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團長(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時候,在旅行中,你會遇到一輩子的好朋友,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兩個人,就這麼簡單的走到一起。
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一旦它醒來世界將為之震驚」。事實就是這樣,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總量是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讓各個國家為之震驚,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會帶動科技、信息、軍事等各方面的發展,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下,從而取得不錯的成績。
尤其是在基礎建設這一方面,中國的技術可以說是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在其它國家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國勇敢面對挑戰,最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奇蹟,從而使得各個國家為之震驚。因此被很多的外國人稱為」基建狂魔「,在技術方面則成為基建強國,這兩個稱呼就足以代表了我國的技術是得到各國的認可的。此外,在湖南長沙,一座57層的建築,我們只用19天便完成了整棟大樓的施工,而且,這棟大樓還能抵抗9級地震。今年,我國僅了10天的時間建立起火神山醫院,中國速度再次刷新了不少各國的三觀。然而中國基建的腳步並沒有停歇,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山東火了!上萬名工人「鑽進海底」,外媒:中國又在幹啥?
這項工程就是修建一個海底隧道,從山東的煙臺蓬萊,一直到遼寧大連之間,名字叫做煙大海底隧道!相信去過大連和煙臺兩個城市旅遊的人都知道,這兩座城市之間相距雖然不到170公裡,聽起來很近,但是因為沒有直達的交通路線,僅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卻需要繞道1980公裡,開車12個小時。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原本相距不遠的城市,渤海海峽兩岸民眾始終報以「天塹變通途」的渴望,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兩地城市的經濟。
為了加強兩個城市之間的交流和發展,煙臺市政府在1992年就提出了建設跨海通道的構想,這個想法一致得到煙臺市,山東省的大力支持。消息一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引來了各方關注。一經建成,大連到煙臺的時間將從6小時縮短至40分鐘。早在1992年就被提出,不過由於技術水平有限,不得不延後,而我們國家在之後但也陸陸續續的研究探討這條線路,不過不一沒有定論,直到2019年已經確定建設。
這條隧道的質疑聲也沒有停過。首先最大的問題是投資巨大。初步估算項目資金需要3000億元,投資規模堪比三峽工程,耗費的時間與精力都是巨大的,這樣會不會付出比匯報更大。而且這條隧道就正好處於地震帶上,危險係數高。但是專家認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成以後,每年通行收費即高達130億元,還有各種土地增值、旅遊開發、節約燃油與材料等綜合社會效益則會成倍增加,預計10年到15年時間就可以收回成本。另外,跨海通道在建設過程中,也會帶動相關機械、設備、建築材料、勞動力等行業的快速發展。
最重要的是,加強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聯繫,將連接個地方從「交通終端」變成「交通樞紐」,直接或者間接的帶動兩地幾十個城市的交流,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發展山東半島城市群起到積極的作用。