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德。(本報系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教育部長」潘文忠因為「卡管案」請辭獲準,據了解,兩位「政務次長」姚立德及蔡清華也均已請辭,但尚未獲批准。不過姚立德今天未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之審計與執行情形」會議。
據報導,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今天透露,他昨天跟「教育部」聯繫相關業務時,得知姚立德已請辭,但尚未獲批准,因此處於「請辭待命」的狀況。他進一步求證得知,因為潘文忠辭職獲準,姚立德及蔡清華也是政務官,因此跟進請辭。
潘文忠在辭職聲明中明確提到是因為管案才離開,而姚立德是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官方代表,外界也有要求他下臺的聲音。不過,張廖萬堅說,他跟姚立德通過電話,姚相當淡定說是依慣例跟著「部長」請辭,未來是否繼續留在「教育部」,由新「部長」決定。
卡「管」不成 民進黨將迎來最大致命傷?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中時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校長遴選案,臺「教育部長」潘文忠「拔管」未成,日前戲劇化請辭下臺,但不忘炮轟臺大借校長遴選進行政治操作。對此,資深媒體人陳敏鳳說卡「管」沒卡成,反而變成卡「綠」,「民進黨當局受傷慘重,在高知識份子的支持度,蔡當局又要下滑了」。
臺大校長遴選風波延燒數月,當時臺大財金系講座教授管中閔在今年1月就已通過遴選,不過期間卻遭爆管中閔涉及論文抄襲等爭議,至今仍無法上任。
然而,潘文忠在辭職聲明中提及,「教育部」為釐清爭議,要求臺大及遴委會查明疑義,卻經常遭泛政治化攻擊和污衊;更因「政治操作」,徒增「教育部」同仁在行政及業務執行上的壓力和負擔;令人遺憾的是,遴委會及校務會議對各項爭議處理,或以模糊帶過,乃至以擱置方式不處理;而當選人面對各項爭議則選擇不對外界公開說明,任憑疑義蔓延。他表示,希望透過辭職,讓此案回歸到單純的校長遴選程序和當選人身份適格的討論。
對此,陳敏鳳在《NOWnews》名家論壇中指出,綠營卡管方式令學術界咬牙切齒,「教育部」更除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查再調查,最後連跨部門的作法也端上檯面,「這已經觸犯了大學校園自治的天條了,又傳出某位深綠的前『教育部』官員插手其中,簡直荒唐到了極點」。陳說當最關鍵性的校務會議也放手不卡管時,「教育部」其實就可有臺階下,但仍死纏不放,淪落到如今炮聲四起,不得不下臺。
陳敏鳳直言,這次卡管事件,讓民進黨一向主張的大學校園自治原則,受到自家人打臉,臺大校長的層級,若真由「教育部長」自由自在地決定,很難取信於民,最終責任還是會歸咎於蔡英文。「這一波管中閔當選臺大校長及後來的卡管,也許是反綠的風向球,『執政』若因政治立場和意識型態而喪失自己過去主張的價值,真的不是件好事。」
了解更多:
卡管將滿百日 臺大學生會長籲「教育部」儘速裁示
宣戰! 管中閔聲明怒轟臺教育部門推諉懈怠
管中閔遭民進黨抹黑 前「立委」:必有政壇藏鏡人
責任編輯:徐亞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