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書店變成文化社交圈,BFC打造「閱外灘」書店

2020-12-14 澎湃新聞

把書店變成文化社交圈,BFC打造「閱外灘」書店

2020-07-07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果說風靡上海的網紅打卡地「BFC外灘楓徑」點亮了上海夜生活,引爆了「後疫情時代」市民的休閒消費熱潮,那麼「閱外灘」書店的開啟,將是BFC外灘金融中心(以下簡稱「BFC」)打造「城市國際會客廳」的又一傾力之作。

以「相YUE外灘」為主題,7月3日BFC「閱外灘」書店盛大啟幕,開業當周連續9場主題活動,不僅有知名作家趙麗宏的主題分享會,還有來自荷蘭的米菲主題親子互動,以及各類新書籤售、創意手作、藝文沙龍。以「文化+社交」聚合場為定位的「閱外灘」書店將成為外灘乃至上海的另一張文化名片。

全品類,慢生活,書店是BFC的溫度體現

「閱外灘」書店坐落在BFC北區文創裡B2層,主營的書目涵蓋職場、財經、藝術、人文、親子,此外,還規劃有文創零售區、親子兒童區、沙龍階梯區等閱讀空間。佔地約1000平方米的開放式空間裡,還擁有一個真草覆蓋的露天庭院,營選自然生態與人文交流和諧共生。

淡黃色的牆面、淺綠色的沙發、柔和的燈光,BFC「閱外灘」書店在滿足高端、時尚的休閒娛樂消費群體需求的同時,更加專注於如何讓消費者的生活節奏慢下來,藝文類讀物、設計攝影類書籍,經營管理類工具書和中外兒童讀本,近萬冊書籍的展陳與銷售,通過空間與體驗的打造,崇尚學習和持續進化生活理念一直貫穿於整個書店。

整個空間以明朗簡約的空間設計,配合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一走進書店就讓人的心立刻沉靜下來,進入到「閱讀的世界」,於此同時,「閱外灘」將閱讀不局限於一個單一的封閉空間,而是充分利用商場的公共空間,將一片落地窗外的露天庭院打造成給閱讀者在此喝茶小憩、促膝而坐的生態棲息之地。

重社交,有溫度,「閱外灘」成為智識連接點

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以成為歷史,而在文化空間的探索上,「閱外灘」書店不止於做信息的傳遞場所,在生活態度、價值追求、思想觀念的溝通上,希望通過豐富的講座、沙龍、藝術體驗及專業教育等社交環節切入,力求成為信息與智識的連接點,用人文的關懷,提升城市的溫度。

除了通過書籍與閱讀的交流,近20種文創潮玩產品也在「閱外灘」書店的主營類目當中,其中不僅有知名的故宮文創、豫園文創,還有知名獨立設計師設計的本來生活、原物三生等品牌入駐。「閱外灘」書店的負責人介紹,「閱外灘」之所以有溫度,並不是僅以網紅打卡吸引人氣,也不單純地引進爆款書籍和文創商品,更多地是專注於閱讀及體驗本身,通過文化社交,讓每一個光臨的顧客能與書、與人、與這個空間進行對話,感受到這家書店的溫度。」

「BFC外灘楓徑」已然將都市夜經濟提升到一種火熱的高度,並重啟了外灘經濟體的熱鬧與繁華,然而「閱外灘」書店的啟幕,在滿足讀者夜讀需求的同時,更是在後疫情期間有一種文化傳播的堅定與發聲。

一邊是火爆的周末夜市,另一邊是寧靜的閱讀歸心,這種動與靜的結合,是BFC繼文創裡的文化產業鋪陳上,做了更多維度的嘗試。於此同時,在提升城市文化經濟活力的進程中,BFC通過「閱外灘」書店,在這個城市注入了更加持久且溫暖的文化帶動體。

圖文 / BFC 範煜昊

原標題:《把書店變成文化社交圈,BFC打造「閱外灘」書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這還是書店?上海BFC「閱外灘」書店開業,打造「城市會客廳」
    以「文化+社交」聚合場為定位的「閱外灘」書店開業當周會舉行連續9場主題活動。不僅有知名作家趙麗宏的主題分享會,還有來自荷蘭的米菲主題親子互動,以及各類新書籤售、創意手作、藝文沙龍。「閱外灘」書店坐落在BFC北區文創裡B2層。
  • 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快閃 創造文化藝術新可能
    「讓愛有跡可循」主題快閃限時開啟  打造集多重感官享受為一體的新體驗  閱外灘書店位於BFC外灘金融中心,不僅有種類多樣的藝術設計、人文社科、親子教育等主題書籍,同時會定期舉辦形式豐富的沙龍活動,從而在快節奏的生活裡,為每個人營造一份「慢閱讀」的體驗。
  • 「閱外灘」書店7月3日亮相外灘BFC文創裡 門店約1000㎡
    7月3日,BFC傾力打造文化社交聚合場「閱外灘」書店正式開啟試營業。   據悉,「閱外灘」書店位於BFC文創裡的B2層,整個空間以明朗簡約的空間設計,配合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門店面積約1000平米,主營的書目涵蓋職場、財經、藝術、人文、親子。
  • BFC閱外灘書店「滬味非遺」主題活動開啟
    1月16日,BFC外灘金融中心閱外灘「滬味非遺」主題活動以一堂「衍紙手作體驗課」正式開啟。衍紙是紙藝的一種形式,運用卷、捏、拼、貼等不同手法,把色彩豐富的紙張組合成包羅萬象的藝術作品。現場參與者在老師指導下,各自發揮想像力,創作出了色彩豐富的「熱氣球畫」。
  • 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快閃 讓愛有跡可循
    12月12日,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呈現「讓愛有跡可循」藝術主題快閃,帶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多重感官體驗,共同詮釋「愛」的不同藝術表達形式。當天,西文書法藝術家Jeii以閱外灘的玻璃作「紙」,以披頭四樂隊經典歌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的歌詞作「圖」,繪製出一個個互相連結的愛心。每顆愛心都對應著書店裡各個休憩的位置,當客人坐下閱讀,就仿佛被愛環繞。
  • 以藝術賦能書店 「讓愛有跡可循」限時快閃登陸BFC閱外灘書店
    自今年7月開業以來,坐落於BFC的閱外灘書店一直致力於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精選國內外各大藝術出版社的藝術書籍,涵蓋繪畫、攝影、雕塑、設計等多個領域,讓更多人能通過閱讀建立對藝術的興趣,打破知識的偏見,尋求跨越時空的共鳴。
  • 沙龍分享、黑膠音樂會、親子互動……閱外灘書店開啟限時快閃
    打造多重感官享受的新體驗12月12日,西文書法藝術家Jeii以閱外灘的玻璃作「紙」,以披頭四樂隊經典歌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的歌詞作「圖」,繪製出一個個互相連結的愛心。每顆愛心都對應著書店裡各個休憩的位置,當客人坐下閱讀,就仿佛被愛環繞。
  • 數量不降反增,實體書店還有機會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上官雲)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這些年,人們記憶中的書店不斷展示出新的面貌,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有文化味兒。資料圖:8月19日,市民在北京西單的網紅書店「鍾書閣」拍照打卡。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書店經常被視作城市的文化地標之一。
  • 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到國內變「鷹屋書店」?
    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到國內變「鷹屋書店」?金鷹開的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蔦屋書店」,而是由金鷹與TSUTAYA公司合作打造的具有金鷹基因的獨有書店。G-TAKAYA由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日本TSUTAYA公司設計,引進200餘家知名文具及文創類品牌,是一家集圖書、文創、生活、咖啡、兒童、動漫為一體的現代書店。以創造都市人更加美好的精神生活為目標,持續推送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與精品,打造百貨商場裡獨特的文化與生活空間。
  • 幾何書店陳曉明:幾何承載的是人對文化的探索欲
    12月22日,由贏商網主辦的主題為「Together」的2020贏商網大會在上海外灘W酒店舉行。   4場主題演講、2場高端對話、1場頒獎晚宴、1場老友記閉門會,匯聚一眾行業大咖及業內人士,共商新機制,同赴新賽道,謀劃新消費。見證商業人、品牌、購物中心Together,共生共榮。
  • 這些「網紅」書店圈粉無數
    這些「網紅」書店圈粉無數 2020-04-30 0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書店大會|書店老闆們都在關注哪些書店
    新華書店所承載的社會責任和文化使命是任何一家品牌書店所不能取代的。在本輪消費升級的浪潮中,我最擔心的就是新華書店是否有足夠的定力,能否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跟風,堅守文化理想與社會責任。但捷(言幾又創始人、董事長):蔦屋是值得學習的品牌,很快將在國內開店,所以還是十分期待的。
  • 忙裡偷閒好去處,購物中心也藏著最美書店……
    書 店是城市文化的品牌形象也是社會進步的精神燈塔有這樣一批「最美書店」,它們不止於圖書,而是慢慢變成了一個文化綜合體,一種生活方式,一個非常豐富的、精緻的、包羅萬象有所不同的小世界。由上海市徐匯區旅遊公共服務中心、上海市徐匯區圖書館主辦的「閱來閱美」長三角美麗書店展示周活動於2020年11月13日—11月29日在武康路旅遊諮詢中心(武康路393號甲)舉辦,通過圖片展示、閱讀分享、創意文創、互動體驗等活動形式,為讀者打造一個多元化的交流空間
  • 「時光方舟」黃島傳媒書城 打造文化地標書店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傳媒書城是青島出版集團和青島新華書店全力打造的新一代智能化、現代化體驗式書城,藏書種類達7萬餘種,數量高達45萬餘冊。
  • 語文書店:打造語文閱讀文化空間
    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來到坐落於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南小街51號語文出版社院內的語文書店,在該書店負責人劉海紅的帶領下,深度體驗了這家極具特色的語文閱讀文化空間。  「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我們的初心便是為中小學讀者提供一個走進語文世界、交流語文心得的場所。當我們給閱讀以款待,它也會還我們以豐盛。
  • 日本設計大師隈研吾打造新華書店落地上海,疫後實體書店這樣出彩
    2020上海書展上,一組關於上半年實體書店銷售的數據引人關注。據中金易雲監控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實體書店銷售碼洋40.39億元,同比下降31.47%;動銷品種113.72萬種,同比下降5.25%;新書動銷品種35021種,同比下降32.57%。不可否認,疫情對實體書店造成衝擊,如何化危為機、破圈出彩?
  • 知識饋贈+個性定製:咪咕中信書店會員體驗再升級
    2020新年伊始,咪咕中信書店閱讀時光巡禮匠心推出「知識饋贈計劃」,呈現別開生面的閱讀盛宴。在紙書、電子書、聽書一站式用戶體驗的基礎上,拓展文化創意+知識內容的布局,讓智慧閱讀綻放更多可能。捕捉新消費趨勢,升級會員體驗如今的新年社交活動已不僅僅是互相發紅包、送大禮、促進物質消費那麼簡單,精神追求、知識消費、文化創意消費儼然成為全新趨勢。近日,咪咕中信書店重磅推出定製圖書服務,上線「贈書獻知己」活動。
  • 武漢文化書店_2020年武漢文化書店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武漢文化書店專題為您提供武漢文化書店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武漢文化書店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武漢物外書店丨效果圖+實景拍攝丨P24丨16.6M   為了將私密性與集體性包容在一個好的書店裡面,也為了在一個廣達2000多平米的平面大空間裡
  • 天水天一書店:點亮閱讀之燈,打造文化空間
    「 給本地的文化閱讀打造了一個我們自己非常滿意的陣地,再通過多元文化的場合,聚集和引領了我們閱讀的風氣,一直保持良好健康的發展。各種形式的閱讀和圖書發布、交流活動,一個星期舉辦一次,每年參加的人數大概在11,000多人。」天一書店創始人楊建明說。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正式開業 老建築裡打造文化地標
    2020年12月24日,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正式開業。這家全新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位於上生·新所內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將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有機相融,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構築起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全新藝術文化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