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玄宗怎樣把貌美如花的兒媳婦楊玉環一步一步搗鼓成貴妃的

2020-12-16 阿米搞笑部落

提起楊玉環,幾乎人人都耳熟能詳,她既是集後宮「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妃子,又是才貌雙全,能歌善舞,巧言令色,外柔內剛的愛情忠貞之士。雖其自幼喪父,」養在深閨人未識「,但是自她那一刻的非凡經歷,扭轉了她看起來似乎平平無奇的人生。

煙雨邂逅

楊玉環與李隆基的兒子李瑛意外相識於歌舞大會之中,而當舞蹈大會結束的時候,一場驟然而至的春雨浸溼了整個洛陽城,如絲的細雨將深灰色的天宇描摹成一片朦朧的夢境,一簾煙雨,一卷閒情。李瑛早已在舞會上被楊玉環曼妙的舞姿和柔軟的身段所痴迷,他見楊玉環沒有帶傘,抓住了這個機會,將一把華美的油紙傘撐在了她的頭頂,為她遮擋著來襲的風雨。無疑,楊玉環與李瑛在煙雨裡的那場邂逅觸動了楊玉環的心弦。至此之後,如果李瑛再果斷、勇敢一些,恐怕楊玉環真的會憑自己一時的心性不計後果地與李瑛在一起。

兩人分別後,都久久的不能釋懷,一是後悔,擔心那一面既是初見,又是永別。古代的通訊手段尚且沒有今日發達,通常只藉以馬匹,信鴿等方式來互相聯絡,所以往往有心之人僅僅只能落得一個擦肩而過,一面之緣的結局。二是不甘,楊玉環與李瑛相談甚歡,從秦王破陣舞談到了胡旋舞,從琵琶談到了玉簫,很是投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像楊玉環這般傾國傾城的美貌搭配自身能歌善舞的藝術才華,簡直是天賜佳人,是不易多得,不易多求的一塊無暇美玉。而李瑛以自幼出身皇家貴族的顯耀身世培養出來的一幅風華絕代的氣場,也是讓楊玉環一見傾心,久久難忘。

其實,李瑛見過的美女不計其數,可不知為什麼唯獨對這位萍水相逢的女子念念不忘,欲罷不能,可他為了自己的前程,為了自己的聲譽,卻不得不將這份情愫深埋在心底。或許這就是命運的捉弄,大婚時,他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卻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如今雖然遇到了合適的人,卻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這也是這一場初遇善始而不得善終的悲劇所在。

英雄救美

楊玉環的好友韋婉華約她到洛河之上去賞春。韋婉華出身名門,容貌上毫不遜色於楊玉環,楊玉環也不卑不亢,一邊拿姐姐打趣,一邊與其一起談論風景,頗顯機靈。而幾個地痞早已暗自觀察了這一切,忠王妃感覺不測,立馬靠邊停船上岸,正當兩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被地痞緊緊相逼而手足無措時,李瑁高大偉岸的身影的出現,又深深地打動了楊玉環。

李瑁與忠王妃韋婉華早就相識,與嫂子簡單談一說二後,目光就不自覺地停留在了楊玉環的身上。楊玉環國色天香的美貌和大方得體的言行舉止自然也就打動了李瑁,他心裡已經暗暗感受到,命中注定,楊玉環就是那位要和他生命交匯的女子

所以在這裡幾乎就能感覺出,楊玉環雖然出身不高,但是卻也識時務,知方寸,透人心,這也是她能夠打動李瑁,再後來打動武惠妃,讓武惠妃放下心中的疑慮與防備,放下自己為兒子精心鋪設的聯姻之路盤算,而讓楊玉環做了王妃,期待她能夠為自己帶來好處,為整個壽王府增光添彩

可是我後來又轉念一想,也許楊玉環與李瑁初遇是韋婉華製造有心之為,不然一切時間地點人物出現的巧妙真的是不太符合常規邏輯。不然,怎麼會有李瑁的突然出現,就算完全是一場意外,那李瑁又如何是恰恰識的地痞的底細?而又正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出手相救?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之所以這般猜測,是連接後續的情況來看,忠王妃韋婉華知道武惠妃的陰謀算計,心機城府完全和她不在同一個層次。如若讓李瑁再與斐耀卿的女兒聯姻二人強強聯手,那麼武惠妃憑藉自身受李隆基獨寵地位和達官顯貴的親家聯手扳倒其他太子之位的候選之人,根本就是雕蟲小技,不在話下。而韋婉華自然不會輕易讓武惠妃得手,否則她的丈夫就難以爭得皇位,自己也將不保。

韋婉華發現事情的關鍵其實就尚且在於李瑁他自己的感覺,雖說李瑁對母親斐耀卿家族聯姻的態度沒有做出一定的反對,但是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一位相依相守,攜手終老,共度餘生的女子就已足以。可是斐耀卿之女太過年幼,心智尚不成熟,兩人也不自覺的產生有年齡之間的隔閡,因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靜候良緣時機。所以韋婉華此舉便也顯出了她的智慧所在,她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這後宮之中你爭我鬥的局面,知道了權力掌握在手時的重要性,也知道了這世間殘酷、不公平的現實,她早早下手,暗自謀劃,將不喑世事,與世無爭的楊玉環和李瑁安排在了一起。二人不喜紛爭,一拍即合,也是後面對抗武惠妃的重要籌碼。

楊玉環與李瑁順理成章地走在了一起,過起了自己的小兩口日子。就在這可喜可賀,溫馨溫情一幕的背後,還有一位暗自神傷的人,那就是李瑛。李瑛自己千想萬想沒有想到的是,曾經與自己煙雨邂逅那位才貌雙全的女子,竟已成自己弟弟的女人。李瑛不斷地寬慰自己,生命中,有一個人可以去思念,也是一種幸福;同時那個人也在掛念著自己,更是一種幸福。或許楊玉環因為沒能最終跟他走到一起,反而會更加幸福。

後來,李瑁和楊玉環兩人相濡以沫,忠貞不渝,「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有一次,楊玉環為了救李瑛不讓他被武惠妃設計陷害,偷偷去見了李瑛,不慎被李瑁發現。李瑁非常憤怒,認為自己的女人背叛自己,楊玉環百般解釋不清,竟然將桌面上鋒利的剪刀直逼自己的胸膛,鮮血一點點流淌出來,李瑁見狀立馬上前抱住自己心愛的女子,他終於相信了楊玉環,認為他對自己的感情一定是忠貞不二的。由此可見,楊玉環柔軟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剛硬的心。這樣的女人,才能剛柔並濟,軟硬並施。在你爭我鬥的宮門下中留一席之地。

不速之客

武惠妃的死讓那些曾經反對她的大臣們和忠王妃等人終於鬆了一口氣,但是曾經萬般寵愛武惠妃的李隆基心中悵然所失,他有點落寞和迷茫,不知道失去了心愛的武惠妃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一直到他再見了楊玉環。

不知是天意使然,還是人為撮合。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邀請楊玉環一起前往玉真觀用膳,不料卻鬼使神差、陰差陽錯地遇到了李隆基,楊玉環自然也不敢缺乏禮數,恭恭敬敬地將李隆基視作自己的長輩來對待,可是李隆基卻不以為意,他不對楊玉環做過多禮節上的拘束,甚至當玉真公主談及壽王妃精通樂理,尤其是對西域傳來的婆羅門曲有著頗為獨到的見解時,李隆基興致漸起,要求擂鼓一段,讓楊玉環編舞一曲。就在這一唱一和之間,二人皆已琢磨透了對方。楊玉環自以歌舞為趣,懂得音律變化,節奏快慢,她在李隆基張弛有度地擂鼓聲中得知李隆基的鼓藝甚佳,就算年歲頗高,也只是微微喘氣,體力尚佳。而李隆基對楊玉環編排地似蝴蝶飛舞,似浮雲飄逸,又好似水中芙蓉,風中弱柳,讓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或許這個不良好的種子,在這一刻就已悄然種下。

後來李隆基想盡辦法接近楊玉環,可是楊玉環百般避諱,這讓李隆基更是愈挫愈勇,無論她楊玉環是誰。越是他大唐皇帝得不到的女人,他就越想得到,終於,他為了避嫌,巧稱希望楊玉環以為母親追福的名義修道,並專門設置了一座道觀太真觀,以供楊玉環修道之用,藉此永遠地陪伴在他的身旁。

此時此刻的李瑁當然是痛心斷腸,他沒想到自己父親會如此不仁不義,竟然這樣緊緊相逼,搶走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令自己淪落至此。通過這次難以言狀的教訓,他終於想通了母親生前對他的教導:「「有了權力,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沒有權力,你就保不住你想要的!」而此時再後悔,已是昔日黃花,晚了。楊玉環也在宮廷中慢慢覺悟,這個世界遠沒有她自身想像的那麼美好,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無論是多麼真摯的感情,一旦涉及權力紛爭與地位高低,一樣會顯得微不足惜。

李隆基五十七年的人生歷練使得李隆基能夠輕鬆地看透楊玉環仍舊略顯稚嫩的內心,而且身為帝國皇帝的他又有足夠的資源來滿足她的任何需求。楊玉環就這樣漸漸地被他的愛所徵服。與年輕氣盛的李瑁相比,李隆基更是多了一份溫柔,細心,體貼與關懷,這是他的兒子李瑁所不能比的,因為李瑁閱歷尚且,渾身上下還不時地透露出一股孩子氣,雖然李瑁很愛她,但是卻不是很懂她。這也讓楊玉環心裡多了些許安慰。其實身為弱女子的她此時也沒有其他的路可走,因為過去肯定是回不去了,唯一的不同就是心甘情願地接受這種改變,還是被迫無奈地接受這種改變。

楊玉環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走完了武則天用了十二年才走完的路,成為李隆基身邊最重要的女人,集三千寵愛在一身,令六宮粉黛失顏色。

當一個人遇到了權力與地位的誘惑時,再堅定的心智,也難免會動搖,況且楊玉環這樣一個弱不禁風的女子,心中難免會升起得意之情。楊家的權勢一時之間震動朝野,權傾一時,每個與楊玉環有關係的遠房親戚都會受到楊玉環的百般照顧。

這並不是什麼公順言明的事,自然會惹人非議,令眾人不滿。終於在馬嵬坡下,唐玄宗做出了自己最後的抉擇,在自己的生命和政治前途與楊貴妃放在天平上一起稱量,唐玄宗覺得,還是自己保命要緊。

萬般無奈之下,唐玄宗讓高力士把楊貴妃領到佛堂裡了,和貴妃訣別。楊貴妃說:「願大家好住。妾誠負國恩,死無所恨。」唐玄宗也含著眼淚說:「願妃子善地受生。」禮佛之後,高力士就把楊貴妃勒死在佛堂之中。這就是白居易《長恨歌》所說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這一年,楊貴妃三十八歲。她二十二歲來到唐玄宗身邊,陪伴唐玄宗度過了十六年最快樂的日子,最後,又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唐玄宗的平安。楊貴妃死後,唐玄宗命人將她的屍體抬到驛站的庭院之中,請陳玄禮等幾個主要將軍進來驗屍。陳玄禮他們看過之後,這才脫去了甲冑,向玄宗叩頭謝罪。回想起來,如若楊玉環安安生生地堅持做一位小鳥依人的女人,避開朝政各事,不去理會什麼遠房親戚楊國忠,不與他產生什麼別出一格的堂兄堂妹關係,或許楊國忠的權利也不會很大,也自然不會有什麼他上臺的份了,事情的發展也並不會走向兔死狗亨的悲劇。

結語

愛如煙花,即使再絢爛,也只是在瞬間綻放。熄了,滅了,留下的只是黑暗而又寂靜的夜空。雖然對煙花綻放的那一刻難捨難分,但那卻已經成了過去,就像一陣風曾經在世界裡掠過,除了記憶什麼都不會留下。

參閱:

相關焦點

  • 揭秘楊玉環真實的身高體重,別再被騙啦,一點都不胖,黃金比例!
    文丨曹鏡明題丨都說唐朝以胖為美,出了個楊玉環,可知道真相的你眼淚掉下來!揭秘楊玉環真實的身高體重,別再被騙啦,一點都不胖,黃金比例!說起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蟬,以及楊玉環,一直都是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其中楊玉環,更是一直被後人稱作「以肥為美」的代名詞。不管是身高、體重,具體是多少吧!大家以訛傳訛的,形容出很胖的模樣。然而,事實真是如此?
  • 楊玉環18年沒有子嗣,為何還能得唐玄宗獨寵,一直護到最後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在入宮為妃後,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歡心。她的出現,奪走了皇帝的所有寵愛。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這樣評價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玄宗初見楊玉環時,就被其羞花之貌所吸引,遂想方設法將她留在自己身邊。
  • 身為唐玄宗的兒子、楊玉環的前夫,李瑁的最終結局如何?
    但不管世人如何評價李隆基,他霸佔兒媳婦楊玉環的汙點是永遠洗不掉的,那麼問題來了——受害人李瑁的最終結局如何呢?奴才高力士看到主子這樣自暴自棄,心裡也是非常難受,於是他告訴唐玄宗,有一個名為楊玉環的女子,長得花容月貌,顏值甚至不輸給武惠妃。這個楊玉環是誰呢?她是李瑁的老婆。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看到楊玉環的真實體重,才知我們誤解了
    比如說我們現代人大多都以「瘦」為美,很多雜誌上的封面明星,大多都是比較瘦的,一個個骨骼突出菱角分明。而且在古代人們的審美觀也多是如此,這一點從畫像上就能看出了。不過似乎只有唐朝不大一樣,唐朝居然是以「胖」為美的?其中的代表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
  • 唐玄宗:剿滅太平公主,執政開元盛世,卻因「楊玉環」廢了大唐
    她竟然慫恿唐玄宗廢了當時的太子,還處死了。甚至在武惠妃謀害皇后的時候,唐玄宗也選擇了放任。由此可以看出唐玄宗對武惠妃是非常寵愛的,甚至可以用寵溺來形容。 公元734年,鹹宜公主大婚,楊玉環應邀參加婚禮,李瑁也就是當時的壽王看到楊玉環以後對她一見鍾情。武惠妃就要去唐玄宗下旨將楊玉環指婚給李瑁,成為了壽王妃。
  • 風流楊玉環與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見如此說,高力士眼珠一轉便得了主意,搶上一步,附在玄宗耳邊說出一番話來,玄宗聽了連聲稱讚:「好主意!好主意!朕便依卿的主意行去。」這邊主意一定,那邊楊玉環就把壽王府鬧得天翻地覆。玉山蓬頂,上元揮袂引雙成,萼綠回肩招許瓊。」第三闋是:「音繁調騁,絲打縱橫;翔雲忽定,慢收舞袖弄輕盈,慢收舞袖弄輕盈,飛上瑤天歌一聲。」真箇如敲秋節,似戛春冰。月中嫦娥是否傳過楊玉環曲子似不可考,但楊玉環醉排風流陣卻是真的。唐玄宗自領小太監百餘人,楊玉環也帶著宮女百餘人,排成兩陣,拿霞披錦被縛在竿頭,代作旗號。
  • 楊玉環:與唐玄宗傳頌千古的愛情,不過是一場的騙局
    737年,失去武惠妃的唐玄宗鬱鬱寡歡,當時的大內總管高力士,善於察言觀色,因此十分得唐玄宗的信任。高力士見後宮之中無人能解皇帝憂思,本打算在民間物色才貌雙全的女子,敬獻給皇上。可在高力士細微的觀察之下,發現皇上似乎對兒媳楊玉環興致頗高,於是高力士開始留意楊玉環。
  • 唐玄宗與楊玉環酷愛握槊,每天最少來一次,握槊究竟是什麼?
    盛唐強漢,說到大唐帝國,就不得不提「開元盛世」,這個時代唐朝的國力發展達到極致,頭功當屬本文主人公之一的唐玄宗李隆基。他27歲,在人生最有精力有幹勁的年紀繼承了大統,並且以鐵血手段整頓內治,廣開言路,經過前邊十幾年的奮鬥,唐朝在李隆基的手裡完成了升華。
  • 楊玉環與唐玄宗是否是真愛?一句成語一個荔枝,真愛無需解釋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最了解的莫過於就是王昭君和楊玉環,當年王昭君遠嫁塞外,感天動地,昭君出塞的故事也讓許多人知道了這位女子。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便要從楊玉環開始說起,楊玉環身處的唐朝可以說是非常鼎盛而且開放,整個朝代充滿了文藝氣息,據史書記載,楊玉環之所以能夠被壽王李瑁所看重,就是因為她有著非常精湛的舞蹈以及音樂才華,要知道古代的女子從小便不能讀書,更別說有這樣的舞蹈功力和音樂才華,真的非常少見,就光是這兩點足以讓唐朝的皇帝為之動容。
  • 唐玄宗要取壽王妃做老婆,又要掩人耳目,怎麼辦?他用二招解決
    由上佐證《新唐書》裡說的是事實,唐玄宗看上楊玉環以後,想召她進宮陪伴,但是公爹不可能經常召兒媳婦見面,怎麼辦呢?楊貴妃(劇照)在古代,要成為貴妃有二種操作,一種是被皇帝納為貴妃,一種是冊封后宮裡的女人為貴妃。
  • 貴妃造句和解釋_貴妃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貴妃(guì fēi)。 貴妃參考例句: 1、唐玄宗冊封楊玉環為貴妃後,寵幸日甚。 2、《貴妃醉酒》是國劇中有名的劇目。 3、想不到文靜的她扮起楊貴妃,還真的很妖媚。
  • 《紅樓夢》:曹公為何將薛寶釵比作楊玉環?
    楊玉環楊玉環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719—756),原名楊芙蓉,字太真,與西施、王昭君和貂蟬一同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楊玉環原是唐玄宗的兒媳婦,她和李帽相親相愛,只是因為唐玄宗對她的喜愛,所以下令讓她出家了。沒過幾年,唐玄宗再次將她招進宮裡做宮女,隨後一步一步將她變成的自己的女人,楊玉環也因為在皇家之中的生活,在後宮之中的爭鬥中,形成了狠毒、滿腹心機的女人,最終,她成為了唐玄宗深愛的楊貴妃,她的族兄楊國忠也因此被封為宰相。
  • 楊玉環為何獨愛吃荔枝?現代醫學給出答案,難怪被唐玄宗獨寵16年
    楊玉環於公元745年被李隆基冊立為貴妃,從此得寵。正所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得寵之後的楊玉環家族迅速膨脹,尤其是她的哥哥楊國忠仗著皇帝對姐姐的寵愛橫行不法,李隆基很快就意識到了。
  • 楊玉環有兩處生理缺陷,一般人無法忍受,為何唐玄宗卻非常享受?
    -----《長恨歌》引言唐朝,女子都是「以肥為美」,這裡的「肥」可不是「肥胖」的意思,而是「豐滿」的意思。楊玉環作為曾經的代表人物,將「豐滿」展現的淋漓盡致。也正是因為她美,才會被唐玄宗看上,才會成為楊貴妃。
  • 戲說歷史:千古美人楊貴妃與唐玄宗真的是真愛嗎?
    公元719年6月22日,四川崇州市一座深牆大院內傳來了一陣女嬰的啼哭聲,楊玉環就出生在這樣的宦門世家。誰也不知道,這個剛剛誕生的普通女嬰將會和唐朝的最高統治者唐玄宗演繹一段耳耳相傳千年的悲壯愛情故事。唐玄宗遇到楊貴妃是在他晚年的時候。此時的楊玉環還不是他的貴妃,而是他的兒媳婦,他兒子壽王的老婆。
  • 《長恨歌》中的大唐盛世:唐玄宗與楊貴妃秘史
    第一感覺貌似是繼續在強化唐玄宗的重色印象,但實際上,這幾句大有文章,政治水平相當高: 白居易告訴讀者,楊玉環在被玄宗選為妃子之前,倫家可是剛剛成熟的黃花大閨女——養在深閨人未識。只是機緣巧合,才「一朝」被君王選中。 而真實的歷史呢?
  • 唐玄宗和楊玉環,明明輩分不適合,為何朝中大臣沒人反對?
    《長恨歌》家喻戶曉,這首詩歌裡面描繪了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楊貴妃最後的結局很悽慘,唐玄宗也因為楊貴妃的離去而鬱鬱寡歡,不過在楊玉環嫁給唐玄宗以前,他們之間的輩分按理來說是絕對不可能在一起的,因為楊玉環本是唐玄宗的兒媳婦。
  • 唐玄宗最受寵的妃子楊玉環:位列四大美女,最終卻死於非命
    電影《妖貓傳》在前一段時間上映了,隨著電影的熱潮大家又開始關注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以及白居易描繪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絕美愛情。楊玉環是四大美女之一,"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的"羞花"說的就是她,詩句用"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楊玉環有狐臭還打呼嚕,一般人無法忍受,為何唐玄宗非常享受?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唐代,女子「以肥為美」,這裡的「肥」是「豐滿」的意思。楊玉環大家應該都知道,她就是那個時期美人的代表。不管是身段還是樣貌,她給人的感覺都是很豐滿的。也正是因為她是美人的代表,唐玄宗才會看上她,才會那樣寵愛她。因為寵愛她,她才會成為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