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如此做,才可遠離福貴悲催式人生

2020-12-15 耐耐同學na

導語:

《活著》這本書看過不下三次,葛優和鞏俐演的《活著》也曾經看過一次,但是當時沒堅持看到最後,女人的心終究是柔軟脆弱的。其實自己是在看過書後看的電影,裡面的內容和情節都一清二楚的,但是搬上螢屏,那種悽涼的畫面感讓自己的心情更過於緊張和壓抑。

我還記得是有慶在學校被區長的車子撞到了牆上被壓死了,福貴跪倒在地朝著有慶喊:「爹來了,給爹吭一聲就行,有慶叫爹!」我已泣不成聲。

有慶的死和書上寫的因為給縣長老婆獻血被醫生抽乾了血死的有差入,但無論是哪種,這麼可愛的孩子,要死於非命,我再也沒有勇氣繼續看下去。

直到現在重新翻看《活著》這本書,我也無法明白餘華為什麼要寫這麼沉重的一部小說,關鍵是把所有的不幸和災難都落在福貴身上。但是就像福貴說的:「一個人命再薄,只要想活著,怎麼也死不了!」我想,這也是餘華寫這部小說的目的吧。

每一次看《活著》,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領悟。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吧。

一、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徐老爺在得知福貴輸光了家產後,說了一段話:

「從前,我們徐家的老祖宗不過是養了一隻小雞,雞養大後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了羊,再把羊養大,羊就變成了牛。我們徐家就是這樣發起來的。」

「到了我手裡,徐家的牛變成了羊,羊又變成了鵝。傳到你這裡,鵝變成了雞,現在是連雞也沒啦。徐家出了兩個敗家子啊。」

福貴說他爹是有身份的人,走路的時候鞋子的聲音都像銅錢碰撞的聲音。福貴的爹不求上進,卻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替他光宗耀祖,結果福貴繼承了他的衣缽。

徐家祖上兩百多畝地,到了福貴的爹手裡,剩下一百多畝,再傳到福貴手裡,什麼都沒有了,這父子也算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勢均力敵了。

1.想你的孩子揚眉吐氣,那就先做好自己,言傳身教。

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都會有一個問題家庭。

上個月,鄰居家來了客人,有一個小朋友比較調皮,把我家門口的沙子撒的到處都是,我對他的媽媽說,他媽媽卻覺得我有些小題大做了,「男孩子嘛,不都這麼頑皮的嗎?大不了我到時候把沙子用掃帚給你們掃回來好了。」

我對她的話並不生氣,畢竟我們也確實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很大的損失,就像小朋友媽媽說的可以用掃帚掃回來,但是我更多的是對這個孩子惋惜,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不能說其他什麼,但我能確定,有這樣的父母,這個孩子就算是絕頂聰明也是難成大器。

2.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百善孝為先。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養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福貴如果能夠懂得孝順,聽自己的父母一些,不再出去賭博,也就不至於家破人亡,自己的爹也不會被自己活活氣死,家也不會散。

阿布巴卡·伊芒曾說: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

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活著》影片有一個畫面,記憶猶新。徐老爺看到從賭場大搖大擺回來的福貴,氣得罵他是小王八蛋,徐家的家底遲早要被他折騰光了,福貴頂嘴說:「沒有老王八蛋哪兒來的小王八蛋,我跟誰學好去?當年有名的徐大混蛋,不是我。」氣得徐老爺要站起來批鬥,卻硬生生被福貴母親用一塊毛巾堵住嘴巴咽了下去。

不得不說,母親的過分寵愛,也是造成福貴不求上進,目無父母,到最後悲慘遭遇的原因之一。

小時候,外婆跟我講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小孩,偷了別人家的一枚針,他媽媽沒有責備他,也沒有教育制止他,反而誇獎了他。

於是,這個小孩走上了偷盜的道路,越偷越大,越偷越多,終於被判了砍頭的刑罰。

行刑前,他對媽媽說:「想再吃一次媽媽的奶。」

結果卻把媽媽的奶頭咬了下來。

他對媽媽說:「如果當初我偷一枚針的時候,及時教育制止我,我就不會釀成今天的大錯。「

子不教父之過,愛孩子要講究方法,對孩子過分溺愛,反而是害了他,慣子如殺子,會親手毀了他的前程。

如果福貴母親從小教導福貴百善孝為先,父親再怎麼不對,都不是他可以頂撞的理由,畢竟他是長輩,要謹聽父母的教誨,那麼他可能會是一個很出色的富二代。

二、與狼成狼,與豬成豬,欲為蒼鷹,勿與鳥鳴。

我們活在世上,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那麼,我們應該結交什麼樣的人呢?

1.防人之心不可無,對有心人要留心眼

福貴因為從小養尊處優,家裡上上下下的人都對自己關愛有加,必然心思會單純簡單一些。他自然是比不過奸詐的龍二的。龍二買通了跑堂,在骰子上做了手腳,沒有心機的福貴糊裡糊塗地被騙了。讓龍二不僅霸佔了福貴的家,還有方圓上百畝的貢米田。

如果福貴心智成熟一些,對龍二留個心眼,不輕敵,那麼龍二就不會有機可乘動手腳,害自己家破人亡。

2.拒絕交一切不斷消耗你的人,他們是有毒的罌粟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的朋友其實對自己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舅舅以前是個三好男人,對舅媽貼心,對外婆孝順,對子女關心。但是自從結交了幾個酒肉朋友,整天泡在棋牌室裡打麻將,漸漸的,我們都開始不認識他了,他卻覺得我們對他太挑剔了。

選擇交友是很重要的人生功課,與智慧的人同行必得智慧,與愚昧的人作伴必受虧損。

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認識一位寶媽,因為寶寶的出世辭了職,在鄉下和婆婆一起帶孩子。鄉下大多都是家庭婦女,要麼田地幹活,要麼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無非就是誰誰家怎樣怎樣的八卦。寶媽的婆婆也是特別喜歡這些場合的人,因為寶寶,寶媽不得不一起跟隨。

長期以往的耳濡目染,原本在大城市打拼的勵志女青年被打磨得安於現狀。

寶媽的經理是個女的,也跟她一樣生下了寶寶,但是她卻過了產假迅速回到了職場,看到經理常常在朋友圈發的正能量的東西,寶媽才終於明白人家為什麼能當上經理。

後來,她主動找經理聊天,經理只要有空都會耐心跟寶媽聊很久,跟她分享生活工作上的事。漸漸地,在經理的影響下,寶媽毅然跳出了舒適區,把婆婆接到了大城市幫忙帶孩子,自己重回職場。

交志同道合,正能量,不安於現狀的朋友,我們能在他們的身上,發現閃光點,然後一起進步成長。

三、家人的陪伴,是你受盡磨難的救命稻草

曾看到過一句話:親情如良藥,可以治癒你受傷的傷口;親情如美酒,愈久愈香醇;親情如影子,無論貧富,無論貴賤,總是無怨無悔的伴你一生。這就是親情,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她都將永遠陪伴著你。

1.母親,是屈服死神的唯一力量

福貴的娘,餘華沒有太多的筆墨來描繪她,但是從貴族貶低到貧民,過著十分艱苦的日子,福貴的娘從來不消極,總是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我想,福貴經歷了這麼多的磨難和生死離別,都沒有了斷自己的生命,就算孤苦伶仃,都堅持活下去,肯定是受了母親樂觀的影響。

2.家有賢妻勝過良田萬傾

福貴最幸運的是,娶了一個好妻子,對他不離不棄,那句「你贏,我陪你君臨天下。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最應景了。俗話說,家有賢妻勝過良田萬傾。福貴除了賭博上癮對著來勸他回去的懷孕了的妻子動過手,其餘的時候對妻子還是很好的。

老公村裡有這麼一戶人家,男人因為會吃苦耐勞,還有一門做實木家具的好手藝,沒過幾年就自己開了廠,經濟條件也自然富裕了很多。但是男人的老婆好吃懶做而且不守婦道到處勾三搭四,家裡的錢全被女人偷了去,原本好好的一個家也散了。

3.孩子是父母戰鬥的鎧甲,是奮鬥的動力

福貴的幾個孩子,都很活潑可愛,也很乖巧懂事。雖然孩子們最後的結局都很悽慘,但是在世的時候,福貴都把他們當寶貝。如果沒有這麼幾個孩子,我倒是認為福貴不一定會這麼堅強地活下去,也不一定會從一個紈絝子弟咬著金鑰匙長大的少爺甘願成為落魄的窮小子,甘心過上前所未有的苦日子。因為他是家裡的頂梁柱,是孩子們的爸爸,他不得不挑起擔子,全家人和孩子們都需要他。而孩子們,就是他再苦再累都要熬下去的動力。

表姐有個朋友,得了產後抑鬱症,好幾次想過自殺,她覺得活下去沒有任何的意義,一死了之換來的是自己的解脫。表姐怎麼勸她都聽不進去,後來,表姐想到了襁褓中的寶寶,孩子從來都是父母的軟肋。「你死了,寶寶怎麼辦?」表姐就在朋友要跳樓的千鈞一髮之際把朋友的孩子抱到身邊,她的朋友才放棄了一死了之的念頭。

總結:

餘華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如果你的世界,沒有痛苦的害怕,沒有尊嚴的擔憂,沒有富貴的貧賤,沒有暖寒的交替,沒有外貌的困擾,沒有男女的區別,沒有你我之分,沒有生死顧慮,你才會離"真正的活著"越來越近。

那麼,我們,無論世事無常,無論明天在哪裡,都要活著,不僅僅只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是試著讓自己更快樂,更幸福的活著。如果做到了以上幾點,我不能保證過上大富大貴,但至少不會像福貴那樣。

我是@耐耐同學na,一個愛讀書,愛旅遊,愛生活的80後全職寶媽,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重讀《活著》,從福貴的一生看人生的四個階段
    高中的時候借了同學一本書《活著》,被名字吸引,一口氣讀完,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不敢相信世上竟有這麼悲慘的人。最近重讀《活著》,經過歲月的歷練,在原來的震撼之餘,對福貴苦難的人生多了一份解讀。大多數人的一生,何嘗不是一本《活著》的歷程?
  • 《活著》:福貴到底遭受了多少苦難?如果是你,你能撐幾關?
    曾經我問過一位老師,我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但是註定會失敗,那我現在還做不做?老師沒有正面回答我,卻反問我一個問題:人註定要死,你說他們現在還活不活?《活著》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回去之後,福貴才知道,他娘在他離家的兩個多月就去世了,他女兒也因為高燒,變得又聾又啞。雖然總是那麼不如意,但好在活著的一家,總算又團聚了。第七難:有慶去世。
  • 再讀《活著》發現龍二和福貴娘才是福貴一生中命運銜接的重點
    再讀《活著》依舊使人慾罷不能,《活著》作為一部反映一代中國人的命運,通過福貴的一生向我們展示在大時代背景下人民的生活現狀和社會變革之下帶給人的巨大衝擊力。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的飽受苦難,到了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和一頭老黃牛相依為命的故事。 《活著》中福貴的人生轉折,要從福貴的不良嗜好說起。
  • 一部《活著》告訴你:人生已經如此艱難,為什麼還要活著?
    既然活著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還要每天承受著各種難以想像的痛苦和壓力,不如勇敢地就此解脫自己,或許還能換來他人的讚美。我以為這世上沒有比主動放棄生命更勇敢的事。可看完電影《活著》以後,我才發現:「體面地去死」不過是青春年少時,未曾經歷風雨時熱血少年的稚嫩抉擇。
  • 餘華《活著》描述福貴的內容竟是如此,為什麼人們還能被他感動?
    當我們讀完《活著》,你會發現《活著》的特殊性:這部小說確實很誇張,但人們還能夠被它打動。餘華情感的把控《活著》這本書無疑是慘烈的,當福貴身邊的人都死的一個都不剩,只有一頭瘦骨嶙峋的老牛陪著福貴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活著》裡福貴的親人都走了,後半生又很悽慘,他活著有何意義?
    《活著》是一部關於人類生命哲學的啟示錄:在迷茫時找到活著的方向,在絕望時看到活著的希望。 它是一部蘊含血與淚的作品,講述了一個中國農民福貴的苦難人生,體現出餘華一以貫之的創作主題,即對人類苦難命運的關注。
  • 從「祥子」到「福貴」,《活著》的終極意義就是「活著」本身
    福貴跟祥子有著不一樣的童年,他們對人生的感悟也不一樣,一個從小金尊玉葉有人伺候,無需為生計發愁,上學都不用走路,一個從小就窮,知道要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掙得吃食。 原本這樣的經歷應該讓祥子更懂得珍惜活著的機會,可對於好日子的渴求以及理想和現實差距預估的太大落差,使得祥子連活著的勇氣都喪失了,對於他活著比死了都難受。
  • 餘華《活著》中福貴的父親最後的話有什麼含義
    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
  • 餘華《活著》:人生能有幾次荒唐?幾個幸好?誰活成了福貴?
    他的長篇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曾被評選為「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小說《活著》更是以一種通泰人生的姿態向人們展示,當苦難和命運交織中,一個人所能呈現出的極大的勇氣和韌性,能夠堅強地活下去,把生活的苦澀活成一種人生的百態圖。小說《活著》中的福貴正是這樣的代表。
  • 《活著》:教給你2個人生哲理,把人生看透,活著才有希望
    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因為這本書裡,藏著二個深刻的人生哲理。活著,要學會珍惜小說的主人公福貴,出生在富裕的地主家庭,自幼衣食無憂,連上學都要家裡的傭人背著去。
  • 福貴的爹臨死前說的話有什麼含義?10年後重讀《活著》才懂
    10年後重讀,才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小說用一個略帶荒誕的場面,為小說奠定了悲劇的底色,在我看來有這樣幾層含義:「糞缸」是階層的一種象徵,也是徐家家道中落的象徵在福貴家境還沒有敗落時,福貴爹和福貴是遠近聞名的闊老爺和闊少爺,福貴爹走在自家的田產上,佃戶見了,都要雙手握住鋤頭恭敬地叫一聲:「老爺」,去到城裡,城裡人也會叫他先生
  • 餘華《活著》:福貴用他的8次不幸,告訴了我們3個人生真相
    福貴沒說話,等他還了債,自己走走哭哭的回家路上,他才真的明白徐老爺子的苦衷,他爹可以換銀元偏要換銅錢是讓他知道:家裡的錢來得千難萬難,是祖上「用鵝換成雞,用雞換成牛」才打拼下來的,而一夕之間卻被他敗光了。這是餘華的小說《活著》中的一個片段,主要講的是福貴家道落魄的原因和他幡然悔悟的悲情描述。
  • 餘華《活著》:擁有的都是僥倖,失去的才是人生
    「活著」和「生活」最大的區別就是——「活著」天然帶著隱忍和沉重,而「生活」就顯然美好和明朗的多。人如其名,「福貴」是個地主的兒子,家有百畝良田卻不務正業,愛賭愛票。妻子家珍屢勸無果後帶著女兒鳳霞離開了他,當夜,福貴輸光所有家產氣死父親,被迫靠變賣母親首飾租間破屋過活。
  • 餘華《活著》:福貴比任何人都有過世的原因,為何卻始終好好活著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萬事萬物而活著。——餘華《活著》它是餘華在書裡提及的一段話,關鍵的大約還是"人便是要活著"吧。《活著》一書敘述了村裡人福貴悽慘的村裡人遭受。他本是個闊少爺,可他嗜賭如寶,總算賭光了祖業,一無所有。
  • 餘華《活著》:講述3個人生道理,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3個人生道理,越早明白越好一、活著就要學會珍惜福貴出身於富裕的地主家庭,福貴從小就是含金子長大的。但是,等到福貴成年後,卻喜歡上了賭博。每天都沉迷於賭場,不知不覺的就把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家底輸了底朝天。
  • 《活著》:即使沒破產,福貴可能也不會像龍二一樣被斃,原因2點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 餘華《活著》:道出人生的三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儘管如此家珍也依舊沒有離開福貴,甚至挺著大肚子去賭場跪下求福貴回家,那個時候的福貴只顧著自己,從來不會替這個家著想。直到福貴被人在賭場騙光了家產,一無所有回到家裡,他才慢慢悔悟,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活著才會有希望,才會有實現一切的希望,這個世界上最不應該放棄的就是自己,福貴經歷了人生那麼多大起大落,不也是好好活著。
  • 餘華《活著》:我寫的是真正的希望。確實如此嗎?
    那麼,確實如此嗎?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餘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
  • 餘華《活著》:講述了人生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福貴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
  • 人到中年要懂:人是為了活著本身《活著》,不是為了任何事物活著
    福貴少年時是個富家弟子,因為不懂得珍惜,好上了賭,最後將自己家裡祖輩的田地都敗光了,可是這時他已經娶妻生女,雖然家道中落,可福貴卻開始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他在出外時卻被抓了壯丁,經歷了生死後,最後被解放軍救了下來,也讓他歸家。其實這裡的福貴還是畢竟幸運的。回家後的福貴才見到了兒子和妻子,終於知道了人間團圓是多麼的珍貴和幸福,此時獲得他家財的人,卻被從處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