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廣州仍是夏天,依舊炎熱,今年8月的廣州降雨不多,非常悶熱,颱風影響延後,9月多降雨,「一場秋雨一場寒」,廣州才有了秋的味道。飛機晚點,我們凌晨才到達北京,氣候涼爽已經入秋了,早晚需要添衣。我們住在南池子大街上,距離故宮近,可以步行到達。沿路都是遊客,匆匆往故宮方向走,如果慢了,參觀的時間不夠,今年故宮有兩個大的展覽,丹宸永固和蘇軾書畫展。
8點走到午門前方的廣場,這個時候已經聚集了不少的遊客,大家紛紛留影,希望自己的北京之行有故宮的影子,畢竟是歷經了600年的古建築,是明朝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前兩周網上訂好的票,需要排隊到窗口激活才有效,工作人員的管理嚴格。初秋的北京空氣水汽少,藍藍的天空,琉璃瓦,紅牆,三種鮮明的顏色,加上高牆,更明白人類智慧的偉大。當時的皇家貴族們站在午門上,居高臨下就是一種巨大的權力象徵。
遠遠看到午門上種有植物,到底是哪一種花草,帶著好奇走了上去。午門上的展覽主題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品為故宮六百年的歷史,以及與明清朝皇室相關的服飾、珠寶、祭祀、字畫、婚慶等等物品,極具奢華,忘了探尋午門上的植物。
我們如何形容秋天,總是繞不開一個成語「秋高氣爽」,秋天空氣的水汽明顯減少,溼熱的廣州一到秋天也是這種感受,舒適感極佳。從展廳出來,最是那一低頭的驚喜,故宮午門上種的是月季花,花中皇后,原產於我國。
盛開的花朵都是向前方,為什麼?為遊客而露笑顏嗎,多情的人是這樣認為的,實際卻不是。它們是向陽而生,前面也正好是南方,它們需要的是陽光。花圃不見雜草,泥土不見雜質,這裡的月季是幸福的花朵,享受著工作人員的特殊照顧。
當我近看花朵,我的眼中全部都是花,花佔據了我的眼睛,我無法再顧及周邊的世界,以我觀花,亦如花關照我。這是一朵無雜色的全紅的月季,枝條直立,花瓣或向下,或向上,它是準備翩躚起舞,風輕輕地來,溫柔地吹起紅裝月季的裙角,俘獲了遊客的心。
攝影師在走廊架起三腳架,準備拍攝遊客吧,反正不是拍月季花,紅牆、紅柱子也是最佳的攝影元素。一旁的黃心梅紅邊月季,不理會遊客的眼光,更不在意是否進入攝像師的鏡頭,「我的美麗與他人無關,太陽也會記住我的美麗。」遊客一波接著一波,我不能停留太久。
有的月季是純白色,有的是淺黃色,有的是殷紅,有的玫紅與金黃相混色等等,一一面向陽光,仿佛享受日光照射的美麗宮女,如果是在古代,它們是沒有放鬆的機會,偷得一絲清閒估計也是帶著驚恐的。它們不是老的樹樁,而是新時代生長的美麗花朵,在自由自在的氛圍中生長,古代宮女的美好憧憬裡,也沒有今日的自由。
每一朵月季花都是溫婉的模樣,陽光下更顯貴族氣,如果是老的花朵,也不見邋遢的痕跡,花瓣是乾淨的。從月季花的角度看屋門前的廣場,遊客不肯停下腳步,一路往前小跑,希望馬上進宮,一睹裡面的珍寶和皇家物品,故宮裡面可以觀賞的角度和空間太多,永遠都有神秘的幻想。由灰色到藍色漸變的天空,西雁翅樓的金黃屋頂和粉末狀的紅牆,與眼前的月季相映成趣。幾朵花的美麗是短暫的,除了我沒有幾人會細細品味,它們的美就留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