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上學時期老師就告訴我們木桶定律,一隻木桶裝水的多少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正視自己的不足,彌補短板,不要偏科,要全面發展,才能成為優秀的三好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後,領導也以木桶定律諄諄教導我們認清自己,努力彌補短板,才不會拖累自己的成長,最終成長為優秀的職業精英。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更是以木桶定律來衡量企業戰略和管理。木桶定律真的放之四海而皆準嗎?
小編給大家分享「共享會計師」平臺「管理視界」欄目的推文「木桶定律-現實中的錯誤,坑你沒有?」,以饗讀者。
我們先來做個實驗。
第一步,把木桶平放,逐漸倒水。當木桶中的水面達到最短那塊木板頂端時,再繼續倒水,水面不會增高,水只會從最短的那塊木板頂端溢出,這就是說該木桶的最大裝水量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長木板再長也沒用。
第二步,把已經裝滿水的木桶向長木板方向傾斜,我們就會發現該木桶又可以繼續注水,而水不會溢出,直到水面再次到達傾斜狀態木桶的最低木板頂端為止。有人叫斜木桶原理,這裡稱為斜木桶定律吧,木桶的最大裝水量不再是短板決定,反而是長板決定,是不是顛覆了傳統的木桶定律。
做完實驗,再看看木桶定律在員工成長和企業管理中應用吧。
【應用一】木桶定律在招聘中的運用
求職者編寫簡歷,都是展示自己的長板,不提或掩飾自己的短板,儘量向HR傳達一個信息:我能裝很多水,我很能幹。
HR編寫招聘崗位信息時,描述崗位特點和要求,也是強調長板特點。篩選簡歷時,側重點同樣是長板經驗。面試時,非常注重長板方面有什麼樣的競爭優勢,潛力如何。
【應用二】木桶定律在日常管理中的運用
不論是誰做事,基本都是發揮長處往往事半功倍,比較容易出成果。如果運用自己的短板做事,不僅僅很費力,而且效果也難以令人滿意,往往事倍功半。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一定懂得如何發揮屬下員工的長處,只有長處發揮得好,才能價值最大化。
請回想一下自己日常工作中,上司領導對自己的工作態度。
l 如果他常常能夠安排令你發揮長處的工作,並時常還指點不足,那麼恭喜你,你是領導培養的對象。
l 如果上司經常給你安排的工作難以發揮你的長處,那麼對比一下其他人是否也如此。是,則說明這個上司是個不稱職的領導;否,則很有可能這個上司在為難你。不論是與否,都要認真考慮能否解決這個困境,不能的話還是儘早走人,免得誤人誤己。
l 如果上司對你的工作放鬆管理,甚至懶得安排你工作任務,全憑你自主決定,那麼就要反思自己了。假如你能力比較強,做事結果比較好,那麼恭喜你,領導非常信任你。假如你能力一般般,之前做事結果也不甚理想,領導曾經指出過,但是改進不大,那麼你就要有危機意識了,領導已經不對你抱多大希望了,準備放棄你。此時,你要麼努力改進,讓領導看到希望,要麼趕緊走人,混日子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負責。
【應用三】木桶定律在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運用
我在共享會計師的管理視界欄目發布過「走出職業生涯規劃誤區」一文,不贊同在職業生涯前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而主張個人戰略規劃。你在企業這個平臺中,既要明晰自己的長短板,也要清楚這個平臺的長短板,只有這樣你才能根據個人和企業的長短板綜合分析,規劃出木桶該怎麼傾斜才能達到最佳裝水效果。現實中大部分人制定的職業生涯規劃不能實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太過於注重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能力等因素,而忽略了你所處的公司平臺長短板因素,結果執行中往往被公司或其他客觀因素所制約,難以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目標。
應用斜木桶定律舉一反三,你會發現曾經難以解決的,或解決不好的問題都會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如果斜木桶定律能給你帶來幫助,別忘了回頭頂一下,分享一下自己的收穫,謝謝!
本文由共享會計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