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導
我國經濟景氣呈現出持續恢復向好的跡象:8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51.0%,比上月略降0.1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5.2%和54.5%,分別高於上月1.0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連續6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
記者注意到,首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平穩運行。官方數據顯示,8月份,製造業PMI為51.0%,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5個行業PMI位於景氣區間。
對此,崑崙健康保險公司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8月31日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整體來看,8月製造業PMI延續了弱修復格局,但庫存和就業類指標可以反映出國民生產仍舊存在『後疫情』時期的影子。企業就處於緩慢的去庫存階段,說明對生產預期還是比較『謹慎』。從實際觀察來看,儘管內外需求不斷提升,但國內的需求更多依靠的是「財政創造」,自發的部分較少;而國外需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從去年6月開始,東協就代替歐盟成為了吸納我國出口最多的國家。未來如果想要「穩外需」,繼續夯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東協諸國的貿易往來必不可少。
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時說,本月主要特點:一是需求繼續恢復,供需循環逐步改善。新訂單指數為52.0%,高於上月0.3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升。從行業情況看,醫藥、非金屬製品、金屬製品、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均高於上月4.0個百分點以上。本月生產指數為53.5%,與新訂單指數的差值收窄至1.5個百分點,為3月份以來的最小值。
二是穩外貿政策發力,出口總體向好。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效應持續釋放,製造業出口進一步改善,本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1%,高於上月0.7個百分點,其中非金屬製品、有色、金屬製品等7個行業位於臨界點以上。
三是新動能發展加快,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從重點行業看,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PMI為52.8%和52.7%,分別高於上月1.5和0.9個百分點,高於製造業PMI 1.8和1.7個百分點,新動能為製造業復甦注入了活力。
四是市場逐步好轉,價格指數上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為58.3%和53.2%,分別高於上月0.2和1.0個百分點。從行業情況看,鋼鐵、有色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高於60.0%,部分上遊行業價格上漲較快。
五是經營預期改善,企業信心增強。本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8.6%,高於上月0.8個百分點。從行業情況看,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醫藥、專用設備、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高於60.0%。
值得注意,大中企業穩中有升,企業分化仍在延續。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0%,與上月持平;中型企業PMI為51.6%,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然而,小型企業PMI為47.7%,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仍位於臨界點以下。
就此現象,張瑋對記者說,「中大型企業的製造業PMI要相對好於小型企業PMI。從製造業PMI 整體來看,大型企業52.0%持平於前值,中型企業51.6%高於前值0.4個百分點;從生產活動預期來看,大、中型企業均高於前值1個百分點左右,唯有小型企業的生產活動預期環比降低0.2個百分點。考慮到小型企業對城鎮就業的貢獻度,如果小型企業的營商環境得不到改善,未來『穩就業』的工作就很難做。」
中泰證券政策組負責人楊暢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大企業持平,中型企業提升0.4個百分點,小企業回落,並且仍在線下,內需政策對小企業拉動的有效性值得關注。」
趙慶河也表示,「本月小型企業反映市場需求不足和資金緊張的企業佔比分別超過五成和四成,生產經營依然面臨不少困難。此外,重慶、四川等地部分企業反映受暴雨洪澇災害影響,原材料採購周期拉長,市場訂單減少,企業生產有所回落。」
其次,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有所上升。官方數據顯示,8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2%,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復甦勢頭繼續向好。
「8月非製造業PMI 55.2%,高於前值1個百分點,尤其是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3%,高於前值1.2個百分點,表明我國服務業恢復勢頭明顯。這與第三產業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相呼應。」張瑋說。
服務業復甦有所加快。據趙慶河介紹,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3%,比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從行業情況看,交通運輸、電信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4個月位於60.0%以上,業務總量持續快速恢復;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趨於穩定,居民消費需求加快釋放,住宿、餐飲、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有序恢復經營,市場活躍度有所提高,商務活動指數繼續回升,均高於57.0%;在經濟整體回暖的帶動下,租賃及商務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自疫情以來首次升至臨界點以上。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1.3%,與上月基本持平,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網際網路軟體等行業高於65.0%,企業發展信心穩定。
但建築業高位小幅回落。趙慶河指出,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2%,低於上月0.3個百分點,其中土木工程建築業為57.7%,低於上月4.8個百分點;房屋建築業和建築安裝裝飾業為59.9%和66.8%,分別高於上月0.3和7.8個百分點。從市場需求和預期看,新訂單指數為56.4%,高於上月1.8個百分點;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6.6%,連續4個月保持在66.0%以上,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穩步推進以及高溫降雨天氣的減少,近期建築業有望繼續保持較快發展。
最後,8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4.5%,高於上月0.4個百分點。就此,趙慶河指出,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繼續恢復向好。
綜合來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我國經濟保持向好的復甦態勢,經濟景氣整體改善,但PMI指標也反映出小型企業還存在較為突出的困難。
因而在溫彬看來,下階段,宏觀政策要繼續加大對市場主體、就業和基本民生的支持保障力度。特別是要繼續發揮結構性政策的作用,加大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提供更加精準和普惠的支持,穩定工業生產,促進為企業減負、為居民增收,提升消費能力和意願,有效提振內部需求,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