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視界:木桶定律-現實中的錯誤,坑你沒有?

2020-12-15 共享會計師管理顧問

從我們上學時期老師就告訴我們木桶定律,一隻木桶裝水的多少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正視自己的不足,彌補短板,不要偏科,要全面發展,才能成為優秀的三好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後,領導也以木桶定律諄諄教導我們認清自己,努力彌補短板,才不會拖累自己的成長,最終成長為優秀的職業精英。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更是以木桶定律來衡量企業戰略和管理。木桶定律真的放之四海而皆準嗎?

小編給大家分享「共享會計師」平臺「管理視界」欄目的推文「木桶定律-現實中的錯誤,坑你沒有?」,以饗讀者。

我們先來做個實驗。

第一步,把木桶平放,逐漸倒水。當木桶中的水面達到最短那塊木板頂端時,再繼續倒水,水面不會增高,水只會從最短的那塊木板頂端溢出,這就是說該木桶的最大裝水量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長木板再長也沒用。

第二步,把已經裝滿水的木桶向長木板方向傾斜,我們就會發現該木桶又可以繼續注水,而水不會溢出,直到水面再次到達傾斜狀態木桶的最低木板頂端為止。有人叫斜木桶原理,這裡稱為斜木桶定律吧,木桶的最大裝水量不再是短板決定,反而是長板決定,是不是顛覆了傳統的木桶定律。

做完實驗,再看看木桶定律在員工成長和企業管理中應用吧。

【應用一】木桶定律在招聘中的運用

求職者編寫簡歷,都是展示自己的長板,不提或掩飾自己的短板,儘量向HR傳達一個信息:我能裝很多水,我很能幹。

HR編寫招聘崗位信息時,描述崗位特點和要求,也是強調長板特點。篩選簡歷時,側重點同樣是長板經驗。面試時,非常注重長板方面有什麼樣的競爭優勢,潛力如何。

【應用二】木桶定律在日常管理中的運用

不論是誰做事,基本都是發揮長處往往事半功倍,比較容易出成果。如果運用自己的短板做事,不僅僅很費力,而且效果也難以令人滿意,往往事倍功半。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一定懂得如何發揮屬下員工的長處,只有長處發揮得好,才能價值最大化。

請回想一下自己日常工作中,上司領導對自己的工作態度。

l 如果他常常能夠安排令你發揮長處的工作,並時常還指點不足,那麼恭喜你,你是領導培養的對象。

l 如果上司經常給你安排的工作難以發揮你的長處,那麼對比一下其他人是否也如此。是,則說明這個上司是個不稱職的領導;否,則很有可能這個上司在為難你。不論是與否,都要認真考慮能否解決這個困境,不能的話還是儘早走人,免得誤人誤己。

l 如果上司對你的工作放鬆管理,甚至懶得安排你工作任務,全憑你自主決定,那麼就要反思自己了。假如你能力比較強,做事結果比較好,那麼恭喜你,領導非常信任你。假如你能力一般般,之前做事結果也不甚理想,領導曾經指出過,但是改進不大,那麼你就要有危機意識了,領導已經不對你抱多大希望了,準備放棄你。此時,你要麼努力改進,讓領導看到希望,要麼趕緊走人,混日子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負責。

【應用三】木桶定律在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運用

我在共享會計師的管理視界欄目發布過「走出職業生涯規劃誤區」一文,不贊同在職業生涯前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而主張個人戰略規劃。你在企業這個平臺中,既要明晰自己的長短板,也要清楚這個平臺的長短板,只有這樣你才能根據個人和企業的長短板綜合分析,規劃出木桶該怎麼傾斜才能達到最佳裝水效果。現實中大部分人制定的職業生涯規劃不能實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太過於注重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能力等因素,而忽略了你所處的公司平臺長短板因素,結果執行中往往被公司或其他客觀因素所制約,難以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目標。

應用斜木桶定律舉一反三,你會發現曾經難以解決的,或解決不好的問題都會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如果斜木桶定律能給你帶來幫助,別忘了回頭頂一下,分享一下自己的收穫,謝謝!

本文由共享會計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寫作素材】管理中的十大經典定律—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 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即木定律。 其核心內容為:一隻水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 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 職場中的100個定律,我的系列解讀之一,木桶定律
    一、概述木桶定律亦稱之為木桶效應。是指:一隻木桶整體能裝多少水,取決於那塊最短的木板。木桶想要把水盛滿,就必須桶中的每塊木板都一樣整齊並且沒有破損。具體到人力資源管理來說,可將木桶比作人力資源管理的績效,木桶的板則分別代表:資源規劃、崗位設置、員工招聘、員工培訓、績效管理、薪酬管理、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內容。所以,木桶有大小之分,木桶效應也有整體局部之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你自己的桶,然後再找到那塊最短的板,並且把它補齊。
  • 如何用「木桶定律」滋養愛情和婚姻?4點建議讓木桶盛更多水
    我是情感導師娛小漠,大家有任何情感問題都可以來諮詢我,只要我知道的一定會告訴你!有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滋養愛情和婚姻?可以用婚姻心理學的木桶定律來解決。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木桶定律,木桶定律意思就是指木頭是由眾多的木板構成,而木桶能夠承受多少的水是由所有的木板共同決定的。
  •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身為管理者,帶團隊時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定律」,否則團隊很難成事。具體而言,在「工作」中,螞蟻很重視流程,對流程的認知是直接指向提高工作效率的。比如,兩隻螞蟻在同時發現食物後,會分別走兩條路線回到巢穴,一邊走一邊釋放出只有自己族群才能識別的特有氣味,而最先回到巢穴的螞蟻,其釋放出來的味道更重,這樣一來,同伴們就能選擇最近的路線去搬運食物。上述現象在管理學中被稱為「蟻群效應」。
  • 真正的贏家,必備心態:木桶定律
    點擊右上角藍字就可以關注我哦什麼是木桶定律?所謂的木桶定律,其實就是這樣一種啟示:如果想提高木桶的整體容量,不是去加長那根最長的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補齊最短的那塊木板。木桶定律看似是針對個人的一種潔身自好,提升短板,優質自己的態度,其實,它也是一種團隊精神。
  • 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零和遊戲原理
    來源:第一理財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 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木桶效應
    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而木桶的盛水量是有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並非是由一塊或者幾塊決定的。如果其中一塊木板很短,那麼此木桶的盛水兩就會很少,因為即使放入很多水,多餘的水也會從短板處流出來。因此這塊短板就成為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 吸引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木桶效應
    麗麗身上並非沒有優點,在兩性交往的時候,麗麗一開始就向對方展現了自己所有的優點,可是隨著深入的交往,她逐漸地暴露了自己的短處,而這些短處恰恰是令別人無法接受的。你想要吸引別人,一定是他能夠欣賞你的長處,同時也可以忍耐你的不足。什麼是吸引力定律?
  • 生活中常見但你可能不知道名字的幾大定律
    1、木桶定律木桶定律是有美國知名管理學家彼得勞倫斯提出來的,其精髓在於:一隻由多塊木板箍成的木桶,代表其價值的是盛水量的多少,但決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並不在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生活中的我們不也經常這樣嗎?我們總是容易忽視至親對自己的好,無論他們為自己做了多少,只要做一件不如我們意的事,我們就會把他們之前所付出的全部否定掉;而與自己沒有生命牽連的陌生人的一個善舉就能讓自己感動得淚流滿面。這其實就是貝勃定律的含義,同時也在告訴我們應該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我們才會越來越幸福。
  • 職場必知的7大定律,你了解幾個
    一、木桶定律其核心內容為: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根據這一內容,可以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木桶裡有一塊不夠高度,木桶裡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 木桶原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失效了嗎?
    木桶原理是管理學中的一個經典概念,初始定義是: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引申含義是一個組織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取決於組織中最弱的部分。
  • 木桶原理對嗎?不對嗎?可能你真的想少了
    大家都知道木桶原理,或者叫木桶定律、短板理論等等,講的是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所以一隻木桶想盛滿水或者盛更多的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高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短板或者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
  • 「墨菲定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錯誤中汲取經驗的蛻變
    墨菲定理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提出的,被稱為墨菲定律。何為墨菲定律?我們先看一下「墨菲定律」的主要內容: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不管多麼睿智的人,總是不可避免的犯錯誤,我們只有接受錯誤,承認錯誤,在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不要存僥倖心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 「新木桶理論」之「長板原理」,揚長避短成就精彩人生
    30年前,著名的「木桶原理」是這樣的:盛水的木桶是由多塊木板箍成的,盛水量多少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限制,該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因此,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其加長才行。
  • 墨菲定律對保密管理工作的啟示
    去年我與孩子一起看了影片《星際穿越》,電影中多次提到墨菲定律,其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將其掛在嘴邊,形容那些越擔心的事情,就越會發生。影片中,當爸爸庫珀開車前往NASA基地時,掀開副駕駛上的衣物,他多麼希望會鑽出女兒的身影,卻知道那不可能,可是女兒確實就在那裡;當庫珀特別希望從那個1分鐘等於地球7年的星球上趕快離開,千萬別等自己回去時女兒真的長得和自己一樣大,但現實就那樣發生了……這樣的例子在電影裡比比皆是。影片的內容很快就淡忘了,但是墨菲定律卻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 中國足球錯誤的木桶理論
    中國足球的從業者們總愛用木桶理論來詮釋球隊的實力和水平。木桶理論本身沒錯,但前提是一隻平放的木桶。平放的木桶容積肯定取決於最短的板,但把木桶向長板傾斜就可以裝進更多的水,這就是新木桶理論!對於球隊來說,每支球隊都應該是一隻傾斜的木桶,形態各異才更具觀賞性。
  • 希林娜依高終於重返首發成團位,姚慧降級板凳隊,木桶效應很現實
    《創造營2020》主題曲考核中,希林娜依高終於重返首發成團位,逆風翻盤斷劍重鑄很勵志。不過,姚慧降級板凳隊,木桶效應很現實,正所謂短板決定了高度。希林娜依高很明確自己想要什麼,目標和方向始終堅定不移,黃子韜也非常欣賞她的態度,韜教練怒贊道:你的世界觀跟我一樣。希林娜依高憋著一口氣,發誓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挑戰「一天班」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而且,希林是越級挑戰,負擔和壓力就可想而知。
  • 墨菲定律——錯誤發生是一種必然
    誰都有犯錯的時候反正都有錯不如不乾乾活越多的人錯得越多心理學原理——墨菲定律也就是說,無論犯錯的機率多麼小,它們都有可能轉化為現實,犯錯似乎是一種必然。不論科技多麼發達,事故都會發生,即便安全係數高達99.9%,可仍有0.1%出錯的可能。所以,我們做事情應該儘可能想得周全一些。東子解析——在墨菲定律面前有兩種人。
  • 讀書會推薦《墨菲定律》之成功學,帶你走進本書
    《墨菲定律》是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心理效應的心理學通俗讀物,其中最有代表的即「墨菲定律」,該書從萬千變化的生活中提煉總結了200多個經典定律,包括了管理、經濟、心理、人生、教育、事業、家庭等多個領域的經典定律、法則和效應,全方位地掃描人生全過程。
  • 我的世界:真香定律和墨菲定律遇到MC?九條生活定律的遊戲體現!
    定律是為實踐和事實所證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的論斷。定律的特點,是可證,而且已經被不斷證明。以上是百科對定律的定義。至於生活定律則是發生或實踐在日常生活中的定律,這是我說的。那當生活定律在遊戲裡會是什麼樣的提現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