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星期五 | 農曆十一月十一
上世紀80年代初,一句傳遍全國的口號「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成為了激勵無數中國人努力奮鬥、追趕世界的響亮聲音,它的誕生來自於中國男排在1981年世界盃預選賽上的勝利,汪嘉偉正是那支隊伍的主力。
汪嘉偉身高1米93,他的前飛、背飛技術當時冠絕世界排壇,被譽為「網上飛人」、「世界第一副攻」。1979年,中國男排首次亞錦賽奪冠,汪嘉偉功不可沒。1981年3月,男排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中國隊在與韓國隊的決戰中先丟兩局,危急當中,汪嘉偉變化多端的網前進攻威力盡顯,隊友們也齊心協力,中國隊連贏三局,搶到世界盃資格,汪嘉偉獲得賽會最佳。那場驚心動魄的逆轉,讓無數國人激動不已,北大學生喊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
那屆世界盃,汪嘉偉受傷,絕對主力缺陣的中國隊獲得第五,平了1977年世界盃汪嘉偉與隊友一同創造的國際大賽最佳戰績。1984年,汪嘉偉去了日本上學。1986年,國家隊希望他參加亞運會,31歲的他毫不猶豫地回來了。備戰訓練中,汪嘉偉意外受傷,右手食指骨關節粉碎性骨折。為不耽誤比賽,他冒著手指功能受損的風險謝絕了手術,戴著玻璃鋼指套登上賽場。手指無法彎曲的他進攻威力不減。決賽輪首場對陣東道主韓國隊,中國隊先失一局,落後局面下,汪嘉偉發揮了關鍵作用,光是直接攔網就得了8分。中國隊最終連扳三局逆轉,此後又連勝日本和印度隊,奪得隊史第一枚亞運金牌。汪嘉偉在日本修完學業後,進了一家俱樂部打球,又從教練做到主教練,將球隊從乙級帶到甲級四強。90年代中期,中國男排戰績不佳,國家體委想到了汪嘉偉,於1997年任命他為中國男排主教練。汪嘉偉上任後特意帶隊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以此寄託遊子歸國效力的情感,希望隊員們樹立為國而戰的榮譽感。在緊抓訓練的同時,汪嘉偉以嚴明紀律打造良好作風,關愛隊員提升凝聚力。四個月後的亞錦賽,中國男排士氣高昂,敢打敢拼,奪回了闊別18年的冠軍頭銜,汪嘉偉也成為中國男排迄今唯一以運動員和主教練身份都取得亞洲冠軍的人。1998年亞運會,中國隊決賽戰韓國,第四局,周建安與隊友相撞,額頭當即血流不止。簡單包紮後,他回到場上,與隊友們一同拼回了亞運金牌。此後,中國男排又在1999年蟬聯亞錦賽冠軍。執教僅僅兩年多,汪嘉偉率隊三奪亞洲冠軍,但男排基礎薄弱,能力強的新人奇缺,汪嘉偉在帶隊爭奪雪梨奧運入場券時遭遇困境。周建安、張翔等主力年齡漸長,新人又頂不上來,奧運會亞洲區外圍賽,中國隊首場輸給了日本隊。失利的打擊,加上爭奪資格的壓力,中國男排隨後又輸給韓國隊,被擋在了雪梨奧運會門外。不久,汪嘉偉辭職。後來,汪嘉偉成了成功的商人。但他始終關注著中國排球,中國女排取得佳績,他不止一次拿出重獎。排球,是他心底永遠的烙印。
體育小金人,一路伴你行
聲明:「體育小金人」愛體育,樂分享。凡未註明原創作者的稿件均屬編輯或轉載,其目的在於更好更快更多傳遞體育資訊;我們注重保護智慧財產權,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因種種原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