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書店?上海BFC「閱外灘」書店開業,打造「城市會客廳」

2020-12-14 上觀

以「文化+社交」聚合場為定位的「閱外灘」書店開業當周會舉行連續9場主題活動。

不僅有知名作家趙麗宏的主題分享會,還有來自荷蘭的米菲主題親子互動,以及各類新書籤售、創意手作、藝文沙龍。

「閱外灘」書店坐落在BFC北區文創裡B2層。

佔地約1000平方米的開放式空間裡主營的書目涵蓋職場、財經、藝術、人文、親子。

親子兒童區。

沙龍階梯區等待主題活動開始的讀者。

「閱外灘」充分利用商場的公共空間,將一片落地窗外的露天庭院打造成給閱讀者在此喝茶小憩。

近20種文創潮玩產品也在「閱外灘」書店的主營類目當中,其中不僅有知名的故宮文創、豫園文創,還有知名獨立設計師設計的本來生活、原物三生等品牌入駐。

設在戶外的以書換書的「漂流車」。

暑假帶小孩出來的家長們又多了一個去處。

「閱外灘」書店的負責人介紹,「閱外灘」之所以有溫度,並不是僅以網紅打卡吸引人氣,也不單純地引進爆款書籍和文創商品,更多地是專注於閱讀及體驗本身,通過文化社交,讓每一個光臨的顧客能與書、與人、與這個空間進行對話,感受到這家書店的溫度。」

相關焦點

  • 把書店變成文化社交圈,BFC打造「閱外灘」書店
    如果說風靡上海的網紅打卡地「BFC外灘楓徑」點亮了上海夜生活,引爆了「後疫情時代」市民的休閒消費熱潮,那麼「閱外灘」書店的開啟
  • 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快閃 創造文化藝術新可能
    「讓愛有跡可循」主題快閃限時開啟  打造集多重感官享受為一體的新體驗  閱外灘書店位於BFC外灘金融中心,不僅有種類多樣的藝術設計、人文社科、親子教育等主題書籍,同時會定期舉辦形式豐富的沙龍活動,從而在快節奏的生活裡,為每個人營造一份「慢閱讀」的體驗。
  • BFC閱外灘書店「滬味非遺」主題活動開啟
    1月16日,BFC外灘金融中心閱外灘「滬味非遺」主題活動以一堂「衍紙手作體驗課」正式開啟。衍紙是紙藝的一種形式,運用卷、捏、拼、貼等不同手法,把色彩豐富的紙張組合成包羅萬象的藝術作品。現場參與者在老師指導下,各自發揮想像力,創作出了色彩豐富的「熱氣球畫」。
  • 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快閃 讓愛有跡可循
    12月12日,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呈現「讓愛有跡可循」藝術主題快閃,帶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多重感官體驗,共同詮釋「愛」的不同藝術表達形式。當天,西文書法藝術家Jeii以閱外灘的玻璃作「紙」,以披頭四樂隊經典歌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的歌詞作「圖」,繪製出一個個互相連結的愛心。每顆愛心都對應著書店裡各個休憩的位置,當客人坐下閱讀,就仿佛被愛環繞。
  • 以藝術賦能書店 「讓愛有跡可循」限時快閃登陸BFC閱外灘書店
    自今年7月開業以來,坐落於BFC的閱外灘書店一直致力於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精選國內外各大藝術出版社的藝術書籍,涵蓋繪畫、攝影、雕塑、設計等多個領域,讓更多人能通過閱讀建立對藝術的興趣,打破知識的偏見,尋求跨越時空的共鳴。
  • 沙龍分享、黑膠音樂會、親子互動……閱外灘書店開啟限時快閃
    限定飲品也是一大亮點,位於書店內的質館咖啡特別為閱外灘打造了一款「蔓越莓石榴紅露」,蔓越莓與紅石榴的火熱搭配檸檬與橙子的清香,加入了淡淡甘甜的肉桂辛香。在藝術氛圍的包裹中,嘗一口就能感受到宛若冬日暖陽照耀的幸福慵懶。
  • 「閱外灘」書店7月3日亮相外灘BFC文創裡 門店約1000㎡
    7月3日,BFC傾力打造文化社交聚合場「閱外灘」書店正式開啟試營業。   據悉,「閱外灘」書店位於BFC文創裡的B2層,整個空間以明朗簡約的空間設計,配合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門店面積約1000平米,主營的書目涵蓋職場、財經、藝術、人文、親子。
  • 老建築打造文化新地標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
    新華社上海12月24日電(記者鄭鈞天)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24日開業。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由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更新改造而來,位於上海市長寧區的「上生·新所」內。
  • 上海人文新地標 大夏書店 麗寶正式開業 傳統書店轉型升級出新招!
    2020年6月19日,大夏書店麗寶正式落地閔行,成為上海人文新地標。開業儀式在蘇虹路316號麗寶樂園B1層留忙塢主題區舉辦,本次活動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麗寶樂園、上海城市動漫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派連環畫中心聯合主辦。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正式開業 老建築裡打造文化地標
    2020年12月24日,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正式開業。這家全新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位於上生·新所內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將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有機相融,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構築起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全新藝術文化策源地。
  • 數量不降反增,實體書店還有機會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上官雲)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這些年,人們記憶中的書店不斷展示出新的面貌,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有文化味兒。資料圖:8月19日,市民在北京西單的網紅書店「鍾書閣」拍照打卡。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書店經常被視作城市的文化地標之一。
  • 日本設計大師隈研吾打造新華書店落地上海,疫後實體書店這樣出彩
    「實體書店這個行業不能被全部當成生意,因為它是推廣全民閱讀的陣地。但我們必須把它看作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我個人可以衝著情懷而來,但不能要求所有員工永遠為情懷而生。」連續多年在上海書展舉辦的「中國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年會」今年扣準「疫後重生」主題,大眾書局創始人繆炳文的這番話引起很多書業同行的共鳴。「讀者在哪裡,實體書店就往哪裡去。」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生活方式」有了,可它是家好書店嗎?
    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外觀 圖片來源: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據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店長松尾祥平介紹,為了尊重和保護歷史建築,書店的整體設計理念是「和諧和對比」,在老建築的基礎之上做全新的設計。書店以「美育」為整體概念,旨在打造一處能培養感性的「美學樂園」和「精神棲居地」。
  • FILM電影時光書店:深藏於網紅街區的滬上影人客廳
    安福路與武康路,這兩條馬路雖不綿長,卻將上海這座城市的風韻盡顯無遺。不論是疏影橫錯的法國梧桐,還是別致精巧的洋房,抑或是人頭攢動的網紅小店,總有一個理由令你流連於此。書店二樓拐角邊的窗戶被設計成膠片形狀即便物是人非,即便市場經濟的浪潮席捲而來,負責運營和管理永樂匯的上影集團旗下的永樂股份公司終究沒有忘記這片園區與「電影」的姻緣。在疫情期間,特意將其中最奪目的、蘊藏最多故事的三層小樓打造成了一個光影與文字交接的新世界。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預約名額爆滿,讀者迫不及待打卡文化新地標
    位於上生·新所的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今天正式開業了!蔦屋品牌來自日本,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都擁有不小號召力,也是不少中國讀者赴日旅遊的打卡地。如今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讓讀者足不出滬,就能感受這家傳奇書店的魅力。
  • 在上海,戲劇和書店成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月25日,坐落於上海黃浦區長樂路398號的朵雲書院?戲劇店正式對公眾開放。從全世界範圍看,一座城市擁有專業的戲劇書店也是不多見的。上海開出一家專業的戲劇書店,消息甫一傳出,就令不少人興奮、期待。 24日下午,作為朵雲書院?戲劇店的「開鑼大戲」,朵雲書院?
  • 不用羨慕百老匯、倫敦西區,一流戲劇書店就在上海
    「當年,我還是戲校學生,踩著自行車在這片街區穿梭。奚美娟說,「戲劇本身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氣象,戲劇活動需要年輕人。我相信會有很多年輕人走進這裡,讓這家書店開過10年、20年……」「上海崑劇團演《臨川四夢》場場滿座,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提前開票,隊伍蜿蜒幾百米,原版《奧賽羅》連演六場後又加演一場,我們見證了戲劇文化在這座城市的勃興。」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榮廣潤說,戲劇書店在上海,不是「憑空想像」,而是「應運而生」,應這座城市的文化需求而生。
  • 忙裡偷閒好去處,購物中心也藏著最美書店……
    由上海市徐匯區旅遊公共服務中心、上海市徐匯區圖書館主辦的「閱來閱美」長三角美麗書店展示周活動於2020年11月13日—11月29日在武康路旅遊諮詢中心(武康路393號甲)舉辦,通過圖片展示、閱讀分享、創意文創、互動體驗等活動形式,為讀者打造一個多元化的交流空間
  • 在陸家嘴的中國第一高樓開一家書店是怎樣的體驗?
    還是蘇州,小資氣息濃厚的貓的天空之城販售精選圖書、雜誌和原創明信片、手繪地圖,貓空書店開到了上海、北京、南京、成都等十幾個城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貓空在西塘、青島、麗江等旅遊勝地落戶,書店、文創與當地旅遊產業的結合再一次讓這個傳統產業擁有了想像力。《讀者》雜誌作為60後、70後、80後、90後的集體記憶,陪伴一批中國讀者成長、成熟,也在2018年將一幢沉澱著歲月記憶的讀者書店開到了上海外灘。
  • 中國首家蔦屋書店開業:增田宗昭能打破國內實體書店的魔咒嗎?
    10月18日,蔦屋書店杭州店正式對外開放。書店地址就位於西溪溼地東邊、天目山路北側的天目裡城市綜合體。被譽為北野武最愛的書店的蔦屋,初次進駐中國引起市場矚目,在疫情衝擊實體書店頻頻關門的現狀下,增田宗昭的經營法則和「生活提案」的設計,會帶來新的變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