為四大華人探長。在擔任四大華人探長期間,呂樂在資歷、人脈、勢力操控的層面上都是四人之首。呂樂在華人探長期間,為他量身定製了一套完整的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汙機制。據說,錢財資產達到5個億。在當時那個雲吞麵還是3毛錢的時代來說,那是個不小的數字!
  • 90年代劉德華被埋沒的港片,與雷洛探長值得一拼,看過的請舉手!
    香港人士,香港演員,「四大天王」之一。為觀眾貢獻無數的經典,比如:賭俠、雷洛探長等經典形象,還有這樣一部電影小編覺得也是經典中的經典,那就是:1992年香港上映的《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導演王晶執導,劉德華、萬梓良、王祖賢、邱淑貞、秦沛、林俊賢等主演。看片名以為是一部賭片,整部電影關於賭的片段卻很少,更多的卻是講述一代梟雄賀新(劉德華)在賭城之城如何走向社會的巔峰!一部類似與杜月笙的故事。
  • 揭秘香港上世紀4大幫派4大探長,雷洛原型豪賺5億
    60年代和70年代這個階段,是不得不說的一個階段,可謂是梟雄林立的年代,黑幫四大家族並起(和記,潮幫,新義安,14K)。警界四大探長(呂樂,藍江,韓森,顏雄),再加上一個警界終極BOSS陳志超。這期間香港制度不完善,黑白勾結,不過好的是,有了統一的組織規定,社會較為穩定,不再是50年代的火併不斷了,由於黑白勾結,有罪案發生,白道要人,往往黑幫也會協助找出的,這就形成了一種世界各地幾乎沒有的兵與賊的微妙關係。
  • 起底香港4大華探長,權傾黑白兩道,被拍成多部電影
    ★成為超人的星星達人: 在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四大華探長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特殊符號。
  • 看過《跛豪》和《雷洛傳》的人,都在找這部電影的超清版
    香港黑幫電影無疑非常讓影迷著迷,因為大多數經典的香港黑幫電影中的男演員(無論主角還是配角)都是演技不凡的,故事也比較嚴肅同時充滿了觀眾對人性的思考。說起香港黑幫電影,其中「執牛耳」的必須是較為寫實的人物傳記黑幫電影《跛豪》和《雷洛傳》啦,這兩部電影的橫空出世,無疑讓廣大影迷欣喜若狂,小編就是其中一位《跛豪》:由麥當雄出品,潘文杰執導,呂良偉、鄭則仕、徐錦江、吳啟華等人主演,講述了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大毒梟「跛豪」的發家史和最終結局。《跛豪》一片每個演員的演技都非常非常精湛,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關係更是錯綜複雜。
  • 香港電影之從《追龍》中探尋獨特的香港梟雄片
    我們都知道,香港電影自誕生以來,產生了很多種類,像武俠片、動作片、警匪片、文藝片等等,但有一類電影十分特殊,就是梟雄片,其實可以理解為特定人物的傳記電影,這類電影常見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壇。追龍雷洛其實今天我們提到梟雄片,腦海裡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五億探長雷洛傳》、《跛豪》、《四大探長》、《賭城大亨》、《上海皇帝》、《轟天綁架大富豪》、《濠江風雲》等等,哪些人物也很清楚
  • 香港70年代的大佬不是雷洛呂樂,而是他
    香港70年代的大佬不是雷洛呂樂,而是他編輯/劉昕前面介紹了《追龍》背後,香港60、70年代的往事(小編承認錯誤,不是80年代
  • 劉德華飾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原型人物是??
    雷洛的人物原形為轟動香港的「貪汙華探長」呂樂,他在60至70年代間控制住全港黑白兩道,定立了警務人員貪汙的「保護費」(俗稱:收片)制度,連外籍高級警官也要看他面色。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屌絲潮汕仔,後來會逆襲成為香港的華人探長。據加拿大溫哥華《明報》報導,1960年代叱吒香港警界及黑道的「五億探長」呂樂已去世,2010年5月13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殯。該報記者前天到出殯的墓園採訪,見禮堂外花圈寫有「呂樂先生千古」等輓聯、靈堂遺照相信是70年代拍攝的呂樂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