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

2020-12-15 人生智慧全解讀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身為管理者,帶團隊時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定律」,否則團隊很難成事。

一、雁群理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大雁在成群飛行時,會結成人字形的雁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自然現象,那麼,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科學家通過研究得出,在人字形雁陣中,大雁的飛行距離比起單飛時要高出71%;另外,在人字形尖端的領頭大雁需要承受極大的空氣阻力,遠超於單飛之時,因此,領頭的大雁每隔幾分鐘就要換一次,以此確保雁群能長時間飛行,而不會感到太疲累;到了晚間休息的時候,大雁們則輪流負責放哨,讓大家都有一個安全的休息時間。這種密切合作的團隊模式,對於雁群的生存和健康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正是大雁會結成人字形雁陣的原因。

以上雁群理論給團隊管理者的最大啟示是:團隊成員必須團結互助、合力向前,要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隊精神,如此,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有人認為,團隊合作只是對公司、對老闆有好處,自己作為一個普通員工沒什麼好處,沒必要熱衷於團隊合作。其實,大雁之所以能夠精誠合作,是因為它們深刻地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福利。

身為管理者,一定要讓團隊成員認識到,作為團隊中的一員,這個團隊的成與敗、榮與辱都與自己息息相關,團隊的成功也就是自己的成功;團隊的失敗也就是自己的失敗。那些從經營不好或者倒閉的公司裡走出來的職員很難受到別人的歡迎,而一位從一家優秀的公司離開的職員卻會成為最受歡迎的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蟻群效應:優化工作流程,發揮團隊最大力量

螞蟻的生存方式一直被心理學和組織學的學者所關注,他們發現,螞蟻擁有強大組織體系和快速靈活的運轉能力,非常值得人類學習。

具體而言,在「工作」中,螞蟻很重視流程,對流程的認知是直接指向提高工作效率的。比如,兩隻螞蟻在同時發現食物後,會分別走兩條路線回到巢穴,一邊走一邊釋放出只有自己族群才能識別的特有氣味,而最先回到巢穴的螞蟻,其釋放出來的味道更重,這樣一來,同伴們就能選擇最近的路線去搬運食物。

上述現象在管理學中被稱為「蟻群效應」。蟻群效應集中優勢表現在:1.彈性。整個蟻群能夠根據環境變化快速進行調整,並不是依賴於既有的分工和流程;2.強韌。一個螞蟻的個體弱勢並不影響整個團隊在運作上的高效;3.自我組織。無須太多自上而行的控制和管理,蟻群就能通過自我組織的方式完成工作。

蟻群效應對團隊合作有著很大的借鑑意義,要想使團隊合作保持較高的效率,身為管理者,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要解決工作流程上的脫節和延遲,使整個團隊如蟻群一樣,具有彈性、強韌和自我組織能力。

三、反木桶定律:一枝獨秀對團隊沒有任何用處

所謂「木桶定律」,眾所周知,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而「反木桶定律」並非是反對木桶定律,而是通過木桶定律反推出來的一種管理思維,即一個木桶中,只是一塊木板明顯比其他木板長,那麼,它的一枝獨秀對整個木桶沒什麼用處。

同樣,在現在社會,單打獨鬥早已經成為過去式,尤其是在團隊中,最需要不是個別的精英,不是一個人的強大,而是團隊整體強大,因為對於團隊而言,比起以一當十,以十當一更難,也更重要。

說到這裡,想起一個佛家故事,佛祖釋迦牟尼曾經問他的弟子們:「一滴水如何才能做到不乾涸?」弟子們都面露難色,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最後還是佛祖給出了答案:「把它放到大海裡去。」 也就是說,一個人再完美、再強大,也就是一滴水;一個團隊,一個優秀的團隊才是大海。團隊合作的成效,遠比單打獨鬥要強得多,大家朝同一方向努力,就沒有什麼是不能完成的。(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木桶效應
    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而木桶的盛水量是有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並非是由一塊或者幾塊決定的。如果其中一塊木板很短,那麼此木桶的盛水兩就會很少,因為即使放入很多水,多餘的水也會從短板處流出來。因此這塊短板就成為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 職場中的100個定律,我的系列解讀之一,木桶定律
    一、概述木桶定律亦稱之為木桶效應。是指:一隻木桶整體能裝多少水,取決於那塊最短的木板。木桶想要把水盛滿,就必須桶中的每塊木板都一樣整齊並且沒有破損。一隻木桶整體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那塊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那塊最短的木板,因此也稱之為短板理論。可將其引申為:在任何一個組織中,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良莠不齊,而劣勢部分卻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因此我們應該反省自己的短板在哪裡,並儘快把它補足。
  • 【寫作素材】管理中的十大經典定律—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 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即木定律。 其核心內容為:一隻水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 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 木桶理論和反木桶理論的對決
    木桶理論淺顯直白,又有著寬泛的外延性,應用的範圍非常廣,上至企業經營、團隊管理,下至個人決策、職場規劃都能用上,於是口口相傳,到了今時今日,大家就都有所耳聞了。於是彼得.德魯克提出了反木桶理論,或者叫長板理論。即不斷加長木桶最長的一根木板,使得系統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與優勢,在某個領域內成為制高點,至於其它部分?去拼接別人的長板。
  • 真正的贏家,必備心態:木桶定律
    點擊右上角藍字就可以關注我哦什麼是木桶定律?所謂的木桶定律,其實就是這樣一種啟示:如果想提高木桶的整體容量,不是去加長那根最長的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補齊最短的那塊木板。木桶定律看似是針對個人的一種潔身自好,提升短板,優質自己的態度,其實,它也是一種團隊精神。
  • 職場必知的7大定律,你了解幾個
    一、木桶定律其核心內容為: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根據這一內容,可以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木桶裡有一塊不夠高度,木桶裡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 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零和遊戲原理
    來源:第一理財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 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
  • 管理視界:木桶定律-現實中的錯誤,坑你沒有?
    從我們上學時期老師就告訴我們木桶定律,一隻木桶裝水的多少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正視自己的不足,彌補短板,不要偏科,要全面發展,才能成為優秀的三好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後,領導也以木桶定律諄諄教導我們認清自己,努力彌補短板,才不會拖累自己的成長,最終成長為優秀的職業精英。
  • 我的世界:真香定律和墨菲定律遇到MC?九條生活定律的遊戲體現!
    第二個:破窗效應當一個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效仿甚至變本加厲。你有沒有發現在某個伺服器裡有一個人搞破壞,,但不管什麼原因沒人制止,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此行列。一個著名案例——2B2T。第四個:木桶定律也是長輩們常說的:一桶水能裝多少水,不是由最高的那塊決定,而是最短的那塊。這個放在各種機械裡最合適不過了:這一套機器的最終效率不是由最快的那一部分決定,而是最慢的那一部分。
  • 那些以動物命名的效應與定律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效應、定律、法則,它們中與人有關的往往被冠以人名,與動物有關的則冠以動物名。相比較而言,以動物命名的效應、定律、法則,似乎顯得更為形像、生動,給人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和啟迪。為此,收集、整理了以下九種:《蝴蝶效應》南美洲亞馬遜雨林中一隻蝴蝶偶爾振動一下翅膀,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如何用「木桶定律」滋養愛情和婚姻?4點建議讓木桶盛更多水
    可以用婚姻心理學的木桶定律來解決。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木桶定律,木桶定律意思就是指木頭是由眾多的木板構成,而木桶能夠承受多少的水是由所有的木板共同決定的。其中有一塊木板比較短,那盛水量就受到了限制,若要木桶盛更多的水,要麼就是換掉這塊短木板,要麼就是把這塊木板加長。對應到婚姻中,夫妻兩人本身所具有的優點相當於長板,而他們所具有的缺點相當於短板。幸福的婚姻意味著木頭能夠乘盛滿水。
  • 2020北京軍隊文職面試備考:木桶理論
    2020北京軍隊文職面試備考:木桶理論由北京軍隊文職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0北京軍隊文職面試備考,軍隊文職面試備考,的內容請關注軍隊文職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軍隊文職招聘考試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0廣東事業單位考試:吉格勒定律和雁陣效應,知識點匯總和解釋
    在管理學中存在著大量的定律和效應,這些定律和效應多數是對於一些現象的概括和總結。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也是比較偏愛對於這些定律和效應的考察,尤其是對於專門考察管理學的省份。定律的考察方式通常是通過案例或者是標準的表述,讓考生選擇定律或者效應的名稱。
  • 《墨菲定律》:奇怪又有趣的10個理論,讓你一眼看透對方內心
    愛德華墨菲作為一名空軍上尉,他卻發現了有關心理學,這一方面的理論,那就是我們常說的墨菲定律,你要知道墨菲定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它不僅能夠讓人學會未雨綢繆,還能夠讓人們懂得,將自己可能遇到的損失降到最小,因為它對本身的意義就是,如果一件壞事有發生的可能性,不管它的概率有多大
  • 最常見的十八個定律和效應,看看你有沒有遇到
    木桶定律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啟示:每個人在這個社會生存,都是依靠各種各樣的技能,而這些技能就是人生的『木板』。首因效應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啟示:無論面試,見客戶,都要想要自己需要呈現給別人的第一印象,這可能會給你接下來的工作帶來很大的收益。
  • 吸引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木桶效應
    什麼是吸引力定律?吸引力定律又稱為吸引力法則,指的是當我們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那麼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或事就會被他吸引來。在群體關係中吸引力法則的運用最為普遍,每一個人都渴望成為人群中的焦點,那麼他必定是有其獨特的魅力,心理學家認為吸引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木桶效應。
  • 「新木桶理論」之「長板原理」,揚長避短成就精彩人生
    30年前,著名的「木桶原理」是這樣的:盛水的木桶是由多塊木板箍成的,盛水量多少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限制,該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因此,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其加長才行。
  • 放棄短板出奇制勝——反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可謂是人盡皆知。一隻由多個木板製成的木桶想要儘可能多的盛水,就必須保證所有的木板長度一致,且完好無損。只要其中有一塊木板太短或破損,這隻木桶就裝不滿水了。木桶的盛水量只取決於最短的那隻木板而不是最長的。
  • 什麼是馬蠅效應?墨菲定律中這些必知的生存競爭法則,引人深思!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是由美國一個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的,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心理學效應。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曾經攪得世界人心神不寧。下面為大家介紹墨菲定律中的生存競爭法則,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穫:1、馬蠅效應:激勵自己跑得更快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很險要的山谷裡有一條小路,這條小路的另一側是一個萬丈深淵,而走過這條路的時候,遊客都會被要求挑上一些東西,有人很不解,這樣豈不是更危險了?
  • IPFS:梅特卡夫定律網絡價值效應實踐者
    網際網路三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關於網際網路有三條重要的定律: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其中摩爾定律是流傳最廣泛的,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價格不變的時候,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每月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會提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