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決定壽命?14年追蹤3萬多人研究發現長壽的人都有1個特徵

2020-12-23 道訊

走路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從蹣跚學步的孩童到垂垂暮年的老人,一個人一生都離不開走路這項運動。可如果說這樣一個每個人都會做的運動,卻能決定一個人的壽命,你相信嗎?

對於這一問題,有人專門做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用長達14年的時間追蹤了3萬多人,發現長壽的人都有一個特徵?那麼,這一特徵是什麼?人應該怎麼走路才能走出健康,走出長壽?我想對於這一問題,一般人肯定都會感興趣,因為同樣是走路,有人走出了長壽,也有人走出了疾病。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走路的學問。

4年追蹤3萬多人研究發現長壽的人都有1個特徵

這項研究,用14年的時間追蹤了三萬多名65歲以上老年人群,最後發現,在控制了年齡和性別變量後,一個人走路的速度正向影響壽命,也就是說走路越快的人,壽命越長。

講到這裡,大家感興趣的一定是走路速度多快才算快呢?對此,這項研究有更具體的數據證據,研究表明,走路每秒鐘達到0.8米的人,壽命往往會更長。如果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就算是走路慢了。

很多人都知道走路有利於身體健康,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為走路能夠促進腸道蠕動,促進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並且,走路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進而能夠減肥瘦身,提高心肺功能。走路快,反映一個人協調性能和身體四肢、肌肉、心肺、神經等的配合比較好。並且,走路越快,消耗能量越多,越能增進人體健康。但是,走路越快就越好嗎,也不是這樣子的。

走路快更容易長壽,但盲目求快也會適得其反。

快和慢取決於自己的身體,有人走得快感覺身體不適,如果還要盲目求快,那只會適得其反。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如果走得太快,氣血跟不上,不但不利於健康,反而會帶來一些疾病。比如說,很多老人都有骨質疏鬆的毛病,如果走得太快,就會增加摔倒的概率,老年人一旦摔倒,由於骨質疏鬆,很容易導致骨折。如果骨折了,那就要臥床,老年人是最忌諱臥床的,很多人就會一臥不起。

除了走路的速度,走路的長度也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走路軟體計算步數,為了追求一個高的排名,一些人走路步數達到了上萬步乃至幾萬步。但是,日行萬步並不一定對於所有人適用,年輕人走上一萬步可能很輕鬆,但是上了年紀的人,走一萬步就有點過量了,把步數控制在6000步是最好的。如果身體不好,還應該更少走一些。

走路的時間也至關重要。

除了走路的速度和步數,走路的時間選擇也很重要。不同的人習慣不同,有人喜歡早上晨走,有人喜歡晚上夜行,也有人喜歡傍晚漫步。對此,根據個人的喜好,都沒有什麼不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喜歡早上晨走,最好不要太早,要等天亮太陽升起之後再走,尤其是現在北方的冬天,天氣寒冷,更不能太早,不然的話早晨的寒氣很可能誘發人的心腦血管疾病。如果是喜歡夜行,可以吃過晚飯後半小時後之後出去,不要吃完晚飯就出去鍛鍊。並且,不能走得時間太長,最好控制在半小時之內。

結語:

綜上所述,文中所講的相關研究結果,即走路會影響人的壽命,走路越快壽命越長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速度絕對不是唯一因素,還要綜合考慮走路的步數和時間。只有這幾方面綜合協調考慮,才能夠增進人體健康,真正的延長人的壽命。

/完/

相關焦點

  • 走路決定壽命?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有一個共性
    導語:對於正常人來說,每天都需要走路,走路也可以當做是一種運動。但是如果說走路可以決定壽命,你會信嗎?經過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生命越長的人,走路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性,走路也是一門學問。一、壽命比較長的群體,走路的特徵:快這個研究群體是3萬多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研究者在長達14年的時間裡,對他們的走路速度進行追蹤記錄,最終得出結論,在性別年齡等情況差不多的條件下,那些走路越快的人,預期壽命越長。
  • 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有很多研究表明,走路速度也會影響人們壽命的長短,說走路決定壽命可能有很多人會不相信,但是,確實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這項研究證明了,壽命長的人走路往往都會有一個共性。
  • 為什麼走路和壽命會掛鈎?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存在共同點
    導語:走路對於正常人來說是日常需要,也是一種有益身體的運動。但是如果說走路可以影響人的壽命,你會相信嗎?經過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身體越強壯壽命越長的人,走路時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這樣看來走路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 走路影響壽命長短?數據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的特徵是一個字
    每個人走路都有其各自的特點,走路不僅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通過走路的特點,甚至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態以及能否長壽。聽上去很像是謠言,其實,通過觀察一個人走路的特徵能夠判斷他是否有長壽可能,這種說法其實真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 人的走路速度和壽命長短有關?怎麼走能長壽?研究結果新鮮出爐
    走路,在人們看來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是每個人生來就應該具備的生活技能,可能大家都忘了,走路這件事也是要學習的,不僅是剛出生時的慢慢走路,還是長大後的走路方式,說不定還能和人的壽命長短有關呢?聽說,人的走路速度和壽命長短有關?
  • 走路與壽命掛鈎?發現:壽命較長的人,走路確實存在「共性」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要進行的活動,走路也是一種運動,多走路也會延緩我們的衰老,使人們長壽。但是你知道嗎?其實走路也和我們的壽命有關。據英國專家對數萬人長達數十年的研究表明,壽命較長的人,走路都有相同的特點。所以說有的人通過走路走出來長壽,有的人走路卻走出來疾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長壽較長的走路有哪些「共性」?第一:快走路快的人更長壽嗎?是的。
  • 繼NMN之後,哈佛又有重磅發現,基因表達或決定人類壽命,長壽時代來臨?
    ,研究人員發現:在壽命幹預下,和壽命相關的基因表達與幹預前相比會發生變化,呈現出和「長壽」相關的一些基因特徵 ,包括351個與最大壽命正相關的基因,肝基因特徵就是其中之一。,但這是否意味著雌性特異性基因表達等同於「長壽」,目前還缺乏足夠的證據。
  • 擁有長壽體質的人,有何共同點?這3個特徵,佔一個也不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水平的飛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養生,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健康與長壽成了中老年人群最關心的話題。一個人能不能長壽?能不能從一些外在表現觀察出來?長壽者們有沒有共同特徵?其實有一些特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比如以下這三個長壽特徵,如果你也有,那麼恭喜你。擁有長壽體質的人,有何共同點?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三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走路是公認的有氧運動且利於身體健康,不受到任何設備和場地控制,隨時都可以走路,簡單易行,又能方便調節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走路適合每個年齡段的人。有人說:走路快慢決定壽命,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走路快慢決定壽命?
  • 壽命長的人,一般會有3個「慢」特徵,佔一個也很幸運
    年輕時候的壞毛病也會慢慢的凸顯出來,但是,對於壽命長的人來說都會有一些特別的特點存在,若是你也有並且還能繼續保持的話,或許你比較長壽。壽命長的人,一般會有3個「慢」特徵,佔一個也很幸運1、壽命長的人,他的心率慢為什麼說心率慢的人容易長壽呢?因為按正常來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能將心率保持在60~100次的話,說明身體是比較健康的。
  • 哈佛重磅發現,1%基因表達或決定人類99%的壽命,百歲時代來了?
    人類自然壽命到底有多長?法國博物學家布豐根據對哺乳動物壽命的觀察與研究,推論人的自然壽命應為其生長發育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是20~25歲,這樣人類的壽命應該是100~175歲。另一種推算方式是計算體細胞的分裂次數,人類細胞一生可分裂50次左右,據此推算,壽命至少達120歲。
  • 長壽的人看腳就知道,擁有五個特徵說明是長壽特徵,看看你有嗎
    現在身邊的百歲老人也是比比皆是,大家都在想知道長壽老人獲得長壽的秘訣。根據相關專家研究表明了百歲老人都有如下特徵,快來看看你也有嗎?一、長壽的人看腳就知道,擁有五個特徵說明是長壽特徵,看看你有嗎1、腳底偏粉色中醫認為腳底有著眾多的反射區,通過按壓腳部反射區穴位用來判斷人身體是否健康的一個方法。
  • 長壽並非運氣好,壽命長的人,往往都具備5個特徵,你也能做到
    如何才能讓自己更長壽?有句話說得好「想走捷徑的人,絕對都不可能長壽」,長壽並非運氣好,秘訣也非常簡單,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長壽老人們所具備的這5個特徵,人人都能做到,但真正難的往往是堅持,堅持一生,你能做到嗎?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提醒:50歲後,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走路的快慢與身體健康有關,可以從速度上預測壽命的長短。01 走路的快慢真的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嗎?每天堅持走路或者慢跑有助於身體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堅持走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可以減少血管堵塞,預防血栓,而且每天堅持一定量的步行,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痴呆。根據相關研究數據,在走路時步頻速度每增加0.1m/s,死亡率會下降10%。像老年人一般步行比較慢,一般為0.4m/s,這樣的話生存率達到十年的只有30%。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三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走路是公認的有氧運動且利於身體健康,不受到任何設備和場地控制,隨時都可以走路,簡單易行,又能方便調節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走路適合每個年齡段的人。有人說:走路快慢決定壽命,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日本人長壽,與他們吃的食物有關?健康飲食大多有這4個特徵
    綜合各項統計資料發現,日本是全球最長壽的國家之一,人均壽命高達84.2歲。同樣是東亞人種,中國人目前的平均壽命也提高到了76.4歲。儘管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增加,但與日本人相比還有將近8歲的差距。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呢?
  • 實話實說:55歲以後有這8個生理特徵,說明你超健康,易長壽!
    8個生理特徵,這意味著你超級健康,很容易長壽!現在,70歲是大多數人都能達到的目標。事實上,長壽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比如基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等。但長壽取決於一個共同的前提:健康。那麼健康的標誌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你去看看。
  • 壽命長的人,會有「一小,二長,三快」的特徵,分別指的是什麼?
    人的一生,不管是生老還是病死,都在不斷地追求著長壽。提到長壽,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以償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能夠健健康康地活著。如果說身體保養比較好的話,心態又處理好,那麼你離長壽便只會越來越近!如果肆意放縱的話,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那麼只會是離生命的盡頭越來越近。古往今來,人們都在不斷地探索者長壽之道!
  • 人的壽命長短,與什麼有關?研究發現:可能取決於3個因素
    生活中如果看到一些百歲老人,人們總會不自覺地產生羨慕的情緒,希望自己也能夠更加長壽。可是很多人很難達到這樣的期望。人們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人的壽命長短,與什麼有關?在美國的加州大學有一項研究就是針對於人的壽命長短的研究。在這項研究的結果中顯示,人們的壽命長短,可能取決於3個因素。遺傳因素。在人們繁衍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疾病以及體質都會隨著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 易長壽的人,身上都有什麼共同點?全都佔,說明你具有長壽的潛質
    近一二百年,有很多科學家對人的極限壽命做過很多研究和預測,很多科學家發現,按照哺乳動物的壽命和成熟期的規律來測算,人的極限壽命應該在120歲左右。但可惜的是,多數人都活不到這個歲數。不過,雖然多數人活不到這個歲數,但還是有不少人活到了90多歲、100多歲,十分靠近測算的極限壽命。人類的壽命差異很大,有些人活不到平均壽命,但有些人卻能活到100多歲。而通過觀察發現,能夠長壽的人,身上往往都有一些共同點,若你都佔了,說明你的身體不錯,可能會得到長壽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