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琿春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記事

2020-12-15 吉林省人民政府

  從空中俯瞰琿春防川,最耀眼的莫過於15公裡外那一抹碧藍的海岸線。琿春,是我國唯一中、俄、朝三國接壤的邊境窗口城市。作為吉林省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奔流千裡的圖們江帶著吉林人的出海夢奔向日本海,這片開放的熱土因此如江一樣活力四射,像海一般激情澎湃。

  近海,是琿春區位優勢的點睛之筆。琿春歷史上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國際商埠。近年來,琿春立足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等開放戰略新機遇,打破內陸城市發展模式,依託面向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包括海產品加工、陸海聯運、國際物流等轉型產業在內的海洋經濟,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做強做活「海產經濟」

  琿春,雖然近海不靠海,但毗鄰的俄、朝兩國海產品資源豐富,其中主要進口區——俄羅斯遠東捕魚區位於太平洋北部海域,是世界性漁業高產區,佔俄羅斯海產品總量的80%以上,年捕撈量約280萬噸。

  得益於成熟的跨境通道和便利的口岸通關,國外取材、國內加工、主銷國外,「兩頭在外」是琿春海產品與眾不同的營銷模式,「區位+資源+政策+園區+品牌」是琿春做活海產經濟的「法寶」。隨著不斷引進和發展冷鏈運輸、倉儲、深加工等上下遊配套企業,琿春水產品加工產業鏈條業已形成。

  在琿春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琿春口岸、圈河口岸於2016年正式被批准為進口冰鮮海產品、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為原料進口和跨境合作打開了有利通道。為了讓產業的根扎得更加深厚堅實,琿春市政府主導建立了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水產工業園區,吸引了來自山東、浙江、遼寧等沿海地區的100多家加工型、貿易型企業和400多家個體商戶「扎堆」發展。

  2018年,琿春出口加工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後,實行「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模式,享有國家賦予的進出口免稅、入區退稅、進料保稅、免徵增值稅、免臺帳保證金等優惠政策。當年,琿春海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約22億元,海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超90億元。2019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03.18億元,同比增長10%。

  立足打造百億級產業,琿春市建立了市級領導包保重點項目責任制,對水產等項目審批開闢「綠色通道」。目前,魷魚圈、鱈魚片等印有「琿春」標籤的海產品,不僅暢銷美國、西班牙、義大利、阿聯等國家和地區,帝王蟹、板蟹等鮮活海產品還實現了當日發貨,當日就能登上華東和華南地區百姓餐桌。

  「借港出海」連線世界

  琿春地理位置優越,連三國通五國,擁有4個國家級公路和鐵路口岸,周邊200公裡範圍內分布著俄羅斯等鄰國10餘個優良港口,目前已開通經俄港口到達韓國、日本及我國東南沿海城市的多條航線。隨著邊境經濟合作區、中俄互市貿易區、國際合作示範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相繼設立,以及長琿高速公路、長琿高鐵先後開通,琿春儼然成為吉林省實施「借港出海」戰略最為關鍵的一顆棋子。

  東方風來,琿春對外開放的巨輪正駛向大海深處。今年4月,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獲批,琿春市委、市政府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支持琿春開展海洋經濟合作發展示範的意見》,整合成立市委改革和財經委員會,在全市抽調30餘名精幹力量,專班保障海洋經濟發展各項任務順利推進。

  開放發展,通道先行。琿春市深入推進「借港出海」戰略,5月,首次開通經俄羅斯扎魯比諾港至青島航線,形成了與寧波「內貿外運」航線雙線並行的新格局,琿春乃至吉林實現與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一線相連」。對俄陸路口岸實施無假日通關,琿春口岸出口解放牌貨車車頭6批次25臺,海洋班列進口冷凍水產品7批次3758噸。今年上半年,中俄琿馬鐵路過貨量達146萬噸,同比增長46.9%。

  琿春市深化與浙江寧波的東西部對口合作,以開放發展為支撐,高質量培育區域發展增長極。依託寧波港口優勢和產業優勢,推進寧波舟山港集團與琿春市合作建設琿春國際港,開通「中國琿春-俄羅斯扎魯比諾-中國寧波」的「內貿外運」航線,打造東北亞國際物流集散中心,促進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發揮寧波「北鬥+網際網路+漁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優勢,與琿春市實施智慧漁業協作,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助力琿春市按下開放發展「快進鍵」,也為寧波贏得開拓東北亞市場新機遇。

  絲路揚帆,通達四海,吉林省「通海夢」在現實中日益生動。為支持對外通道建設,琿春海關採取壓縮通關時間、減稅降費、綠色通道、加班驗放、無節假日通關等系列措施,推動開闢「琿春-扎魯比諾-青島」新航線、對俄果蔬出口重啟、「中俄海洋班列」等項目快速發展,讓琿春對外通道進一步暢通。今年前三季度,進口通關時間壓縮五分之一,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兩線(內貿外運、海洋班列)」進出口貨物種類呈多樣化,由煤炭、板材擴展到奶油粉、玉米、小麥細粉、冷凍水產品等多種類型,內貿跨境運輸貨物1.6萬噸,同比增長97%。

  「智慧引擎」優化活力

  發展海洋經濟,創新是第一動力。依託沿邊近海、口岸通達的區位優勢和琿春綜合保稅區的平臺優勢,琿春市全力打造「智慧引擎」,加速優化海洋經濟「巨輪」驅動向高質量發展。

  發展海洋經濟,培育新動能,開啟新引擎至關重要。今年以來,琿春市相繼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零售商品進口和互貿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城市,入選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開通跨境電商「1210」保稅進口業務,跨境電商貿易額達3.1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琿春跨境電商起步雖晚,但發展迅猛。

  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琿春海關開闢「綠色通道」,通過實施預約通關等方式大幅提升跨境電商通關效率。琿春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投入運營後,實現了一個平臺推送數據、一個倉儲查驗比對、一個卡口通關過貨的「三個一」模式,創造了良好的通關環境。

  海路、陸路物流暢達,讓琿春綜保區插上騰飛之翼。該區充分發揮保稅政策作用,不斷提升通關服務效能,吸納更多優質企業入區發展。目前,暢達、菜鳥、速賣通、環球易購等國內外電商和物流企業紛紛進駐琿春。借勢登高,琿春市將依託綜合保稅區不斷培育跨境電商全產業鏈和生態圈,通過建立跨境電商產業園、孵化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向「買全球」「賣全球」邁進。

  隨著琿春市與寧波市奉化區東西部對口協作和海洋經濟領域合作進程不斷深入,琿春水產企業融資難、銷售渠道窄等問題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頭等大事。2019年2月,奉化區創新實施「智慧漁業」協作項目,選取了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試點幫扶協作企業。他們利用國內領先的基於「北鬥+網際網路+漁業」的一站式漁業綜合服務平臺——「海上鮮」,建設總投資1.5億元的智能化全球海產品交易平臺項目。全力拓展琿春從俄羅斯進口海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推動企業擴大產品加工規模、延伸產業鏈發展、打造海產品品牌、提高企業知名度。同時,「海上鮮」作為跨境電商平臺,利用琿春水產品的成本優勢,將業務領域向俄羅斯、東協等拓展,進一步擴展琿春海產品的銷售範圍。

  截至目前,「海上鮮」已為琿春市10多家企業提供金融授信服務6000多萬元,填補了扶貧協作金融扶貧「空白」;與30多家水產企業建立了電商平臺合作關係,推動了琿春「網際網路+海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寧波海上鮮「智慧漁業」協作項目成功入選全國「攜手奔小康」典型案例,系全國唯一入選的海洋類案例。

  潮頭踏浪,其時已至,其勢已成。琿春市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堅持以海為源、與洋互動、對外開放、向內輻射,著力開拓向海發展空間,以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奮力打造新時代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橋頭堡,為吉林振興發展繪就令人矚目的藍色畫卷。

  記者 王法權 張琰

相關焦點

  • 市海洋發展局:向海圖強 謀海為民 全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市海洋發展局堅持與改革同頻、與發展共振,加壓苦幹,奮力攻堅,實現了海洋發展走在前列、海洋資源不斷優化、漁業管理持續規範的良好局面。一、錨定航向,全心辦好惠企利民實事。牢記「謀海為民」,零距離傾聽群眾「好聲音」,最大限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 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產業趨藍 向海圖強
    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2018年底,以象山為主體的國家級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成功獲批,該縣開始謀劃藍色經濟發展大文章,加快探索以海洋經濟為底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一批以海洋裝備、新材料製造等為代表的臨港工業主體。
  • 經略海洋黨建聯盟:領航經略海洋新發展
    【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盟:領航經略海洋新發展煙臺因海而生,因海而興,發展海洋經濟是煙臺最大的特色、優勢和潛力所在。作為全市經濟的龍頭,自貿區煙臺片區的承載地,開發區必須勇立潮頭,當好高質量經略海洋的「排頭兵」。
  • 探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李舒瑜)昨天,主題為「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加快培育新興海洋產業,推動藍色經濟發展」的2020深海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大鵬新區舉行。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杜玲,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席蔣宇揚等出席論壇活動。
  • 專家把脈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海洋經濟新高地...
    針對海洋強省,廣東省明確提出,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產業發展高地,重點發展海洋油氣、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等產業集群,培育天然氣水合物等海洋新興產業,推進海洋交通運輸、船舶製造、臨海石化鋼鐵等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抓手。面對「藍色經濟」新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應該如何把握?
  • 浙江海事 |向海圖強 為藍色經濟注入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新時代的浙江,再次勇立潮頭。,助推浙江自貿區「試驗田」變「豐產田」;情牽百姓、政連民心,船員綜合產業高質量發展利企便民;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浙江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新時代,浙江海事人以一流的海事服務,為浙江藍色經濟騰飛注入新動能,奮力譜寫了「走在前列」高質量發展的華麗篇章。
  • [輝煌"十三五"閃亮2020]海洋經濟成煙臺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
    雄渾壯闊的波濤,猶如一曲盛世長歌,唱響了經略海洋的時代旋律。「十三五」以來,依海而生、因海而興的煙臺,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煙臺海洋優勢和特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轉換海洋經濟新舊動能為抓手,科學規劃發展「藍圖」,搶抓機遇,向海圖強,吹響了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衝鋒號」。
  •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加快實現全面振興
    近年來,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領導下,吉林振興發展優勢日益突出,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民革中央一直關注吉林發展,高度重視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推動東北亞經濟合作發展、打造「一帶一路」北向新通道等工作。
  • 綜合新聞丨團結一心謀發展 滿懷豪情繪新圖——政協琿春市十三屆四次會議分組討論側記
    在中共組,吳維富委員表示,聽了高玉龍書記的講話,深切感受到這是一次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發展海洋經濟、進軍50萬以上人口規模沿邊開放型中等城市的宣言和宣誓。為此,全體黨校人要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忠貞不渝於海洋經濟,矢志不渝於培訓經濟,再接再厲拓展開放辦學,完成招商引資,擴大宣傳效應,推動服務業增長,向海洋經濟進發並作出黨校應有貢獻。
  • 琿春市舉行新發展大型人才招聘會
    12月19日,琿春市舉行新發展大型人才招聘會,60餘家招聘單位提供240個招聘崗位參加此次招聘會,近300名高校應往屆畢業生及各類待就業青年參加招聘會,76人現場達成就業意向。據了解,此次招聘會旨在進一步深化人才強市戰略,為新時代琿春經濟的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各類人才支撐。為提高招聘和求職效率,招聘會現場除了常規的現場交流、現場投遞簡歷外,還設置企業海報展示,更有利於求職者找到滿意工作。當日9時許,記者在現場看到,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求職氣氛熱烈。
  • 向海圖強!人民海軍,生日快樂
    人民海軍從弱到強一路步履鏗鏘,走向深藍,向海圖強海軍潛艇部隊 馭鯨蹈海,無聲潛行一代代潛艇兵把使命扛在肩頭用青春熱血書寫忠誠與擔當成為捍衛國家海洋安全權益的「水下鋼鐵長城」↓↓↓海軍水面艦艇部隊 海軍水面艦艇部隊具備海上偵察、反艦、反潛、防空、布雷等作戰能力無論是海上維權、遠洋護航、多國聯演還是迎外出訪
  • 開發區澎湃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聯盟力量」
    澎湃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聯盟力量」。作為全市經濟的龍頭,自貿區煙臺片區的承載地,開發區必須勇立潮頭,當好高質量經略海洋的「排頭兵」。開發區範圍現有1000餘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組織等。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要有高質量的戰略引領、產業統籌、資源整合——而這一切,都必須源於黨的領導,通過高質量的黨建引領,實現高質量經略海洋——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盟應運而生。
  • 《海洋經濟藍皮書: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7日訊  海洋蘊藏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日前,山東財經大學海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海洋經濟藍皮書: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
  • 廣州建設海洋強市 南沙成發展藍色經濟主戰場 專家建言打造藍色...
    原標題:廣州建設海洋強市 南沙成發展藍色經濟主戰場 專家建言打造藍色灣區經濟新增長點   12月18日下午,在第二屆「海絲論壇」暨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平行分論壇上
  • 山東煙臺開建亞洲最大深海網箱 引領「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
    如同煙臺向海圖強的夢想,澎湃激蕩,奔騰向前——今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舉行啟動儀式,開創了煙臺「陸海島」一體化深海養殖新篇章,也開啟了煙臺向海圖強的新徵程。挺進,向深藍。201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百箱計劃」——在煙臺海域投放一百個智能網箱,進而帶動「千箱萬箱」,經略海洋,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 廣西保護發展海洋經濟打造藍色引擎
    12月17日,記者從廣西發展向海經濟和推進「藍色海灣」保護行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西保護海洋環境和發展海洋經濟並重,向海經濟成為拉動全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藍色引擎。全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視察廣西時提出的要「打造好向海經濟」重要指示精神,出臺全國首個省級發展向海經濟政策文件——《關於加快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的意見》《廣西加快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及6個配套文件,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學謀劃、統籌推進我區向海發展。
  • 話城市主城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探索東坡實踐奧秘
    11月25日,全省城市主城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眉山市東坡區召開。會議總結了全省城市主城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及規律,共同探討了城市主城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措施,探索研究了城市主城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 陽江漁業產業駛向高質量發展新航程
    陽江漁業產業駛向高質量發展新航程 2020-08-16 22:5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信思金: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四個面向」為高校等發揮科技創新重要作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開展科技創新。要通過制定政策、落實舉措和加強引才工作,吸引更多高端創新人才聚集到高校,並提供支持、加強保障,不斷壯大創新型教師隊伍,大力推動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實現新突破。  強化創新平臺建設,搭建創新人才發展舞臺。要用好各類創新基地、科技孵化器和創新創業園等,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 「海絲論壇」首辦企業家座談會: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還需幾重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海絲論壇」首次舉辦企業家座談會: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還需跨越幾重門?作為海洋大省,廣東2019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1059億元,同比增長9.0%,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9.6%,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