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管」不成 民進黨將迎來最大致命傷?

2021-02-18 華夏經緯網

 

姚立德。(本報系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教育部長」潘文忠因為「卡管案」請辭獲準,據了解,兩位「政務次長」姚立德及蔡清華也均已請辭,但尚未獲批准。不過姚立德今天未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之審計與執行情形」會議。

   

據報導,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今天透露,他昨天跟「教育部」聯繫相關業務時,得知姚立德已請辭,但尚未獲批准,因此處於「請辭待命」的狀況。他進一步求證得知,因為潘文忠辭職獲準,姚立德及蔡清華也是政務官,因此跟進請辭。

   

潘文忠在辭職聲明中明確提到是因為管案才離開,而姚立德是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官方代表,外界也有要求他下臺的聲音。不過,張廖萬堅說,他跟姚立德通過電話,姚相當淡定說是依慣例跟著「部長」請辭,未來是否繼續留在「教育部」,由新「部長」決定。

卡「管」不成 民進黨將迎來最大致命傷?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中時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校長遴選案,臺「教育部長」潘文忠「拔管」未成,日前戲劇化請辭下臺,但不忘炮轟臺大借校長遴選進行政治操作。對此,資深媒體人陳敏鳳說卡「管」沒卡成,反而變成卡「綠」,「民進黨當局受傷慘重,在高知識份子的支持度,蔡當局又要下滑了」。

 

臺大校長遴選風波延燒數月,當時臺大財金系講座教授管中閔在今年1月就已通過遴選,不過期間卻遭爆管中閔涉及論文抄襲等爭議,至今仍無法上任。

   

然而,潘文忠在辭職聲明中提及,「教育部」為釐清爭議,要求臺大及遴委會查明疑義,卻經常遭泛政治化攻擊和污衊;更因「政治操作」,徒增「教育部」同仁在行政及業務執行上的壓力和負擔;令人遺憾的是,遴委會及校務會議對各項爭議處理,或以模糊帶過,乃至以擱置方式不處理;而當選人面對各項爭議則選擇不對外界公開說明,任憑疑義蔓延。他表示,希望透過辭職,讓此案回歸到單純的校長遴選程序和當選人身份適格的討論。

   

對此,陳敏鳳在《NOWnews》名家論壇中指出,綠營卡管方式令學術界咬牙切齒,「教育部」更除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查再調查,最後連跨部門的作法也端上檯面,「這已經觸犯了大學校園自治的天條了,又傳出某位深綠的前『教育部』官員插手其中,簡直荒唐到了極點」。陳說當最關鍵性的校務會議也放手不卡管時,「教育部」其實就可有臺階下,但仍死纏不放,淪落到如今炮聲四起,不得不下臺。

   

陳敏鳳直言,這次卡管事件,讓民進黨一向主張的大學校園自治原則,受到自家人打臉,臺大校長的層級,若真由「教育部長」自由自在地決定,很難取信於民,最終責任還是會歸咎於蔡英文。「這一波管中閔當選臺大校長及後來的卡管,也許是反綠的風向球,『執政』若因政治立場和意識型態而喪失自己過去主張的價值,真的不是件好事。」

了解更多:

卡管將滿百日 臺大學生會長籲「教育部」儘速裁示

宣戰! 管中閔聲明怒轟臺教育部門推諉懈怠

管中閔遭民進黨抹黑 前「立委」:必有政壇藏鏡人                          

 

                               

責任編輯:徐亞旻


相關焦點

  • 「卡管」大戲 民進黨演砸了
    臺灣網友:輸不起的垃圾民進黨,如果管中閔有民進黨籍,什麼事情都沒有,如果管中閔有民進黨籍什麼事情都沒有    管中閔2月1日就要拿到聘書,眼看200億元預算就要盡收眼底,民進黨、「時代力量」連手狂轟濫炸,指控論文抄襲外,先前也爆出他臺灣大哥大獨董身份,此番大動作,被外界揣測,是企圖潑糞弄臭,以冠上「不適任」的帽子,藉此拉下政治不正確的管中閔。
  • 民進黨「卡管」被批:把臺灣政治變成「殺戮戰場」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大準校長管中閔原定2月1日上任,因獨董、學術倫理等風波,雖經臺大校長遴委會確認當選資格「毫無疑義」,臺「教育部」卻遲不核定。據臺媒15日報導,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遲未上任,引發臺灣各界質疑民進黨當局幹預臺灣校園自主,臺「教育部」更是首當其衝,屢屢挨轟是「打手」。
  • 藍營爆料: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因「卡管」不力請辭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卡管(臺大準校長管中閔)」將近100天,前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毛嘉慶深夜驚爆,傳出休假的「教育部長」潘文忠,因「卡管」不力,其實並不是請假,而是請辭!高層已在慰留中。毛嘉慶在臉譜網(Facebook)指出,潘文忠執行「卡管」計劃不力,「獨派」、執政高層肯定相當不爽。
  • 民進黨中央改選,賴清德陳菊派系成最大贏家
    民進黨今天召全臺開全代會,改選黨內權力核心;當選的30席中執委,泛新潮流系拿下11席為最大贏家,英系拿下6席、正國會5席、海派(湧言會)3席,中執委選舉結果將牽動稍晚的中常委選舉。中執委票選過程,綠色友誼連線的鍾佩玲雖然只拿下14票,但憑著婦女保障名額擠進中執委名單;同樣拿下18票的王定宇、何志偉、洪健益、蔡昌達、陳啟能、鄭宏輝6位男性抽出5席,海派的蔡昌達手氣不佳,未抽中。
  • 民進黨是最大的「賣臺黨」!
    臺灣立法機構表決通過9項攸關萊豬進口的行政命令,明年元旦起美國萊豬入臺已成定局。這就是民進黨當局口口聲聲所宣傳的臺美關係處在「最好」的時期,難道關係「最好」就是讓臺灣百姓食用危害健康的「萊豬」?這關係真「好」!世上再無其二。▲臺灣民眾反美豬遊行。
  • 柯文哲示好蔡英文 前馬辦副秘書長:柯成民進黨的政治傀儡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臺媒5月10日消息,民進黨年底臺北市長選戰擬自提人選,不再禮讓現任無黨籍市長柯文哲。柯文哲最近態度放軟表示,過去「兩岸一家親」是講太快,表態支持蔡英文2020連任,討好民進黨。蔡英文強調,因此,臺北市的布局,將考量有利於當局作為方向。她希望,在看臺北市布局的同時,不要忘了「原來的初衷」為何,也要記得事件的本質,與臺灣未來要做哪些事情。此外,前「總統府」副秘書長、臺北市議員參選人羅智強也在臉書批,柯文哲成了向民進黨投降的史萊姆。羅智強說,真的是很訝異,柯文哲為了保住臺北市長連任,竟然可以對民進黨下跪到這種程度,也是曠古絕倫了。
  • 臺灣成美國軍售最大買家!民進黨傲嬌:不是誰都有資格當看門狗!
    民進黨當局和美國一唱一和大打「臺灣牌」,使得一向低調的「美國在臺協會」近年來在臺灣的能見度大增,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更是高調得不行,還陪同蔡英文出席「823炮戰」的紀念儀式。28日,酈英傑又高調了一把,他興奮地表示,臺灣今年計劃向美軍購總計118億美元,是公認全世界最大的美國武器採購地,也是臺灣軍購最高年度金額,明年美國政府已經通知國會金額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
  • 民進黨無視RCEP區域經貿整合 臺灣將成經濟邊緣人
    亞太15國昨在越南河內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啟動,臺灣卻不在其中。國民黨昨批評民進黨當局只想抓著美國,不管亞太,讓臺灣變成「經濟邊緣人」,籲請蔡英文緊急召開「跨部會」的高層會議,針對RCEP正式成形後對臺灣的經貿衝擊,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具體因應之道。
  • 傳鄭文燦選臺北 民進黨2022內幕:接班喬不定 有人卡燦
    香港《中評社》則指,目前民進黨內部為了2024年的接班問題爭執不下,而「誰選2022縣市長」也就成了攻防的焦點。   儘管目前才2020年,但民進黨內的大佬已經開始為了2024年蔡英文卸任後的接班人選運作、競爭,而2022年的地方縣市長選舉也成了「互卡」的工具之一;中評社認為,近來民進黨內部積極討論「2022縣市長該如何分配」的問題,就是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以及鄭文燦之間的政治角力。
  • 民進黨主張將「網軍」獨立成臺灣第四軍種
    原標題:民進黨主張將「網軍」獨立成臺灣第四軍種  中新網5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智庫26日將推出「防務政策藍皮書」,主張將資電網絡部隊獨立成「第四軍種」、義務役男維持4個月軍事訓練役、「退輔會」擬並為退伍軍人事務總局。
  • 臺教育部門「卡管」變「拔管」 藍民代群情激憤怒告潘文忠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管中閔臺大校長聘任案從2月延遲至今,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上午痛批「教育部」「卡管」無極限,連下八道金牌壓制臺大校方不成,還組「跨部會項目諮詢小組」準備「拔管」。國民黨「立委」今前往「監察院」具狀舉發「教育部長」潘文忠等官員瀆職。
  • 比金庸小說還精彩|民進黨主席補選大亂鬥
    這顆蘿蔔自己走了,留下的坑誰來補位,成了民進黨內的大事兒。「民進黨黨主席補選大亂鬥」從蔡英文宣布辭職那一刻起,正式上演。不論是陳其邁這樣的「綠二代」、還是像蘇貞昌這樣的綠營大佬,無一不是兵敗如山倒,「討厭民進黨」成了臺灣社會的主流。  這種情況下,誰來接手民進黨主席,誰就要面對這個「爛攤子」,這種髒活、苦活、累活,對於像鄭文超這樣目前「得勢」的民進黨政客來說,是絕對不能接的。鄭文燦屬於民進黨「新潮流」一派。選舉之前,他在派系中的排名不算靠前,不過經此一役,江湖地位直線上升。
  • 解讀:韓國瑜造勢如此成功,最終為什麼迎來慘敗?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已經出來了,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在造勢的過程當中人氣很旺,呼聲很高,但是選舉的結果卻讓支持他的人無法接受,因為蔡英文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票數817萬,而韓國瑜卻僅僅獲得550多萬,很多人都對這個結果不滿意也不理解。韓國瑜造勢如此成功,最終為什麼迎來慘敗?
  •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
    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曾大加責難,稱馬英九不該「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照民進黨當局的邏輯,當家4年多時間,一向「反中」的他們豈不更「親中賣臺」?在數字前面,民進黨當局顯然現了原形,臉被打得啪啪作響。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 高雄街頭現橫幅:「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
    鄭東元認為民進黨執政20年搞垮高雄,氣得在會館外掛出「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廣告牌,還揚言「掛到市政府來查水錶為止」。對於「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說法,「南臺灣觀光聯盟」總召、臺行政機構顧問林富男雖表示不完全苟同,但他也點破:高雄市長陳菊上任以來,經濟節節敗退,主因就在「重政輕商」,端不出具體牛肉。
  • 視界 | 多虧了民進黨 臺灣要拿下這項受人恥笑的金氏世界紀錄
    今年1月,臺大教授管中閔當選臺灣大學新任校長,在程序完全合規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卻一直拒不承認管中閔被選為新任校長的資格。臺教育主管部門甚至還成立小組,專門調查管中閔曾赴大陸兼職的爭議。儘管臺官員曾在今年4月承認,「並未發現管中閔在兼職、兼課上有違反重大行政規範」。然而,臺當局仍遲遲不予聘任,島內將此形容為「拔管案」。    在明眼人看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前馬英九辦公室秘書長羅智強諷刺稱:「就是一堆廢話,其實幾個字就總結了。
  • 民進黨主席補選結果卓榮泰勝出 | 陳菊:民進黨正逢史上最大挫敗
    卓榮泰上午投票時表示,民進黨改革,要破除派系,只要未來黨的負責人能夠公正,不把派系和個人的利益放第一,不能凌駕黨跟國家整體的利益,未來派系就只能良性發展,他會朝這個方向努力。卓榮泰說,個人在選舉當中事小,但黨未來穩定改革跟發展,事關重大,希望黨員踴躍出來投票,越多黨員投票,代表整個選舉成功,也代表對黨未來充滿希望,民進黨在國家改造工程在這條路上,一定不會缺席。
  • 藍營公布「卡神」網軍上線 直屬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藍營公布「卡神」網軍上線 直屬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2019年12月24日 13:2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副秘書長蔡正元、張顯耀及新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毅上午(24日)舉辦「民進黨的暗黑網軍」記者會,公布合約、關係圖等資料,直指「卡神」楊蕙如網軍直接隸屬於民進黨中央黨部,合約上有「蔡英文」,要求民進黨中央出現交代清楚。
  • 民進黨或面臨變局 蔡英文連任以來最大規模街頭抗議將上演
    據民進黨發言人周江傑事後轉述,蔡英文還要民進黨員沉著應對,稱對「執政」推動要有信心。蔡英文還強調,雖然民進黨在上次選舉中有817萬的支持者,但是民主社會中沒有絕不離開的支持者,因此在處理問題上應該要更小心謹慎,「與支持者保持溝通,讓他們有信心、能理解」。蔡英文的說法,引發不少人解讀。
  • 高雄市長補選,臺灣名嘴指出民進黨有「最大威脅」
    高雄市長補選將在8月15日投票,臺灣名嘴黃創夏直指,民進黨最大的威脅就是,補選的得票率還是要攀上去。黃創夏在政論節目《鄭知道了》中指出,民進黨最大的威脅是什麼?就是大家看補選這個局,然後覺得其他都沒什麼競爭,可是這對陳其邁來講是一個壓力,如果說到時投票率低,然後低到61萬票、甚至是57萬,這對陳其邁來說就不好,所以民進黨的壓力是,得票率還是要攀上去。至於近日的民進黨派系問題,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今天如果不是一定要派代理市長,只是在討論市長的候選人選,那你可以解釋成派系在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