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前線客戶端
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國家速滑館的建設、運營工作。作為國家速滑館項目建設的牽頭組織部門,國家速滑館工程管理部承擔著整個項目的管理、組織、協調、推進等工作。自2018年4月起,由6名工程管理部黨員組成的國家速滑館第四黨支部,在公司黨委的領導下,像一顆 鉚釘牢牢定在速滑館工地上,克服工期緊、專業複雜、技術任務重等困難,求突破、謀創新,高質量地推進國家速滑館的建設。
11月16日,記者來到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國家速滑館。3360塊外幕牆玻璃襯託著22條「絲帶」,猶如速滑運動員在冰上划過的痕跡,與錯落有致的樹叢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極具藝術美感的畫卷。經過1500多名建設者的精細施工,國家速滑館以其獨特新穎的造型驚豔亮相。 「2020年7月1日,速滑館冰面製冰工作正式啟動,黨旗便在工地上高高飄揚。」站在正在施工的速滑館二層看臺,第四黨支部書記王建林指著場地中間的位置告訴記者。
施工現場築堡壘
「這次接到的任務,是我從業20年來從沒遇到過的挑戰。」王建林告訴記者。作為冬奧標誌性場館的國家速滑館,有著一系列的之最、之首:世界最大跨度正交雙向單層馬鞍形屋頂索網、冬奧會速度滑冰場館中首次採用二氧化碳製冷環保製冰技術、採用全國首例弧形預製看臺板,有近百個專業複雜的技術任務。如何高效、準確地完成這些任務呢?
「工作要做好,黨建是法寶。」按照公司黨委提出的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抓好安全、質量和進度的要求,王建林帶領黨支部確定了夯實「一個基礎」、貫徹「三查兩清」的黨建工作思路。
夯實「一個基礎」,即夯實政治基礎。黨支部制訂了全面的學習方案,形成了互學互鑑的良好氛圍。學習黨的理論和業務技能,通過學習有效提升支部黨員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實戰能力;「走出去」,到其他體育場館參觀,既進行黨建交流,又學習技術建館經驗。「請進來」,邀請相關領域專家來項目部講解、交流,解決工程難題。
速滑館建設中涉及130公裡、大約8500道不鏽鋼管焊口的焊接,對焊接質量、技術要求非常高。不鏽鋼管焊接不僅關係到工程的質量,而且關係到工程的進度。2020年7月22日,黨支部邀請北京市設備安裝工程公司焊接領域專家朱鈺安,圍繞不鏽鋼管焊接工藝、質量控制點、焊接工人培訓考核、焊接設備、焊接材料的管控等進行了充分交流。通過與專家學者的交流探討,提升了支部的戰鬥力。
貫徹「三查兩清」,即在工程建設中,查進度、查安全、查場館功能實現進展,堅持每日問題要清除、明日任務要清楚。
負責記錄每日問題消項管理工作的趙炳陶拿出一摞厚厚的記錄本,上面清楚地記錄著每日所做事項、未完成事項、未完成原因、下一步工作計劃。正是堅持每日細緻、認真地進行問題消項管理,項目部按期保質實現了六個重大節點目標,並達成了「六個零」和「四個杜絕」的安全目標。
勇於擔當樹旗幟
「我們生逢偉大時代,能夠建設偉大工程,就得扛起責任、擔起風險。」這是支部黨員李久林常常思考的問題。
李久林是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同時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鳥巢」建設的總工程師,是名副其實的「雙奧總工」。如何在速滑館建設中提高國產化程度,彰顯中國智慧,是他一直思考的課題。
作為業內知名的專家學者,在國內工程建設中應用的高釩密閉索長期依賴進口、價格居高不下、供貨時間不可控的情況下,在來自不同方面各種質疑聲的壓力下,李久林拿出了當年攻克「鳥巢」 國產Q460鋼材時的氣魄,堅持推動高端材料國產 化,從原鋼選擇到Z型鋼絲拉絲,再到索體成型全過程進行研究,敢為人先的擔當和永不放棄的執著探索使國產高釩密閉索在國內大型場館中成功首次應用,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國內高端材料行業再一次實現「並跑」。
「世界冬奧會速滑館中最大的一塊冰」是對速滑館冰場的形象讚譽。一般速滑館只有400米的跑道是冰面,而國家速滑館是全冰面設計,總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這不僅是一塊所有冰上運動都能開展的冰面,還是一塊低碳冰面。因為這裡採用了二氧化碳臨界直接製冷系統製冰,能夠減少相當於3900輛汽車的二氧化碳年度排放量。」黨員陳煜介紹,因為製冰面積之大尚屬於首例,沒有可以借鑑的施工標準、驗收標準,這成為黨支部面臨的難題。
國家速滑館內景
國家速滑館工程地下結構封頂儀式
王建林(前排右一)組織參建各方檢查屋面樣板施工情況
黨支部在工地開展活動
按照規定,製冰排管平面的安裝水平誤差必須低於千分之一,傳統的量尺、水平儀等檢測方式無法滿足1.2萬平方米的冰面測量。為了實現高效、高精度的檢測,陳煜與其他項目成員集思廣益、調動各方資源,最終聯合武漢大學利用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完成檢測。為了保證能夠及時對不合格管線進行調整,陳煜和項目人員長時間「泡」在工地,邊施工邊進行檢測,及時進行調整。
「胸懷奧運心,再上新徵途。」這是負責計劃管理與現場協調的趙炳陶在自己的《中國共產黨入黨志願書》中說到的一句話。「我要把經歷過的所有成功工程建設的經驗,都用在『冰絲帶』 。」2020年他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讓黨旗在工地上飄揚。」第四支部黨員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 搶工期、趕進度、凝心聚力保目標,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創造了完成11層冰面施工的「冬奧速度」。
作者: 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