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無視RCEP區域經貿整合 臺灣將成經濟邊緣人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亞太15國昨在越南河內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啟動,臺灣卻不在其中。國民黨昨批評民進黨當局只想抓著美國,不管亞太,讓臺灣變成「經濟邊緣人」,籲請蔡英文緊急召開「跨部會」的高層會議,針對RCEP正式成形後對臺灣的經貿衝擊,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具體因應之道。

  臺灣被甩出最大經濟圈,民進黨還在睜眼說瞎話

  經過8年協商,東協峰會昨在河內舉行第4次RCEP領導人會議,正式籤署協議,RCEP自貿區將涵蓋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產值與貿易額佔全球3成,但是臺灣被摒棄於外。

  蔡英文昨天參加小英之友會舉辦的壘球賽時表示,今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臺灣面對各種挑戰,不論是疫情、經濟、國際局勢變化,都須保持沉著冷靜的信心,她並引用職棒選手王建民名言,「一球一球投」,就能發揮最好的實力。

  臺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昨召開記者會表示,初步了解,RCEP降稅幅度、自由化程度,與既有的自貿協定相比,並不算多,降稅期程在10~20年才會陸續反映,且RCEP各成員彼此本就有FTA,包含東協與大陸、日本、南韓、紐澳等,評估RCEP對臺灣在東協,影響相對沒這麼大。

  臺「外交」部門則表示,RCEP由中國大陸主導,我加入有實際困難,我以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為重點目標,在尚未加入前,將爭取非正式諮商機會,為加入做準備。當局也將爭取提升「新南向」政策與美國「印太戰略」等區域戰略的對接及協作。

  在野黨批民進黨抱錯腿 臺灣將成「經濟邊緣人」

  但是在野黨對臺灣所處局勢表達憂心。國民黨表示,RCEP被稱為地表上最大的區域經濟整合架構,但過去4年來,並未見到民進黨當局對加入該協議,有任何積極努力,連嘗試都沒有就宣告失敗。

  國民黨質疑,「民進黨只想抓住美國」,蔡英文在第一任內,前期尚將TPP或CPTPP列為施政優先項目,後期則幾不再提,將RCEP與CPTPP的快速進展「視若無睹」,反而以開放萊豬等措施,希望在對美經貿合作有所進展。

  國民黨指出,對參與RCEP而言,兩岸關係的好壞是關鍵,民進黨明知RCEP對臺灣之重要性及大陸在RCEP之影響力,卻無心維繫兩岸的政治對話基礎,以至於參與之路難上加難。

  無心維繫兩岸對話 民進黨讓臺灣參與RCEP難上加難

  國民黨痛批民進黨政府顯然沒有興趣,或者不敢加入RCEP,才會常用「仇中」言語對民眾進行「情緒勒索」,阻礙兩岸人民良性互動,同時又坐視《兩岸經合協議》(ECFA)優勢逐漸流失,讓臺灣在區域經濟合作中進退維谷。

  大陸、日本與南韓等東北亞三強,將藉由RCEP開展經貿整合,國民黨質疑,民進黨刻意不提東北亞經貿整合後對臺灣之影響,民進黨的不當政策已讓臺灣變成亞太或印太地區的「經濟邊緣人」,環顧亞太或印太地區,僅有臺灣與北韓、東帝汶被排除於各種具法律拘束力的多邊經濟合作區塊之外。

  國民黨呼籲,當務之急是蔡英文召集「跨部會」的高層會議,針對RCEP對臺灣之衝擊,進行全方位的評估,提出具體因應,並向立法機構提出報告。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無法加入RCEP,國民黨批民進黨讓臺灣成「經濟邊緣人」
    東協10國與中、日、韓、澳洲和紐西蘭等15國15日今天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議。然而臺灣卻無法加入,外界預料將衝擊臺灣產業。國民黨痛批民進黨只想抓住美國,忽略「雙軌區域經濟合作建制」的競合。
  • RCEP籤署,國民黨批民進黨當局讓臺灣變「經濟邊緣人」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1月16日訊 歷經8年時間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正式籤署。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15日批評民進黨當局只想抓著美國,不管亞太,讓臺灣變成「經濟邊緣人」,呼籲蔡英文緊急召開高層會議,針對RCEP正式成形後對臺經貿衝擊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因應之道。
  • RCEP起航,國民黨痛批蔡當局讓臺灣地區變「經濟邊緣人」
    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訂。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這標誌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RCEP籤訂在臺灣島內引發了輿論強烈關注。據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11月16日凌晨消息:目前在野的中國國民黨15日批評執政的民進黨當局只想抓著美國,不管亞太,讓臺灣地區變成「經濟邊緣人」,呼籲蔡英文緊急召開跨高層會議,針對RCEP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具體因應之道。
  • RCEP籤了,臺灣很焦慮
    臺媒稱,RCEP籤署生效,恐對臺灣地區塑化、鋼鐵、紡織及工具機等傳統產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國民黨表示,民進黨當局的不當政策讓臺灣真正變成亞太地區的「經濟邊緣人」。國民黨:臺淪為「經濟邊緣人」據臺灣「中央社」11月15日報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籤署,國民黨表示,呼籲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立即召集緊急高層會議,針對RCEP對臺的衝擊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因應之道。
  • 臺灣輿論:民進黨當局將不能加入RCEP歸罪大陸是在製造假信息帶風向
    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備受臺灣社會關注,各界連日來對臺灣未能及時加入表達憂慮。民進黨當局卻稱臺灣不能加入RCEP,是因為大陸設下要求臺灣接受「一國兩制」的障礙,阻斷臺灣加入。
  • 聲望受到重創,蔡英文將臺灣帶到了經貿「邊緣」
    臺海局勢持續緊張,一直在兩岸關係上搞小動作的民進黨近日在臺灣島內遇到了重大「挫折」。 據臺灣媒體的報導,民進黨幾位高層這幾個月來的民調屢創新低。民調顯示,蔡英文11月的信任度相比上月下降了5.3%,不信任度則增加了5.6%,而施政滿意度則下降了4%,不滿意度增加了4.8%。
  • 深度|蔡英文「反中」,臺灣無法「入群 」將成「區域經濟孤兒」
    蔡英文日前,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成功籤署,輿論多認為將加速中國大陸與其他會員間的政經關係,促進東亞區域一體化,為世界經濟帶來新一輪增量紅利。不過,海峽對岸的臺灣地區卻未能加入,成為「局外人」,引發島內哀嘆恐成「區域經濟孤兒」。近來,美國鼓吹美中經濟「脫鉤」,號召重組「去中國化」的供應鏈網絡,民進黨當局竟一面倒響應,甘當美國棋子。但貿易實況顯示,川普政府的「脫鉤戰略」迄今為止影響有限;而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依賴程度不減反增,形同打臉民進黨當局。
  • RCEP籤完,臺灣和美國這些人坐不住了
    視頻截圖  中國財政部表示,RCEP順利籤署,對增強各國疫後經濟恢復、促進長期繁榮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貿易自由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將為區域經貿繁榮帶來更大促進。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15日批評民進黨當局只想抓著美國,不管亞太,讓臺灣變成「經濟邊緣人」。
  • 臺灣無緣RCEP恐與全球脫鉤!回歸一中原則是解方
    顯示在2018年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生效後,東亞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風潮已然再起的趨勢。推動區域經濟整合深化區域內投資與貿易之效益已不待言,此亦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區域貿易協議蔚為風潮時,所採取開放態度的主要原因。種種跡象都顯示出,RCEP對臺灣經濟與產業的負面影響,可能遠比想像中來得大。
  • 民進黨當局淡化RCEP作用,島內擔憂臺灣被邊緣化
    【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亞太15國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誕生,臺灣卻不在其中。儘管民進黨當局故作鎮定地宣稱「損失不大」,但島內輿論憂心忡忡。彼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模擬有無加入RCEP、CPTPP到2030年時對各地實質所得及出口影響,結果顯示,臺灣如果未加入RCEP,對經濟衝擊將比未參與CPTPP更大,到2030年時會使臺灣出口減少80億美元,實質所得減少30億美元。譚瑾瑜直言,RCEP會進一步深化大陸、日、韓、澳新及東協的區域連結,臺灣企業面對日本與韓國將有更艱難的競爭環境。
  • 聯合早報:RCEP將影響臺灣地區執行新南向政策
    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今天(15日)完成籤署,因RCEP的15國間將進一步互相開放市場,恐難避免對臺灣與各國或地區經貿關係,甚至執行新南向政策造成一定影響。
  • 不承認「九二共識」,RCEP沒臺灣的份兒
    而消息傳到臺灣,島內焦慮情緒升高,無緣RCEP的民進黨當局開始「亂咬人」,竟來「責怪」大陸。民進黨無緣RCEP或將衝擊傳統產業眾所周知,在本次的會議上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協定,其當屬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
  • 臺灣地區為何無法加入RCEP?學者:非因「一國兩制」
    與RCEP成員國有緊密經貿往來的臺灣地區,則游離在區域經濟整合之外;而民進黨上臺後推動的所謂「新南向」政策,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成效差強人意。有涉臺學者認為,RCEP實施後,臺灣地區將於區域經濟整合中,在貿易與投資兩個環節進一步「被邊緣化」。
  • 國臺辦:民進黨執迷不悟只會給臺灣經濟帶來更多障礙
    如民進黨當局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只會給臺灣經濟帶來更多障礙。在當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島內業界及輿論普遍擔心傳統產業將受到嚴重衝擊,並陷入對外經貿孤立。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作上述回應。
  • 脫鉤是假議題,臺灣疫後經濟更需大陸,更應深化兩岸經貿合作
    @銳看臺灣報導 香港中評社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臺灣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建良教授在日前由臺北論壇基金會舉辦的「COVID-19衝擊下臺灣產經的關鍵解析」研討會上,以「兩岸與區域經貿的鑑往與知來」為題,對臺灣在後疫情時代的外貿發展發表看法。
  • RCEP恐將使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的自貿區孤島
    該協定的籤署,標誌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RCEP的籤署,將使區域內成員不斷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使市場更加開放,將有力地支持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有助於拉動全球經濟在新冠疫情後的復甦,促進本地區的長期繁榮和發展,並為將來的亞太自貿區(FTAAP)進程提供路徑和有力的推動。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1月17日電亞太15國15日籤署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臺媒直指臺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然而民進黨當局仍故作鎮定地宣稱臺灣此時在亞洲經貿體系已成為「孤兒」,民進黨當局應該拿出對策,而不是欺騙人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7日也發文稱,2016年蔡英文就職時承諾「帶領臺灣加入RCEP,現在又告訴臺灣民眾RCEP對臺灣經濟影響不大,還甩鍋給國民黨,蔡當局不想負責就不要執政」。島內輿論不僅對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不買帳,還嘲諷王美花在「立法院」質詢會上的露怯表現。
  • 臺媒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臺媒直指臺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然而民進黨當局仍故作鎮定地宣稱「損失不大」,島內輿論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臺灣已成為亞洲經貿體系中的「孤兒」。臺灣此時在亞洲經貿體系已成為「孤兒」,民進黨當局應該拿出對策,而不是欺騙人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7日也發文稱,2016年蔡英文就職時承諾「帶領臺灣加入RCEP,現在又告訴臺灣民眾RCEP對臺灣經濟影響不大,還甩鍋給國民黨,蔡當局不想負責就不要執政」。島內輿論不僅對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不買帳,還嘲諷王美花在「立法院」質詢會上的露怯表現。
  • RCEP經濟規模26兆美元!港媒:臺灣被孤立將陷「核彈級危機」
    @銳看臺灣報導 中國大陸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於本月15日完成籤署,臺灣卻被排除在外,長此以往臺灣恐產業空洞化。香港媒體評論稱,RCEP成員國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東協10國、澳洲、紐西蘭等15國,經濟規模高達26兆美元,佔全球GDP三成,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臺灣若未能加入不僅重創傳統產業,更將加速企業出走、擴大貧富懸殊,陷入「核彈級危機」;而唯一的解方,就是從根本上解決兩岸問題。
  • 兩岸關係再不改善,臺灣可能出現經濟鐵鏽區?
    「我的結論是,希望民進黨當局回歸到『九二共識』,以便臺灣有機會參與東亞經濟整合,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如果無法與大陸改善關係,臺灣很可能出現經濟『鐵鏽區』,而這個『鐵鏽區』就在以高雄為中心的臺灣南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