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竺盛湧 沈源)3月30日上午,寧南貿易物流區智能家居產業園倉基村拆遷安置協議開始籤約,標誌著方橋街道在疫情轉好之際徵遷工作實現全面「復工」。
抓好徵遷工作,服務寧南區域開發建設,打造奉化「加速南融合」橋頭堡,是方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一項中心工作。今年春節後,街道徵遷工作一度受新冠肺炎疫情阻滯。自3月初疫情轉好以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按照「兩戰都要贏」的要求,緊盯年度目標任務,迅速按下「啟動鍵」,壓茬推進徵遷工作。
據悉,為配合推進寧南各大平臺開發建設以及十大市政攻堅項目,今年全街道共安排民房、企業徵遷面積80萬平方米、土地徵收5000畝。其中,民房拆遷共涉及9個行政村和2個國有土地房屋徵收地塊,計1980戶。為此,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選派精兵強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合力攻堅,全力保障徵遷工作穩健開展。這些日子裡,街道7個徵遷指揮部按照時間節點,掛圖作戰,各項工作有序鋪開。
著眼於提升被拆遷戶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倉基村徵遷指揮部改變邊籤約邊選房的模式,通過集中簽約先與被拆遷戶籤訂可安置房屋面積協議,然後待適當時機公布選房規則,統一搖號、統一選房,籤訂補充協議,從而使被拆遷戶選擇安置房更加合理匹配,也更能體現拆遷的公開、公平、公正。在籤約前,指揮部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走訪村民,核對評估報告數據,講解拆遷相關政策,解答各種提問。籤約開始後,指揮部工作人員不分晝夜入村跑戶,宣傳動員、解疑釋惑,講好政策、做好服務,解決一個個疑難複雜的問題,啃下一塊塊「硬骨頭」。
繼倉基村後,龍潭墩村、雙馬村拆遷也將分別於4月15日、5月20日開始籤約,何家村、徒家村拆遷力爭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籤約。連日來,龍潭墩村指揮部克服人手緊張等困難,夜以繼日,連續作戰,精心開展確權補批、入戶數據核實確認、評估報告送達、資料整理、糾紛調解、特殊群體排摸、政策宣傳等各項工作,全力以赴為籤約做好準備。雙馬村徵遷指揮部及早行動,組織人員進村入戶跑部門,對87戶被拆遷戶開展確權入戶調查、資料收集核實等工作,並組織召開拆遷聽證會。
為配合寧南十大市政攻堅項目及寧波生命科學城、智能家居產業園等平臺開發建設,街道今年共安排企業徵遷93家,涉及建築面積約52萬平方米,並計劃騰空拆除已徵收的企業30家,建築面積約24.1萬平方米。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從3月上旬開始,企業徵遷指揮部6個攻堅小分隊迅速與相關企業對接,逐家實地走訪、調查摸底,詳細講解各項拆遷政策,並積極推動資料完善、測繪、資產評估等各項工作。同時,為高效、紮實推進徵遷工作,指揮部還邀請相關專家對拆遷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1個多月來,該街道徵地指揮部相繼完成徒家村315戶農戶1200多畝土地、前江村近50戶農戶近200畝土地徵收籤約工作。寧南十大市政攻堅項目之一盛源北路建設需徵用土地800多畝,為此,指揮部積極與相關村幹部對接,先後召開村民小組長、戶主等會議,詳細說明徵地事項、用途、政策等,並精心做好土地面積核對工作,在清明節後進場開展青苗、構築物等清點評估。針對中交未來城項目涉及的上三村土地徵收,指揮部工作人員會同村幹部,與農戶真誠溝通,及時跟進相關評估工作,目前已完成籤約準備事宜。
「要統籌推進方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精準落實疫情防控舉措,凝心聚力抓徵遷促發展,大力推動區域開發建設、民生改善、面貌煥新,為『五年奉獻一個新奉化』貢獻方橋力量。」街道黨工委書記江雪明說。
圖為在倉基村拆遷籤約現場,街道辦事處主任毛海濤(右)向第一個籤下安置協議的村民馬龍能送上鮮花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