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認「九二共識」,RCEP沒臺灣的份兒

2020-12-11 奇蹟中國V

編輯:拾遺

根據相關報導顯示,近日,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議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這個重要的國際會議集結了15個國家,包括東協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而消息傳到臺灣,島內焦慮情緒升高,無緣RCEP的民進黨當局開始「亂咬人」,竟來「責怪」大陸。

民進黨無緣RCEP或將衝擊傳統產業

眾所周知,在本次的會議上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協定,其當屬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而協議籤訂的消息傳到臺灣,當地輿論不斷,焦慮感升高,關於「臺灣恐成邊緣人」的言論更是層出不窮。據悉,RCEP的重要意義在於它覆蓋22億人口,涉及到全球15個成員國,僅僅在2019年一年內就已經達到了25.6萬億美元的GDP規模。

因為臺灣地區沒有出席本次會議和參與協議的籤訂,於是,島內輿論指出臺灣和RCEP成員之間一直有著比較密切的經貿往來,一旦RCEP生效後,成員國之間相互提供優惠的關稅政策,那麼,臺灣的出口就勢必要面臨被排擠的危機,這將可能會衝擊到臺灣的石化、機械等傳統產業的出口。臺灣工商界人士指出,臺灣一直非常重視東協這個市場,日韓與臺灣地區競爭激烈,臺灣產業在RCEP生效後只能「自求多福」。

民進黨無緣RCEP再次甩鍋大陸

而臺灣沒有加入RCEP,民進黨卻再一次「責怪」大陸,其竟然表示,是因為大陸用「一國兩制」製造「障礙」才阻礙了臺灣加入協議的道路,大陸要承擔臺灣地區沒有加入RCEP的「全部責任」。然而事實上,臺灣地區無論想要參與任何一個國際組織的活動,或者是參與到區域的經濟整合中,都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要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必須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與大陸協商,然後才能合情合理地加入相關協議。

在過去的日子裡,臺灣和大陸也曾在2008年到2016年期間,共同維護了兩岸和平發展,在各個領域上深度合作,取得了令人興奮的豐碩成果。但是,2016年民進黨當局執政後就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並且還企圖以武謀「獨」等,讓兩岸經濟合作出現停滯不前,這一切都是民進黨咎由自取,豈能責怪大陸?

不僅如此,近些年來,臺當局還積極地跟隨某些西方國家的步伐,與大陸「經濟脫鉤」,根本沒有認真地尋求兩岸經濟合作,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如今,經濟發展遇到阻礙,與其責怪大陸不如尋找機會推動兩岸深化合作,這樣臺灣經濟復甦或有一線生機。

免責聲明:本文由《奇蹟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

相關焦點

  • 不承認「九二共識」,臺灣還想加入RCEP?
    令人意外的是,一直與RCEP成員國有著密切經濟往來的臺灣地區此次卻被RCEP拒之門外,民進黨執政後推崇的「新南向」政治舉措現在看來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效果甚微。相關學者表示,民進黨當局應當首先處理好兩岸關係,回到「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才能談其他的。
  • 臺籍代表委員:臺灣要脫胎換骨 關鍵在於承認「九二共識」
    (兩會綜述)臺籍代表委員:臺灣要脫胎換骨 關鍵在於承認「九二共識」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 王捷先 林春茵)正在出席全國兩會的臺籍代表委員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表示,從長遠看,兩岸統一對臺灣同胞來說才是最大的好處。
  • 兩岸關係不進反退?前臺議長表態:「九二共識」是整個臺灣的問題
    一大原因是美國政府多次插手「臺灣問題」、私自與民進黨當局達成軍火交易。除此之外,民進黨當局多次公開詆毀大陸、不承認「九二共識」也是一大原因!可想而知,這些都是直接導致兩岸關係惡化的原因。對此情況,大陸肯定不可能坐視不理。此前圍繞臺灣海峽進行的遠航訓練,便是大陸對美國與民進黨當局的警告!
  • 「九二共識」答問①|「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其要義是什麼?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
  •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頑拒「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指,在1992年11月解決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中國臺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就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所達成的、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 唐湘龍:大陸如果不談九二共識,對臺灣來講絕對是一個災難
    連日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在臺灣島內備受關注。島內資深媒體人唐湘龍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臺部分篇幅較短,反映了大陸對處理臺灣問題的方式和論述處在一個轉變的過程。「對臺灣問題的處理,我覺得大陸在這次『兩會』開始做了轉向的準備。
  • 國民黨落選後想不承認「九二共識」?要跟著蔡英文搞「臺獨」?
    編輯:星辰國民黨在最近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中再次敗給了民進黨。國民黨黨內要求進行改革的呼聲非常高,黨內出現了要求放棄"九二共識"的聲音,但是國民黨中央還是表示還會堅持"九二共識"的。甚至有人提出了更改中國國民黨的黨名,放棄"九二共識"的理念,他們就想通過這些方式來贏得中間選民甚至島內淺綠選民的支持,在選舉當中打敗民進黨。其實這種觀念是非常有害的。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事實不容改變。雖然在許多深藍人士心中的"一個中國"認知同我們有根本性的不同。
  • 國臺辦:只要堅持九二共識,與臺灣各黨派交流大門是敞開的
    有臺灣記者問,國民黨決定不參加海峽論壇,國共之間或者跟其他政黨的交流如何進行?這次海峽論壇有哪些臺灣政黨和個人參加?汪洋主席會不會出席?馬曉光首先回答說,關於海峽論壇籌辦的具體問題,海峽論壇組委會將於9月18日下午在廈門舉行新聞發布會,進行詳細介紹,歡迎大家關注。
  • 臺商黨代表趙志勳:臺商最清楚「九二共識」
    江啟臣說為了爭取年輕選票,必須探索新的兩岸論述,當然可以,但提出新論述前,應該先與大陸溝通好、互相理解、對方同意後再提出來,而非像現在一樣只在臺灣敲鑼打鼓喧嚷一番,然後提出一個連對岸都不認可的東西,兩岸關係不是臺灣或國民黨單方面覺得該如何就如何。
  • 臺灣國際洪門中華總會主席發聲:民進黨當局應回歸「九二共識」
    來源:新福建11月28日中午,國際洪門南華山在臺北英雄館隆重舉行成立八十九周年慶祝大會,大會主席國際洪門中華總會主席劉沛勳,在致辭中呼籲民進黨「政府」能夠正視臺灣民意,回到「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為維護兩岸的和平發展,為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
  • 臺灣海基會前副秘書長:「九二共識」本為國民黨手中的一副好牌
    臺灣海基會前副秘書長李慶平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國民黨9月6日全代會通過「新兩岸論述」,即基於「憲法」的「九二共識」。大陸方面或許不全然滿意,但應該知道這是臺灣內部在新的時代要求由「模糊」到「清楚」的民意,重要的是,國民黨未來能否以在野身份做出對臺有利的兩岸交流。
  • 聯合報: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ECFA和自由行
    民進黨若再「執政」,倘仍維護ECFA等所謂「喪權辱國」的機制,且仍招徠所謂「木馬屠城」的自由行,更居然回頭承認了所謂「傾中賣臺」的「九二共識」,一概皆「延續前朝兩岸政策」。那麼,國民黨馬政府既是這套政策的開創者,「改變已經開始,改革不能中斷」,又何必政黨輪替,讓民進黨來「延續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 九二共識?還是WHA割喉戰?
    新「政府」8日發布的4立場,應就是部份綠營人士建議的「亞銀模式」,屆時衝突難以避免,蔡英文團隊應也預先擬妥了應變方案。傳出是要援引聯合國2007退回臺灣入聯申請案時美國的論述來抗衡,拉美國來抵擋。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府」此時宣布出席WHA不接受以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為基礎的「一中原則」,與蔡英文520就職演說的關連性。蔡是否已提前掀牌。
  • 國臺辦:回到「九二共識」正軌 才能解決相關問題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路梅)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30日在北京指出,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源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否認兩岸對話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否認「九二共識」,背離一個中國原則,任何交往對話就無從談起。
  • 堅持九二共識出現變化,張亞中:國民黨向蔡英文跪下了?
    連續兩次「大選」都由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大勝,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撰文質疑,原本堅持九二共識的國民黨態度似乎也出現變化,莫非國民黨向蔡英文跪下了?張亞中強調,兩岸關係是重中之重,涉及臺灣所有議題,政治、文化、經濟、社會各方面,無一不受兩岸關係影響。兩岸關係是國民黨的強項,是國民黨在臺灣存在的價值。兩岸關係是國民黨的脊椎,脊椎若斷,國民黨必殘。連續兩次「大選」挫敗,張亞中表示,國民黨開始質疑是否要堅持九二共識?
  • 國臺辦:只有回到「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來,兩岸關係才能改善
    新京報快訊 據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日回應「臺灣當局領導人在新年講話中涉兩岸關係內容」時表示,講話再次暴露民進黨當局謀「獨」本性。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
  • 特稿:「九二共識」歷史事實不容否認
    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立場,不僅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互信互動的政治基礎,而且變本加厲否定和抹黑「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已翻篇過時」「『九二共識』需賦予新意」等論調紛紛出籠。「九二共識」歷史真相為何?近期有關親歷者受訪重溫往事,詳細還原了「九二共識」達成的歷史過程與事實。
  • 「九二共識」答問⑤|民進黨當局所謂「不設政治前提」有什麼企圖?
    本文轉自【海研智庫】;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
  • 回歸「九二共識」臺海才有和平
    郭振家說,這個善意從回歸到從政治智慧角度考慮的話,那就是兩岸創造了很多模糊空間,不把很多話說得那麼確切,包括馬英九說到的「兩岸主權不承認,治權不否認」,和大陸對他們所說的「外交休兵」和在島內說的「一中各表」等並沒有給予明確否認,包括馬英九當局在兩岸交流方面促成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和人員往來方面的交流給予積極促成,我們大陸都是樂觀其成的;另外,馬英九的對外基本上是走一個中間路線,確實是「親美」路線,
  • 「九二共識」繞不過去! 柯P真心話 小英聽到了嗎?
    「市長可以迴避『九二共識』的題目,但是臺灣地區領導人就不能迴避。」柯文哲笑說,臺北市府只是保持民間正常交流、比較簡單,可以迴避「九二共識」題目,哈拉哈拉,但是臺灣地區領導人就不能閃躲、沒辦法迴避。去年8月,在了解尊重「九二共識」、承認了「一個中國」的立場前提下,柯文哲成功登陸上海參加了「雙城論壇」,當時有人幻想,蔡英文可以循此模式,只要了解「九二會談」就可以,但是柯P卻用自己非常市井的語言告訴蔡英文——不可以喲,因為我是市長,而你若當選,則是臺灣地區領導人,所以即便選前不說清楚,選後也必然會直面這個問題,沒法閃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